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备件清单
- 格式:xlsx
- 大小:11.90 KB
- 文档页数:1
设备修理材料及易损件备件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设备修理材料及易损件备件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修理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设备修理材料及易损件备件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 设备修理材料:指维修设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零件、工具、设备耗材等。
2. 易损件备件:指设备日常使用中容易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如橡胶密封圈、轴承、齿轮等。
3. 设备修理材料及易损件备件台账:指对设备修理材料及易损件备件的入库、出库、使用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的清单。
第二章设备修理材料管理第四条采购管理1. 设备修理材料的采购应符合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并按照设备维修计划和实际需求进行采购。
2. 采购人员应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设备修理材料的供货情况和价格变动情况。
第五条入库管理1. 设备修理材料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入库,必须有相关的入库单据和记录。
2. 入库人员应核对物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确保入库物料与采购单一致。
第六条出库管理1. 设备修理材料的出库应按照设备维修计划和申请单进行,必须有相关的出库单据和记录。
2. 出库人员应核对物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确保出库物料与申请单一致。
第七条库存管理1. 设备修理材料的库存应进行周期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库存管理人员应根据库存情况和设备维修计划,合理安排补充和调剂。
第三章易损件备件管理第八条库存管理1. 易损件备件的库存应进行划分和分类,便于管理和使用。
2. 库存管理人员应根据易损件备件的使用率和需求,合理安排补充和调剂。
第九条使用管理1. 使用易损件备件时,应按照设备维修计划和使用规范进行。
2. 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更换、安装和测试,保证易损件备件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报废管理1. 易损件备件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或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时,应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管理人员应按照公司的报废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废报告。
公共设施维修维护工具清单表摘要:一、前言二、公共设施维修维护的重要性三、维修维护工具清单1.通用工具2.电气设备维修工具3.管道维修工具4.土木工程维修工具5.其他维修工具四、工具使用与维护1.正确使用工具2.定期检查与保养工具3.妥善存放工具五、结语正文:【前言】公共设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维修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公共设施维修维护所需的工具清单,以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公共设施维修维护的重要性】公共设施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水电、交通、通讯等。
维修维护工作不仅关系到设施的正常使用,还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安全和健康。
因此,公共设施维修维护工作不容忽视。
【维修维护工具清单】为了保证公共设施维修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工具:【通用工具】锤子、螺丝刀、扳手、钳子、锯、钻头等。
【电气设备维修工具】万用表、电笔、接线钳、电缆剪、剥线钳等。
【管道维修工具】管钳、弯管器、切管器、疏通器、打压泵等。
【土木工程维修工具】铁锹、铲子、水准仪、卷尺、墨斗等。
【其他维修工具】梯子、手推车、油漆刷、砂纸等。
【工具使用与维护】正确使用和维护工具是保障维修维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正确使用工具】在使用工具时,应根据具体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避免使用已经损坏或不适用于当前工作的工具。
【定期检查与保养工具】定期检查工具的磨损和损坏情况,对于磨损严重的工具应及时更换。
在使用工具后,要清洁工具并涂抹适量的润滑油,以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妥善存放工具】将工具分类存放,避免混乱和丢失。
同时,要确保存放环境的干燥和通风,以防锈蚀和损坏。
【结语】公共设施维修维护工作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
了解和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与维护方法,对于保障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设备备件分类标准1. 适用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本标准。
2. 引用参考FTGD073022-C-0 设备备件管理办法Q/ZB-10-2010 关键备件入厂验收标准3. 术语3.1设备备件: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为了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和使用性能所需更换的专用零部件称为备品配件,简称备件。
4. 说明本标准中只制定了备件的分类标准。
设备科负责建立、维护设备备件分类标准。
制订本标准是便于为了不同的管理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设备备件做分类。
其中每一种分类方法,都引导对于不同的设备备件种类要采用不同的业务方法。
5. 备件分类5.1设备备件按专业分类:5.1.1分类的目的:在总体上对设备备件做区分。
5.1.2分类列表:5.2.1分类的目的:从设备的来源上进行分类,对于外购件的资源把握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外购件相对于自制件较为关键。
5.2.2分类列表:5.3.1分类的目的:从对生产、质量和安全的影响上进行分类。
5.3.2分类列表:5.4.1分类的目的:从设备备件实现的功能进行划分。
5.4.2分类列表:5.5.1分类的目的:从设备备件的使用寿命分类,有利于库房提前储备备件。
5.5.2分类列表:5.6.1分类的目的:从采购周期来进行设备分类,有利于使用单位提前提出购买申请,采购单位提前策划实施,确保在需要时备件已经到货。
5.6.2分类列表:5.7.1分类的目的:根据资源储备情况来进行分类,有利于采购单位提前储备即将停产等资源短缺备件。
5.7.2分类列表:经过对专业、来源、重要程度、功能、使用寿命、采购周期、资源储备等方面进行分类,基本明确了我公司设备备件的分类原则和方法:A类(关键备件):基本可以涵盖外购件、关键备件、控制件、运动件、使用寿命较长、采购周期较长、资源短缺的设备备件。
B类(重要备件):基本可以涵盖外购件、通用件/标准件、运动件、使用寿命较长、采购周期较短、资源充足的设备备件。
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以保障生产正常运行为基础,为降低采购成本和节约储备资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整体经营绩效,防止浪费并加强设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管理。
2.0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管理及要求。
3.0术语3.1备品备件:在设备、工装\模具维修工作中,为缩短维修间隔期,根据设备、工装/模具的磨损规律和零件使用寿命,将设备、工装/模具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统称为备品备件,主要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类别:1、设备说明书、图纸、工装/模具图纸所列出的易损件;2、各种配套件,如:轴承、皮带、油封等;3、传递主要负载而自身又较薄弱的零件,如:联轴器、齿轮等;4、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轴套、摩擦片等;5、受冲击负荷或反复载荷的零件;6、因设计结构不良而故障频率较高的零件;7、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8、须整体备用的电机、泵类等。
3.2焊接消耗品:焊接生产过程中容易消耗的辅助材料及工业品,如:焊丝、焊条、电极盖、定位销等。
4.0管理职责4.1保障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4.1.1保障部负责设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清单及焊接消耗品清单的编制及定期更新;4.1.2保障部负责组织制订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储备定额标准;4.1.3保障部负责监督、考核库房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储备备库情况;4.1.4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入库验收;4.1.5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使用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4.1.6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选型及换型的技术确认;4.1.7保障部维修人员做好备品备件维修更换记录;4.2物流部4.2.1物流部负责按照《搬运、储存、防护管理程序》做好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仓储、防护等物资管理工作;4.2.2物流部负责向PMC计划中心提供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低储及高储预警;4.2.3物流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入库报检;4.2.4物流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定期盘点工作;4.3PMC计划中心4.3.1PMC计划中心负责编制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并在K3系统中提出采购申请;4.3.2PMC计划中心负责跟踪、监督、考核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执行情况;4.4采购部4.4.1采购部负责安装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实施采购4.5生产部4.5.1生产部负责报修申请及做好相关记录4.6质保部4.6.1质保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更换后的产品质量跟踪及4M变化点管理工作;4.6.2质保部参与焊接消耗品的选型及换型;5.0参考文件无6.0工作流程内容6.1备库阶段6.1.1清单编制:1) 保障部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图纸、设备说明书、维修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设备备件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2) 工装管理员根据工装/模具图纸、易损件清单、维修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工装/模具备件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3) 焊接工艺员根据控制计划、技术消耗定额、更换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焊接消耗品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4) 当工艺更改或其他原因导致备件清单变更,变更后清单需下发至PMC、库房,保障部管理员对更改后的物料进行评审处理,保证更改切换时间点为原备件库存为零。
常用设备备件清单编号名称系列型号规格数量用途备注1接触器CJ19-4343A/380V0电容补偿柜2接触器CJX1-22E22A/110V2车床3接触器CJX1-22E22A/220V2车床4接触器CJX2/321032A/110V2车床5接触器CJX2/321032A/220V2车床6接触器CJX2/250125A/220V2车床7接触器CJX2/250125A/36V2行车8接触器CJX2/121012A/110V2车床9接触器CJX2/120112A/220V2车床10接触器CJX2/120112A/36V2行车12接触器1314辅助触头CJX2辅助触头F4F4-22215辅助触头CJX2辅助触头F4F4-11216按钮开关NP2-BA25黑1常开+1常闭1设备床用17按钮开关NP2-BA35绿1常开+1常闭2设备床用18按钮开关NP2-BA45红1常开+1常闭2设备床用19按钮开关LA2 绿红1常开+1常闭2铣床20按钮开关LA2 红红1常开+1常闭2铣床21时间继电器JSZ3A5s2通电延时型22时间继电器JSZ3F5s2断电延时型23保险管RT1810A一盒设备床用24保险管RT1410A一盒设备床用25断路器NB1-63/3P63A1配电26断路器NB1-63/3P63A1配电27行程开关YBLX-K11设备床用28电线BVR1m㎡1盘设备维修电线BV1m㎡1盘设备维修绝缘端头叉形 5.5-6一包设备维修绝缘端头叉形 1.5-4一包设备维修以上是长用的设备备件另有些不易损坏的和特殊的元件现购380V低压电容补偿柜改造方案一电容器更换10组容量300以上的电二鉴于更换电容导致检测设备量程不够可以用一下两种方案解决1不改动原有互感器和表的基础上,减少4组电流监控以满足电流表2另购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1000 A的量程(原有的表是200的量程太三更换电容后随着电流的增加接触器也需要增加容量(更换43的接触器)四原有的配电线路容量不够需更换10平方以上的电线。
1.目的为了控制合理的备件库存量,缩短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减少停机损失,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3.定义设备的备件: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设备上的修理、事故更换、磨损消耗而储备的零部件的统称。
(注:不包含设备生产所需用的各种易耗品、材料、工具等)4.权责4.1 各使用部门4.1.1 负责生产设备损耗件的申请。
4.2 采购部:4.2.1 负责生产设备备件的采购。
4.3 设备部:4.3.1 负责确定各类备件的最佳储备量及备件的技术资料准备;4.3.2 负责备件采购或制作的申请及验收;4.3.3 负责备件的领用更换及配件的修复;4.3.4 负责备件的处理确认。
4.3.5 备件的入库及保管。
4.3.6 负责自制备件的加工或委外制作;5.工作内容5.1 备件的分类5.1.1 按用途分类为:生产维修件、大修备件、事故件、工艺备件和大型专业生产工具件。
A:生产维修件:使用的时间较短,属于磨损或中小修理时更换的备件。
B:大修备件:使用时间较长,不易磨损,只在大修时更换的备件。
C:事故件:使用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不更换,只在发生事故损坏时更换,而且制造加工难度大的备件。
5.1.2 按使用性质分类为:定型设备用的标准备件、定型设备用的非标准备件、非标准和专用设备的非标准备件。
5.1.3 按备件的来源分类为:自制备件和外购备件。
5.1.4 按备件使用特性分类为:常备件和非常备件。
A:常备件:即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停机损失大的、单价比较便宜的需经常保持一定储备的零件。
B:非常备件:即使用频率低、停机损失小和单价昂贵的零件。
5.2 备件的定额管理5.2.1 由设备部制定各类设备备件储备量,形成《备品备件清单》,并根据设备备件的消耗实际情况不定时更新。
备件的最小储备量及最大储备量计算公式如下:备件最小储备量=(保险系数-1)*订货周期内备件消耗量预测值备件最大储备量=最小储备量+备件订货经济批量保险系数:一般取 1.5~25.2.2 备件订货点计算方法如下:备件订货点=保险系数*订货周期内备件消耗量预测值。
设备维修配件及易损件备件管理规定一、背景和目的为了保证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制定设备维修配件及易损件备件管理规定。
本规定旨在规范设备配件和易损件的申领、使用和管理程序,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二、定义1. 设备维修配件:用于设备维修和更换的零部件、工具和附件。
2. 易损件备件:设备运行中容易损坏、磨损、老化的部件或设备。
三、配件和易损件备件申领1. 所有配件和易损件备件申领必须填写《配件和备件申领表》,并由设备维修负责人签字确认。
2. 申领配件和备件时,必须提供有效的申领理由、数量和规格的详细描述。
3. 申领配件和备件的人员,应当熟悉相关设备的维修要求,经过维修负责人的审批后方可申领。
4. 配件申领应提前一定时间向设备维修负责人提交申请,以便进行库存调整和备件采购。
四、配件和易损件备件使用1. 配件和备件的使用必须符合设备维修要求和规范,不得随意使用或挪用。
2. 申领配件和备件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应的维修资质证书。
3. 在维修过程中出现配件和备件的报废或误用,必须及时上报,并记录在《设备维修记录表》中。
五、配件和易损件备件管理1. 配件和备件的管理应建立库存清单,包括器材的名称、规格、数量和存放位置等信息。
2. 维修负责人应定期对配件和备件的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3. 配件和备件应妥善保管,存放在专门的仓库或库区,并做好防潮、防尘和防盗措施。
4. 配件和备件的购买和采购应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确保配件和备件的质量和合理价格。
六、拟制和修订1. 本规定由设备维修负责人拟制,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2. 对规定进行修订时,应按照相关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确保修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设备维修配件及易损件备件管理规定的内容,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并严格执行,以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目的为了确保维修车间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维修车间内所有设备备件的管理。
三、职责1. 维修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管理维修车间备件,确保备件供应充足、合理使用。
2. 备件管理员负责备件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等工作。
3. 维修人员负责提出备件需求,按照规定程序申请领用备件。
4. 仓库管理员负责备件的出入库登记、盘点、清查等工作。
四、管理制度1. 备件分类维修车间备件分为以下几类:(1)常用备件:如螺丝、螺母、垫圈等标准件。
(2)易损备件:如轴承、密封圈、滤芯等。
(3)专用备件:如设备专用工具、模具等。
(4)维修材料:如润滑油、清洗剂、焊条等。
2. 备件采购(1)备件管理员根据维修车间设备需求和备件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
(2)采购计划需经维修车间主任审核批准后,由备件管理员组织实施。
(3)采购的备件应保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备件验收(1)备件入库前,备件管理员需对备件进行验收,确认数量、型号、规格等符合要求。
(2)验收合格的备件,由备件管理员填写入库单,并登记备件信息。
4. 备件保管(1)备件入库后,由备件管理员负责保管,确保备件安全、完整。
(2)备件存放应按照分类、型号、规格等进行整理,便于查找。
(3)备件管理员定期检查备件库存,防止过期、损坏等现象。
5. 备件发放(1)维修人员需填写备件领用单,经维修车间主任批准后,由备件管理员发放。
(2)备件发放时,需核对领用单与实际领用备件,确保准确无误。
(3)备件领用后,维修人员需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6. 备件盘点(1)仓库管理员每月底对备件进行盘点,确保备件数量与账目相符。
(2)盘点过程中,如发现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盘点结果需报维修车间主任审批。
五、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备件管理良好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备件丢失、损坏、浪费的个人和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追究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