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最后复习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022.04 KB
- 文档页数:8
1、欧姆定律的两种表达式。
(非)关联方向。
2、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3、恒压源、恒流源的特性;会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解题。
4、会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
5、叠加定理的内容,会用叠加定理解题。
6、会应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相关的题型。
7、要会求正弦交流电的三个要素(有效值、频率、初相位);交流电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
8、有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和表达式;无功功率的含义。
9、感抗和容抗的表达式及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以及要会用相量法对正弦交流电路进行计算。
10、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1、什么是对称三相电动势。
12、三相交流电源的两种连接方式,在两种连接方式下相电压、线电压的大小及相位关系,相电流、线电流的关系。
13、三相电路的计算,包含功率的计算。
14、中线的作用,中线断开时电路的分析。
15、换路定则的内容。
16、RC暂态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17、会用三要素法对电路进行分析。
计算题:1.下图中:U1=10V ,IS =4A ,R1=1Ω,R2=2Ω,R3=5Ω ,R =1Ω。
求:(1) 求电阻R 中的电流I ;(2)计算理想电压源U 1中的电流I U1和理想电流源I S 两端的电压U IS ;(3)分析功率平衡。
R解:(1)由电源的性质及电源的等效变换可得:(2)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 由KVL 得,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3)由计算分析可知,本例中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都是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是:通过分析知,各个电阻都消耗的功率,分别是:所以,功率平衡。
A 3A 7A 4S 1R ---===I I I A2A 51031R3===R U I A5A )3(A 2R 1R 3U 1===---I I I V 15V 42V 71S 2S 2IS =⨯+⨯=+=+=I R RI I R U U W 50510111=⨯==U U I U P W 60415S S S =⨯==I U P I I W 497122=⨯==RI P R W 91)3(212!1=⨯-==R I P R R W 324222S 22=⨯==I R P R W 202522333=⨯==R R I R P A 10A 110111===R U I A 7A 2410111S 1=+=⨯+=+)(I I I2.电路如图,t =0时合上开关S ,合S 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电工学复习资料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导线用于连接电路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一段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 I = U / R。
4、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一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二、电路分析方法1、电阻电路的分析(1)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 R = R1 + R2 +… + Rn 。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 / R =1 / R1 + 1 / R2 +… + 1 / Rn 。
2、电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一个实际的电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内阻,或者一个理想电流源并联一个内阻。
(2)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3)诺顿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三、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初相位。
幅值表示交流电的大小,频率表示交流电变化的快慢,初相位表示交流电的起始状态。
2、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解析式:用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
(2)波形图:直观地展示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3)相量图:用复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幅值和初相位。
3、单一参数交流电路(1)纯电阻电路: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电阻消耗的功率为有功功率。
(2)纯电感电路:电压超前电流 90°,电感不消耗功率,只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资料一、填空练习题1、正弦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用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来表示。
2、晶体三极管是由_三_个电极、__两—个PN结组成的,按结构不同可分为—NPN ________ 型和PNP 型两大类。
3、理想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它的端电压—为定值_U_或为一定的时间函数u(t)=f(t) 与流过的电流无关.4、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①、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电位近似相等,即U- = U+称为虚短②、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即I- = 1+ = 0称为虚断。
5、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两种。
丫/ △换接起动属于降压起动。
所谓丫/ △换接起动就是把正常工作时作三角形联接的定子绕组,在起动时接成星形,待转速上升到接近额定转速时,再换接成三角形。
6正弦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正弦量的特征分别用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位来表示。
7、逻辑函数F= A® B,它的与或表达式为F=7、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动势,相序A-B-C-A,已知A相电动势为eA=Emsin(^ t+120 °),贝卩eB= Emsin 31 , eC= Emsin( 31-120 °) .8、我国工频电网供电的周期T是20 ms, 频率f是50 HZ,角频率3是314 rad/s 。
9、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较小,允许通过的电流小,但它的等效结电容小,适用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工作。
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允许通过的电流大,但相应等效结电容也大,一般用于_________ 。
10、分析异或门逻辑关系,当两个输入端相同时输出为“ 0 ”,当两个输入端不同时输出为 _________________ 。
11、逻辑函数F = A B + A B 表示的逻辑关系为同或。
一、填空题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 电源 )、( 负载 )、( 中间环节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和( 处理 ),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激励 ),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响应 )。
2.在电路分析中规定( 正电荷 )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3种,分别为( 有载 )、( 开路 )和( 短路 )。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频率(周期) )、( 幅值 )和( 初相位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 频率 )成正比,容抗与( 频率 )成反比。
4.在RLC 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阻抗 )三角形、( 电压 )三角形和( 功率 )三角形。
如果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 50欧姆 ),电路为( 容性 )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750W ),无功功率为(-1000Var )。
5.在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 XL=XC ),此时电路中的( 阻抗)达到最小,( 电流)达到最大,如果设 R = 1 Ω,L = 10 –3 H ,C = 10 –5F ,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104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 Q 为( 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 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 j100V )和(-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 电压 )谐振。
6.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为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是(),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是(Ip Il =),线电压和相电压的相位关系是(线电压超前相电压 30 )。
负载为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是( Up Ul = ),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是( Ip Il 3),线电流和相电流的相位关系是(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 30 )。
电工学总复习提纲一、试题构成选择题20%(每题2分)填空题30%(每空2分)计算题50%(共4~5题)二、复习大纲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实际方向、关联方向和非关联方向3、电源与负载的判断、功率的计算、功率平衡关系4、KCL、KVL定律的灵活运用,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及灵活运用(如分压、分流公式等)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如电压(流)源内阻越小带负载能力越)3、支路电流法(可列出的方程个数)、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与诺顿定理的灵活运用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1、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主要特点2、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及条件、换路定则的应用3、应用三要素法求解RC、RL电路(要求会分析有两个时间段的情况及会画响应曲线)4、微分电路、积分电路构成的条件及应用场合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1、正弦量的三要素、频率与周期、幅值与有效值、相位、相位差与初相位、滞后与超前等基本概念及各物理量的求取2、正弦量的四种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注意容易导致的错误写法)3、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的主要特点4、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要求会画相量图)、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及有关计算5、阻抗的串并联的等效变换及灵活运用6、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求取,低通、高通滤波器电路的组成特点7、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及主要特点8、为提高功率因数,应采取的措施及电容大小的计算,若功率因数过低,会导致什么后果。
第五章三相电路1、对称的三相电源的特点、火线、零线、线电压、相电压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2、负载星形连接及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及功率因数等的计算第六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1、磁路、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的基本概念、磁性材料的主要性能、空心线圈加入铁心与没加铁心磁通会发生怎样变化2、常用的磁性材料中,何种材料的磁导率最高(低)3、交流铁心线圈的功率损耗及相应的减少损耗的方法4、变压器的主要功能、变压器的匝数比K、原、副边的电压、电流、功率及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Pm的条件及其计算。
电工学期末复习资料电工学期末复习资料电工学是现代工程技术中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电路理论、电机与变压器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环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电工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电工学期末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电工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电力的生成、传输和分配。
在期末考试中,对于电力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1. 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等组成。
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是复习的重点。
2. 电力负荷和负荷特性:电力负荷是指电力系统所供应的用电设备的总和。
了解负荷的分类和负荷特性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
3. 电力传输和分配:电力传输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变电站,再通过配电网分配给用户。
了解电力传输和分配的方式和方法是复习的重点。
第二部分: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工学的基础,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分析方法。
1. 基本电路元件: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掌握电路元件的串联和并联关系,以及等效电路的计算方法。
2. 电路定律: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压分压定律等。
熟悉这些定律的应用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于电路分析和计算。
3. 交流电路:了解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熟悉交流电路中的复数形式和相量图表示。
第三部分:电机与变压器电机与变压器是电工学的重要内容,它们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电动机: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参数。
掌握电动机的启动、制动和调速方法,了解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
2. 变压器: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参数。
掌握变压器的变比和容量计算方法,了解变压器的效率和短路阻抗的计算方法。
3. 电机保护和控制:了解电机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机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电工技术总复习资料一、 练习与思考1、在图1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220V ,I=-1 A ,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2、如图2所示是一电池电路,当U=3 v ,E=5v 时,该电池作电源(供电)还是作负载(充电)用?当U=5V ,E=3V 时,则又如何? 两图中,电流I 是正值还是负值?3、一个电热器从220V 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 000w ,如将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多少?4、图3所示的两个电路中,各有多少支路和结点?U ab 和I 是否等于零?中右下臂的6Ω改为3Ω,则又如何?图1图25、有一电路如图4所示,(1)零电位参考点在哪里?画电路图表示出来。
(2)当将电位器月,的滑动触点向下滑动时,A ,B 两点的电位增高了还是降低了?6、计算图5所示电路在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点的点位V A 。
7、如图6所示,试标出个电阻上的电流数值和方向。
图3图 4图5图68、在图7所示的两个电路中,(1)R 1是不是电源的内阻?(2)R 2中的电流I 2及其两端的电压U 2各等于多少,(3)改变R 1的阻值,对I 2和U 2有无影响?(4)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I 和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各等于多少?(5)改变R 1的阻值,对(4)中的I 和u 有无影响?9、在图8所示的两个电路中,(1)负载电阻RL 中的电流I 及其两端的电压U 各为多少?如果在图(a)中除去(断开)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在图(b)中除去(短接)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对计算结果有无影响,(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何者为电源,何者为负载?(3)试分析功率平衡关系。
10、图9中,当电阻R 2增大时,则电流I 1会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11、图10所示,电路中的R2增大时,则电流I1会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图7图8 图9 图1012、叠加定理用于计算( )。
(1)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2)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3)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第10章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指的是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阻断的特性。
6. 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形成的是P型半导体,其多子为空穴。
7. 某晶体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是:V1=2V,V2=1.7V,V3=-2.5V,可判断该三极管管脚“1”为发射极,管脚“2”为基极,管脚“3”为集电极,且属于锗材料PNP型三极管。
三、选择题:2. 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 A )元素构成的。
A、三价;B、四价;C、五价;D、六价。
4.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压分别是V1=2V,V2=6V,V3=2.7V,由此可判断该晶体管的管型和三个管脚依次为(B)。
A、PNP管,CBE;B、NPN管,ECB;C、NPN管,CBE;D、PNP 管,EBC。
5. 用万用表R×1K的电阻挡检测某一个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于1KΩ,这说明该二极管是属于( D )。
A、短路状态;B、完好状态;C、极性搞错;D、断路状态。
7.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
A、多子扩散而成;B、少子扩散而成;C、少子漂移而成;D、多子漂移而成。
四、计算题2. 在图7.2所示电路中,设D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u i的波形。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图。
解:此题的考查点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电路的基本知识。
yingg首先从(b)图可以看出,当二极管D导通时,理想二极管电阻为零,所以u o=u i;当D截止时,电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因此u o=5V,即是说,只要判断出D导通与否,就可以判断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要判断D是否导通,可以以接地为参考点(电位零点),判断出D两端电位的高低,从而得知是否导通。
u o 与u i的波形对比如右图所示:第11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 射极输出器具有电压放大倍数恒小于1、接近于1,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同相,并具有输入电阻高和输出电阻低的特点。
本文由幽暗死灵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工学总复习(80学时) 2010.6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一、熟悉电路中常用元件符号、伏安关系;熟悉电路中常用元件符号、伏安关系;二、掌握电路中几个物理量掌握电路中几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流、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物理意义、方向、计算方法;物理意义、电位、功率物理意义方向、计算方法;电流I 电流I:电压U 电压U:方向——方向计算——欧姆定律、KCL、KVL、分流公式计算欧姆定律、KCL、KVL、欧姆定律方向——方向欧姆定律、 (电位Ua) 计算电位Ua) 计算——欧姆定律、KCL、KVL、分压公式欧姆定律 KCL、KVL、功率P 计算(发出、吸收功率判断)功率P:计算(发出、吸收功率判断)三、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KVL);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ΣI入=ΣI出(可应用于广义节点):可应用于广义节点)Σ KVL:ΣU=0 :可应用于假想回路)(可应用于假想回路)P18 1.3 1.7 1.8四、掌握叠加原理及应用;(P20 1.16 1.17 1.18) 掌握叠加原理及应用;解题步骤:、解题步骤:1、分解电路 2、分别求解各电路中的未知电量、 3、叠加、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应用;五、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应用;(P20 1.19 1.20)解题步骤:、摘走所求物理量所在支路,解题步骤:1、摘走所求物理量所在支路,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N 有源二端网络 A 2、求NA的戴维南等效网络、 3、接上摘走支路,求未知电量、接上摘走支路,分别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求图a [例] 分别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求图a)所示电路中电流I2=+方法一:解:方法一:用叠加原理求解原电路分解为图 b)和图c)图b)中: I ′ = U S = 2 A ) 2 R1 + R3 则图c)中:)I S R1 ′ I 2′ = =1 A R1 + R3I= I2′+ I2′′′′=3A方法二:方法二:用戴维南定理求解1)摘走R3 所在支路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如图所示)摘走所在支路,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如图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如图b) 2) 开路电压开路电压:U OC = I S R1 + U S = 18 V又由图c) 图除源内阻: 除源] 又由图 [图b)除源内阻 3) 接上摘走支路求得接上摘走支路,求得求得:R0 = R1 = 2 ?U OC I2 = =3 A R0 + R3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一、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1、三要素、2、相位、相位差和相位关系、相位、3、有效值、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掌握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二、掌握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1、瞬时值表达式(三角函数式)、瞬时值表达式(三角函数式) 2、波形图、 3、相量(有效值相量)、相量(有效值相量)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电压、三、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关系有效值关系、相量关系、相位关系)(有效值关系、相量关系、相位关系);1、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2、纯电容电路:、纯电容电路:3、纯电感电路:、纯电感电路:四、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交流电路的方法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交流电路的方法————电压、电流关系、性质;电压、电压电流关系、性质;RLC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电压有效值关系;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电压有效值关系;复数形式欧姆定律;形式欧姆定律;电路性质掌握单相交流电路中三种功率、五、掌握单相交流电路中三种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数的计算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P、Q、S(功率三角形)、、、(功率三角形)2、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并联电容,并C后电路中、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并联电容,后电路中电量变化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六、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概念:1、对称三相(电源、负载、电路)对称三相(电源、负载、电路)2、相序3、三相四线制电源:相线、中线三相四线制电源:相线、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线电压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的相互关系;(线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的相互关系;1、负载的星形联接:负载的星形联接:星形联接 I l =I p U l = 3U p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02、负载的三角形联接: U l =U p 负载的三角形联接:三角形联接I l = 3I p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0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八、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 P 、Q 、SP31 例2.2 2.3 P50 2.7 2.8 P46 例2.7 2.8 2.9 2.9 2.10 2.11 2.12 电路如图所示, [例]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的读数, V1、V2、V3的读数,则端口电压U 为多少?电压U 为多少?思考题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 电路如图所示,问:当开关S 闭合后,闭合后,电路中的各电量有何变化?变化?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8Ω, =2Ω, [例]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8Ω,XL=2Ω, XC=8Ω, u = 5 2 sin 314t V 有功功率P 功率因数cosφ cosφ; 1. 试求电路电流I、有功功率P、功率因数cosφ;若电源频率增大一倍,电路电流I又为多少? 2. 若电源频率增大一倍,电路电流I又为多少? 解:1.Z = R 2 + ( X L ? X C ) 2 = 10 ?U 5 I= = = 0.5 A Z 10R cos φ = = 0.8 ZP = UI cos φ = 2 W′ Z = 8 2 + ( 4 ? 4) 2 = 8 ? I= U Z ′ = 5 = 0.625 A 82.若电源频率增大一倍第3章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一、掌握换路、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方法;掌握换路、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方法;换路定律:换路定律:uc(0+)=uc(0-) iL(0+)=iL(0-)初始值计算:、、、初始值计算:1、2、3、二、掌握一阶RC电路的分析方法(三要素法)。
《电工电子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 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不能确定U I UIR LS S++2、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 S1.,U S2和I 均为正值,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a)电压源U S1(b)电压源U S2(c)电压源U S1和U S2U U R IS1S21R 2++3、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 BC =3802sin t V ,则相电压u B =( )。
(a)220290sin()t V (b)220230sin()t V(c)2202150sin()tV4、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3kVar ,功率因数为0.8,则其视在功率S 为( ) 。
(a)2.4kVA(b)3kVA(c)5kVA5、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端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因电源频率变化使其电流减小,据此现象可判断频率( )。
(a)升高(b)降低(c)无法判定6、已知某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线电压380=B A U 13V ,380=C B U -107V ,380=A C U 133V ,当t=12s 时,三个相电压之和为( )。
(a)380V(b)0V(c)380 2 V7、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判断D 1、D 2的工作状态为( )。
(a)D 1导通,D 2截止 (b)D 1导通,D 2导通(c)D 1截止,D 2导通 (d)D1截止,D 2截止D 1D 215V 12V R+-+-8、触发器由门电路构成,和门电路比较,功能上主要特点是()。
(a )和门电路功能一样(b) 有记忆功能(c)没有记忆功能9、逻辑函数表达式ABC BC A CB A F 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
(a)BCCA F(b)ACCB F (c)BCAC F 10、时序电路可以由()组成。
电工学期末复习资料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任一时刻,aa a 为零。
2、已知一正弦量A )30314sin(07.7?-=t i ,则该正弦电流的最大值是 A ;有效值是 A ;频率是 Hz ;初相是。
3、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电压。
4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和一致。
要改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向,只要。
5、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1470r/min ,则该电动机的磁极数为极,同步转速为 r/min 。
6、对于小功率的异步电动机,可以采用方式起动,对于大功率的异步电动机,由于起动电流过大,影响了网络其它电器的正常运行,因此要采用方式起动。
7、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z =R ,与频率无关;电感元件上的阻抗z = ;电容元件上的阻抗z = 。
8、两个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频率的正弦量之间不存在相位差的概念。
9、功率是表征电路元件中能量的变换效率,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如果求得功率为负值则表明该元件为元件;反之如果求得功率为正直则表明该元件为元件。
1、在一电路中若正电荷从A 移到B 时,这段电路获得电能,则A 、B 的电位关系是()A 、B 为高电位,A 为低电位B 、A 为高电位,B 为低电位C 、不能判定2、已知电路复阻抗Z =(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A 、感性B 、容性C 、阻性3、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 接,已知3800AB U ?=∠?V ,当t=10s 时,三个线电压之和为()A 、380VB 、0VC 、380/3VD 、220V4、补偿机的作用是()。
A. 补偿电网电力不足;B. 改善电网功率因数;C. 作为用户的备用电源;D. 作为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源。
5同步电动机电源频率为60HZ时,10极同步电动机同步转速是A.600r/min B.333 r/min C.720 r/min D.400 r/min6、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路电压与电流(),电容电路电压与电流()A.同相,电流滞后电压90度 B. 电流超前电压90度,同相C. 同相,电流超前电压90度D. 电流滞后电压90度,同相7、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热继电器起()保护作用,熔断器起()保护作用。
电工学期末考点复习一简答题1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怎样转起来的?答:当三相交流电流通入三相定子绕组后,在定子腔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转动前静止不动的转子导体在旋转磁场作用下,相当于转子导体相对地切割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导体中产生了感应电流(电磁感应原理)。
这些带感应电流的罢了子导体在产场中便会发生运动(电流的效应——电磁力)。
由于转子内导体总是对称布置的,因而导体上产生的电磁力正好方向相反,从而形成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起来。
由于转子导体中的电流是定子旋转磁场感应产生的,因此也称感应电动机。
又由于转子的转速始终低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所以又称为异步电动机。
2电缆穿入电缆管时有哪些规定?答:敷设电缆时,若需将电缆穿入电缆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铠装电缆与铅包电缆不得穿入同一管内;②、一极电缆管只允许穿入一根电力电缆;③、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得穿入同一管内;④、裸铅包电缆穿管时,应将电缆穿入段用麻或其它柔软材料保护,穿送外不得用力过猛。
3母线的相序排列及涂漆颜色是怎样规定的?答:母线的相序排列(观察者从设备正面所见)原则如下:1、从左到右排列时,左侧为A相,中间为B相,右侧为C相。
2、从上到下排列时,上侧为A相,中间为B相,下侧为C相。
3、从远至近排列时,远为A相,中间为B相,近为C相。
4、涂色:A-黄色,B-绿色,C-红色,中性线不接地紫色,正极-褚色,负极-兰色,接地线-黑色。
4、引起电气设备过热,导致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答:(1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导致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主要原因有:电路联接点接触不良,电动机严重过载或断相运行,电气设备散热、通风不良,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短路以及电路中保护电器失灵或额定值选用不当等。
(2)根据电气火灾和爆炸形成的原因,防火和防爆的措施应从改善现场的环境入手,控制可燃易爆物质,防止可燃易爆物质泄漏,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根据使用场所条件,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式、容量,按装相应的保护装置,排除各种产生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火源。
电工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
1、关于电源,负载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电源一定吸收功率 B.电源一定发出功率C.负载一定吸收功率D.电源和负载都可以吸收功率2、电容C的单位(A )A.法拉B.亨利C.欧姆D.瓦特3、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1kΩ,2.5w,正常使用时元件允许通过的最大的电流是(A )A.50mAB.2.5mAC.250mAD.5A4、一个电热器,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把它改为就接在正弦交流电流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是(C )A.7.07V B.5V C.10V D.15V5、列节点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C )才列方程式。
A电导元件和电压源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6、应用叠加定理时,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代替其他电流源用(A )A开路B短路C电阻D导线7、下面的电路不属于动态电路的是(A )A.纯电阻电路B.含储能元件的电路C.RL电路D.RC电路8、正弦量的振幅是指(B )A峰值B最大值C有效值D平均值9、电器名牌上标注的功率均是(A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D瞬间功率10、在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B )A最大值B有效值C瞬间值11、为保证三相电路正常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在三相四线制中,规定不允许安装熔断器或开关的位置是(B )A端线B中线C端点D中点12、一个交流RC串联电路,已知U R=3V,U C=4V,则总电压=(C )A.7B.1C.5D.413、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感上的电压U L(B )电感中的电流i LA超前90°B滞后90°C保持不变14、变压器的电压比为3:1,若一次输入6V的交流电压,则二次电压为(C )A.18VB.6VC.2V D,0V15、若变压器的电压比为3,在变压器的二次接上3Ω的负载电阻,相当于直接在一次回路接上的电阻值为(B )A.9ΩB.27ΩC.6ΩD.1Ω16、驱动电路是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何种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