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的护理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10.79 MB
- 文档页数:30
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肠造口手术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应用效果、机遇及挑战方面进行综述,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 以期为今后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关键词: 肠造口; 延续性护理; 家庭护理;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 肠造口手术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肠造口手术不仅使患者的身体形象发生了改变, 还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造成严重影响。
在当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的背景下,肠造口患者在院期间适应和学习造口护理的时间有限, 大部分的康复需要在院外进行。
延续性护理指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 如电子邮件、信函、电话、居家护理服务等方式, 以确保患者在同一健康照护场所( 如医院的不同科室) 及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 如从医院到家庭) 受到同等水平的协调性与延续性的照护,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延伸至社区及家庭,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对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应用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 旨在为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初期缺乏有效、便捷的途经获取造口维护相关专业知识, 导致其很难应付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 有93. 75%的患者在出院后希望能够得到延续性护理服务。
研究表明, 护理技巧需求、造口并发症指导需求、日常生活指导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性生活需求为肠造口出院患者的主要需求。
亦有研究表明, 造口患者家属也存在较大的护理需求, 包括造口技能和知识培训、照护者心理护理需求。
因此, 出院后肠造口患者及其家属存在造口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心理护理需求, 临床医护人员不仅要满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家属的需求。
肠造口病人的康复护理研究[摘要] 目的:提高造口人士生活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
检验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知识宣传和指导,协助病人通过自理来满足生理需要。
预防并发症,同时,建立生活自信心。
使病人通过自行操作改变生活品质的层次,驱除自卑,依赖无助等负性心理。
方法:造口就是人体空腔脏器在体表外的非自然性开口。
所以在香港造口常常称为造瘘。
根据作用造口分为输入造口、输出造口。
输入造口:这一类造口常是暂时性的,需要输入一些营养物质。
输出造口:人工制造一个通道,排出体内废物。
根据功能分: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
关键词: 造口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65-03随着造口手术技术的进步,造口病人的生存率不断提高及病人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造口病人的术后康复治疗将越来越显重要。
各种造口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的类型的并发症。
结肠造口的并发症多与造口本身有关,回肠造口及尿路造口的并发症多为造口周围皮肤问题。
现把我院2008年12月开始至2011年12月收治和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肠造口病人28例,年龄26~60岁。
需要行造口术的常见疾病。
(2)造口术前定位:位于脐下位于腹直肌内位于皮下脂肪最高处远离瘢痕、皱褶、皮肤凹陷、骨性突起患者能看见,能触及2 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在明确诊断和定出手术方案后,在全面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知情程度后进行访视。
做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与目的,通过提问方式了解病人对肠造口手术的接受程度。
与患者交谈中要运用恰当的目光、肢体语言,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访问负责介绍造口功能、造口基本护理,明确造口手术的重要性。
发放肠造口健康教育手册,必要时准备造口模型和肠管模型。
2.2目的:便于自我护理;便于造口用品使用;预防并发症发生;尊重患者生活习惯。
2.3标准造口位置的特点:患者能看清造口;造口周围皮肤平整;造口位于腹直肌处;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
结肠造口护理总结
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结肠造口护理的日常清洁护理、观察造口状态、避免感染、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心理支持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内容。
一、日常清洁护理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刺激皮肤。
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清洁剂。
定期更换造口袋,确保造口袋的密封性良好,防止渗漏。
二、观察造口状态
注意观察造口的颜色、形状、大小及分泌物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三、避免感染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感染的物品,如化学物质、尘埃等。
如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四、调整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食物。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五、适当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时注意保护造口,避免剧烈运动对造口造成损伤。
六、心理支持
接受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治疗信心。
参加造口患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肠造口患者在出院后将面临长时间的造口自我护理的问题,需要医疗体系与家庭的持续支持与护理。
延续护理被认为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
延续护理作为住院护理的延伸,可给予患者不间断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和对造口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造口联谊会、同伴教育、造口专科门诊、网络教育等方式对造口患者进行延续护理,使得患者在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依从性、造口并发症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肠造口;延续护理;生活质量;并发症;综述文献肠造口是肠道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据统计,我国估计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约10万例,目前累计约超过100万例,尚有增加的趋势[1]。
造口是患者的一个全新器官,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身体形象,需终生携带肠造口,甚至可能导致肠造口狭窄、皮炎 / 肠造口回缩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2-3]这不仅给其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
造口患者在手术后的短短几天内,很难完全掌握造口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仅少数患者能够在出院前达到造口自理,造口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并发症往往在出院后变得更为明显,迫切需要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4]。
但目前许多医院由于条件限制,健康教育仅限于住院期间,而社区护理力量又比较薄弱,其责任、职能无法满足造口患者的需求。
延续性护理被广泛认为是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医疗提供服务者、患者及其家属都至关重要。
笔者就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延续护理的概念延续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如从医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延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经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患者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5]。
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结肠造口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的具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结肠造口病人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为(82.23±6.2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平均每天护理造口时间≤15min、更好的肠造口接受程度、更高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其自我护理能力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造口护理能力,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结肠造口;造口护理;影响因素直肠癌病人在临床治疗当中,需要性结肠造口手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进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但是由于结肠造口手术改变了病人的排便通道,这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增加了患者在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负担[1]。
如果病人造口护理能力差,很容易引发结肠造口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加强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管理,提高造口护理能力,针对其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2]。
本研究以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结肠造口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的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办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结肠造口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2±11.4)岁,造口时间 0.3~10年,平均(6.2±4.2)年。
以上均排除非直肠癌患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等患者。
经由患者了解和同意后,行造口手术。
一、实训背景结肠造口术是治疗结肠疾病(如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结肠造口术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造口的存在也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造口生活,提高护理质量,我参加了结肠造口护理的实训课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结肠造口的解剖生理特点。
2. 了解结肠造口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熟悉结肠造口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学会造口用品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5. 提高与造口患者沟通的能力,提供心理支持。
三、实训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结肠造口的解剖生理特点、结肠造口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造口护理的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对结肠造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造口护理技能训练(1)造口周围皮肤的观察与护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变化,包括皮肤的颜色、质地、有无炎症等。
同时,我们掌握了清洁、干燥造口周围皮肤的方法,以及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技巧。
(2)造口用品的选择与使用我们学习了各种造口用品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正确使用方法。
包括造口袋、皮肤保护粉、防漏膏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并正确为其更换。
(3)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如造口周围皮肤炎、造口狭窄、造口旁疝等。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提高了对造口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心理护理技能训练我们学习了与造口患者沟通的技巧,包括倾听、同理心、支持等。
通过角色扮演,我们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四、实训体会1. 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
通过系统学习,我们掌握了结肠造口的相关知识,为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注重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造口护理的技能,提高了护理质量。
3. 关注患者心理造口患者往往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挑战。
浅谈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护理摘要:当患者患有直肠癌后,一般需对其进行临床手术治疗,加强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然而,在对患者进行结肠造口治疗期间,应配合相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通过加强患者临床护理计划的建设,拟定护理流程,帮助患者规范临床护理技巧,可取得更优质的临床护理结果。
在患者入院后,还应对其临床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并改善临床护理细节。
基于此,本次文章主要就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护理工作进行如下综述,通过保证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争取对患者进行优质的临床质量措施,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不仅可以提升我院在该领域的护理技巧,还可以为我院在该领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直肠癌术;结肠造口;护理效果前言: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需对其进行人造肛门。
在临床护理期间,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其临床康复价值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直肠癌已经影响患者临床排便功能,严重打击患者心理状态,已被列为影响我国患者机体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后,可通过进行结肠造口,帮助患者使用人工肛门进行排便。
然而,当患者使用结肠造口时,因会给患者机体带来较大的不便,也会影响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出现严重痛苦,影响患者临床生活质量。
此时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加强患者临床护理教育的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已经成为临床最重要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1]。
1.护理策略2.1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应进行手术治疗,但此时患者可能会对手术具有较高的抵触情绪。
因为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排便进行改造,患者在此时经常会表现出悲观失望的负面情绪,甚至有部分患者会直接拒绝手术治疗。
因此,当患者出院后,应明确诊断患者的临床疾病信心,并结合患者的基础情况拟定临床手术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优势。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摘要: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然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干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概述这方面的进展,以帮助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促进康复。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估(一)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了解其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工具和方法:1. 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ADL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患者在个人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控制等康复活动。
2. 工具性活动能力评估(IADL):IADL评估工具则主要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如购物、做饭、洗衣、管理药物等。
3. 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用于评估患者对于特定自我护理任务的信心水平,以反映其自我护理能力【1-2】。
4. 护理评估问卷: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面谈或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表现,且根据临床经验,辅以护理评估问卷,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相关需求。
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在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医护人员可以识别出患者的自理能力差异,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干预措施。
研究表明,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特征、社会支持、教育水平和环境因素等。
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此外,患者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发展和改善也起到重要作用【3】。
针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技能和知识,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此外,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干预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作者:唐立立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手术,肠造口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方面均受到很大影响【1,2】。
如何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职能是护理工作的新目标。
近年来,肠造口的护理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但术后由于肠造口的存在给病人身心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此,做好肠造口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肠造口;护理;进展1 术前护理主要是根据病人情况,术前 1 周给予无渣流质饭食,给予黄连素 0.3 口服,甲硝唑0.4Tid 口服。
肠道消炎,患者无梗阻之前可口服 20%甘露醇或潘泻叶等泻药,术前可用温盐水低压清洁灌肠。
2 术后护理术后 24 h 内严密观察造口有无出血,回缩、脱落、缺血坏死等。
肠造口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防损伤黏膜,要指导和帮助患者护理造口,用温开水清洗肠造口 2~3 次/d,肠造口的覆盖材料要质软透气性好,使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由于肠液及粪便的反复刺激造口处皮炎所致的表皮缺损是极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时可用氧化锌软膏外敷,具有促进表皮恢复和收剑、保护作用,减轻痛苦,效果好。
3 结肠造口的护理结肠造口术后病人开始大便多呈水样便,次数也较多,所以造口及其手术切口均容易被污染,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会导致严重的感染。
因此,患者可以采用凡士林纱布保护造口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并且经常性清洗保持清洁,清洗时动作应轻柔,以免擦破肠管出血。
或使用了氧化锌软膏涂造口周围皮肤加以保护。
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正常造口周围皮肤是健康完整的,与相邻的皮肤无异,若出现损伤则表现为红斑、损伤、皮疹或水疱。
4 造口肠管回缩、脱垂的预防及护理造口肠管回缩和脱垂均是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拆线过早或感染等原因都会造成肠管回缩,本组中出现的1例肠管回缩是由于患者出院后清洗造口用力过猛造成的,所以清洗造口尽量动作轻柔。
---------------------------------------------------------------范文最新推荐------------------------------------------------------结肠造口患者护理研究论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6.7-2008.7普外科结肠造口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48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病情严重程度、康复手段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验组按常规治疗与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护理问题,运用Orem自理模式,选择护理补偿系统,制定自我护理计划,采取有计划性的护理措施。
2Orem自理模式在病程中的运用2.1术前辅助教育+部分补偿(1)护士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情感支持,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也可介绍成功病例,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解除其焦虑恐惧情绪。
(2)指导病人选择低渣饮食的种类,讲解口服肠道抑菌药的目的及肠道准备的内容,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
(3)讲解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做好个人卫生清洁,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4)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手术前后康复训练计划。
2.2术后2.2.1完全性补偿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无自理能力,护士应为其提供全面照顾。
(1)安置患者合适体位。
(2)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每日更换引流袋,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4)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5)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
(6)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血支持治疗。
2.2.2部分补偿护理在病情逐渐康复阶段,病人及家属与护士共同参与护理活动。
护士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术后第一1/ 3天给以予患者半卧位,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给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指导患者自我按压伤口,以免振动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