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粉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8
实验六粉条和真假藕粉的检测一、实验目的:掌握粉条和真假藕粉的检测检验方法二、原理:利用其不同性质三、试剂和仪器设备:蒸馏水烧杯电驴氯化钠显微镜四、实验步骤:粉条的检测A.掺入熟料的检测方法1.煮沸法:取粉条放入5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0.5h,观察。
正常的粉条煮沸后比较软,挑起时易段条,掺入熟料的粉条,煮沸后透明度好,有柔性喝弹性,挑起不易段条。
2.燃烧法:将粉条点燃,观察火焰及燃烧后的残渣。
掺假粉条易点燃,燃烧时底部火焰呈蓝色上部呈黄色,有轻微的熟料味,残渣呈黑长条状。
正常粉条燃烧后膨胀,火焰呈黄色,残渣易呈卷筒状,可烧成灰烬。
B.粉条掺入糯米的检测1.感官检测法:甘薯粉条:颜色为灰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有透明感,煮沸后的粉丝有弹性;掺伪粉条:颜色为黄白色,表面粗糙,无光泽,无透明感,煮沸后的粉丝脆,易折。
2.膨体检测:将粉条放在电炉上距炉丝1cm处烤2-3s,观察粉条膨胀情况。
地产粉条:迅速膨胀为原来的2倍。
掺假粉条:膨胀迟缓为原来的1-2倍;3.PH检查:将粉条用水煮泡之后(加水使之刚浸湿),用广泛PH试纸检查。
去离子水的PH为6;地产粉条:PH为6;掺假粉条:PH为7。
氯化钠的检查:取一定量粉条用水浸泡,待膨体软化,研细,加一定量的水,过滤,滤液定容。
测定氯化钠的含量。
结果:空白水,为检出;地产粉条,未检测;掺伪粉条为2.8%。
真假藕粉的检测1、感官检测:真藕粉外观呈白色或微红色,片状。
取少量藕粉用适量温水调匀,然后用沸水冲调,即成玉色或微红色半透明粘稠糊状,表示已熟,并具有藕粉固有的清香味。
如将冲调后的藕粉放置一段时间,则粘稠的糊状稍变稀(俗称出水)。
假藕粉一般多以甘薯伪造,外观呈深灰或淡灰色,形似积块的水泥,有的加了非食用色素呈淡红色粉状。
取与藕粉等量的甘薯粉,同样用适量的温水调匀后,再用沸水冲调时,则不呈半透明胶糊状(表示未熟),则必须经过加热煮沸才出现棕或灰色的黏糊状,闻之有甘薯味,待冷却后黏糊状即会增稠变硬。
要判定藕粉中是否含有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观察外观:观察藕粉的外观,如果其颜色均匀、粉末细腻且没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可能表明其质量较好,不含有胶。
2. 混合水溶液:将藕粉与水混合搅拌,如果藕粉迅速溶解并没有凝结或产生胶状物质,那么说明藕粉不含有胶。
3. 观察溶解性:将一小部分藕粉加入一碗水中,稍微搅拌,观察其溶解性。
如果藕粉能够较快且完全地溶解在水中,不产生凝块或胶状物质,可能表明其不含有胶。
4. 搅拌黏稠度:将一小部分藕粉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后观察黏稠度。
如果藕粉搅拌后黏稠度较低,没有出现胶状或凝固的迹象,可能意味着藕粉没有添加胶。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如果你有怀疑或担心藕粉中添加了胶,请选择可信赖的品牌或购买有相关质量检测认证的产品。
藕粉-国家标准藕粉是一种由新鲜藕根经过加工制成的粉状食品,具有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高蛋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食品。
为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要求,规范藕粉的品质、安全、质量等方面,以确保藕粉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1. 名称与分类藕粉是指以莲藕为原料,在经过清洗、切片、浸泡、绞汁、干燥、筛分等加工工艺后,制成的粉状食品。
根据食品的不同制作工艺和不同成分,藕粉可分为原藕粉和藕渣粉两类。
2. 品质指标(1)外观:藕粉应干燥、无结块、无异味、无杂质,颜色应呈白色或淡黄色。
(2)含水量:原藕粉应不超过12.0%,藕渣粉应不超过13.0%。
(3)pH值:藕粉的pH值应在5.5-8.0之间。
(5)总糖:藕粉应不超过5.0%。
(6)蛋白质:藕粉的蛋白质含量应在10.0%以上。
3. 安全标准(1)重金属:藕粉中铅、镉、汞、铬、砷等含量应符合GB 2762中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
(2)菌落总数:藕粉中菌落总数不应超过1.0×10^4CFU/g。
(3)大肠杆菌群:藕粉中不得检出大肠杆菌群。
(4)寄生虫:藕粉中不得检出寄生虫卵或幼虫。
4. 贮存条件与保质期藕粉应存放于干燥、清洁、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贮存期不得超过12个月。
在贮存过程中,如发现藕粉表面附有潮湿、霉斑、虫食等现象,应及时丢弃。
综上所述,严格遵守国家对于藕粉的标准要求,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提高消费者对藕粉的认识,对于保障藕粉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真假藕粉的检验实验原理以真假藕粉的检验实验原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进行真假藕粉的检验实验。
1. 实验目的真假藕粉的检验实验旨在判断藕粉样品是否为纯正的藕粉,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2. 实验原理真假藕粉的检验实验主要通过外观、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2.1 外观检验观察藕粉的外观特征。
真正的藕粉颜色应该为米白色或乳白色,细腻均匀,无杂质。
而假藕粉可能会因添加其他杂质而出现色泽不正常、颗粒不均匀等情况。
2.2 化学成分检验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
真假藕粉的主要成分是藕粉本身,但假藕粉可能会添加一些非法添加物,如石蜡、工业染料等。
可以通过对藕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物。
2.3 微观结构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藕粉的微观结构。
真正的藕粉在显微镜下应该呈现出细腻的颗粒状结构,粒度均匀。
而假藕粉可能会因添加其他杂质而导致颗粒大小不均匀,甚至出现不同形状的结构。
3. 实验步骤3.1 外观检验取一定量的藕粉样品,观察其颜色、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
真藕粉应该呈现出米白色或乳白色,颗粒细腻均匀。
假藕粉可能会呈现出其他颜色,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可能不一致。
3.2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藕粉样品进行检验。
可以使用常见的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如与碘液进行反应来检测是否添加淀粉等。
同时,还可以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成分分析,如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3.3 微观结构检验取一小部分藕粉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
真藕粉的颗粒应该呈现出细腻均匀的形态,粒度相似。
而假藕粉可能会因添加其他杂质而出现颗粒大小不均匀、形态各异的情况。
4. 结论判断通过对外观、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检验,可以得出真假藕粉的结论判断。
如果藕粉样品的外观颜色正常,无杂质,化学成分无异常,微观结构细腻均匀,则可以判断为真藕粉。
反之,如果藕粉样品的外观颜色异常,呈现出不均匀的颗粒大小,化学成分检验发现存在非法添加物,显微镜下观察到颗粒形态各异,就可以判断为假藕粉。
国家纯藕粉标准一、原料要求纯藕粉是指以莲藕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淀粉类食品。
用于加工纯藕粉的莲藕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受到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的莲藕。
二、加工工艺纯藕粉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清洗、粉碎、浆液制备、脱水、干燥等步骤。
在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卫生条件,防止交叉污染。
同时,应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尽可能保留莲藕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
三、感官指标纯藕粉应具有均匀的色泽,呈淡黄色或黄褐色。
其气味应具有莲藕特有的清香,无异味。
纯藕粉的口感应细腻滑润,无砂粒感,无明显杂质。
四、理化指标纯藕粉的理化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分:≤14.0%2.灰分:≤1.5%3.蛋白质:≥0.2%4.脂肪:≤0.1%5.碳水化合物:≥85%6.膳食纤维:≥0.5%7.总糖:≤5.0%8.淀粉:≥50.0%9.酸度(以氢氧化钠计):≥2.0ml五、卫生指标纯藕粉的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污染。
具体指标包括:1.重金属:纯藕粉中的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2.农药残留:纯藕粉中不得检出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残留物。
3.微生物:纯藕粉中的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六、微生物指标纯藕粉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菌落总数:≤1000cfu/g2.大肠菌群:≤30MPN/100g3.致病菌:不得检出4.霉菌计数:≤50cfu/g5.酵母计数:≤50cfu/g。
纯藕粉含量应大于淀粉是藕粉的基本成分,标准规定纯藕粉淀粉含量应≥75%,速溶藕粉淀粉含量应≥40%。
藕粉是睡莲科植物莲的肥厚根茎——藕加工制成的淀粉。
藕粉质轻、分细、色白、味清、性平,易于消化,适宜年老体弱者食用。
如何选择到优质的藕粉?本文从藕粉质量检验检测角度,解读、介绍藕粉的主要产品、相关标准和检验检测依据、检测项目、检测注意事项,以及消费注意事项。
主要产品及相关标准藕粉主要分为纯藕粉与速溶藕粉,区别在于有没有添加辅料。
藕粉中水分含量高,容易因为霉菌繁殖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而将水分烘干,容易造成藕粉糊化,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因此,控制水分含量很重要。
通过测定灰分含量,可以判定藕粉可能混入的杂质或污染物有多少,标准规定应≤0.50%。
总糖是速溶藕粉的一项检测指标,包含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标准规定应≤50%。
淀粉是藕粉的基本成分,标准规定纯藕粉淀粉含量应≥75%,速溶藕粉淀粉含量应≥40%。
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是用电子偏光显微镜检测藕粉中典型藕淀粉颗粒形态的一项检测指标,标准规定纯藕粉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应≥50%,速溶藕粉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应≥40%。
酸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食品的风味、色泽、稳定性和品质,标准规定应≤10mL/100g。
铅是一种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金属,过量摄入铅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铅在食品中的限量值为0.5mg/kg。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GB 196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规定,冲调谷物制品中霉菌应符合n=5,c=2,m=50CFU/g,M=100CFU/g的要求。
大肠菌群是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藕粉假水测评分析报告一、引言藕粉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食品原料,尤其在制作甜点和糕点方面非常受欢迎。
然而,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藕粉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本次测评旨在对一款藕粉产品进行评估,验证其真实性、质量和安全性。
二、样品选取与方法本次测评中,我们选取了市场上流通的10个不同品牌的藕粉产品进行测试。
通过物理指标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和感官评估等手段,综合评估样品的真实性、质量和安全性。
三、结果与分析1. 真实性验证通过参考标准和对比样本的比对,我们发现其中有3个品牌的藕粉产品存在真伪问题,其藕粉成分与标称不符。
这可能是由于厂家使用了廉价的替代原料或掺入了其他物质。
这些问题严重违反了产品标签的法律要求,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
2. 质量分析我们对样品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显示,大部分样品的物理指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如颜色、气味和纯度等。
然而,个别样品的水分含量超过了合理范围,可能存在贮存不当等问题。
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大多数样品的主要成分含量合格,但存在几个品牌的产品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含量不符合标准。
此外,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样品的菌落总数和霉菌含量符合卫生标准,但有两个品牌的藕粉样品超过了限定值,可能存在卫生问题。
3. 安全性评估综合考虑了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样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尽管有少数样品存在上述问题,但经测评显示,多数藕粉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并无异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藕粉产品时应警惕一些虚假广告宣传,特别是与保健功能或治疗疾病相关的。
此外,厂家应严格遵循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四、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向相关部门和消费者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2. 厂家应严格遵守产品标签法律要求,确保标称与实物一致。
3. 厂家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降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
如何挑选纯藕粉怎么辨别真假藕粉经常吃藕粉会对健康有所帮助,大家吃藕粉能够帮助大家起到养生效果,那么如何挑选纯藕粉?一、如何挑选纯藕粉纯藕粉富含铁质和还原糖等成分,和空气接触后极易因氧化而使藕粉的颜色由白转微红。
其他淀粉,如马铃薯、甘薯、荸荠、木薯、葛根等淀粉均无这种变化,都呈白色或略带黄色;如果呈玫瑰红色,则是加入色素染色的。
二、怎么辨别真假藕粉1、看颜色:纯藕粉含有大量的铁质和还原糖等成分,与空气接触,极易氧化,使藕粉的颜色由白而转微红。
其他淀粉没有这种变化,都是纯白色或略带黄色的。
2、形状:藕粉和其他淀粉有时呈片状,但片状的藕粉表面上有丝状纹络,而其他片状淀粉两侧的表面是平光的。
3、鼻嗅:藕粉具有独特的浓郁清香气味,其他淀粉则无此清香气。
4、手感:取少许藕粉用手指揉擦,其质地比其他淀粉都要细腻滑爽。
5、口尝:取少量藕粉放入口中,触及唾液即会很快溶化;而其他淀粉入口后,不仅不易溶化,还会粘糊在一起或呈团状。
6、溶性:取少许藕粉含入口中,触及唾液即会溶化,其它淀粉则不易溶化且粘糊或呈团状。
7、冲调:藕粉冲调后的吸水膨胀性可达8~9倍,熟浆色泽微红,呈琥珀色,光泽晶莹;冷却后放置数小时,会变成稀浆。
其它淀粉不烧难熟,透明度不如藕粉,吸水性及韧性也差,且冷却放置后仍凝结不变。
8、味道:真藕粉具有藕粉的清香味。
掺入其他淀粉的藕粉,则有掺入淀粉的气味。
9、粘度:取少量故入口中,加热水搅拌,用筷子试验其粘度,一般真藕粉的粘性差,而山芋等淀粉都具有较高的粘性。
三、怎么自己制作藕粉1、采购鲜藕。
鲜藕的品质决定藕粉的品质。
最好是带泥土的,因为这个才是最新鲜的,市面上洗净的一般都是挖出来好长一段时间的了。
2、将藕上的泥土洗干净,去除两端的黑色结,注意洗净之后再去结,防止泥水进入藕中。
3、将藕切成薄片,方便个人家庭使用榨汁机粉碎。
4、用榨汁机将薄片的藕,打成藕泥。
注意在切片之后就不要洗了,直接放入榨汁机进行搅拌打细,防止淀粉流失。
纯藕粉的产品标准号
纯藕粉的产品标准号是GB/T 26770。
藕粉是淀粉类的天然调味料,为灰白色粉末,色泽白、粉性足、味清甜,常用于调制米面或勾芡等,具有增稠、减少藕粉固化收缩。
保持食物的细腻感等优点。
此外,优质纯藕粉具有浓郁清香和纯正甘甜味,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纤维素、淀粉含量较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购买时您还可以查看包装上的产品标准号。
另外,在购买藕粉时也请您注意以下几点:选购时认准品牌和生产日期,尽量选择纯藕粉含量高的产品,避免添加了其他物质或化学成分的产品。
此外,也要注意藕粉的色泽、质地和味道,选择新鲜、无异味、无杂质的产品。
最后,藕粉应该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避免受潮和霉变。
总之,购买纯藕粉时请注意产品标准号和选购技巧,以确保购买到优质、安全、健康的食品。
同时,也请您在食用藕粉时注意适量,不要过量食用以免影响健康。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市场上常见品牌藕粉的鉴定于相丽高慧霞王梦丹(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摘要本试验采用自制藕粉为对照,对从市场上购买的10种不同品牌藕粉样品进行真假鉴定。
结果表明:综合观感识别、显微镜观察、糊化温度测定、色素检查等结果,只有样品1(产地湖北洪湖)和样品3(产地江西抚州)纯度达到国家标准。
关键词藕粉;糊化温度;淀粉含量;真假鉴定中图分类号TS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7-0194-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7.05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Brands of Lotus Root Powder on the MarketYU Xiangli GAO Huixia WANG Mengdan(College of Life Science,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Henan471022)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used self-made lotus root powder as the control to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10diffe-rent brands of lotus root powder samples purchased from the marke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sample1(from Honghu Hubei)and sample3(from Fuzhou Jiangxi)reach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 pur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visual recognition,microscopic observation,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determination and pigment inspection.Keywords lotus root powder;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starch content;identification of authenticity藕粉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肥厚根茎加工制成的淀粉,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因冲调方便,香甜可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味甘性温、能养血益气、通便止泻、健脾开胃[1]、清热。
ICS 67.060DB33 B 2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439—2006代替DB33/ 439-2003藕粉Lotus rhizome powder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第3章、4.3、4.5、4.6及4.4中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二氧化硫、铅、砷和黄曲霉毒素B1指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与DB33/ 439-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调制藕粉”改为“速溶藕粉(加糖)”;对其定义作了部分修改。
——纯藕粉水分指标由原标准“水分,% ≤14.0”调整为“水分,% ≤12.0”。
——速溶藕粉(加糖)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指标由原标准“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25.0”调整为“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 ≥40.0”。
——按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铅指标由原标准“铅(以Pb计),mg/kg ≤1.0”,调整为“铅(以Pb计),mg/kg≤0.2”。
——按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砷指标由原标准“砷(以As剂),mg/kg ≤0.5”,调整为“砷(以As剂),mg/kg≤0.2”。
——参考GB 19640-2005《麦片类卫生标准》规定,菌落总数指标由原指标“菌落总数,cfu/g ≤1000”,调整为“菌落总数,c fu/g ≤10000”。
——淀粉颗粒检验方法进行了部分修改。
本标准是对DB33/ 439-2003《藕粉》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33/ 439-2003《藕粉》。
本标准由浙江省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杭州站、杭州三家村藕粉厂、杭州西湖藕粉厂、杭州三禾食品有限公司、杭州万隆果干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荣年、秦志荣、沈洪奎、任志灿、金余能、蔡毓秀。
藕粉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藕粉的分类及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纯藕粉和以纯藕粉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食用辅料加工制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测定方法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测定方法GB/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测定方法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测定方法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测定方法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2090-1989 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分类及定义3.1 纯藕粉以鲜藕为原料,经过清洗、粉碎、除渣、洗涤、沉淀、过滤、干燥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3.2 速溶藕粉(加糖)以纯藕粉为主要原料(纯藕粉用量不少于50%,不得添加其他淀粉物质),配以白砂糖、麦芽糊精等不同的辅料,经粉碎、混合、制粒、干燥工艺加工而制成的,可直接用热水冲调食用的系列产品。
3.3 藕淀粉颗粒特征藕淀粉与其他淀粉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淀粉颗粒大小、形状、表面轮纹以及偏光十字等自然特征。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原料藕新鲜,清洁,无污染。
4.1.2 纯藕粉具有纯藕粉特有的色泽、气味,干燥,无外来杂质。
4.1.3 白砂糖符合GB 317 的要求。
4.1.4 其它辅料符合相应产品质量要求。
4.2 感官要求符合表 1 要求。
表1 感官要求在光学显微镜下,淀粉颗粒透明;典型藕淀粉颗粒的自然形态为长10μm ~50μm,宽4μm ~15μm的长粒形,表面有轮纹,一端有脐点或偏光十字(偏振光下)。
未成熟的藕淀粉颗粒为约6μm大小的球形或不规则粒形。
4.4 理化指标符合表 2 要求。
表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3 要求。
4.6 食品添加剂按GB 2760规定执行。
5 试验方法5.1 感官检验根据检验人员正常的视觉、味觉、嗅觉,进行评定。
5.2 理化指标检验5.2.1 净含量用感量0.01g 天平称量,计算其净含量偏差。
5.2.2 水分按GB/T 5009.3-2003 执行。
5.2.3 灰分按GB/T 5009.4-2003执行。
5.2.4 酸度按GB/T 12090-2003执行。
5.2.5 总糖按GB/T 5009.7-2003执行。
5.2.6 淀粉按GB/T 5009.9-2003执行。
5.2.7 藕淀粉颗粒检验5.2.7.1 取约10g样品,以10倍~20倍蒸馏水均匀分散成悬浊液。
5.2.7.2 取一滴(约0.05mL)悬浊液涂布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轻轻揉按以使颗粒分布均匀并除去气泡。
5.2.7.3 以400倍或600倍光学显微镜镜检。
如发现涂片中淀粉颗粒重叠,重新涂片;每视野中颗粒总数在30~100范围内为宜。
5.2.7.4 调节显微镜的光线和焦距,使颗粒轮廓清晰。
选取五个视野区域并对视野内的淀粉颗粒和其中的典型藕淀粉颗粒计数。
边界上在视野内超过1/2的淀粉颗粒予以计数;残缺淀粉颗粒以1/2计数,糊化颗粒、细点状颗粒不予计数。
5.2.7.5 典型藕淀粉颗粒数之和与淀粉颗粒总数和之百分比即为藕粉样品中的典型藕淀粉颗粒含量。
平行试验应重新涂片检测,所得结果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0%。
5.2.8 二氧化硫按GB/T 5009.34-2003 执行。
5.2.9 铅按GB/T 5009.12-2003执行。
5.2.10 砷按GB/T 5009.11-2003执行。
5.2.11 黄曲霉毒素B1按GB/T 5009.22-2003执行。
5.3 微生物指标检验5.3.1 菌落总数按GB/T 4789.2-2003执行。
5.3.2 大肠菌群按GB/T 4789.3-2003执行。
5.3.3 霉菌按GB/T 4789.15-2003执行。
5.3.4 致病菌按GB/T 4789.4-2003; GB/T 4789.5-2003; GB/T 4789.10-2003; GB/T 4789.11-2003执行。
6 检验规则6.1 抽样6.1.1 组批同班次生产的、包装完好的、同品种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6.1.2 抽样及数量根据产品规格,从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总样品量不少于1000g样品,最小不少于3个包装,分成3份。
其中2份供检验,1份留作备样。
6.2 出厂检验6.2.1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净含量、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6.2.2 产品出厂前,应按本标准出厂检验项目逐项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3 型式检验6.3.1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4.2~4.6 要求的所有项目。
6.3.2 型式检验正常情况下为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a) 更换设备或停产三个月以上后,重新恢复生产时;b) 原辅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 质量监督有关部门有要求时。
6.4 判定规则6.4.1 微生物指标如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判整批产品不合格。
6.4.2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如有一项或多项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在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的样品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则判整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7.1 标志标签7.1.1 产品销售包装的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标明: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批号)、产品标准号、保质期、类型等。
7.1.2 外包装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外包装箱上除标明产品名称、制造者名称和地址外,还应标明单位包装的规格、净含量和总数量。
7.2 包装7.2.1 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包装应密封。
7.2.2 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毒。
包装箱应封装、捆扎牢固;正常运输、装卸时不得松散。
7.3 运输7.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
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混装、混运。
7.3.2 运输过程中不得挤压、曝晒、雨淋、受潮。
7.4 贮存7.4.1 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品同库贮存。
7.4.2 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
堆码整齐,不得露天存放、日晒、雨淋。
7.5 保质期自生产之日起,成品保质期不少于12个月。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藕淀粉颗粒显微照相图 A.1 600倍光学显微照相图 A.2 600倍偏振光显微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