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9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试卷(一)(100分,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2.重2 N的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请估测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第2题图)A.10 Pa B.200 Pa C.400 Pa D.800 Pa3.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4.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 、pB、和pC,则( )A.pA=pB>pCB.pA>pB=pCC.pA<pB=pCD.pC<pA<pB 6.不久前,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1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
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 )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 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 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7.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图中的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第7题图)8.“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空间实验室内适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A.100 Pa B.1 000 Pa C.10 000 Pa D.100 000 Pa9.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试范围:第九章;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1.“爱物理,爱生活”,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物理量估测不合理的是()A.两个鸡蛋所受重力约为0.1N 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km/hC.一报纸平放在地面的压强约0.5Pa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2.下面事例与所应用的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三峡船闸----连通器B.啄木鸟细长的喙----减小压强C.滚珠轴承----减小摩擦D.铅垂线----重力的方向3.如图所示,处于标准大气压时,封闭的玻璃管的汞柱高50cm,若在管顶开一孔则()A.管内汞柱会上喷B.管内汞柱会下降到汞槽中的汞面相平C.管内汞柱高度不变D.管内汞柱会稍有下降4.一个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装有某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此管装的是相同液体,任何时候左右两管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在此管的右管口上方水平方向吹气时,左管液面低于右管液面℃如图乙所示,在此管的左管口竖直方向往管内充气时,左管液面低于右管液面A.只有℃B.只有℃C.只有℃D.℃和℃5.如图是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U形管内装有有色水,其密度同水的密度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丙三次实验表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相等B .甲、丁两次实验表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 .若增大探头在甲图水中的深度,U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会变大D .甲图中,U 形管左、右水面高度差为4cm ,探头橡皮膜在水面下的深度为5cm ,孵U 形管内外气压差为500Pa6.如图所示,取三只瓶嘴大小相同的塑料瓶去底,甲、乙两瓶粗细不同,乙、丙两瓶粗细相同,在三只瓶嘴上扎相同材质的橡皮膜,将其倒置,向甲、乙两瓶中装入等质量的水,丙瓶中装入盐水,可观察到橡皮膜都向外凸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甲乙可知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 .由乙丙可知液体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C .由乙丙可知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D .此实验用到了转换法7.质量为60kg 的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 2,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四幅图中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正在进行空中加油的飞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乙图中小孩用力水平推箱子,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中当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D.丁图中当向饮料管B吹气时,饮料管A中的液面会下降2.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
如图所示是某公共自行车存放处,下列关于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增大座垫面积能减小坐垫对人的压强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质地均匀且高度相等的圆柱体正立在水平台面上.甲圆柱体对台面的压强为p,乙圆柱体对台面的压强为p乙,p甲:p乙=5:3.将甲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切去1/4,将乙圆柱体沿水平方向甲切去1/3,此时,甲圆柱体对台面的压强为p甲′,乙圆柱体对台面的压强为p乙′,p甲′:p乙′=()A.5:3.B.5:4.C.15:3.D.15:84.如图所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深潜新记录.关于潜水器“蛟龙”号的下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蛟龙”号下潜越深,所受海水压强越大B.“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C.“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不变D.“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差减小5.在校运会的开幕式中,同学们释放的气球向上缓慢升起,随着高度的增加()A.球外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变小B.球外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变大C.球内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变大D.球内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变小6.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7.骆驼的体重是马的1.5倍,脚掌触地面积是马的3倍。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2.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1,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A.3∶1 B.4∶3 C.2∶1 D.3∶24.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5.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A. G/S和GB. ρgh和GC. G/S和ρghSD.ρgh和ρghS6.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 a,压强为P a;倒放在桌面上后,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 b,压强为P b则()A. F a=F b P a<P bB. F a>F b P a=P bC. F a=F b P a=P bD. F a<F b P a<P b7.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D.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8.如图所示,木块甲重4N、乙重7N,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甲、乙底面积之比为()A. 4:11B. 4:7C. 7:4D. 11:49.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10.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取决于()A. 玻璃管的粗细B. 玻璃管是否竖直插在水银槽中C. 外界大气压的大小D. 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密度均匀的正方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正方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确定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2.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A. 书包的背带很宽B. 铁轨铺在枕木上C. 刀刃磨得很薄D. 推土机安装履带13.某科技小组合作发明了如图所示的冷热水混合器,P点水管横截面积小于Q点的横截面积,让自来水流过该装置,当水流稳定后()A. 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B. P点流速大于Q点流速C. 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D. 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14.重力为G,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杯子,倒入重力为G′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的压强为P,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G′B. 水的深度等于C. 容器对桌面压力等于GD. 容器对桌面压强等于+P15.如图所示,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A. 压强先变小后变大B. 压强变小C. 压强变大D. 浮力变大16.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40cm2、S乙=30cm2,高度之比h甲:h乙=3:2,密度之比ρ甲:甲ρ乙=3:1.如图所示,把甲放在水平地面上,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7000Pa.把乙取下来放在水平桌面静止不动时,则()A. 甲、乙两物体体积比为8:9B. 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6:1C. 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4ND. 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7×104Pa.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7.如图所示说明液体不仅对容器底产生压强,而且对容器的______ 产生压强,且压强随______ 而增大.18.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22北京冬奥冠军谷爱凌正在“倾斜”的雪地上匀速向下滑行,对雪有压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谷爱凌对雪的压力是竖直向下的B.谷爱凌对雪的压力大小就等于其重力的大小C.谷爱凌对雪的压力是作用在谷爱凌上的D.谷爱凌对雪的压力是由于滑雪板发生形变而产生2、取6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立方体金属块,分别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以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为()A.1:1,2:31B.1:1,3:21C.2:3,1:11D.3:2,1:13、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为L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下匀速地向右运动,在木板离开桌面前的过程中,(桌面和木板间的粗糙程度不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B.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变C.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D.此时木板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恰好相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密度小1B.乙的质量大C.甲受到的重力大1D.乙受到的重力大5、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压强和压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小,压力变小B.压强变大,压力变小C.压强变大,压力变大D.压强变小,压力变大6、如图示,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不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A、B、C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B.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F A=F B=F CC.桌面受到的压强p A<p B<p CD.三容器中所盛液体的质量m A>m B>m C7、如图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B.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C.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D.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8、如图,一杯橙汁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对杯底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A.p A>p B F A>F BB.p A<p B F A<F BC.p A=p B F A=F BD.p A>p B F A<F B9、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B.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10、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用塑料吸盘衣钩挂衣服B.打针时把药液注入肌肉内C.热水使瘪的乒乓球复原D.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11、下列有关生产和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B.斧头具有很薄的刃,是为了增大压强C.风筝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D.拉杆箱下安装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1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剪刀有锋利的刃是为了减小压强B.图乙中,将玻璃管竖直下压,下端管口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C.图丙中,墨水会被吸进钢笔,是利用了大气压强D.图丁中,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此时纸条上方的气压大于下方的气压13、如图所示,是电动车安装的遮阳伞,能够起到防晒的作用,但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加大了对此行为的检查力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章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将少量热水倒入一定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2.如图所示是由长短不齐的木板围成的木桶。
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的大小取决于()A.木桶的质量B.木桶的密度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3.在下列所示的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4.如图所示,歼—15舰载机正在辽宁号航母上起飞,舰载机受到向上的升力,这个力的施加物体是()A.空气B.机翼C.辽宁号航母D.发动机5.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取决于()A.外界大气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的粗细C.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D.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程度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B.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C.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经深水处小得多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p2=p3B.p1<p2<p3C.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8.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那么,在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g=10N/kg) ()A.5×1012kgB.5×1018kgC.1×1018kgD.1×1012kg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测试综合卷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 甲和p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B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C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D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 甲、Δm 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3.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技术。
如图所示为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流速大于下方气体流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在空中前进过程中受力平衡B .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由于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 .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5.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g/cm3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 105 mgC.一位初中生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 0.5m3D.行走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压强约为 5000Pa6.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是利用墙的吸引力B.如果没有大气压我们就无法用吸管吸食饮料C.发生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上大气压太大D.同一地点的大气压是保持不变的2.近年来,中国科技成就让世界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因为速度快,所以惯性大B.国产大飞机高度上升时,机舱外的大气压变大C.绕月飞行的“嫦娥”卫星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D.“天舟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升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B.C.D.4.大郡体重为60kg,穿“42码”的鞋子。
“42码”换算成长度就是26cm,据此估计大郡站立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A.2⨯B.31.210Pa⨯1.210PaC.4⨯D.51.210Pa⨯1.210Pa5.如图所示,不属于连通器原理应用的是()A . 茶壶B . 液压机C . 船闸D . 下水道弯管6.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重1N ,容器中水重7N ,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cm 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26cm h =,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18cm h =,水的密度为331.010kg/m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600PaB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7N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8N7.如图所示,容器重为G ₁,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 ₁的液体,若用N ₁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 ₁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 ₁和N ₁应满足( )A .11N G =+G 2 22N G =B .11N G >+G 2 22N G =C .11N G =+G 2 22N G <D .11N G =+G 2 22N G >8.如图,拔火罐是我国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
物理八年级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1.若你将10本60页的物理课本平摊在水平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3帕B.30帕C.300帕D.3000帕2.如图所示,为了防止磕碰伤害到人,小梅的妈妈给家具尖锐的拐角处都包上了保护套,小梅按压时发现,保护套非常柔软,易发生形变。
据此,小梅提出了下面的四个问题,其中最具有探究价值又易于探究的问题是()A.人磕碰到家具的拐角受到伤害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C.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D.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3.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
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F甲>F乙B.p甲>p乙C.F甲<F乙D.p甲<p乙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5.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沿水平方向用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则()A.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B.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D.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强较大6.父子二人在沙地上行走,在沙地上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S子>S父),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A.F父<F子,p父<p子B.F父>F子,p父>p子C.F父<F子,p父=p子D.F父>F子,p父=p子7.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p CB.p A=p B=p CC.p A<p B<p CD.p A=p B>p C8.生活处处有物理,在厨房中你就能发现一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图所示,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将菜刀磨快后切菜更容易—增大了压强B.酱油壶的壶嘴与壶口齐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锅铲手把上有花纹—增大了摩擦D.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不下落—重力和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和p 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 A′、p B′的关系是()A.p A′>p B′B.B.p A′<p B′C.C.p A′=p B′D.D.无法确定10.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吸尘器 B.液位计 C.体温计 D.脱排油烟机1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C.因为p=F/S,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2.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 口上方比A口上方()A.风速大,气压大B.风速大,气压小C.风速小,气压大D.风速小,气压小3.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竖直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则原先甲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的关系是()A.p甲可能大于p乙B.p甲一定大于p乙C.p甲可能小于p乙D.p甲一定等于p乙4.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大气压引起的是()A.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B.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是()A.伽利略理想实验B.马德堡半球实验C.托里拆利实验D.阿基米德实验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牲畜自动饮水机B.拦河大坝C.盆景自动供水装置D.覆杯实验7.如图所示,小竹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拉萨带到长沙的过程中,外界气压和气压计的水柱的变化分别是()A.降低,上升B.降低,下降C.升高,上升D.升高,下降8.如下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底面积和高度相同的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9.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余下的半块与原来的整块相比()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B.对地面的压强不变C.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为原来的一半10.如图是一种嵌于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的地漏及其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 .三峡大坝上通航的船闸B .用吸管吸饮料C .离心水泵抽水D .挤钢笔胶管吸墨水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关系为ρρ<甲乙,则液体的质量m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底、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桌等关系,正确的是( )A .m m >甲乙B .p p >底甲底乙C .p p <桌甲桌乙D .=F F 甲乙3.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 )(已知ρ盐水>ρ清水>ρ酒精)A .p A =pB =p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D .p A >p B =p C4.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图,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越深说明瓶子对海绵的压强越大B .乙图,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 形管左侧液面高度逐渐增大C .丙图,测出拉开吸盘时所需拉力大小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 .丁图,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液体上方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某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A .150paB .1.5×103PaC .1.5×104PaD .1.5×105Pa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 滑雪板底面积较大B .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C . 大型拖车有很多车轮D . 书包带做的很宽 7.风油精因具有提神醒脑和蚊叮虫咬后止痒等功效成为生活常备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站在滑雪板上滑雪B.载重汽车有很多车轮C.刀刃磨得很锋利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2、如图所示,桌子置于水平地面,桌面水平且上有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推到桌子中央,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B.桌子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也不变C.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摩擦力变大D.桌子对地面的压强变大,压力不变3、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B.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5、一份报纸,对折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A.1帕B.2帕C.4帕D.无法确定6、如图是冰壶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A.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压力B.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C.滑行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D.滑行脚的鞋底能增大压强7、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至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航天员将在核心舱内开始三个月的工作和生活,以下现象可见或可行的是()A.利用跳绳锻炼身体B.利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嘴中C.松手的笔会落向核心舱的地面上D.抛出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A.塑料吸盘压在光滑墙上能挂衣服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抽水机能把水从井里抽上来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9、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A.100帕B.1帕C.0.1帕D.0.01帕10、如图所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塑料管a、b、c连接在一起(a管直径最大,c管直径最小),然后与吹风机相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质量检测卷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 80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的方框内)1.下列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2.如图所示,玻璃器皿未注入液体时,侧面三个完全相同的孔上的橡皮膜都是平整的。
当器皿加入水后,不同孔处的橡皮膜凸起程度却不相同。
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提出的下列科学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为什么在不同位置橡皮膜的凸起程度不同?B.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C.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D.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3.小明将乒乓球置于漏斗中,下列利用电吹风能将乒乓球吹出漏斗的是( )4.一位同学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那么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赶快向岸边跑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行D.站立不动5.下列实例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6.如图所示是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
水在A、B、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A. p A<p B=p CB. p A=p B>p CC. p A>p B=p CD. p A=p B<p C7.如图所示是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铜块,其底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A>S B>S C,把它们分别放在同一块海绵上,则使海绵凹陷最深的是( )A.A铜块B.B铜块C.C铜块D.一样深8.将少量热水倒入一个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处处有物理,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走路时相比较()A.压力改变,压强改变B.压力改变,压强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改变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2.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A.B.C.D.4.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大B.b点时大C.一样大D.均有可能5.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6.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细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B.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C.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D.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7.在泸州市第35届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
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综合测评(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绿色环保,低碳出行”,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大家。
据统计长沙一年超400万市民骑行共享单车,成为“单车上的悠闲之都”。
关于图示单车中的物理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手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B.马鞍形状的软座垫可减小人所受到的压强C.单车在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D.在骑行单车时,要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才能前进2、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底的面积是30cm2,瓶盖的面积是10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ρ水=1×103kg/m3)。
以下选项正确的为()A.倒立放置与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不相等B.倒立放置时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PaC.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到水的压力为13ND.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000Pa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4、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5、以下这些现象不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是()A.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B.塑料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上C.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D.活塞式抽水机将水抽到高处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p、F、f均不变B.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C.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D.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2.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4:1B.8:1C.4:3D.1:23.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无法确定4.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5.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A.锥形瓶B.烧杯C.量杯D.量筒6.在L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如图所示,容器壁上的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为()A.p=ρ水gh1B.p=ρ水gh2C.p=ρ水g(h1+h2)D.p=ρ水g(h1﹣h2)7.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并且液面相平,如图所示,比较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产生的压力F A、F B和压强p A、p B的关系(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有()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 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 3.如图所示,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发生的现象是()A.纸向两边分开B.纸向中间靠拢C.保持原来位置不动D.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成倾斜时,则()A.测得大气压值偏大B.槽内水银面的位置不变C.管内液柱的高度变大,长度变大D.管内液柱的高度不变,长度变大5.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
两试管液面相同,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6.如图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00kg/m3,g =10N/kg)()A.b所受的压强是200PaB.a点所受的压强与b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1C.a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1:4D.b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4:57.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m甲=m乙=m丙D.m甲=m乙>m丙8.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为()A.4:1B.4:3C.1:2D.8:19.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注射器注射药液B.吸管吸牛奶C.吸盘挂钩挂炊具D.活塞式抽水机10.如图所示是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测量大气压强值的方法,下列注意事项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盘内的空气要尽量排尽,否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偏小B.吸盘应选用直径较大的,这样测直径时可以减小误差C.实验前应估测拉力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否则会损坏仪器D.应多次实验,使测量结果更准确1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用张纸片盖着,再倒过来,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A.纸片太轻B.杯中水太少C.纸片粘住了杯子D.大气压力托住纸片12.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 和B .在砖B 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 (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 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 和B 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 1和h 2,C 与砖B 和砖B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 、S B ,且S C =S B .已知砖B 和砖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 中水的深度为A .B .C .D . 2.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 ,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 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 .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B .一直保持不变C .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D .先变小,然后变大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S +S S =甲丙乙。
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A .600PaB .720PaC .900PaD .1050Pa4.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 、B (G A =G B ),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6.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7.如图所示,A、B 两个柱形容器(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可能等于p 乙B.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一定大于p 乙C.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甲一定小于F 乙D.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一定大于p 乙8.如图,甲、乙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正方体的密度小于乙正方体的密度②若将乙放在在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若将甲放在乙上,乙对地面P乙;则P甲大于P乙③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高度小于乙边长),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剩余分对地面的压强④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除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竖直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水平地面分别受到甲、乙的压强P甲大于P乙A.①④是正确的B.③④是距确的C.①③是正确的D.①②是正确的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B.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质量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体积后,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小10.如图是表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 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 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A.1:1 B.2:1C.4:1 D.8:1二、填空题11.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 cm2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用一弹簧将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M(不吸水)固定连接在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
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M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从A到B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_____Pa(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伸长量每变化1 cm,弹力变化1 N,且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变化)。
12.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底面积大小为10cm2,内部甲液体密度为0.8g/cm3,液体深度为0.45m。
另一个薄壁圆柱形容器B底面积大小为8cm2,内部乙液体密度为1g/cm3,液体深度为0.45m,则乙液体对B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_________N。
若再从A、B 两容器内同时抽出体积(ΔV)相等的液体后,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则ΔV的范围是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ρ水=1.0×103kg/m3。
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是__________Pa,水对容器顶部A处的压强p A与水对容器底部B处的压强p B的比值p A:p B=________。
14.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mm水银柱;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则水银柱高度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可以判断大气环流的方向,预报相关气象情况。
气象站用气压计采集某区域同一时刻近地面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并将气压相等的各点连起来,绘成“等气压线”,如图所示。
等气压线的特征一般天气特征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低于中心气压晴朗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高于中心气压阴雨②根据A处风的方向,可判断A处气压_______B处气压;结合上表,可判断该区域一般天气特征为______。
16.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S容:S柱=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则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为15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_帕.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15厘米,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________帕.17.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h2。
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铁块,边长之比为3∶1,若如图甲所示放置,则B受到A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如图乙所示放置,则A受B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19.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_________.20.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______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高/低),锅内水的沸点______ (小于/等于/大于)100℃。
三、实验题2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量程0~5N)、玻璃板和轻质吸盘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实验方案如下: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E.根据Fp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明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2)实验中小明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3)若实验中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
(设当地大气压约为1.0×105Pa)22.如图所示,一块重为G的平板以一定的冲角α(平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空气中水平运动时,平板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F L。
(1)若平板处于空中某一高度保持不变,那么,需满足F L__________G。
(大于/小于/等于)(2)理论表明,升力大小与空气密度ρ、平板面积S、平板运动速度v有关,用公式表示为F L= CρSv2(C叫升力系数,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值,其值与冲角有关)。
则由公式可知,若C、ρ、S均保持不变,那么,速度增加10%,升力将增加___________%。
(3)飞机飞行时同样会受到升力的作用。
某次对飞机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如下数据(飞机的冲角其实是指机翼的冲角):则升力系数随冲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α/°0510152025C0.30.60.9 1.2 1.5 1.3(4)在飞机起飞后的开始一段时间里,飞机将不断爬升以达到规定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升力的不断增大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5)飞机还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机翼上获得升力克服地球引力,从而翱翔在蓝天上了。
飞机机翼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下列四图中的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