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说明
- 格式:ppt
- 大小:264.50 KB
- 文档页数:120
如何做好IE工作之IE七大手法1. 爬楼梯法在进行IE工作时,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这就好比爬楼梯一样,要逐步向上达到目标。
首先,了解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找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然后,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他们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步达到在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
2. 沟通协调法沟通和协调是IE工作的核心,也是做好IE工作的关键。
在沟通中,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善于引导和协调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协调中,要注重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组织整体的利益。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可以促进各方的合作和配合,达到共同的目标。
3. 数据分析法IE工作离不开数据分析,只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注重细节,关注数据的变化和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同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对比分析、比例分析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4. 优化改进法IE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优化改进是IE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进行优化改进时,首先要对工作流程和流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痛点。
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并进行试点和评估。
最后,通过反馈和总结,完成改进措施的推广和应用,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5. 项目管理法在IE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参与和管理各类项目。
因此,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做好IE工作至关重要。
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项目组织和沟通机制。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监控和评估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6. 持续改进法IE工作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IE七大手法介绍1. 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在进行情报工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该手法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背景、社会关系、经济状况、习惯行为等。
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搜索、公开记录、关系网络、调查采访等。
2. 监视与跟踪监视与跟踪是指对目标对象的行动和活动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
通过监视和跟踪,情报工作者可以获得目标对象的行为模式、活动路线以及与其他人的互动信息。
监视和跟踪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比方通过监控摄像头、GPS定位等技术手段。
3. 拦截与窃听拦截与窃听是指获取目标对象的敏感信息,比方电话通话内容、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这种手法常用于情报工作和调查活动中,通过监听目标对象的通信内容,获取并分析关键信息。
拦截与窃听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窃听设备、黑客攻击、社交工程等。
4. 渗透与潜伏渗透与潜伏是指情报工作者以不同的身份侵入目标组织或群体,获取其内部信息并进行搜集和分析。
这种手法需要情报工作者具备一定的隐蔽和伪装能力,常用的渗透与潜伏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秘密间谍、卧底、虚拟身份等。
5. 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技术手段,从大数据中提取、挖掘和分析有关目标对象的信息。
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情报工作者可以发现目标对象的行为规律、隐藏关系和潜在行动动向。
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工具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等。
6. 人际操纵与鼓励人际操纵与鼓励是指情报工作者通过与目标对象建立关系、操纵其行为和情绪,从而到达获取目标信息的目的。
这种手法需要情报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交际和心理操纵能力,常用的人际操纵与鼓励技巧包括但不限于言语操纵、情感谢励、心理暗示等。
7. 动态追踪与适应动态追踪与适应是指情报工作者在整个情报工作过程中随时调整和适应手法、策略以及目标对象的变化。
在情报工作中,情报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目标对象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和策略以应对新的情况和挑战。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引言:在工业工程领域中,IE即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机、料、法、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和协调的综合学科。
IE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IE的实践中,七大动作经济原则被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法,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七大手法。
1. 分析法(Analysis):分析法是IE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它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空间。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时间、成本、资源等方面的评估,可以确定优化工作流程的具体目标和方向。
而且,在实施改进时,也可以通过细致的分析来评估改进效果。
2. 节点操作法(Node Operation):节点操作法是IE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的节点进行操作和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节点操作法可以包括改变工作的顺序、增加操作的并行性、减少操作的重复性等。
通过精确的节点操作,可以降低时间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3. 平衡法(Balancing):平衡法是一种通过合理分配工作负荷,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工作站之间相对平衡的手法。
通过平衡法,可以避免工作线上出现过载或者闲置的情况,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平衡法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流水线生产模式中。
4. 运输法(Transport):运输法是指通过优化和改进物品的运输方式和流转路径,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运输法可以包括物品的集中存储、优化路径规划、减少运输环节等。
在现代物流领域,运输法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
5. 查找法(Find):查找法是指通过对生产数据和信息进行查找和分析,发现问题所在,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查找法可以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分析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或者不规范操作。
通过及时的查找和发现,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改善(IE)七大手法一、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二、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法,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三、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四、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五、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六、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七、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意义一、防错法又称防愚法,其意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狭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使错误绝不会发生.广义:如何设计一个东西,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体的说”防错法”是::1.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一不需要注意力.2.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做错的构造一不需要经验与直觉.3.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能不出差错的构造一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功用1.积极: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2.消极: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沦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字处理等皆可应用到,.基本原则1.使作业的动作轻松.2.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3.使作业不会有危险4.使作业不依赖感官.基本原理1.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2.替代化: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3.容易化: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享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4.异常检出: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够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5.缓和影响: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使其缓和或吸收.应用原理1.断根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2.保险原理:藉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符号.3.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4.相符原理: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5.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的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6.隔离原理: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7.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8.层别原理: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9.警告原理:如有不下沉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他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即将发生.10.缓和原理: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二、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是:省力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简化原则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三大类分为:1.有关于人体动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8项:(1).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2).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3).两者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4).尽可能以最低级动作工作;(说明:欲使动作迅速而轻易,唯有从动作距离之缩短,以及动作所耗体力减少上着手.欲达到此目的,其实际对策则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及工具尽可能靠近手之动作范围内.工作时,人体之动作可分为下列五级)(5).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之:但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6).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7).弹道式运动较轻快.(8).动作宜轻松有节奏.2.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6项.(9).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10).工具物料装置应依工作顺序排列并置于近处(11).利用重力上料,愈近愈佳: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重力上料及各种盛具送至工作点,愈近愈佳.(12).利用重力堕送(13).适当之照明(14).工作椅高度适当舒适.3.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6项.(15).尽量以足踏/夹具替代之工作(16).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17).工具物料预放在工作位置.(18).依手指负荷能力分配工作.(19).手柄接触面尽可能加大(20).操作杆应尽可能少变更姿势.三、流程法目的:学习以符号及有系统化的方法,来观察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意义:流程图为一种图表,以适当之符号来表现,观察及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适用范围:1.该件工作必需经历一个以上的不同地点的动作,才能完成.2.该件工作,必须经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如:厨师制作糕饼之过程;病人之医院挂号,看病,取药之过程.功用1.用以记载现行工作之过程.2.依1之记录,加以质问,寻求改善之地方.3.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14.。
IE七大手法基础知识1、IE七大手法是是企业内部IE人员或其他人员用来进行流程或其他活动改善的基本手法(工具)。
名称及目的如下: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防呆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
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的工作过程,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流程法:研究探讨涉及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抽样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2、防呆法的四大基本原则:轻松原则,简单原则,安全原则,自动化原则。
3、防呆法的四大基本原理:断根原理,保险原理,自动原理,相符原理,顺序原理,隔离原理,复制原理,层别原理,警告原理,缓和原理。
4、5w是指:where何处,在什么地方,~空间when何时,在什么时候~时间what何者,是什么东西/事~生产对象who何人,是什么人做/生产主体why为何,how 如何,怎么做的,5×是5次,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不是刚好只问5次,可多亦可少。
5、 抽样法是以少数的观察結果用以推论全体的状况,其特点是1、节省时间和费用2、操作方便,无须连续进行3、应用面广,无须专业培训。
6、 动作改善的四大基本原则:1. 两手同时使用2. 动作单元力求减少3. 动作距离力求缩短4. 舒适的工作7、 动作经济原则主要分为:肢体使用原则、作业配置原则、工装夹具设计原则。
8、 流程法的分析符号:表示贮存表示操作表示运输、搬运表示检验表示等待表示同时操作和检验。
精益生产ie七大手法
精益生产是一种管理学和生产技术,旨在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其主要思想是在质量、生产力和员工安全方面提高效率,
以改善消费者的满足度,并实现持续改进。
IE七大手法是精益生产最
重要和基本的方法,用于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
它们包括:
1.品质控制:通过检查有效改善质量,以降低后期维修和缺陷率。
2.标准化:制定有效的标准,以改善工作流程和完成工作更快更
准确。
3.专业化:了解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确定不同专业中最佳做法,并优化生产流程。
4.见贤思齐:借鉴成功业务的理念,应用于其他业务领域,以改
善生产效率。
5.自动化:实施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6.改善:采用改进技术,定期检查及时改进不断地改善生产效率
和质量。
7.一体化:一体化的方式生产,以改善生产力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何做好IE工作之IE七大手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IE(工业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以及降低成本。
作为一名IE工程师,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呢?下面将介绍IE工作中的七大手法,希望对广大IE工程师有所帮助。
一、数据分析与测量数据是IE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测量,才能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IE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和测量工具,如流程图、时间研究、工时测量等,以便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二、流程优化与改进IE工程师的任务之一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找出不合理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减少运输环节、优化工作布局等。
流程优化需要IE工程师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
三、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IE工程师需要制定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项工作按照标准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四、人员培训与指导IE工程师需要与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进行密切合作,提供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流程、工时规范、安全措施等。
通过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五、设备维护与更新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IE工程师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IE工程师还需要关注新的技术和设备,在有必要的时候进行更新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质量控制与改进质量控制是IE工程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IE工程师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并在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IE工程师还需要与质量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七、沟通与协调IE工程师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IE工程师需要了解各个部门的需求和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IE培訓教材I.E七大手法的介绍1. 5X5法:定义:称质疑创意法,藉质问技巧来发掘改善构想。
2. I.E基本ECCS法:定义:ELIMINATE排除COMBINE 结合CHANGE 更换SIMPLIFY 精简3. 动改法:定义:改善人体动作,减少动作的疲劳,不蛮干。
4. 双手法:定义: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探讨使用身体部分动作距离,重量阻力,缺失的分析调整。
5. 人机法:定义:研究探讨人机的互动情形,作分析改善。
6. 搬运法:定义:对象「取、放、排、方向变更、地点变化、安装」移动的方法。
7. 工时法:定义:如何利用时间、时间分析改善不良工时方法。
8. 流程法:定义:探讨不同的工作站或整条line流程之「人、机、物」动线顺畅之探讨。
9. 防错法:定义:如何防止作业错误,养成一次做好习惯。
10. 布置法11. 脑力激荡法12. 4M改善法13. 提案改善法IE手法的运用要领与实务实例解析一、五五法分析与范例1. 五五法:又称质疑创意法2. 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 Much)3. 5W1H提供您针对疑问,做有系统化的分析。
4. 应用四种考虑改善步骤(简化、重排、合并、删除)来解决问题。
5. 以下列出如何以科学化处理态度,对每一件问题或做一件事,依5W1H逐一检讨,然后以四种方式加以改进。
二.运用现场4M要领实例(一) 操作人员1.专业人才的比例、心态、流动率2.专业能力3.遇到问题担当能力4.工作效率5.工作关系6.支持/改善意愿7.冲突件数/人际关系8.人效(二) 材料1.材料位置2.备料能力3.供货商周转4.结构修正比率5.不良数6.呆滞&报废7.料的位置之度(流程/作业顺畅) 8.超额用料(三) 设备1.设备位置之顺畅2.设备负荷能力3.设备保养能力4.标准化5.操作落实度6.精密水准(客户---品质)7.效率水准----产能8.折旧(贡献度)----利润(四) 方法1.计划能力2.顺畅瓶颈3.沟通协调4.齐全度(体制)5.运作情形分析6.提案运作成果7.交流互动的方法8.P.D.C.A9.防误能力(不犯第二次缺失)IE改善要三找? 找原因;找源凶;找对策。
IE七大手法1、工程分析2、动作研究3、价值分析4、现场改善5、工厂布置6、搬运分析7、时间研究人机法﹑五五法﹑動改法﹑雙手法﹑防錯法﹑抽查法﹑流程法IE七大手法是以下几种:工程(程序)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法、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才能是刻苦的忍耐!7大手法详解:1、程序分析(整个制造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图;产品或材料或人的流程分析;布置与路线分析------线路图、线图;闲余能量分析-------联合程序分析;工作时双手的移动操作者程序图)2、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就是在生产现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设备进行操作;双手操作分析)3、动作分析(17个基本动作)4、作业测定(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工人按照标准完成基本工作所需的时间)5、时间研究6、工作抽样(调查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制定时间标准)7、预定时间标准(主要是用MOD法)*5W1H法.*防呆法.*流程分析法(包括产品流程分析,加工路线分析,搬运分析,管理及事务流程分析).*作业分析法(包括工序作业分析,工组作业分析,人机分析)*动作分析法(动作要素分析,瞬时动作分析,微动作分析).*时间研究(秒表测时法,工作抽样法,PTS法,标准资料法).*抽样检查法.IE七大手法定义较广1.動改法改善人體動作的方式,減少疲勞使工作更為舒適、更有效率,不要蠻干.2.防錯法如何避免做錯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夠具體實現.3.五五法藉著質問的技巧來發掘出改善的構想.4.雙手法研究人體雙手在工作時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之地方.5.人機法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機器工作的過程,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6.流程法研究探討牽涉到幾個不同工作站或地點之流動關係,藉以發掘出可資改善的地方.7.抽查法藉著抽樣觀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問題的真象._________________真實的七大手法1.程序分析2.動作分析3.時間研究4.人機配比5.生產線平衡6.作業測定7.工作抽樣IE七大手法介紹一、什麼是IE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IE的七大手法IE七大手法是协助我们改善工作的技术。
第一法:防呆法意义: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亦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法。
应用范围:机械操作、工具使用、设计、文书处理、物料搬运基本原则:使动作轻松、不要技能与直觉、不会有危险、不依赖感官第二法:动改法意义:应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工作,以达到省时、省力、舒适、有效的境界。
应用范围:①生活上个人及家庭内之工作改善。
②工厂或办公室、关于人体工作方面之改善。
第三法:流程法意义:利用流程图以特定的符号做有系统的观察及记录整个工作完成的过程并加以质问以寻求改善。
应用范围:于人或物的所有流动过程,如作业、搬运、不良回馈等等。
第四法:五五手法意义:是一种反复多次探讨问题质疑的技巧,以协助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
应用范围:任何阶层、任何所象的任何问题点。
基本原则:主要是5W1H。
第五法:人机法意义:利用人机配合图来研究人员与工作机器、工治具的组合运用、改善机器与人的等待时间,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应用范围:所有操作机器、工治具的站位。
基本原则:发掘空间与等待时间、使工作平衡、减少周程时间、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第六法:双手法意义:利用双手操作分析图,研究双手在操作时“闲置”的状况,并寻求改善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双手的能力。
应用范围:高度重复性且以人为主的工作,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
基本原则:研究双手的动作,以求其相互平衡、显现出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发现工具、物料、设备等不合适的位置、改善工作布置、协助操作技术的训练第七法:抽查法意义:利用抽样原理,以推测人或物之作业真象,以利进行分析改善。
应用范围:●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所占之百分率●机器设备之维修百分率或停机百分率●现场操作人员从事有生产性工作之百分率●决定标准工时之宽放时间百分率●用以决定工作之标准工时●商店顾客类别或消费者全额或光顾时刻次数等之分配比例之资料工作抽查好处:●观测时间短,并可同时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调查时间较长,可去除因每日不同之各别状况所造成之差异现象,其结果较为客观可靠●所被观测的对象所产生的干扰次数及时间较短我来教你!!!。
IE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IE(工业工程)的七大手法也称为IE七大基本工具或IE七巧板,是工业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这七大手法是:
1. 工艺图。
将工艺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操作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分析和优化。
2. 流程图。
展示工艺流程和生产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帮助分析和改进。
3. 查核表。
使用表格来帮助统计和分析每个环节或工序的数据和指标,方便改进。
4. 直线图。
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关系,方便对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5. 条形图。
将数据按照数量大小用条形来展示,方便比较和分析。
6. 散点图。
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展示数据
之间的相关性。
7. 控制图。
用于监控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和指标,帮助保持过程的稳定性和在规定范围内控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