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为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及《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特制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山东省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山东建成我国重要的机械装备产品制造和供应基地,初步实现由机械工业大省向机械工业强省的转变;进一步发展地域性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聚集带,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工电器等六大行业。

鲁南经济带及周边地区是中小型机床、大中型拖拉机及耕作机械、粮油及农副产品深精加工机械等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有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等大型企业,有滕州的中小机床、临沂的小动力等产业集群,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滕州机械制造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实力雄厚、产品门类齐全、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近年来,滕州机械工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急剧膨胀,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中小机床产量逐年攀升,数控机床份额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钻铣床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0%。2006年12月,滕州市被命名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小机床生产基地。2008年,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跃居滕州市各大支柱产业首位,成为领军产业。滕州及周边地区

制造业及其关联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人才需求

根据对山东省高校毕业生近年来就业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山东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机械制造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在山东省现代制造业中,普遍缺乏高技能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

枣庄人事人才网发布的人才需求报告显示:枣庄地区的机械制造、冶金、煤化工等支柱产业对行业人才需求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从2007年开始,机械类高技能人才需求连续多年位于枣庄市用人需求榜的前列;枣庄市对机械制造业、建筑施工行业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护、运行检测、设备操作、设备营销与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年需求量在2000人左右。伴随着枣庄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迅速发展,对机械制造类技能型人才需求还将明显增加。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

1.办学历史、规模

2005年学院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有在校生316人。

2.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数量适当、优势互补、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目标。目前,该教学团队拥有专兼职教师45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7人,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21.88%;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13人,其中高级工以上8人,占兼职教师的61.53%,兼职教师占教学团队的28.89%。

3.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室建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的真实职业环境进行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已初具规模。现有机

械加工实训车间拥有各种机加工机床20余台,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拥有数控机床5台。数控仿真实训室一个(上海宇航仿真软件50个节点)、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拥有钳工操作台80多个、CAD/CAM仿真室、测量实训室等一批设备先进、实操性强的实训室。

学院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明润机械有限公司、滕州大地机床有限公司、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日照五征集团、无锡鹰普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效地推进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施。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1.实境育人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部分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安排在实训室,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2.过程考核

核心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3.实施订单培养

积极推进订单培养,与滕州机床厂订单培养50名,与鹰普(中国)有限公司订单培养学生12名,并在积极开展新的订单。

三、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经过多年的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有了较强的实力和影响力,但仍有许多不足:教师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创新;专业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改革不够深入;与企业的结合不够紧密,校内实训设备数量相对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影响范围限于枣庄地区。

四、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枣庄市经济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