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80.00 KB
- 文档页数:6
第3讲世界重要国家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B.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C.北部山区温差显著D.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2.图示季节,甲国()A.盛行东北季风B.正值多雨季节C.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D.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较高解析:第1题,图中的等温线只是部分与纬线平行,大部分不平行,A错.在图示区域是季风洋流,等温线分布与洋流关系不大,受地形影响较大,B错。
在等温线图中,等温线越密集,表示温差越大.读图,图中北部山区等温线分布明显密集,说明温差显著,C对.根据25 ℃等温线判断,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低,D错。
故选C。
第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情况,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判断北半球是冬季,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A对.甲国夏季多雨,此时是冬季,降水少,B错。
冬季,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短,C错。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D错。
故选A.答案:1。
C2。
A自北往南流的F河流经M城,该河每年均有长满青草的“岛屿"漂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穿过M城城区,这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这种“浮岛"是深层冻土融化等导致远郊区河段河岸的一部分脱离陆地而形成的。
据此并读表,完成3~5题。
M城多年平均气候统计数据表(城区海拔150~253 m)3.M城可能位于()A.英国B.澳大利亚C.俄罗斯D.阿根廷4.F河流经M城城区的河段水位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外地游客到M城观赏“浮岛"奇观的最佳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第3题,由该地7月气温高可知为北半球,可排除B、D,由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可排除A,故选C。
第4题,从表中可知该地冬季降水较多,且以降雪为主,4月份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加上降水增多,导致河流水位上升,故选A。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39讲世界主要国家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39讲世界主要国家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39讲世界主要国家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9讲世界主要国家一、选择题(2018·长沙模拟)下表是有关华盛顿、釜山、多伦多、马尼拉等四个城市地理数据。
据此回答1~2题。
地点面积(km2)月降水量(多年平均)(mm)月均温(多年平均)(℃)1月7月1月7月①76338259 3.524。
6②6301942026.528.5③17769971。
426.7④6326068-4.222.2A.①B.②C.③D.④2.关于四城市环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城市都沿海,气候深受海洋影响B.人口众多,都是所在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C.①④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年较差大于③地D.②地属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集中解析:第1题,四个城市中华盛顿主要以政治职能为主。
四个城市中多伦多纬度最高,1月气温最低,则④为多伦多;马尼拉位于菲律宾,属于热带气候,则②为马尼拉;釜山位于朝鲜半岛东海岸,属于海洋性的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则①为釜山;故③为华盛顿。
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马尼拉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于雨季。
答案:1.C 2。
D(2018·南昌质检)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如图所示)。
、选择题1. (2015 •广东卷)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 可推断该省是()A.海南 C •广东[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由图可知,在 2005〜2012年间,该 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说明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现象。
结合我国人 口总体上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迁移的背景,可判断该省为四川。
(2015 •晋冀豫4月质检)读2010年三大城市群迁移情况对比图,完成2〜3题。
2 .三大城市群中( )A. 京津冀的人口增速最快B. 长三角的人口增量最多C. 珠三角的人口净迁入率最高D. 长三角人口迁出率最高[解析]比较三地的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数值,即可判断答案 [答案]CA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B.四川 D.浙江Nf 二7至.BI TA)3•导致京津冀和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B. 环境承载力 D.科技水平[解析]首先明确两地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口迁入率上,人口迁出率都较低;则 两地人口迁入率差异决定了人口净迁入率的差异。
珠三角工业结构轻型化,特别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而人口迁入率较高;而京津冀工业 结构主要为高技术类、重工业类,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故人口迁入率 较低。
[答案]A(2015 •河南3月适应性测试)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 (15〜644.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A. 1963 年B. 1984 年C. 2017 年D. 2030 年[解析]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17年以前大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 直在增长,在2017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 现在2017年。
[答案]C 5.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C.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A.产业结构 C.国家政策 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 4〜5题。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六世界地理概况(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马鞍山模拟)下图为某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回答1、2题。
1.PQ线位于()A。
北半球、东半球B。
南半球、东半球C。
北半球、西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2。
下列关于Y地所在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C。
西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D。
是世界主要的羊毛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解析】1选B,2选B。
第1题,120°E经过亚欧大陆的东部,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过东南亚,穿过澳大利亚的西部,再根据PQ之间有30多个经度的陆地,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澳大利亚大陆,所以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第2题,据图可知:Y地所在国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地处火山、地震带;该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东岸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西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该国是世界上饲养绵羊头数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羊毛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海峡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此完成3、4题。
3。
关于a、b、c、d海峡作为两大洲洲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a是两大洲的洲界线B。
只有a、b是两大洲的洲界线C。
只有a、b、c是两大洲的洲界线D。
a、b、c、d都是两大洲的洲界线4.关于a、b、c、d海峡所在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位于东半球B。
b位于南寒带C.c位于中纬度地区D。
d位于上海所在的时区【解析】3选C,4选C.据图中海峡轮廓等信息,可以判断a、b、c、d分别是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界线,位于西半球)、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界线,位于南温带)、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界线,40°N位于中纬度)、马六甲海峡(亚洲内部,不在上海所在的东八区)。
第11章从世界看中国9.<2017,赤峰>我国大陆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考点】I3: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分析】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向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今天的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日益强盛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解答】解: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故选:C.10.<2017,赤峰>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下列既是我国陆上邻国又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蒙古、朝鲜B.朝鲜、越南C.韩国、朝鲜D.菲律宾、越南【考点】I7: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解答】解: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其中又隔海相望的是朝鲜和越南.根据题意.故选:B.5.<2017,南充>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鼓励生育,后来逐渐收紧,直到提倡“只生一个好”,最近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考点】J3:人口政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故选:D.9.<2017,绥化>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南海B.黄海C.琼州海峡D.东海【考点】I2: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分析】中国有着18000公里长的漫长海岸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最大可管辖以下6大海洋区域:港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据此规定,中国得到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有6500多个岛屿.【解答】解: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故选:C.<2017,威海>一位网友结合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读图所示的四省区图形文字标志,回答14~15 题.【分析】14.上述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的对应,不恰当的是()A.①﹣﹣西藏B.②﹣﹣云南C.③﹣﹣甘肃D.④﹣﹣澳门【考点】IA: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何种视觉媒体中,文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解答】解:①图所示的是西藏自治区的图形文字标志,②图所示的是云南省的图形文字标志,③图所示的是青海省的图形文字标志,④图是的是澳门的图形文字标志,该图中有澳门的区旗莲花.故选:C.15.关于上述四省区的地理描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B.②省区少数民族众多,以高山族为主C.③省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D.④省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考点】IA: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西藏自治区的图形文字标志,②图所示的是云南省的图形文字标志,③图所示的是青海省的图形文字标志,④图是的是澳门的图形文字标志.【解答】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故A错误;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其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傣族等,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故B错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C错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故D正确.故选:D.<2017,福建>成语“粤犬吠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为粤地(今南岭以南地区)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据此完成18﹣19题。
世界重要国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济宁模拟)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
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3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日本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3.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
A.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D.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解析:1.B 2.B 3.D 第1题,日本工业发展最大的不利条件是缺乏矿产资源,国内市场狭小,为发展工业依靠海运运进资源,并将成品输出,所以选B。
第2题,因为美国经济最发达,国民购买力强,汽车市场最广阔。
第3题,企业投资建厂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经济效益,而中国经济比日本落后,人口数量多,市场广阔。
(2016·烟台模拟)读图,完成4~5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作物是( ) A.棉花B.黄麻
C.茶叶 D.甘蔗
5.①②③④四城市中,IT产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4.C 5.B 第4题,茶树适合生长在降水较多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区。
茶树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而图中茶树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
第5题,印度的工厂产业主要在南部的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2016·衡阳二模)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地理事物的分布。
读图,回答6~7题。
6.对澳大利亚风能分布影响最大的风是( )
A.季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极地东风
7.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山地广布,地形崎岖
B.沙漠面积广
C.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
D.公路、航空运输发达
解析:6.C 7.A 第6题,图中显示风能资源总体上西多东少,则影响最大的风是西风。
第7题,澳大利亚东部有大分水岭,广大的中西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大自流盆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故选A。
(2016·保定模拟)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约1 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阅读材料,完
成8~9题。
8.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煤炭和天然气
C.石油和水能 D.水能和海洋能
9.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
D.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解析:8.A 9.D 第8题,俄罗斯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卡塔尔油气资源丰富,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第9题,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卡塔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干燥少雨。
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故土地垦殖指数低。
下面甲、乙两剖面图分别示意某两国地形变化。
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图所示国家工业( )
A.集中分布在三大工业区
B.西部工业区位于①山脉与大平原之间
C.洛杉矶是南部工业区的工业中心
D.首都华盛顿是东北部工业中心
11.甲、乙两剖面所在国家具有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
A.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具有“三低”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C.都保留有较多的独特古老生物种类
D.盆地或平原区都是种植业区
解析:10.A 11.B 第10题,甲图所示国家为美国,工业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大工业区;西部工业区位于西部太平洋沿海地区;洛杉矶是工业中心之一;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工业实力不高。
第11题,美国人口多分布在东北部;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典型的“三低”特征;澳大利亚保留有独特的古老生物种类,但美国此特征不明显;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由于干旱而以粗放畜牧业为主。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6·成都诊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28分)
材料一美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美国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
材料三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
(10分)
(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3)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
(8分)
解析:第(1)题,本题要理解“大陆性强”的内涵。
即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气温年较差大。
完成题目时,要结合北美独特的地形结构进行不同季节的对比分析。
第(2)题,结合材料二和甲、乙两地海陆位置,进行降水量和蒸发量大小对比。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适合发展种植业;降水量小于蒸发量,适合发展畜牧业。
第(3)题,河流航运自然条件一般包括河流的流量、流速、有无结冰期、通航里程等方面。
答案:(1)西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使得中部平原受海洋影响小;中央大平原南北贯通,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使得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高;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使得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低,加大了气温年较差,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
(2)甲:种植业;乙:畜牧业。
原因:甲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为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种植业发展;乙地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利于牧草生长,发展畜牧业。
(3)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通航里程长;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13.读巴西相关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28分)
(1)气象要素中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和降水等会对体育比赛产生影响,有利的气象条件能使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成绩。
请从气候角度推测巴西2016年奥运会适合比赛的月份并说明理由。
(10分)
(2)影响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形成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概括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征,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
(12分)
(3)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农业都比较发达,据图分析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
(6分)
解析:第(1)题,可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考虑。
第(2)题,从图中看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靠近沿海,地形平坦,气候凉爽;而北部雨林地区比较湿热,不适宜居住;南部高原地区也不如东部沿海地区条件优越。
巴西利亚是该国的首都,政治因素是其形成的决定性区位条件。
第(3)题,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主要从光热、地势、河流等角度分析。
答案:(1)6月(5月或7月)。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6月(5月或7月)正值巴西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降水较少,温度和湿度适宜,有利于开闭幕式和各项室外赛事的举行以及运动员竞赛水平的发挥。
(2)政治因素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高原人口分布较少,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少。
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较凉爽;北部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南部的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宜发展农牧业。
(3)纬度低,光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河流径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