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单元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50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1.光源是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天然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叫________。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小孔成像中,当光源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光屏离小孔的距离越远,像;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一定时,物体离小孔越近,像。
小孔成像中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住,所以小孔成的像是(虚/实)像。
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有关,而与无关。
小孔成像中的像是(正/倒)立的。
4.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速,用字母表示。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_,光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我们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________m/s。
5. 一般说来,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__ ___中小,而在__ ____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小。
6.光年是单位,它表示。
1光年= m,合 km。
第二节光的反射1.我们能够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射入我们的眼睛,形成视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射入我们的眼睛,形成视觉。
2.叫光的反射。
在光的反射中,“一点”指,“一面”指,“两角”指和________,“三线”指、和。
_____________叫法线;_____________叫入射角;_____________叫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口溜记忆:、、)4.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三章《光现象》单元复习一、知识梳理1.太阳光可分解为_______等色光,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2.红色玻璃只能通过_____光,蓝色玻璃只能通过______光,绿色玻璃只能通过______光.3._______是光的三原色.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决定的.5.太阳能电池板、植物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等都说明光具有_______.6.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_______.7.红外线是_______的不可见光,紫外线是_______的不可见光.8.红外线的_______效应比较显著,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9.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与_______有关,红外线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等,紫外线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等.10.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性质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平面镜的应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15.入射角是指_______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填“可逆”或“不可逆”)的.17.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反射和_______反射,它们都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典型例题1.下面四个例子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灯光下人的影子B.小孔成像C.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如图,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3.一个苹果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这是因为 ( )A.红光透过苹果B.苹果只吸收红光C.苹果只反射红光D.红光折射进苹果4.下列事例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5.如图,若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6.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30°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_______.7.当你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镜中的像与你的距离是_______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实”或“虚”)像.8.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_______反射.9.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那么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11.如图,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三、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2.光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B.变小 C.不变D.不能确定3.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造型美观B.防止挡风玻璃震碎C.避免噪声D.避免因平面镜成像而影响安全行车4.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5.如图,一条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40°,若此光线向靠近镜面的方向旋转10°,则反射角变为 ( )A.40°B.50°C.60°D.70°6.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7.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它工作时利用了 ( )A.红外线B.紫外线 C.X射线D.可见光8.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9.如图所示的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当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发生_______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多种色光.10.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等于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保持入射光线不动,镜面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这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11.若将一张红纸置于只有绿色光源的屋子中时,它将呈现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12.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3.夜晚我们能从水池中看到的月亮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如果池水深5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8m,那么月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m.1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有_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的一条光线有_______条反射光线.15.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下图就是其中的一些.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色散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填代号)16.小明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镜中的像与小明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m,小明后退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知道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如果你的视力正常,那么当你对着镜子梳妆时,你和镜子间的最适宜距离约是_______cm.17.如图,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为_______度,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为使图示所在位置的眼睛能看到反射光,平面镜应逆时针旋转_______.18.如图所示的是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19.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的方向返回.反光镜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个平面镜时,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0.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21.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图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该距离为_______cm.(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1.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2.红蓝绿3.红绿蓝4.反射的色光的颜色透过的色光的颜色5.能量6.可见光7.红光外侧紫光外侧8.热使荧光物质发光9.温度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验钞机灭菌灯10.倒立的实像11.3×108m/s 1秒内光传播的距离是3.0×108m12.倒立、等大的虚像13.成像改变光路14.反射回去15.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6.同一平面内法线等于可逆17.镜面漫遵循二、典型例题1.D 2.C 3.C 4.C 5.C6.60° 60°7.4 虚8.镜面9.(1)略 (2)沿ON前后转动纸板 (2)光路是可逆的三、巩固练习1.A2.B3.D4.C5.B6.D7.A8.B9.光的直线传播折射10.0° 0° 20°11.黑红纸只能反射红光12.3 仍能13.反射 3.8×10814.无数 115.C B A16.1 不变12.517.0 15°20.(1)光传播的路径角度的大小(2)不发生21.(1)大小 (2)A (3)2.50 (4)不变 (5)玻璃板有厚度 (6)不能虚像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课时:1课时【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
2.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2.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
3.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
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灯自制光屏平面镜玻璃板方格纸光具盘半圆玻璃块蜡烛打火机讲义【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光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精美图片,回顾光现象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总结方法【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光源和光源。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2浙江宁波)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B.笔在水中偏折C.用放大镜看字D.鸽子的影2.(2012重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 (2012•龙岩)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水面倒影B.灯下影子C.墙上手影D.水面“折”枝4.(2009·咸宁中考)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如图所示)。
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 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 .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5.(2011·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
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6.(2011·山东菏泽)2.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7.(2011·广东)4.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8.(2012江苏无锡,第5题)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9. (2012•福州)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0.(2012•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11.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因为()A.书自身发出的光 B.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C.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D.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12.(2006•泰州)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13.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14.(2007•荆州)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15.(2009·威海中考)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6.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_;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_的缘故.17.有一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入射,经一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此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能为_________.18.(2010•金华)你在湖边漫步,你同时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鱼,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 形成.(填“反射”或“折射”)19.(2008•大庆)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是太阳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发生“日食”的时候,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三者中在中间的是_________.20.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则实际的时间应是_________.银行的验钞机产生的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21.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8分)22.如图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水中倒影C.一叶障目D.小孔成像2.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手影B.平面镜中的像C.钢笔错位D.汽车后视镜中的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界面上,入射角是90°B.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30°D.漫反射的光路不具有可逆性4.雨后夜晚,地上有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发暗的是水,光在水面上发生漫反射B.迎着月光走,光在水面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背着月光走,月亮在积水中不成像D.背着月光走,发亮的是地面,光在地面上发生漫反射5.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6.下列现象属于成像现象且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A.利用日晷计时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看到夜空的星星闪烁D.山在水中的倒影7.如图所示,颐和园玉带桥半圆形桥孔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桥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大圆”。
已知该桥长约11m,正中“大圆”直径为10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桥孔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桥孔通过平静的水面成虚像C.桥洞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10mD.桥长在水面的像长22m8.关于平面镜的使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潜望镜成放大的实像B.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晚间照镜子时,灯应该放置在镜旁并对着脸,看到自己的像才更清晰D.轿车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避免车外景物在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视线9.为完成2022年秋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6mD.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10.一束光与水平面成60°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可以确定,此时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A.等于120°B.小于120°C.大于120°小于150°D.大于150°11.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所示,其中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 是折射光线。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2011年衢州)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2.(2010年安徽)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3.(2010年长春)下列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镜中的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C.物体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D.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如图X2-1所示,一只熊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选项中的哪一个()图X2-15.光束射在液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经过处理后光电屏显示出液面的高度,光路图如图X2-2所示,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图X2-2A.上升B.下降C.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6.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A.白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B.白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C.金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D.金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7.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全身呈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如图X2-3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X2-3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二、填空题9.(2011年南京)如图X2-4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图X2-4(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现象.10.(2010年楚雄)小军同学身高1.6 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 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以0.5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 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2011年泸州)物理课上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____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________(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2.在SARS病毒肆意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用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见到用____________灯来灭菌.另外,各科研部门在与“非典”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快速(不超过0.5 s)测量体温的仪器,这是利用____________来测温的.三、作图题13.(1)如图X2-5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图X2-5(2)(2011年玉溪)在图X2-6中画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图.图X2-6(3)(2011年鞍山)如图X2-7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图X2-7知识自助餐B四、实验题14.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____________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________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___________的.(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15.(2011年河源)如图X2-8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图X2-8(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一、选择题1.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D解析:DA.小孔成像中小孔的形状是任意的,故A错误;B.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故C 错误;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2.小亮同学在帮着妈妈洗碗时,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发现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以下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此现象的是()A.B.C.D. C解析:C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水中,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水下部分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故选C。
3.如图,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块平面镜,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右侧底部适当垫高B.左侧底部适当垫高C.水平向右适当移动D.水平向左适当移动A解析:AA.将平面镜右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下移,可以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左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上移,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CD.将平面镜水平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也不变,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不变,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变为()A.150°B.120°C.90°D.60°C解析:C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即此时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4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45459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光沿直线传播:光速3×108m/s;2.光的反射:反射规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3.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正立、虚像、物距等于相距、物与像连线与平面镜垂直;4.平面镜成像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5.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6.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已经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等光学现象进行复习巩固;考点/易错点1、光沿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直线传播所产生的现象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等;4.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5.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2.光的反射规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表面,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漫反射:一束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木板表面,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4.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水中倒影;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正立、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2.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球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后视镜等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等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是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④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池水变浅等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色散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2.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成白光;3.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4. 红外线: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应用:①红外线加热②红外线遥控③红外线成像; 2紫外线:光谱上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应用:①防伪②消毒灭菌③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的倒影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答案A解析A、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题干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游戏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答案D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手挡住了光而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到小孔上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小孔的后方会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题干入射光线和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2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答案70°解析入射角等于90°-20°=70°,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7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即为140°;题干小明到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看到了:1岸上的树2水中的鱼3空中的小鸟4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他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答案134; 2解析能看到岸上的树,空中的鸟,是他们反射的光射到了人的眼睛里,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自己看到水中的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小明看到的“水中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一个虚像.题干身高的人站在1m高的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m,像与他相距m,若他以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像的速度为,像的大小将 .答案 6 s 不变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物距等于相距;所以镜中的像大小等于人的身高为,由于物距等于相距,所以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而像与他相距为6m;还是由于物距等于相距,所以物体预想的速度也是相同的,所以像的速度为s;平面镜成等大的像,所以像的大小不变;题干如图,a、b是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答案解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四、课堂运用基础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答案折射反射解析通过潭水看水底光由于折射是的池水变浅;通过水面看天上的月亮;这时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所以可以看做平面镜成像,即为光的反射现象;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的传播路线,图中相互垂直的两根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法线;其中表示入射光线, 表示反射光线, 表示折射光线;入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答案BO OA OC 60 30解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为法线,MM’为界面,NN’左面两条光线分别为反射光线OA和入射光线BO,右边为折射光线O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和界面夹角为30度,则入射角为90-30=60,入射角为60度,折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30度,所以折射角为30度.巩固3.九塞沟的镜海中有“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丽奇观,这美丽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答案鱼是折射所成的虚像;鸟是反射所成的虚像;解析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所成的虚像,水面可视为平面镜,水中的“鸟”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反射所成的虚像.4.从早晨到傍晚,你观察到电线杆影长如何变化晚上当你从路灯下经过时,影子的长度又如何呢答案先变短后变长;先变短后变长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照到不透明物体上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下:早晨太阳离人比较远,所以形成的影子区域比较大,中午时,太阳离人比较近,所以形成的影子比较小,下午太阳离人比较远,所以形成的影子区域比较大;路灯下:人在远方时影子区域较大,人在灯下时,影子较小,古人经过路灯时影子线变短后变长;5.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成60°角,当入射角增加5°后,则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5°C.反射角为35°D.反射角为65°答案C解析一开始入射角是90-60=30度,入射角增加5度,也曾增加5度,所以为3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即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即为70度;拔高6.一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固定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的像是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答案B解析球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像关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像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也相对于镜面对称,由于物的运动方向与镜面成45°角,像的运动方向也应与镜面成45°角,如图所示:所以像的运动方向与物的运动方向垂直,即竖直向下运动.7.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到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能照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对哪一点射出A、B上方点B、B点C、B下方D、B左方或右方答案B解析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到鱼身上了;如图所示,故选B;五、课堂小结1.光沿直线传播:光速3×108m/s;2.光的反射:反射规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3.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正立、虚像、物距等于相距、物与像连线与平面镜垂直;4.平面镜成像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5.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6.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竹林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
3. 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作图。
4. 能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5.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如图发光点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完成此光路图
考点2.光源和光速
4.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 1.5×10 8 km ,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
为 。
5. 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 )
①太阳 ②月亮 ③燃烧着的蜡烛 ④镜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
考点3.光的直线传播
6.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
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
D.树在水中的倒影
考点4.光的反射
7.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
A.40°40°
B.40°50°
C.50°40°
D.50°50°
8. 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
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
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
A. 75°
B.60°
C. 15°
D. 45°。
9. 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
,则反射
光线改变的角度是()
A.45°。
B. 90°。
C. 60°。
D.30°。
考点5.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0.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背着月
亮走,地上处是水。
(填“亮”或“暗”)
1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黑板“反光”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C.反射面粗糙时,反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6.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某人身高 1.8m,站在平面镜前 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他的像距他。
当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
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课后练习
1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 ,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14.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15,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反射面示意图,夜间行驶时,后方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尾灯变得十分明亮,便于司机看见,请画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