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9.87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黄山奇石的描写和赞美。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黄山的奇石景象,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难点:对黄山奇石奇特形状的想象和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黄山奇石图片、生字词卡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黄山的奇特之美,激发学习兴趣;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教师辅导;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和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4. 课文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 重点句式讲解:分析课文中描绘奇石的句式,如“像不像”、“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6. 想象与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语言描绘自己心中的黄山奇石,教师指导;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完成练习题,巩固知识;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黄山奇石板书设计:黄山水奇石山像山像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3. 想象一幅黄山奇石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形状和景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描绘黄山奇石时,部分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需要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黄山的资料,了解黄山的历史和文化,下一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黄山奇石图片的展示在情景引入环节,我展示了黄山奇石的图片。
这一步骤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通过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黄山的奇特之美,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第一课时《黄山奇石》是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奇石特点。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生字词的学习;2. 课文朗读与理解;3. 图片欣赏与想象。
一、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包括“黄、山、石、奇、怪、景、观、区、位、名、胜”等词语的认读和书写。
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图片欣赏与想象:通过图片欣赏黄山奇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课文的正确朗读与理解。
3. 图片欣赏与想象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黄山奇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的意思。
4. 图片欣赏与想象:教师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朗读并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黄山奇石2. 生字词:黄、山、石、奇、怪、景、观、区、位、名、胜3. 课文内容:黄山奇石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景色迷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黄山的奇石特点。
(2)画出你心目中的黄山奇石。
2. 答案:(1)黄山的奇石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景色迷人。
(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黄山的奇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在图片欣赏与想象环节,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想象力。
《黄山奇石》教案第一课时《黄山奇石》教案第一课时(精选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奇石》教案第一课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2、指名读第2节。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水平。
4、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名山。
谁能说说?在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岳。
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
我们国家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
他说: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
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的风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黄山的风景中最著名的是: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
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
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学生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
闻(闻名)(闻一闻)秀(秀美)(秀丽)
神(神奇)(神气)尤(尤为)(尤其)
其(其实)(其他)仙(神仙)(仙山)
巨(巨人)(巨大)位(位子)(座位)
著(著名)(著书)形(形象)(形状)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老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4、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协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2)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板书设计:
9.黄山奇石
闻(闻名)(闻一闻)秀(秀美)(秀丽)
神(神奇)(神气)尤(尤为)(尤其)
其(其实)(其他)仙(神仙)(仙山)
巨(巨人)(巨大)位(位子)(座位)
著(著名)(著书)形(形象)(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