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历史
- 格式:pdf
- 大小:321.33 KB
- 文档页数:4
花开花谢,一年四季轮回,大自然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支撑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也是由某种力量左右的,这就是年代之间的内驱力。
为什么一些年代投资投机过热。
股市、房市高涨,导致一派经济繁荣局面;而一些年代却消费低迷,市场需求锐减,百业不兴呈现一派萧条局面。
该涨的年代上升的内驱力就带动其上升;该放缓跌落的年代下降的内驱力就促使其回落。
在三百年的世界经济史中,循环往复的繁荣期和衰落危机的年代正好印证说明了这一点。
该来的会来,挡也挡不住。
该走的会走,留都留不住。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波及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严重影响着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负面展示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力量。
回顾历史,我们同样能从历次严重经济危机的特点中透视出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一、前工业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商业帝国荷兰。
1637年,荷兰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郁金香狂热”。
这次危机起因于人们的“郁金香热”而导致的市场供不应求(与工业革命后危机的相对过剩相反),价格暴涨,出现了“郁金香泡沫经济”(后世“泡沫经济”的说法即源于此)。
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深层的原因则要从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说起。
新航路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伴随着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到来,世界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逐渐缔造出一个17世纪的商业神话——荷兰。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荷兰独自掌握海上霸权,17世纪,商船数量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成为声威赫赫的“海上马车夫”。
全球半数以上的海外贸易和阿姆斯特丹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使荷兰拥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创立了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依靠商业积累起了巨额财富,而这些恰恰给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可能。
二、蒸汽时代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世界工厂”的英国。
历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崩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危机与金融崩溃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它们的发生不仅对当时的经济体系和社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后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本文将就历史上几次重要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崩溃进行回顾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1. 南海泡沫经济公元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经历金融崩溃的国家。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那个时期成为欧洲第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价格飙升,形成了当时令人炽热的经济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建立在泡沫经济的基础上。
最终,股票价格暴跌,投机者遭受重创,荷兰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2.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即所谓的“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
在崩盘之前,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牛市,许多人为此赚取了巨额财富。
然而,投机和过度杠杆等问题积聚到了一个临界点,最终导致了股市崩溃。
这场危机不仅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甚至导致了大萧条,影响深远。
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该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亚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和外部冲击。
亚洲国家普遍使用固定汇率制度,而且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外汇储备不足,无力维持汇率稳定。
这场危机向世界展示了金融稳定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历史中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崩溃共有几个共同的原因及教训:首先,金融创新和过度杠杆。
在许多危机中,金融创新和过度杠杆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创新可能会使金融市场更加复杂,风险难以评估,从而导致金融危机。
同时,过度杠杆也会使金融体系容易受到冲击,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
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监控机制。
许多金融危机都暴露出监管和监控机制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监管允许金融机构和市场陷入风险,而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则使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
因此,在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建立强大的监管和监控体系非常重要。
【第四章思考题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一、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美国1901年的5月,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
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
二,一次大战前的经济危机: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
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三,一九二九年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
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有战后第一次危机,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八十年代债务危机,一九八七年金融地震,1929年10月29日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等等一直到现在的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课本P169页)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一片混乱。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们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1636年荷兰郁金香崩盘1720年9月英国南海泡沫崩盘其中1717年到1720年三年间为投机狂潮上升阶段第一次经济危机1788年繁荣期1789年—1792年英国纺织业发展银行贷款使筹集资金更主容易,工业投资迅猛增长,投资品需求旺盛,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出口不断增加第二次经济危机1793年1792年末,物价开始下降,破产事件开始增加。
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对法国及欧洲大陆的出口严重萎缩,物价急剧下跌,到1794年,工商业的状况开始好转。
繁荣期1795年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年1794年到1795年,英国农业歉收,粮价飞涨,工业品的需求下降。
繁荣期1798年—1800年1806年—1809年好景持续了12年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年—1814年1809年英国农业再度歉收,国内市场严重萎缩。
1810年物价下跌40-60%。
正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1811年春,美英开战,美国再次对英国实行禁运。
雪上加霜的打击。
繁荣期1815年英美战争结束,英国商品对美国输出额从1814年的8000英镑激增至1330万英镑。
于是,英国工业空前繁荣。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年1816年,英国对美输出额下降了28%。
同时,由于军事订单下降,黑色冶金业和煤炭工业第一次生产过剩,原来每吨高达20英镑的铁价跌至8英镑。
繁荣期1817年—1818年1817年至1818年在英国推销的外国公债数量达到3800万英镑。
巨额资金外流让外国增加了购买能力,英国工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才被部分吸纳。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年—1822年1819年,英国经济陷入了第六次经济危机。
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
1819年破产事件超过1815-1816年危机的最高点繁荣期1824年这次危机持续很长时间,直到1824年才出现新的繁荣。
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
从1821年到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贷款却急剧萎缩。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 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 年、1914 年、1921 年、1929〜1933 年、1937〜1938 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1973〜1975年的危机和1980〜1982年的危机,这两次危机都是在“停滞膨胀”的背景下发生的。
80年代初的危机更具有新的特色,这是一次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
1979年7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加拿大于同年10月工业生产出现下降,美国于1980年2月陷入危机,其他国家在1980年爆发危机的有比利时(2月)、日本(3月)、联邦德国(4月)、荷兰(4月)、法国(5月)、意大利(5月)、爱尔兰(6月)。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1922年至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的繁荣和巨额回报让不少人进入到毕尔街头狂热的投机活动中。
1929年10 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
从1929年10月到1932年8月,纽约股市道指从380。
33跌到42。
84点,累计跌幅近90%。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0%,进出口贸易锐减77。
word范文6%,企业利润下降90%,银行业破产49%,失业率高达25%。
这次大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一一法西斯主义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
琼斯工业股票突然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
6%。
10月20日,伦敦、巴黎、东京股票市场大幅下挫。
全球经济危机的警示与经验教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也带来了风险的传播与危机的蔓延。
全球经济危机是指一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原因和教训三个方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并非首例,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1929年的“大萧条”。
在当时,美国股市崩盘,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这场经济危机持续了整整10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教训,深深影响了后来的经济发展。
二、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全球经济危机往往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主要原因可归纳为金融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以及结构性问题的积累。
首先,金融市场失灵是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融机构过度放松风险管理,过度借贷等行为导致了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紧缩和信贷缺乏。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出现偏差,导致了经济泡沫的形成和破裂。
此外,结构性问题的积累也是经济危机的潜在原因。
长期以来,各国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当经济外部冲击到来时,这些问题就会被进一步放大,制约了经济复苏和发展。
三、全球经济危机的教训全球经济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经验。
首先,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
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科学合理,注重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要避免短视行为和过度波动,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增长的平稳性。
另外,改革和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强各个领域的协调和合作,提高经济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与警示。
我们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危机的根源和演化过程,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的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抵御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保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