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之安全人机工程学-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工程师教材讲义: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安全工程师教材,店铺帮大家整理了关于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的内容,有需要的考生可以看一看,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应届毕业生网!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一、定义与研究内容(一)安全人机工程的定义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从安全的角度上达到最佳匹配,以确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二)安全人机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安全人机工程在所研究的诸多因素中,主要是研究人与机器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如下4个方面:(1)分析机械设备及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安全装置设计、安全启动和安全操作设计及安全维修设计等。
(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分析研究人和机器各自的功能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以构成不同类型的最佳人机系统。
(3)研究人与机器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人机界面中信息传递的安全问题。
(4)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建立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据此设计出经济、合理以及可靠性高的人机系统。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证作用。
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是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让工业机器人代替人的部分危险操作,从根本上将人从危险作业环境中彻底解脱出来,实现安全生产。
(三)人机系统的类型人机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一类为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人机共体,或机为主体,系统的'动力源由机器提供,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操作者与控制者,即控制器主要由人来操作。
在控制系统中设置监控装置,如果人操作失误,机器会拒绝执行或提出警告,其结构如图4一l所示,这是现代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人机系统。
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
在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以机为主体,机器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闭环系统的机器自身的控制,人只是一个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
安全培训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机器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设计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工作环境和需求的学科。
在安全领域中,人机工程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关乎到人们的安全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进行企业安全培训的时候,安全人机工程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来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性。
什么是安全人机工程安全人机工程是一种将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人类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设计理论。
它是一种建立在对人类和机器之间交互的基础上的学科,旨在改善、优化和实现高质量的人机交互性能。
安全人机工程学着眼于如何更好地设计和构建人机系统,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确保他们在完成任务时的安全和保护。
安全人机工程可以用来设计和改进安全系统,以确保他们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好的可靠性。
特别是在保护人们健康和安全方面,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角色非常重要。
在设计安全系统时要考虑到人的身体特征、运动能力和感知策略等因素,可以更好地确保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性。
安全人机工程的原则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中,有几个基本原则:1.可用性原则:设计应该适应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使用环境。
2.可见性原则:系统应该让用户更容易地看到它的状态和操作。
3.灵活性原则:系统应该有不同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用户和场景。
4.易学性原则:系统应该容易学习和使用,以降低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5.易记性原则:系统应该容易记忆和使用。
6.易误导性原则:系统应该尽可能少地产生歧义和混淆。
7.安全性原则:系统应该优先考虑用户的安全和保护。
安全人机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在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企业安全培训过程中,通过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更好地设计和构建安全系统,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保障他们在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
在企业中,采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方法来设计安全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和工具,可以降低工作风险和人为误差的概率。
安全人机工程学讲义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日益复杂,人与机器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人机工程学逐渐成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优化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与范畴安全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使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保障人的安全与健康。
其范畴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工作场所布局,从交通工具驾驶到计算机操作等各个方面。
例如,汽车的座椅设计要考虑人体的脊柱曲线和坐姿习惯,以减少驾驶疲劳和脊柱损伤;工厂的生产线布局要便于工人操作,避免过度伸展和弯腰等不自然的动作。
二、人的因素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性人是人机系统中最活跃、最具变化性的因素。
人的生理特点,如身高、体重、力量、耐力等,以及心理特点,如注意力、反应速度、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人机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人的感知能力也对安全至关重要。
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器官的特性和局限性,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例如,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人的视力会下降,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在嘈杂的环境中,人的听力会受到干扰,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危险信号。
人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样不可忽视。
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人们需要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由于疲劳、压力、经验不足等因素,人的决策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引发事故。
三、机器的设计与安全机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操作界面要简洁明了,控制按钮的位置和标识要易于理解和操作。
例如,微波炉的控制面板上,常用的功能按钮应该突出显示,操作步骤应该简单直观。
机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机器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装置,如紧急制动系统、防护栏等。
智能化的机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