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目标5篇
- 格式:doc
- 大小:26.75 KB
- 文档页数:16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目标5篇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目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为行动指南,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转型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班级常规建设和民主管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教育科学研究。适时制定我校学校章程,推动学校依法治校步伐。努力打造和谐育人环境,让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合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学校教师团队精神,塑造每一位教师以关爱每一个学生为己任、以自身不断发展为动力,兴我中心校,强我中心校。使我校在全乡、全县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和创造力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以人为本,德育为重中之重,各学科同步发展,强化学生素质教育。
2、以师德建设为生命力,以教学科研为主导,强化
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团结型的教师队伍。
3、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拟定学校章程,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
础。
5、构建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7、加强食堂管理,让学生营养又健康.
8、规范、提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
9、收集整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资料,迎接县、市、省评估验收。
10、关爱留守儿童,做好控辍保学。
三、具体措施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是我们思考安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偏颇,不能顾此失彼。教导处、教研组都要根据这一主导思想,追根溯源,精心考虑,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保证主导思想落到实处。各学科教学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要有新突破。上学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科及相关
教师,要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拿出实际行动,确保本期教学质量上档升位。全体教师都要记住:”校荣我荣,校耻我耻”。
1 、拟定学校章程,以学校章程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使学校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形成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参与支持和管理学校的新格局,使法治成为管理学校和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
2、狠抓教学常规,以管理促质量。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更加强化教学计划、目标、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分析。教导处每月对教学工作做一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将实行跟踪负责制,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形成“师师言教学、生生谈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3、进一步加强教改、教研工作。这学期继续开展好“课内比教学”活动,由教务处领头,教研组具体负责,每周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并及时组织评课,做好相应的纪录。
4、学校领导、教研组长要深入班级听课、校级干部每学期听课不低于14节,其他教师不少于8节。全力引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乡、县、市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促进名优教师脱颖而出。
5、抓好学前教育管理工作。
6、加大备课力度。每一学科都要认真备课上课,每一学科在备课中都要渗透法制教育,在渗透点上用红笔标注。而在教学中具体落实法制教育。要让学生的法制意识上一个新台阶。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提高业务能力,全力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1、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管理、使用力度,建立健全骨干教师管理、使用办法和激励机制,切实让骨干教师挑起教育教学工作的大梁。
2、对照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建立终身学习信念。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
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以“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实验”为具体切入点。做到人人有计划,个个均参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上级培训。
3、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齐心协力管理学校。领导干部是学校的核心,是火车头。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威信,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二要发挥表率作用,时时处处起带头作用,树立起良好的风气;三要增强团结,发挥团队作用,优势互补,每个班子成员时刻牢记管理与服务,为教师办实事、送温暖;四要讲奉献,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不怕
苦不怕累;五要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等不靠,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六要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七要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用法、执法,依法管理学校;七要抓好后备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并且做好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4、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工作,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学校最少每月进行一次培训,教务处、少先队要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5、继续实施教师考核,联合教管中心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落实有关检查监督奖罚制度,激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
(三)、改进德育工作,落实德育工作首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
突出“师德”的核心地位。全体教师都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教育改革,围绕教育创新和发展搞好工作。重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思想,使教师团队有一种艰苦奋
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进步的开拓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1)坚持政治学习制度。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等内容、毕节地区教师十不准等法规严格规范自己。并于每周星期二下午自学一小时。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目标2
为充分发挥工作站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速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工作站在区教研室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认真履行工作站的职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专业素养提升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和辐射到工作站成员的教学中,使工作站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二、发展目标:
通过工作站成员的努力,逐步形成用心学习、静心思考、潜心教研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进而对各校教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完成一个省级课题,产生一批教学实例,探索一些教学规律,收获一些研究成果,发展一批骨干教师。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组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本工作站将认真组织所有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成员的`理论修养。本学期重点学习区教研室为工作站购买的书籍,每位工作站成员每月上传1~2篇读书笔记至工作站博客交流分享。
寻求合适的时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为工作站成员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
(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
以省级课题《初高中衔接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课兴趣的研究》为依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月中旬召开课题会议明确研究成员的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四月初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梳理出研究的问题。梳理材料并请专家引领答疑解惑。7月初进行课题研究中期督查和理论学习,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三)狠抓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站所有成员立足课堂,借助赛教活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通过听课、评课等途径,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到兄弟学校上课、开设讲座等形式和活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四)丰富网络平台内容,保持高效运作
为进一步使工作站成为沟通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一面窗口,不断充实和更新博客的内容,使工作站博客的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实用,力争使每一位浏览者均得到有益的启发。发挥QQ群即时沟通交流的优势,搜集来自一线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整理、分类,力争每月发布一个教研主题,群成员进行在线研讨交流。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制定本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及工作站计划
3月:召开省级课题《初高中衔接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课兴趣的研究》开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听取工作站成员刘卫峰老师赛教公开课、进行评课、磨课。
4月:设计发放课题调查问卷,梳理出研究的问题、邀请信息技术专家做专题报告。
5月:搜集初高中衔接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课兴趣的研究的课例,整理相关资料、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录制精品课程。
6月:组织工作站成员到兄弟学校进行讲课交流活动。
7月:工作站成员每人完成一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完成课题研究中期督查和理论学习,形成阶段性小结。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目标3 新的学期来临了,为了使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的有的放矢,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特拟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是新生小班幼儿,有少数幼儿未满3岁。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宠爱,以自己为中心,对父母或祖辈的依赖性较强。在和幼儿的接触和交谈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绪普遍不够稳定,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如:早上入园会哭闹;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入厕;有的个性强,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时常与同伴之间争夺玩具发生攻击行为;有的不合群,任性;有的比较难融入集体活动,没有形成规则意识,集体活动的时候,喜欢自由的单独活动……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
二、目标:
1、培养幼儿基本的自我生活服务能力,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和睡眠习惯,初步懂得遵守各项常规,能较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2、以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及班级活动,培养孩子具有一颗爱身边的人、事、物的美好的心。
3、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努力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兴趣。
4、建立互相尊重、互相接纳的家园合作关系,使全班每一位家长都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
5、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三、内容及措施: (一)教育保育工作:
1、教育教学工作:各个领域发展目标如下:
健康:
①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气候和生活条件的变化。懂得一些健康、卫生知识,有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②能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能使用运动器械进行活动并注意安全。
③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了解其功能。帮助幼儿了解常见病的简单知识,乐于接受预防接种的好习惯。
④了解高兴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学习走、跑、跳、投掷、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姿势正确。
⑤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宽容谦让、勇敢的好品质。
语言:
①学习能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嘴。喜欢与同伴和老师说话,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
②会说普通话,理解简单的故事、图片、情景的内容。
③能主动参与听、说、回答,学习用较为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
科学:
①对周围事物有兴趣,会用感观直接感知和观察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有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②观察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