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6.94 MB
- 文档页数:27
西方美术简史(19世纪美术)之“前拉斐尔派”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伊莎贝拉与罗勒花盆亨特
菲娅美达的幻象罗塞蒂
夏季的海洋德拉波
云雀之歌让布尔
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王波因特
赛门和伊菲革涅亚米萊
184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百利·罗塞蒂与约翰·艾佛雷特·米莱发起艺术运动,得到权威批评家罗斯金公开支持。
他们主张回归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风,运用稀薄的透明
颜料覆盖在潮湿的白色表面上,让颜色保持如宝石一般的透明度和清晰度,以复兴15世纪艺术光辉的色彩风格,并反对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时代之后机械论的风格主义和学院派的教学方法,也反对库尔贝唯物的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
这个画派活动时间不长,但对于19世纪英国绘画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其他代表人物有:爱德华·约翰·波因特、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和前期学院派代表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等。
纵观西方美术的整个发展历程,我们可将它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去把握:从古希腊到19C中叶法国印象派的产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西方艺术以模仿写实为主流,可称之为传统西方艺术,其中古典艺术的影响无为深远,从中可以看到古典艺术发展的三个高潮:古希腊罗马时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9C的欧洲。
第二个阶段则包括从19C下半叶的后印象派到当代的西方艺术。
它花样翻新、面貌多样、精神的表现、建立了全新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艺术局面,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西方现代艺术。
原始美术时间跨度和分期> 旧石器时代指公元前100万年到两万年之间。
> 中石器时代指公元前两万年到公元前一万年之间。
> 新石器时代指公元前一万年到五千年之间。
> 公元前3万年前属奥瑞纳(Aurignacian)文化期。
> 公元前2万5千年前属索鲁特文化期。
> 公元前2万年前属马格德林文化期。
> 公元前7000年的杰里科(Jericho)文化> 公元前6000年的沙达尔.胡又克文化时间跨度和分期> 旧石器时代指公元前100万年到两万年之间。
> 中石器时代指公元前两万年到公元前一万年之间。
> 新石器时代指公元前一万年到五千年之间。
> 公元前3万年前属奥瑞纳(Aurignacian)文化期。
> 公元前2万5千年前属索鲁特文化期。
> 公元前2万年前属马格德林文化期。
> 公元前7000年的杰里科(Jericho)文化> 公元前6000年的沙达尔.胡又克文化•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 2、直觉感受的记忆与夸张特征的写实高度统一•原始艺术的形象既不是纯粹幻想的产物,也不是精细深入地进行写实描绘的产物,而是试图忠实地表达记忆中的形象直感的产物,在那幽暗的洞窑深处作画,不可能直接面对描绘对象写生,只能凭着记忆的形象来描绘。
因之形象被画得极其概括和简略,对象的特征得到了强化。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注:公元476年是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从这之后,欧洲开始进入了黑暗中世纪,一直到东罗马灭亡,文艺复兴开始。
)原始艺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
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
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
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
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
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
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
从15世纪起谈西方绘画历史简史一、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始发对我们来说,"古典"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令人打寒噤.我们觉得它把我们从生机勃勃的光明世界拖到令人窒息的房间中,那里居住的不是健康热情的人们而只是影子."古典艺术"似乎是永远死灭的、古老的,是学院派的产物,是学问的而不是生活的结果,而我们对生动的、现实的和可触摸到的东西的期待却是如此迫切. 现代人首先要求的是一种有强烈世俗气息的艺术,因此不是16世纪艺术而是15世纪艺术才是我们时代的宠儿,这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视觉与知觉的朴实性,作为一种妥协,我们接受古风的某些表现,因为我们如此热切地赞美它们,同时也感受到了乐趣.对我们来说早期文艺复兴开创了这样一种视觉景象:有披着迎风飘拂的纱巾、衣着鲜丽、苗条可爱的姑娘,有鲜花盛开的草地,和修长圆柱支撑着阔大拱门的宽敞大厅;这意味着非常充沛的青春与力量,真挚自然但带有一抹神话故事的光彩.我们极不情愿地步出这个欢乐明朗的世界而走入古典艺术巍峨而肃穆的殿堂.这里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陌生的姿势使我们心神不安,而且我们失去了较早艺术的纯真自然.在这里,没有一个人物以老朋友的亲密眼光看着我们,没有较舒适的,象家里那样布满家用什物的房间,只有空白的墙壁和厚实的建筑.然而古典艺术不过是15世纪的自然延续,是意大利人完全自发的表现.它不是对外来原型(古代)的模仿,不是暖房中纤细的花草,而是露天原野上茁壮成长的植物.这种密切关系对我们来说是朦胧不清的,因为---这是对意大利古典主义抱有偏见的唯一可能的原因---纯民族的特征已被误认为一般的东西,而且人们试图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模仿只有在特定天地间才有生命和意义的形式.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的艺术仍然是一种意大利艺术,而且如果"理想"是被用来提升现实, 那么这种现实不仅已得到非常全面的研究,而且理想化本质上是意大利现实的升华.无论我们从年轻时代起通过版画和各种复制品对这些杰作如何熟谙,一幅产生这些成果的世界的连续而生动之画面,也只是慢慢才形成的.15世纪情况不同.在佛罗伦萨,15世纪在我们面前仍然是活生生的.诚然,许多东西亡佚了,很多作品被人们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囚禁于监狱般的博物馆之中,但是那里仍有足够的地方为我们重新创造那个时代生活的鲜明印象.16世纪艺术保存得更为残缺不全,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佛罗伦萨人们有这样的感觉,15世纪宽广的基础缺少最后成就的顶冠,因为人们未能看到这一发展的完成阶段.古典艺术没有留下宏大风格的不朽之作,这种作品将建筑和雕塑结合在一起以充分表达艺术家的观念.而倾注了这时代全部艺术力量的最伟大的建筑委托工程---罗马对彼得大教堂---最终没有被承认为盛期文艺复兴的不朽之作.我们可以把古典艺术比作一座建筑物的遗迹,差不多完成了,但决非全部完成了,应当从非常分散的残片和不完全的描述中重构它原来的形状,而且,在意大利艺术的整个历史中没有一个时代比黄金时代更鲜为人知,这样说或许是不错的.★著名的三大先驱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1)达.芬奇:达.芬奇(1452-1519)是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的一位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早在青年时期,显示了绘画的卓越才能.可惜的是,直到六十岁逝世之前还在探索不止的达.芬奇,真正完成的创作没有几件,因为当他觉得需要探索的问题已经解决,就转向其他的探索,因而人们公认属于他的完整的创作只有<<岩间圣母>> <<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萨>>等几件作品.有人曾赞美他:"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寰,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达.芬奇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伟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超致使一切难题无不迎刃而解."在芬奇的身上最突出的特征,还是他对宇宙怀有无穷的疑问和不倦求知的精神.这是在千年的愚昧统治下,人们从神权的迷信中得以解脱出来的最重要品格.幼年时,老师对他很感失望,说他浮躁不驯,不肯循规蹈矩地埋头课文,而总是从一种兴趣转向另一种兴趣.这位保守的学究完全不能理解,正是这样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让人类从经院的暗室里, 冲向彩色缤纷的新天地.对于探究宇宙和生命的无穷的秘密来说,时间对他永远是不够的.可是他的研究成果,在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在统治者们正热衷于争权和掠夺的时代里,竟不能得到真正的重视.芬奇一生都是怀着"报国无门"的心情,从佛罗伦萨漫游到米兰,再回到佛罗伦萨,又漂泊到罗马,最后才受到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的尊重而被邀赴法,不久即客死在异邦.2)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六岁时丧母,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的家里,因此从小就对雕塑发生兴趣.父亲送他进拉丁文与希腊文学校学习,但是他学画画,父亲训斥也无用,十三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画室学画;1489年转到另一个画家学雕塑.后来当上美术学校的学生兼助手.那里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学者集中的地方.在那里干了十四年,在思想和艺术上被培养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使他离开佛罗伦萨到罗马.二十四岁作为雕塑家开始从事创作,制作了著名的<<大卫>>(雕塑)和<<圣家族>>(壁画),又为教皇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画壁画,用了四年时间凭一个人在五百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了三百四十三人,对于如此宏大的工程,找来一些人作助手,最后中意的只有一个调制颜料干杂活的,绘画都由他自己动手.米开朗基罗画的这些巨人充满超人力量,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对人类的庄严颂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稿建筑.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3)拉斐尔拉斐尔(1483-1520)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他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随父学画,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进画家画室当助手.学习了十五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走上了独创的道路.从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基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可是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他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的聪明特别表现在善于汲取他人之长,而后加以综合的创造.他一生创作了不少作品, 其中<<大公的圣母>>和<<教皇利奥十世>>等,还作了一些建筑设计,并为西斯廷小教堂设计画稿.他的才能又表现在他创造出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的形象.风格被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二.十六世纪德国和尼德兰的艺术德国虽也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但艺术上仍自具鲜明的民族特点.十五世纪中叶,人文主义在德国知识分子中传播后,不少人向教会展开了斗争. 这个时期,德国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而皇帝、诸侯和城市的领导人之间连年进行战争,骑士们更肆无忌惮地乘机抢劫农民和市民们.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气候下, 促成了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和一五二四年伟大的农民战争.一般说来,在绘画的艺术语言中,色彩更长于表现情感,线条更长于表现理智. 而德国民族又常被人认为具有偏重理性思维的特点, 因而德国画家擅长使用线条的说法,则常见于美术史家们的论述中.尽管实际上未必完全如此, 但至少在德国画家的绘画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特长.在艺术技巧上除了吸收意大利的经验外, 更接受弗兰德尔(即今之比利时和法国的小部分)画家们的影响.在十五世纪,弗兰德尔与北方的荷兰统称为尼德兰;虽受西班牙王的统治,但新教的势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强大.弗兰德尔既是经济繁荣区域, 又是文化艺术发达之地.大约十三世纪以来许多地方的画家, 都从中世纪流行的湿壁画转向探求一种更方便、更人表现力的绘画材料;油画是在欧洲各国画家的试探中逐渐完善的.不过,弗兰德尔出了不少精研油画技法的能手却是事实.而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是,尽管意大利文艺复兴对弗兰德尔的艺术有所推动, 可是它却保持着相当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是在文艺复兴的十五六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潮在佛罗伦萨和罗马的艺术体现为争取人的尊严和解放, 赞美人的力量和雄伟;在威尼斯艺术中体现为追求世的幸福和欢乐;而在北方----德国、尼德兰的一些画家身上, 则体现为黑暗的露和对暴力的讽嘲.这不但反映了地域和民族特性的差异,也反映了个人独特的才.★最著名的画家是:丢勒丢勒(1471-1528)是伟大的德国画家,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丢勒的艺术活动贯串在德国历史上重要的、同时也是悲惨的一个时期,即以宗教改革与伟大农民战争为顶峰的广泛的人民运动时期.丢勒少年时跟父亲学艺, 其中他在二十多岁时是创作生涯硕果累累的时期.由于当时版画销路很广,他就赖版画而扬名,因他的父亲是一个金银工艺师.木刻组画<<启示录>>是这时期最大的收获.由于研究人体比例与透视的科学,此后他的绘画发生重大转变. 他很喜爱意大利的绘画,年轻时曾两次去威尼斯观摹大师的作品.作了自画像, 是最好、最出名的一幅. 他的创作反映了新兴的人文主义的与科学的观点同中世纪宗教世界观的斗争.三、十七世纪荷兰画派文艺复兴以来,所谓的画派,大多是以国家或地域为名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德国画派、弗兰德尔派、西班牙画派等, 虽各因其民族和环境的不同而显出自己的特色,但是毕竟在题材和形式上有近似之处.而十世纪的荷兰画派则不止是独具风貌,而且在美术的发展上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荷兰原为尼德兰的北部,从十六世纪后期经数十年的艰苦战,至十七世纪初方赢得了独立.荷兰独立后,尼德兰的南方(比利时)在西班牙统治下仍称弗兰德尔.两地虽然毗邻,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却完全不同.荷兰人民信奉新教,这也是他们对西班牙天主统治者进行反抗的因素之一. 南方弗兰德尔在西班牙统治下信奉旧教, 在贵族宫廷的养育下产生了标准的巴洛克艺术.荷兰画派无论思想、题材和风格都是全然不同的一种艺术,所以把十七世纪荷兰画派也纳入"巴洛克"的范围,总令人觉得欠妥.独立后的荷兰人,生活简朴,工作勤奋,虽然善于经营计算,积累财富, 却完全不爱"巴洛克"那一套过分华丽的东西.在宗教仪式上主张简约,不需要装饰华丽的大教堂.这样,艺术真正从"庙堂"里解放了出来, 为满足普通居民的需要而寻求新的道路,同时也第一次真正地成了商品.人们不再需要壁画和大型的绘画, 小型而精致的油画就普遍发展起来, 所以荷兰画家中那些善作小画的人, 也有"荷兰小画派"之称.在他们已经安全的乡土上,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一架风车、一座水力磨坊、一条村路、一片果园的魅力.他们觉得,真切地描绘出来的这种现实,足以悦目赏心,用不着以幻想或灵光再加装点.静物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也是从荷兰画派开始的.它的发展, 也由于人们来这不易的安宁富足的小康之家,产生出由衷的喜欢.品类繁多的蔬果鱼肉, 标志着丰盛的餐宴,揩拭得闪闪发亮的日用器皿,显示出居室的雅洁和主人的勤快. 所以在这些刻意求工的静物画中, 也不止是对于各种物质特性单纯的"模仿",它们还是表现了人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对于生活的理想.应该说,风俗画也是从荷兰画家开始的.除去以农民生活为题材外, 在荷兰风俗画中还广泛地描绘了市民生活的各种场面,在这一类日常生活的普通场面里,毫无出奇惊人的事件,甚至也没有什么"情节",但是它们在人们都能体验到的情趣中, 给人以亲切的感受. 荷兰画家们似乎对那些奇丽的神话故事、壮观的历史勋业和超人的英雄豪杰不感兴趣,而是从身边所见的人物场面中寻找美.这样, 使得他们的艺术更显出独具风貌的民族特征.★著名画家是:伦勃朗伦勃朗(1607-1669)是荷兰十七世纪最大的画家, 是世界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是一个有天才、好学而热爱艺术的人.年轻从师学画,二十三岁即小有声誉.他的画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构图技巧, 又在宗教题材更加接近现实生活. 他曾一时辉煌,却是以穷困潦倒而终其一生. 命运的坎坷并未使他的创作衰落,反击使他的艺术追求更富于独立自主的精神.生活的拮据窘困,没有使他讨好上流社会,反而让他对于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荷兰的社会矛盾看得更深刻,从而激发起高度的民主精神和人道精神.一生画了大量自画像,其数量之多, 足以陈列一个美术馆, 是世上画家中仅有的.如:<<自画像>>.在他的形象的真实刻划中, 当然也含有美的理想,他的理想就在于能够从一向被人们看作是下贱粗丑的人物身上,发现他们纯良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 还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但他却把圣经传说中的事迹,当作人身边所见的人物--尤其是不幸下层者的故事来描绘.如:圣家族之类的.他是个有多方面才能的画家,无论宗教、神话、肖像、风景、动物等各种题材的绘画,都有独到的成就,尽管没有留下关于自己生平自传文字,但他却是历史上最令人感到亲切的画家之一,因为他的一些自画像已经向人们诉说了他一生的遭际.其代表作品有:自画像,亚伯拉罕和艾萨克和脱离托拜西斯大家庭四、十八世纪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指的是一种艺术风格。
1、17世纪的荷兰艺术。
1、17世纪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一个经济贸易强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荷兰当时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国家,那里既没有奢华的宫殿,也不修雄伟的教堂,建筑和雕刻也不发达,绘画终于摆脱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而是为市民阶层服务的绘画艺术特别受到重视。
3、17世纪,荷兰绘画贸易特别发达,绘画和商品一样,有价格有行情,有市场。
艺术的商品化使艺术走向社会,也使艺术家有了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
4、17世纪荷兰绘画题材广泛,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
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
5、17世纪荷兰画派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情感和愿望,描绘日常生活和各阶层人物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色。
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的一大贡献。
6、17世纪为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
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个新兴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因此在荷兰绘画当中人物大多带有一种自豪感的表情,有一种自我满足感。
7、17世纪的荷兰绘画对欧洲特别是18世纪法国的市民艺术,以及英国风景画和巴比松画派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8、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出色的画家,被称为“荷兰小画派”。
特点: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应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
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代表作家: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他注重用光来造型,强调明暗对比,突显出主要人物,加强画面的戏剧效果。
代表做《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主题性绘画,情节性群像,出色的处理了明暗关系,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西方美术简史及世界十大画家西方美术简史(一)17世纪前史前美术史前美术又称“原始美术”,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古代美术西方习惯把新石器末期到中世纪称为古代,具体来说就是指公元前4000年(文字的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主要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
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中世纪美术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作为标志)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黎明),它标志着西方进入了基督教时代。
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
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
外国美术简史年代列表: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原始美术: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3.5万年至1万多年之间。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外国美术作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洞窟壁画和小型雕塑。
(1)洞窟壁画:表现内容以动物为主,手法写是生动。
代表作:法国的拉斯科洞窟;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2)小型雕塑艺术:母神雕像特点: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体现出原始人类对于母性的生殖崇拜。
代表作:维也纳出土的女性雕像“原始的维纳斯”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中石器时期的绘画由洞窟转向露天岩画,绘画内容为表现人类活动。
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拉文特地区。
(1)北欧岩画:分写实和抽象两大风格。
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刻为主,极为写实;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工艺美术萌芽。
(2)西班牙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情节性绘画。
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美术成就是巨石建筑。
代表作: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石栏“斯通亨利”。
二、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美术:1.苏美尔-阿卡德美术:这个时期的宗教对社会生活及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建筑:防水作用的马赛克;类似金字塔的“吉库拉塔”塔庙,代表作:乌鲁克神塔庙(2)雕刻:人体雕像着重刻画头部,对于人物的外在形态、人物动作和人体结构不太注重。
代表作:苏美尔人雕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3)绘画:代表作:乌尔城出土的军旗(4)工艺美术:代表作:乌尔城出土的《公山羊与树》2.巴比伦美术:代表作:汉漠拉比法典石碑3.亚述美术:他们的艺术手苏美尔人的影响,却不具有苏美尔人的宗教虔诚,他们的艺术主要为世俗生活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西方美术简史 PDF《西方美术简史》一、史前时代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在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奴隶社会时代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
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三、封建社会时代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封建中世纪。
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
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
拜占庭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
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名词解释:1、拜占庭艺术: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
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
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琉璃砖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
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等。
2、罗马式建筑:欧洲中世纪中期的基督教建筑样式。
罗马式建筑朴素、坚实,广泛采用半圆形拱券,石墙厚重,窗户小且高,内部昏暗,有高大的塔楼。
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等。
3、哥特式、哥特式建筑: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
其建筑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广泛运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墙壁,使得内部空间宽敞、明亮。
总体感觉高耸挺拔,充满强烈的向上动感。
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
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
5、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是与基督教神权及其禁欲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内容是他的世俗性。
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崇尚科学、颂扬人的力量,高扬人与自然的美。
6、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画家,他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用模糊的轮廓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成功地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
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
7、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与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
雕塑名作有《大卫》《摩西》,绘画有《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西方美术简史》一、史前时代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
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在维也纳附近的威伦道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奴隶社会时代进入奴隶社会,那些文明古国谱写了人类美术史的辉煌篇章。
美索不达米亚(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又称两河流域)的雕塑,如巴比伦王国的“汉漠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那些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古埃及的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的自由民主创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作品,其中留存于世的不少健美而优雅的雕刻形象,如《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尤其具有无穷的魅力。
古罗马美术承继着古希腊的传统,但罗马人的美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
规模巨大的科洛西姆竞技场和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
而曾被维苏威火山灰掩埋达1700多年的庞贝壁画,则给我们展示了古罗马绘画的独特面貌。
三、封建社会时代自公元476年开始,欧洲历史进入封建中世纪。
受基督教制约,中世纪美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
建筑的高度发展是中世纪美术最伟大的成就。
拜占庭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艺术上的创造性。
与宗教建筑相结合,雕刻、镶嵌画和壁画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外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年到1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最杰出的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里亚地区。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使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北欧岩画分为写实和抽象两大类风格、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原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
两河流域是指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它喂“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一阿卡德美术:《纳拉姆辛浮雕石板》以其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纳拉姆辛王率军征服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
现存最完整的巴比伦艺术品是藏于卢浮宫的汉莫拉比法典石碑。
亚述美术:《受伤的狮子》中队狮子受伤后的咆哮和挣扎的刻画极为生动、狮子痛苦和狂怒的形象具有一种被撞性的壮美。
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重点节)一、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是古代奴隶制专职国家的典型代表、具有从法老到大臣、贫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埃及的艺术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所以美术史家又把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总的来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律、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二、古王国美术:美术以金字塔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在初期阶段。
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墓。
在古代埃及人的观念中、陵墓是永久的栖身之地、它甚至比宫殿更为重要。
王朝初期、埃及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头建筑,里面放着装有木乃伊的石棺、这种长方形的石墓叫“马斯塔巴”—金字塔的全称。
金字塔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它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站在他的脚下、人们会觉得自己的渺小。
@@@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