2020年兽医药理学课件(第3章)模板可编辑
- 格式:pptx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53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全身麻醉药三、吸入麻醉药氟烷(Halothane)【性质】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药理作用】诱导期短,麻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作用强,但肌肉松弛及镇痛作用弱。
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使呼吸道阻力减小。
无黏膜刺激性。
当呼吸中枢逐渐抑制时,呼吸浅而快,潮气量与通气量下降,二氧化碳蓄积,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
浅麻醉对心血管影响不明显,但麻醉加深血压下降,心率迟缓,心肌收缩力减弱,总外周阻力下降,可直接抑制窦房结,提高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率失常。
【应用】兽医上常用的麻醉药,麻醉作用迅速强大,诱导期与苏醒期均短,麻醉时要掌握麻醉深度.【用法】闭合式或半闭合式给药.牛用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后再用;犬猫先吸入不含氟烷的70%氧化亚氮和30%氧,经1min后,再加氟烷于上述合剂中;犬、猫预先须肌内注射阿托品。
麻醉乙醚(Aether pronarcosi)【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应用】安全范围较大,麻醉深度由吸入量控制,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类似箭毒样作用,主要用于中,小动物的麻醉.【用法与用量】犬吸入乙醚前注射硫喷妥钠、硫酸阿托品,然后用麻醉口罩吸乙醚,直至出现麻醉体征。
猫、兔、大鼠、小鼠、蛙类、鸡、鸽等可直接吸入乙醚,至达到麻醉体征为止。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毒性小,作用快,无兴奋期,镇痛作用强。
应用氧化亚氮主要危险是缺氧,故较少使用全封闭形式的吸入麻醉,另外在停止麻醉后,应给予吸入纯氧。
【用法】麻醉小动物用75%氧化亚氮与25%氧混合,通过面罩给予2~3min,然后再加入氟烷,使其在氧化亚氮与氧混合气体中达3%浓度,直至出现下颌松弛等麻醉体征为止。
恩氟烷(Enflurane,Ethrane)麻醉诱导与苏醒皆迅速,马停止给药后,即可站立。
为强效吸入性麻醉药。
对神经肌肉的阻断作用强于氟烷,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
对肝,肾损害性轻微。
对胃肠蠕动及子宫平滑肌有抑制作用.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麻醉与镇痛作用,诱导期比氟烷长,可用做兔、大白鼠、小白鼠的麻醉药(诱导和维持麻醉用)。
兽医药理学电⼦课件(版)-副本兽医药理学(最新版)⼀、药物的概念1.药物(Drug):⽤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The word drug is derived from the old French “drogue”, which meant herb(草药)。
从理论上讲,凡能通过化学反应影响⽣命活动的过程(包括器官功能及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此外,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长繁殖和提⾼⽣产性能的物质。
毒物(Poison):是指对动物机体能产⽣损害作⽤的物质。
药物超过⼀定计量也能产⽣毒害作⽤,因此,药物及毒物间仅存在剂量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药物剂量过⼤或长期使⽤也可成为毒物。
2.分类1)天然药物如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物发酵产⽣的抗⽣素。
2)合成药物如各种⼈⼯合成的化药、抗菌药物等。
3)⽣物技术药物即通过细胞⼯程、基因⼯程、酶⼯程和发酵⼯程等技术产⽣的药物上述药物⼀般不能直接⽤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加⼯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Dosage form,简称剂型),如粉、⽚、注射剂剂型是⼀个集合名词,其中任何⼀个具体品种,则称为制剂(Preparation)。
剂型反映了⼀个国家的医疗⽔平。
药物的有效性⾸先是本⾝固有的药理作⽤,但仅有药理作⽤⽽⽆合理的剂型,势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先进⽽合理的剂型利于药物的贮存、余数和使⽤,⽽且能够提⾼药物⽣物利⽤度,降低不良反应,发挥最⼤疗效。
⼆、兽医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及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规律的⼀门学科,是⼀门为临床合理⽤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其内容主要是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作⽤和应⽤范围,此外,还有药物的来源或性状、化学结构、制剂、⽤法和⽤量等。
第⼀章药理学总论第⼀节药物对机体的作⽤——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学概念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及作⽤机制。
药理学课件(第三章)1、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功能生理、生化的继发性改变,是机体反应的具体表现。
如: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α受体结合进而引起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前者为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后者为其产生是药理效应。
3、药理效应有两种类型:⑴兴奋:功能的增强称为兴奋⑵抑制:功能的减弱称为抑制专一性和选择性是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
⑶特异性(专一性):药物进入机体后对某些组织、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作用很弱或几乎无作用。
如:强心苷对心肌有选择性作用,而对骨骼肌却无明显作用。
⑷选择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主要来自于化学结构上的特异性,但药物的选择作用一般是相对的,它和药物的剂量有关。
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⑴治疗作用:药物可以影响机体生理和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有利于患病的机体,已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⑵不良反应:药物也可以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紊乱,甚至器官组织的形态改变等,不利于患病机体,甚至产生危害机体的反应。
统称不良反应。
5、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以便彻底治愈疾病。
例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
6、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以便改善疾病的症状。
如高热引起的昏迷、抽搐、休克、惊厥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以挽救病人。
7、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⑴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较轻微。
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而引起的,且多数是可以恢复的机体功能性变化。
有时副作用是随治疗目的而改变的,当某一作用被用来作为治疗目的时,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痉挛时,由于抑制腺体分泌而引起口干等副作用;当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时,阿托品减少呼吸道分泌作用,则可以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及吸入性肺炎的产生,此时抑制腺体分泌就成为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