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2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
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这是因为()Ao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Do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答案]D[解析]功能和质量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消费者之所以既关注商品的功能和质量,也关注商品的价格• 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Ao①③④Co②③④Bo①②③D・①②④第I卷(选择共50分)[答案]A[解析]“商品一货币一商品”是商品流通公式。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①③符合题意;在此过程中买和卖是分离的,②观点错误;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的标价体现的是货币价尺度的职能,④符合题意。
3.2013年春季开学,某高中收缴新学期学费•学校为防止收到假币,要求学生在人民币上用钢笔写上自己的名字。
此举()①合理,有利于避免假币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②错误,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不爱护人民币的表现③正确,每个公民都有权拒绝假币④错误,应采取其他手段预防假币Ao①③Bo③④Co①②D・②④[答案]D[解析]人民币是我的法定货币,必须爰护人民币,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错误的,因此选②④。
4.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3〜03〜19)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o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一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f减少流通中货币量f消费需求减少f 商品价格水平下降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f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f商品价格水平下降[答案]A[解析]B项中“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増加”不对,因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降低存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流通中货币量;商品的价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c. D也不选。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选题)和第Ⅱ卷(主观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居民将废旧物品卖给回收站,这里的“废旧的物品”是( )A.商品 B.劳动产品 C.交换媒介 D.一般等价物2、第17届亚运会于2014年9月19日在韩国仁川开幕,本届吉祥物是以白翎岛斑海豹为原型的3个卡通形象,根据仁川亚运会主会场风、舞、光的主题,这3只斑海豹兄妹分别命名为“风”、“舞”和“光”。
该吉祥物在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
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亚运会吉祥物标志()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 .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3、下列说法不能表达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是()A、物美价廉B、货真价实C、经久耐用D、优质优价4、墨子说“为履以卖,不为履”,意思是做鞋子的人做鞋供人购买,其目的不在于鞋子本身。
这里面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B.价值是商品生产者追逐的目的C.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存在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D.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5、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1)货币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2)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3)货币是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出现(4)货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A ①(2)(3) B(2)(3)(4) C(1)(3)(4) D(1)(2)(4)6、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上述材料表明①货币是财富的代表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③商品和货币同时产生④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王浩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他首付现金10万元,然后他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6万元,其中6万元利息,30万元房价,10万元首付现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A.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职能B.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8、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四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此时会引发()。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著名学者宋鸿兵《货币战争》一书引起了网上热议,它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货币的神奇魔力。
从根本上说,货币的神奇之处在于() A.它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它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D.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解析:货币的神奇从根本上说在于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选D项。
A、B两项体现了货币的作用,但不是根本原因。
C项观点错误,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的。
答案:D2.(2010·福建文综)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商品的基本属性。
无论是张先生还是李先生的选择,作为消费者而言,动车与汽车同为交通工具,人们根据自己消费水平,进行取舍,体现了消费者力图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从题干不能体现A;商品价格的高低与质量的优劣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排除B。
本题易错选C,对商品有用性的关注,只体现了其中一方面的关注,而未涉及商品价格的关注,是片面的。
答案:D3.新华社2010年4月15日电,上海市公安局14日宣布,自今年初开展“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以来,警方已收缴假币486万多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我国之所以开展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为是因为()①人民币正常流通是维持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②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③这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④假币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②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商品交换的媒介,从早期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牲畜、布匹、贝壳等,到后来的贵金属金银,再到金属铸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A.价格B.一般等价物C.支付手段D.价值符号,由于大家普遍乐意接受,因此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般等价物,故选B项。
2.在“创意点亮北京”活动中,解决胡同停车难问题也成了创意活动。
由胡同的居民通过微信报名方式“奉献”出自己的车位一整天,停车人只需贡献出后备箱,以供摆放工艺品等各种小物件,便于人们直接换取还有用处的东西,满足“换客”们的交易需要。
材料反映的这种交易行为()①是社会发展催生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②能够充分实现物品的多元使用价值③使“换客”同时兼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④本质上是在交换无差别的人类劳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题中“换客”们的行为是物物交换,故不选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故排除③;“换客”们的交易体现②④。
3.蝗虫毁农,蝗虫也可入食。
一次偶然机会,某青年农民从中看到了商机,返乡创业,从事蝗虫养殖并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商品的基本属性的角度分析,蝗虫之所以能够让农民致富,是因为()①蝗虫养殖改变了其自身属性②蝗虫成为了一般等价物③蝗虫养殖耗费了人类的劳动④蝗虫能满足人的饮食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错误,蝗虫养殖没有改变蝗虫的自身属性;②说法不符合实际,材料中蝗虫成为了商品,但不是一般等价物;材料中的蝗虫之所以能够让农民致富,是因为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而言,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从价值而言,蝗虫养殖耗费了人类劳动,因此③④入选。
4.下列选项能体现货币执行基本职能的是()①刘强付清了欠银行的10万元购房贷款利息②张伟在某房产中介看到自己喜欢的一套二手房标价55万元③孙梅将1 500元存到自己的银行卡中④赵亮在某品牌手机店支付3 800元购买了一部新手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①体现的是支付手段职能,排除;③是居民储蓄,是一种投资行为,排除。
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题2分)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A.2.5千克苹果可以卖10元钱落千丈 B.用10元钱购买了2.5千克苹果C.购买2.5千克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D.先付款10元钱,预订2.5千克苹果2.我国某企业从某国购买1000万元(人民币)的商品,这里的1000万元(人民币)是货币执行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3.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A.某一商品的价值 B.许多商品的价值 C.货币本身的价值 D.一切商品的价值4.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小王到银行取回10000元存款的本息 B.1台洗衣机标价1500元C.李四在工厂里领回了当月工资和奖金800元 D.小陈在商场用100元钱买了一副球拍5.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本质区别是A.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交换价值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价值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等价物6.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B.商品交换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C.商品交换也是一种商品流通 D.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商品”7.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仅次于毒品的第二大公害”。
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全国范围展开声势浩大的打假斗争。
国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之所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是因为A.物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C.假冒伪劣商品没有价值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8.2005年,国资委将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在竞争过程中,竞争各方都会千方百计加强管理、改进技术,从而加快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
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A. 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B. 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C. 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D. 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2、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3、2021年3月,为纪念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
该套纪念币:①相当于一般等价物,其本质是商品②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其购置力是由国家规定的,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④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4、“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
〞这句话说明〔〕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B.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体D.货币是财富的象征6、2021年元旦期间,小王用3050元人民币在南京珠江路购置了正版的操作系统。
这里的3050元人民币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④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2021年下半年房价走势:房价大降难于上青天,在这种情况下,张教师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法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再10年内付清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
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姜可以做食材,也可以做药材,例如生姜干粉对因运动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具有很好的疗效,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的效果,生姜煮水对风寒感冒、咳嗽的治疗效果显著。
这说明( )①人们能够利用生姜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②生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③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生姜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④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生姜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人们会用生姜满足饮食、治疗需要,体现了①④;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特征,②与材料无关;③夸大了人的需要对生姜特性的影响。
2.货币形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实物货币(如贝壳)——贵金属货币(如金银)——代用货币(如纸币)——信用货币形态(如支票)——电子货币(如银行卡通过网络进行金融交易)。
货币形态的演变 ( )A.减少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B.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C.使货币的基本职能随之增加D.是适应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解析】选D。
货币形态的演变是适应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D符合题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决定的,A错误;货币形态的演变,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错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错误。
3.央视纪录片《货币》的片头词这样写道:“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她——就是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如此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代表B.货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能买到人们需要的一切C.货币是特殊商品,有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D.货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代表着人们的经济利益【解析】选A。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注重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注重其价格。
这是因为()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答案]D[解析]功能和质量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消费者之所以既注重商品的功能和质量,也注重商品的价格,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实行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商品—货币—商品”是商品流通公式。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①③符合题意;在此过程中买和卖是分离的,②观点错误;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的标价体现的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④符合题意。
3.2014年春季开学,某高中收缴新学期学费。
学校为防止收到假币,要求学生在人民币上用钢笔写上自己的名字。
此举()①合理,有利于避免假币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②错误,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不爱护人民币的表现③准确,每个公民都有权拒绝假币④错误,应采取其他手段预防假币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D[解析]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必须爱护人民币,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错误的,所以选②④。
4.2014年1月,委内瑞拉政府出台铁腕政策,以抑制每年高达56%的通货膨胀率。
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A.提升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答案]A[解析]B项中“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不对,因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降低存贷款利率,在一定水准上会增加流通中货币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C、D都错误。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
这是因为(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答案] D[解析] 功能和质量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消费者之所以既关注商品的功能和质量,也关注商品的价格,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 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商品货币商品是商品流通公式。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①③符合题意;在此过程中买和卖是分离的,②观点错误;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的标价体现的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④符合题意。
3.2014年春季开学,某高中收缴新学期学费。
学校为防止收到假币,要求学生在人民币上用钢笔写上自己的名字。
此举( )①合理,有利于避免假币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②错误,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不爱护人民币的表现③正确,每个公民都有权拒绝假币④错误,应采取其他手段预防假币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 D[解析]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必须爱护人民币,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是错误的,因此选②④。
4.2014年1月,委内瑞拉政府出台铁腕政策,以抑制每年高达56%的通货膨胀率。
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 )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答案] A[解析] B项中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不对,因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降低存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流通中货币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C、D都错误。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单选题1.(2009全国卷I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2.(2009全国卷I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3.(2009全国卷II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4.(2009全国卷II25)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跨境贸易人民币核算①将扩大人民币的职能从而使其成为世界货币②使人民币在一些国际贸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③有利于中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④有利于降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汇率风险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2009广东文基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6.(2009广东文基2)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
小张年初存人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7.(2009广东卷9)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
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
这表明此时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B.处于卖方市场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8.(2009江苏卷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 B.4 C.8 D.169.(2009四川卷24)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长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
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枚扣针,平均每天生产4800枚。
如果让工厂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10.(2009四川卷26)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元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11.(2009上海卷3)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变化,上海居民使用自来水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供排水企业运营成本,为此有关方面提出2种提价的方案。
一种为单一制调价,即统一由现行的1.84元/m3提价为2.8元/m3,另一种为阶梯式累进制调价(具体方法见右表)。
主张阶梯式累进制调价的人,认为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A.计算水费的方法并不比单一制调价复杂B.比单一制调价更加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C.有利于合用水表的多户家庭合理分摊水费D.能减轻多人口低收入家庭用水的费用负担12.(2009上海卷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
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A.2万元B.4万元C.4.1万元D.4.2万元13.(2009安徽卷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 364元B. 400元C. 520元D. 776元14.(2009浙江卷24)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15.(2009浙江卷2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①供求变化只接影响商品的价格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A.①②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6.(2009海南卷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 B.1:5 C.1:5.6 D.1:6.0517.(2010全国卷1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6元B.10元12元C. 20元24元D.8元16元18.(2010全国卷130)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
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这一事例说明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2010新课标卷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
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20.(2010福建卷2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1.(2010四川卷24)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
这说明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2010天津卷2)目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家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河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
这使上述土特产A.扩大了品牌效应B.增加了市场供给C.提高了商品价值D.提升了产品质量23.(2010浙江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4.(2010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25.(2010四川卷25)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A. ①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26.(2010广东卷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7.(2010江苏卷7)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
这表明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贬值28.(2010重庆卷)24.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B.古代少数名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29.(2010安徽卷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