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我爱中国》演讲稿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爱我中华优质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述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
2. 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3. 弘扬民族精神,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历史悠久吗?你们对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了解和感悟?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述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
教师可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辉煌历史。
2. 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教师可以讲解我国的诗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让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弘扬民族精神,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民族英雄的故事,如岳飞、林则徐等,让学生了解他们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
同时,引导学生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爱我中华”的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表扬优秀作品。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国情怀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历史悠久吗?你们对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了解和感悟?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述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成就。
教师可以从古代的四大发明、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辉煌历史。
2. 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教师可以讲解我国的诗词、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让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爱祖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地理:介绍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祖国的历史:概述我国悠久的历史,重点介绍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
3. 祖国的文化:讲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包括语言文字、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美食等。
4. 作为中国人的骄傲:通过实例阐述我国在科技、经济、体育等方面的取得的辉煌成就。
5. 培养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际地位,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荣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阐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民族自豪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成就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情感教育法:通过欣赏爱国歌曲、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涵盖祖国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课件。
2. 教学素材:收集有关祖国发展成就的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
3. 爱国歌曲和影片:挑选适合学生欣赏的爱国歌曲和影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言论,评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程度和民族自豪感。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思维、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祖国的地理:通过课件展示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我爱祖国教学设计3篇我爱祖国教学设计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爱祖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爱祖国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课时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了解与国旗、国歌有关的知识第二课时《吹芦笙》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②认识碰铃、响板及其奏法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长江和黄河第三课时《国旗国旗真美丽》①用碰铃、响板为《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②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二、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1.通过听唱一组歌颂祖国、国旗与多民族题材的歌曲,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国旗。
2.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4.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有所感受。
(二)具体要求1.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背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3.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4.能随音乐主动、大方地参加集体歌舞。
三、教学准备(一)教具钢琴、碰铃、响板、VCD或录像带、录音机、幻灯机。
(二)文字图片资料有关升国旗、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最好是香港、澳门回归时奏国歌的场景及运动健儿获奥运金牌时奏国歌、升国旗的场景)或幻灯片、图片;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图片;中国地图。
四、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本单元授课时,正值国庆节前后,这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之中、音乐课与学校活动紧密结合,儿童初步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与相关文化的最佳时机。
因此,我们选编了既合乎该年龄段儿童认知规律,又与“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主题内容相关的歌曲和歌舞音乐。
(二)重点及难点本单元的重点:1.听赏童声合唱与铜管乐齐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感受人声与乐器音色的不同。
初中版我爱我的祖国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爱国诗人、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博大精深。
2. 通过PPT、视频等手段,展示祖国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文化瑰宝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独特。
三、爱国诗人、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爱国诗人、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如岳飞、文天祥、鲁迅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或英雄人物,深入了解其事迹和精神,并准备进行分享。
四、小组分享(10分钟)1. 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诗人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中学到爱国精神。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
二、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文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文。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作文中感受到爱国情感。
四、口语表达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口语表达任务:以“我为祖国点赞”为主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2. 学生现场表达,教师点评。
爱祖国的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1. 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祖国的认识,如:“你们知道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吗?”,“你们为什么热爱祖国?”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如中国的文明史、重要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2. 教师给出讨论话题:“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爱?”3. 学生小组内讨论,组长整理讨论结果。
四、分享讨论结果(5分钟)1. 每个小组的组长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
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实际行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如学习努力、参加活动、节约资源等。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爱和决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和值得热爱。
通过小组讨论和行动计划,让学生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我爱祖国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地理特点:地形、气候、资源等。
2. 祖国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伟大的成就、重要事件等。
3. 祖国的文化: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现代文化等。
4. 祖国的国旗、国歌、国徽等象征意义。
5. 爱国人物故事:岳飞、林则徐、杨靖宇等。
三、教学重点:1. 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述爱国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3.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齐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二、讲解祖国的地理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资源等特点。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讲解祖国的历史(10分钟)1. 教师讲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
2. 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祖国的伟大。
四、讲解祖国的文化(10分钟)1. 教师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民间艺术的特点。
2. 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讲解祖国的国旗、国歌、国徽等象征意义(5分钟)1. 教师讲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我爱你,中国》教学案设计第一篇:《我爱你,中国》教学案设计《我爱你,中国》教学案设计【课程标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一、教与学目标1.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能够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3.懂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重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教法:自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新闻分析法、启发式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感知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合作探究使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四、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歌曲欣赏】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并出示歌词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青波从我的梦中流过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啊...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教师:听了这首《我爱你,中国》你有什么感受?教师: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
那么,祖国可爱表现哪些方面?我们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二课第一项目:我爱你,中国。
板书:我爱你,中国出示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初中我爱祖国教案课程类型:思想品德课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2. 热爱祖国的重要性3.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热爱祖国的内涵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引导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2. 讲解热爱祖国的重要性,强调每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正面案例,如钱学森、林俊德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热爱祖国的,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小组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收获。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热爱祖国的理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热爱祖国的认同感和实际行动。
3. 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情况。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2. 祖国的地理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图片、视频资料3. 教学活动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我国国旗、国徽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的国家象征。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我们的国旗上有五颗星星?二、讲授新课1. 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 讲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夏、商、周等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 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 讲解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诗经》、《楚辞》、书法、绘画、四大发明等。
- 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的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3. 介绍祖国的地理特点- 讲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 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地理特点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 撰写一篇关于“我爱我的祖国”的短文。
- 收集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为下一次课堂分享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1. 标题:《爱我中华》2. 内容:- 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文化- 祖国的地理特点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讨论等。
《我爱祖国》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祖国的地理特点: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2. 祖国的历史文化:古代文明、历史人物、传统节日等。
3. 我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发展:科技、经济、体育等领域的成就。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爱国诗篇、观看爱国影片等。
5. 学生的实践活动:制作手抄报、举行爱国演讲比赛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爱国情怀。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培养爱国情怀。
2. 讲解祖国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大物博。
3. 讲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4. 讲解我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发展,让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6.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爱国情怀。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爱祖国”的作文。
2. 搜集有关爱国的诗篇,进行朗诵或背诵。
3.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了解其对祖国的贡献。
4. 制作手抄报,展示祖国的美景、文化或成就。
5. 观看一部爱国影片,并写下观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祖国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手抄报等作业,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和建议。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名字。
新中国67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令我骄傲,让我自豪。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我爱你》。
在我人生道路上走过的12个春秋里,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幸福,我的生活时时充满着欢乐,处处铺满着鲜花。
谈起这些,妈妈对我说:“你这么幸福,是你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
”老师对我说:“只有祖国的富强,才会使我们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华”。
翻开历史我看到:没有祖国,就没有了家,没有家就没有我们。
祖国不强盛,人民就遭殃。
是啊,当祖国弱小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备受凌辱;当祖国强大富裕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祖国和她的人民,正如母亲和儿女,荣辱与共、血肉相连!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母亲!
祖国母亲,她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无垠的疆土;她拥有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她拥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她拥有三山五岳的秀美江川……这一切都会使我——祖国的女儿,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骄傲、自豪!
当然,我们不会忘记那“烽火连三月”的日子,不会忘记那黄浦江上的外国军舰,不会忘记那圆明园中的八国联
军,还有那一箱箱的鸦片……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虎门销烟、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无不表现了祖国儿女寻求解放与和平的坚强意志。
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祖国母亲踏上了新的征程!
今年,我们的祖国母亲67华诞。
67年,弹指一挥间,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过去。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赤子香港一百年来终于喝上了祖国母亲的乳汁;女儿澳门历经三百年沧桑终于能在母亲怀里长歌当泣。
今天,我们骄傲地走进了联合国;我们豪情满怀地跨入了世贸大门;我们激情万丈地闯入了世界杯;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构想;神七也自豪地飞进了嫦娥的广寒宫……
67年啊!祖国的天“春风杨柳万千条”;祖国的地“青山着意化为桥”;祖国的儿女啊!“遍地英雄下夕烟”。
60年的励精图治,67年的上下求索,中国如一头猛醒的睡狮,挺立在古老的东方。
昨天是一页翻过的历史;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明天是一幅宏伟的蓝图。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
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付出努力。
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现在,我还要深情地说一声:“中国,我爱你!”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