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住宅工程沉降观测
- 格式:docx
- 大小:14.59 KB
- 文档页数:2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而沉降原因是导致安全性底的一个原因,因此必须在其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控制。
避免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关键词】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
1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由于受到项目所在地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基础部分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如果高层建筑的变形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则有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或整体倒塌,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于各项沉降参数进行严密的观测,并且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各项观测数据进行严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项目所在地发生基础部分发生沉降的原因和趋势,及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2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2.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增加荷载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钢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隋冲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2 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高层住宅楼沉降观测与分析•引言•沉降观测方法和技术•高层住宅楼沉降数据分析•沉降原因及对建筑安全的影响•高层住宅楼沉降预防与控制措施目•结论与展望录引言CATALOGUE 01沉降观测的重要性预防潜在危险为维护保养提供依据确保建筑物安全高层住宅楼的特殊性地基要求高高层住宅楼结构复杂,楼层多,荷载分布不均,容易导致沉降问题。
结构复杂影响因素多指导工程施工沉降分析可以为高层住宅楼的工程施工提供指导,确保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掌握沉降规律通过对高层住宅楼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建筑物的沉降规律,为今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推动科技进步沉降观测和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水平。
分析目的和意义沉降观测方法和技术CATALOGUE02水准测量法基线法传统沉降观测方法GPS测量法干涉测量法现代沉降观测技术选择依据在选择沉降观测方法时,需考虑观测精度、操作便捷性、实时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方法比较传统沉降观测方法与现代沉降观测技术各有优缺点。
传统方法精度较高,但操作繁琐;现代技术具有实时、高精度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方法选择与比较高层住宅楼沉降数据分析CATALOGUE03数据预处理030201沉降原因及对建筑安全的影响CATALOGUE04地基土层性质影响土层压缩性地基土层的压缩性是高层住宅楼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建筑物荷载作用于地基时,土层会发生压缩变形,导致建筑物沉降。
土层不均匀性地基土层的不均匀性也可能导致沉降。
当建筑物地基下的土层存在薄弱层或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时,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会更为明显。
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施工因素导致的沉降高层住宅楼沉降预防与控制措施CATALOGUE0503设计与实际结合优化地基设计01地基类型选择02地基处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1定期沉降观测与维护23在高层住宅楼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定期进行沉降观测,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基础沉降观测是一种针对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这种观测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施工前后,以评估其基础稳定性、预测未来的沉降量,并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
以下是一个基础沉降观测记录示例,展示了观测的时间、地点、测量设备以及所得的数据。
观测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观测地点:城市A地区一个高层住宅楼的建筑基础测量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沉降仪第一阶段观测(2024年1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1.2毫米,向南移动0.5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0.8毫米,向南移动0.3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1.0毫米,向北移动0.2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0.5毫米,向北移动0.1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2毫米-角点B:下沉0.1毫米-角点C:下沉0.3毫米-角点D:下沉0.4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0.3毫米的数据第二阶段观测(2024年7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2.5毫米,向南移动1.0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1.8毫米,向南移动0.7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2.0毫米,向北移动0.5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1.0毫米,向北移动0.3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6毫米-角点B:下沉0.3毫米-角点C:下沉0.8毫米-角点D:下沉0.9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0.8毫米的数据第三阶段观测(2024年1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3.8毫米,向南移动1.5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2.5毫米,向南移动1.0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3.0毫米,向北移动0.8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1.5毫米,向北移动0.5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9毫米-角点B:下沉0.4毫米-角点C:下沉1.2毫米-角点D:下沉1.3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1.1毫米的数据根据以上观测数据,可以发现建筑物的基础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5. 沉降观测习题集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一、填空题1、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2、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3、监测基准网应由和构成。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形网并采用方法观测。
5、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6、垂直位移观测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联测。
7、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
8、建筑物沉降观测: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mm/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 mm/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9、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及。
10、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强和的时间段。
11、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和和两中方法。
12、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
13、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或,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14、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范围内。
二、单项选择题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
A、2B、3C、4D、4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正确答案选()。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4、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检测主体倾斜,正确答案选()。
A、投点法B、测水平角法C、前方交会法D、正、倒垂线法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某小区高层住宅楼的沉降观测与分析摘要:对某高层住宅楼进行沉降观测,从而对建筑物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当发现不正常状况时,需及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以保证建筑施工及使用的安全。
在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进行变形观测是有必要的。
本论文基于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主要系统讨论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合适区域布置稳定的基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每次观测之前对基准点进行联测检核,确保基准点绝对可靠,在基础形成之后设置多个沉降观测点,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二等水准精密测量,形成闭合路线,最终确定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绘制出沉降曲线,得出沉降结论,及时上报各部门,并进行技术处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点,观测周期,沉降曲线abstract: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of sinking in the observ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operation state judge, when found not normal condition, need to timely to analyze it, find out the reasons and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us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 combined withthe practical project, the main system discussed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oints for atten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with a certain significance.in the right area decorate stabilization benchmark, as the basis for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nd each observation to benchmark for the league before review, ensure that benchmark is absolutely reliable, after formed in foundation set a number of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re nodded,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for second class level precision measurement, form closed route, the final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oints of settlement, rendering the settlement curve, and concludes that the settlement conclusion, timely report departments, and the technology of the processing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words: settlement observation, benchmark, subsidence observation are nodded, observation period, settlement curve中图分类号:tu2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设计水平和建筑施工技术等也相应有了长足的进步。
高层沉降观测的步骤高层沉降观测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指导工程建设等。
下面将介绍高层沉降观测的步骤。
1. 确定观测区域: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高层沉降观测的区域,通常是在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地质灾害预测的地区进行观测。
选择观测区域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人口密集度等因素。
2. 布设观测点:在确定观测区域后,需要在地面上布设观测点,通常采用GPS或者全站仪等设备来确定观测点的坐标。
观测点的布设需要均匀分布在整个观测区域内,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 安装测量设备:在确定观测点后,需要安装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地面的沉降情况。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位移传感器等。
安装设备时需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开展观测工作:一旦测量设备安装完毕,就可以开始进行高层沉降观测工作了。
通常会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地面的沉降情况。
观测数据需要及时上传至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地面沉降的具体情况。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变化情况,预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6. 结果呈现和报告:最后,需要将观测结果进行呈现和报告。
可以通过绘制曲线图、制作报告等形式来展示地面的沉降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观测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建议和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进行高层沉降观测工作,了解地下岩层的情况,预测地质灾害,指导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探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才能取得准确可靠的观测结果。
愿我们的工作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高层住宅沉降观测变形观测方法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为了确保这些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沉降观测变形观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的重要性高层住宅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重量、地基土的压缩性、地下水位变化、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发生不均匀沉降。
如果沉降过大或不均匀,就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严重问题,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通过沉降观测变形观测,及时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的基本原理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在不同时间的高程变化,来计算建筑物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是利用水准仪测量观测点之间的高差,从而计算出观测点的高程变化。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测量速度较慢,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
全站仪测量法则是通过测量观测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出高程变化。
这种方法测量速度较快,但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沉降观测。
三、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1、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载分布、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一般来说,观测点应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高低层交界处、后浇带两侧、沉降缝两侧等关键部位。
观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确定,一般不少于 6 个。
2、观测精度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土的类型和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高层住宅,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即每千米高差中误差不超过 1mm。
3、观测时间沉降观测的时间应从建筑物基础施工开始,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为止。
在施工期间,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一般为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
在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应每隔 3 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隔 6 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监测方案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日监测方案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编写人: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日目录1 工程概述 (1)2 监测内容及目的 (1)2.1 监测内容 (1)2.2 监测目的 (1)3 监测依据 (2)4 监测等级 (2)5 基准控制测量 (3)5.1 基准点的布设 (3)5.2 观测方法 (4)6 监测点布置 (5)6.1 布设原则 (5)6.2 点位标志 (6)6.3 布点工作量 (6)6.4 监测点损坏补救措施 (6)7 监测点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7)8 监测周期及频率 (7)9 监测预警 (8)9.1 预警值 (8)9.2 预警方式 (8)10 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9)10.1 数据处理 (9)10.2监测信息反馈 (10)11 人员、仪器设备配置 (10)12 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11)12.1质量管理 (11)12.2安全保障措施 (12)13 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13)1 工程概述XXXX公司(以下简称“建设方”)拟在XXXX修建XXXX项目。
项目用地面积约XXXXm2,总建筑面积约XXXXm2,主要包括住宅及车库。
受建设方委托,XXXX公司(以下简称:我司)承担该项目的建筑物沉降监测工作。
2 监测内容及目的2.1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
2.2 监测目的在房屋建造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
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房屋结构、周边环境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房屋、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其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把握施工过程中房屋和周边环境所处的安全状态,确保房屋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的不足,并把监控量测结果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在房屋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房屋及周边环境的变位与受力信息,达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目的。
浅析深基坑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开挖深基坑成为普遍现象,然而会对深基坑周围的建筑物造成沉降的影响。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楼的基坑挖掘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详细描述了所使用的观测方法及观测方案。
关键词:深基坑;沉降观测;观测方法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某高层住宅楼所处位置为郊区空旷地区,南侧5m处为一栋7层民房,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米。
基坑采用围护桩+锚索支护方式,围护桩外围为止水帷幕墙。
本次监测工作始于2011年7月26日,结束于2011年10月26日,共历时90天。
根据本次工程的监测要求,需要对基坑南侧相距5m的民房进行竖向位移监测。
1.2 工程地质根据钻探结果显示,该高层住宅楼覆土表层是第四系的人工填筑杂填土与素填土,下面是冲洪积粘性土、砂层及残积粘性土,其下伏基岩是第三系泥岩。
1.3 水文地质由地下水赋存条件可知,高层住宅楼地下水是松散土层的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的砂层中。
砂层的连通性较好,水量较大,呈现断续分布;而残积层由于粘粒的含量不均,其透水性及含水性均存在差异,并且局部水量可能较大。
总体来说,残积层的水量不大,富水性与透水性均较弱。
2 监测目的和依据2.1 监测目的本次监测通过对基坑现场的观测,掌握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垂直变形情况,如果变形增量超过了允许值,要及时预警,从而确保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采集数据信息,为基坑挖掘施工提供信息化依据。
2.2 监测依据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要求、《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009)。
3 监测方案3.1 布置工作基点根据现场的工作条件,要将工作基点布置在利于监测的地方,并且不能受到基坑的影响范围,根据场地的观测条件,设置1个沉降观测的水准网,每个网内设置3个观测基点。
3.2 监测内容基坑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
施工现场的沉降观测与监测技术与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工地的规模庞大、施工周期长,对施工现场的沉降观测与监测技术与处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施工现场沉降观测与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处理方法。
第一部分:地基沉降测量方法在工程施工中,地基沉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常用的地基沉降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水准仪法、GPS法、全站仪法和测边测高法等。
其中,水准仪法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地基上一定点的水平面高度差,来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
虽然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无法实时监测,并且对人力和天气等因素有较大的依赖性。
而GPS法则是使用GPS测量设备,通过记录卫星信号来确定地基的沉降情况,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能够实时监测。
全站仪法则是使用全站仪来测量起伏不平的地表情况,通过计算不同时间测量点之间的高程变化,来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
测边测高法主要是通过使用精密测距仪和高程仪,测量地基上一系列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差,从而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
第二部分:施工现场地基沉降监测技术在施工现场,通过各种沉降监测技术可以对地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目前,常用的施工现场地基沉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激光传感技术、振弦测量技术、达标线法和测点法等。
激光传感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监测方法,通过测量激光束的偏转角度,来计算地基的沉降情况。
振弦测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监测方法,利用振弦传感器的振动原理,来实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达标线法是一种经验法,通过在地基上设置不同水平线,然后观察线与地基之间的垂直距离变化,来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
测点法则是在地基上设置一系列测点,通过周期性测量每个测点的高程变化,来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
第三部分:地基沉降处理方法对于施工现场地基沉降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地基沉降问题时,一般采取的方法包括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的工程性质、加固地基周边结构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等。
建筑物施工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近年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高大建筑的增多,其質量安全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施工中的沉降变形就是这类问题之一,那么建筑沉降观测就显得特别重要。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规范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观测信息,对施工过程等问题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
一、沉降观测作业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二、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高层住宅楼小区,选取其中1栋楼作为实例,该楼为地下1层,地上32层,建筑物长45.25m,宽18.5m,高99.4m。
该楼体为全剪力墙结构。
三、沉降观测3.1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设基准点埋设在压力影响范围之外,此次共埋设3个基准点(BM1~BM3)及1个工作基点(GZ1),用4个点建立变形观测控制网并定期联测,并对基准点稳定性,可靠性进行分析,以检测基准点是否稳定。
每次观测必须联测基准点与工作点,再对楼体观测点进行观测。
根据设计方案,此次埋设采用窨井式埋设,共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
3.2仪器设备及观测人员的要求根据精度要求,观测仪器采用天宝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的2米铟瓦条形码标尺。
操作人员观测时要遵循“五定”原则,以便减少误差,以保证每次观测数据与初次数据具有可比性,使观测的沉降量接近真实。
3.3建筑物观测周期按设计建筑物从±0.00开始观测,每升高2层观测一次,共16次(不含零观测),主体封顶后每季1次,第二年半年一次,总计6次.直至达到稳定为止。
其观测结果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特别指出:沉降速度≥2.0mm/d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沉降速度≥1.0mm/d应减缓加载速度并增加观测次数。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套沉降观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沉降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言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掌握土地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规范将覆盖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观测频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沉降观测方法1. 硬铁或聚丙烯管法硬铁或聚丙烯管法是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在施工前,需在监测点周围埋设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深度计和水平仪,测量沉降的深度和倾斜情况。
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周围环境变化。
2.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衡量建筑物相对高度差的方法,也可用于测量沉降。
观测过程中,需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通过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
观测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仪器设备选择1. 沉降仪沉降仪是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在选择沉降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沉降仪有水准仪、高程仪和探地雷达等。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并可进行实时监测。
在选择数据记录仪时,需考虑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方式和电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数据记录仪的设置和操作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观测频率可以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观测频率要高于使用期,重要建筑物的观测频率应更高。
五、数据处理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并准确记录下来。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测量时间、观测数值等信息。
2. 数据分析观测数据的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插值分析、趋势分析等。
某高层住宅沉降不均倾斜的原因及监理质量控制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也不断增加,为缓解用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层住宅成为城市住宅的发展方向。
高层住宅在建设施工时,若建筑基础产生不均沉降,极易引起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导致电梯不能正常安装和使用等一系列的延伸问题,若沉降不均继续发展下去,其倾斜程度加大,最终威胁到高层住宅的使用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认清基础沉降不均对高层住宅的危害。
本文主要从项目建设过程中来分析高层住宅不均匀沉降倾斜的原因,以及监理如何做好其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住宅;沉降不均;控制措施;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位于长江边的某市住宅建设项目,规划共建10栋住宅楼及整体地库,其中2#楼出现沉降不均倾斜,该楼栋设计建筑面积14014.97m2,地上34层,地下2层,其中地下二层为人防区,地下一层为非机动停车库,地上建筑高度97m。
其中基础采用桩径700cm的泥浆护壁混凝土灌注桩+1200cm厚的筏板形式。
本工程桩基为端承桩,实际有效桩长以入岩深度和桩长双控,以入岩深度(一倍桩径)控制为主。
该楼栋东面地下室与地库相连,其余三面独立出地库,在主体结构封顶、外墙粉刷施工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数据显示突然出现不均沉降,呈现东西向倾斜,其垂直度在 1.8‰。
通过后续两个月的沉降观测,数据显示其沉降并未收敛,为了确保房屋后续使用安全,后经多轮专家论证采取锚杆静压管桩进行止沉加固处理。
止沉加固施工过程中因扰动原基础,沉降速率呈现加快现象,加固施工完成后经过3个月的沉降观测,数据显示沉降趋于稳定,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二、该高层住宅楼沉降不均倾斜原因根据收集、整理出的施工工序报验资料、隐蔽验收资料、监理质量控制资料等,以及施工前期的地勘报告、设计试桩、施工前试桩报告、工程桩试桩报告、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等资料,还有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报告数据,结合专家论证的分析意见,该高层住宅楼沉降不均倾斜导致原因分析如下:1.勘察方面。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监测技术及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监测的程序及步骤、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并以建筑工程实例说明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沉降监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沉降监测应用on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the settlem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the settlement monitoring procedures and steps in need of special attention, and construction examples of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ettlement monitoring proces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the construction process,settlement monitoring,application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作业的逐渐规范化,施工中的沉降变形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建筑基础会发生较大的沉降、甚至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
因此,建筑物施工期间,有效地进行监测并通过已有观测数据来预测建筑物地基及其本身的沉降变形情况已成为确保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工作。
1、建筑物沉降监测实施步骤1.1监测基准点的布设监测基准点是整个沉降观测的基础,技术人员将根据它们来进行测量,求得沉降值,所以基准点选择合适恰当与否事关沉降监测的准确。
一般沉降监测工作中,需要至少布设三个基准点。
某高层住宅工程沉降观测
(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水准点:不少于2个,设置在距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上层内;或沉降己稳定的建筑物上。
(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按设计要求。
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及时将观测点保护起来,以免在施工中将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三)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观测仪器采用DS2精密水准仪。
采用闭合法观测,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2、观测要求:第一次沉降在观测点安设稳定后及时进行,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做一次,竣工后观测一次,第一年三个月一次,第二年半年测一次,以后每年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3、观测要求及测站观测限差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中要求进行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下表各项规定。
观测数据处理采用电算。
观测成果提供沉降成果表、时间、沉降曲线图,并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反馈测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