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48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最新版1. 引言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合理高效的资料管理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为后续的施工、验收、维护等环节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本规程旨在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传递和保护等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中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 资料管理流程2.1. 资料收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方案、质量检验报告、验收文件等。
资料收集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行: - 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 -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 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2.2. 资料整理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整理,包括对资料进行分类、编号、标注等工作。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同时也可以避免资料的丢失和混淆。
2.3. 资料存储建筑工程资料的存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 安全可靠:建立规范的资料存储和管理制度,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方便查找:采用科学的资料分类和编号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资料。
- 防火防潮:选用防火防潮的资料存储设备和环境,避免资料的损坏和丢失。
2.4. 资料传递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资料的传递通常需要遵循文件传递审批程序。
传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传递的文件准确完整,避免遗漏和错漏。
- 注意传递方式的选择,可以通过邮件、电子文档等方式传递。
- 记录传递的时间和接收人,便于追溯和监督。
2.5. 资料保护建筑工程资料的保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确保资料的机密性,对于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资料要特别注意保护。
- 设立权限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级别和类型的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 做好备份工作,定期对资料进行备份,以防止资料的丢失和损坏。
3. 工作责任3.1. 建设单位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建设单位有以下责任: - 提供必要的资料,并按时提供更新的资料。
- 配合监理、施工等各方进行资料传递和共享。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3.5施工单位职责3.5.1应负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
3.5.2营负责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资料,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3.5.3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的施工资料整理、汇总完成。
3.5.4应负责编制两套施工资料,其中一交建设单位一套,自行保存一套。
4.3施工资料管理4.3.1施工资料应实行报验、报审管理。
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应按报验、报审程序,通过相关施工单位审核后,方可报建设(监理)单位。
4.3.2施工资料的报验、报审应有时限性。
工程相关各单位宜在合同中约定报验、报审资料的申报时间及审批时间,并约定应承担的责任。
当无约定时,施工资料的申报、审批不得影响正常施工。
4.3.3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应在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资料的一交套数、移交时间、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等。
分包工程完工后,应将有关施工资料按约定移交。
4.3.4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流程:4.3.5施工物资资料管理流程4.3.6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管理流程一、检验批质量验收流程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流程三、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流程四、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流程4.3.7工程验收资料管理流程5、工程资料分类与编号5.1分类原则5.1.1工程资料应按照收集、整理单位和资料类别的不同进行分类。
5.1.2施工资料分类应根据类别和专业系统划分。
5.1.3工程资料的分类、整理参考表5.1《工程资料分类表》5.1.4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分类、整理和保存除执行本规程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及行业现行法律、法规、。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最新版第一章总则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是为了规范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相关资料管理行为,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项目。
第二章资料管理责任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责任应由项目负责人承担,具体责任划分如下:1. 项目负责人需制定详细的资料管理计划,并确保其执行;2. 项目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3. 资料管理员应保管和整理项目相关的合同、图纸、文件、报告等资料,并确保其完整和准确;4. 相关人员应按规定流程提交资料,并确保提交的资料符合规范和要求;5. 项目负责人需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核,确保资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章资料管理流程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资料采集:项目启动后,相关人员需及时、准确地采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归档;2. 资料整理:资料管理员应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并维护资料目录;3. 资料备份:资料管理员应制定备份计划,定期对已归档的资料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备份数据;4. 资料传递:资料管理员需确保项目相关人员之间的资料传递畅通,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传递;5. 资料销毁:对于已过期或无效的资料,资料管理员应及时进行销毁,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四章资料管理要求1. 资料的完整性:所有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应完整,并按照规定归档保存;2. 资料的准确性:所有提交的资料应准确无误,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靠;3. 资料的保密性:涉及项目机密或敏感信息的资料应进行严格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4. 资料的可追溯性:所有资料应能够追溯到原始来源,以保证其可信度和可靠性;5. 资料的备份与恢复:资料管理员需定期进行资料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6. 资料的传递与交流:资料的传递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
第五章资料管理评估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应定期进行资料管理评估。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XJJ036— 2007)简介一、规程介绍建筑工程资料,是反映建设工程从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以及监理、检验检测、质量验收等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数据、测试结果的原始记录,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也是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责任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和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情况的真实记载。
为了使我区工程资料的编制和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义务,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印发2006年自治区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要求,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编制了这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编制的目的和原则是:规范行为、落实责任、过程控制、简便易行,适应信息化管理。
本规程规范了建筑工程参建各方对工程资料编制、管理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的各个主要环节,规定了工程资料著录填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方面的工作标准要求共十三章;附录部分收录了建筑工程资料(文件)归档组卷目录及保管期限,施工阶段工程资料收集整理范围及目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为使工程资料用表统一,实现填写标准化和便于计算机录入与管理,编制组收集整理了常用的工程资料配套用表表式,供建筑工程执行本规程时参照使用。
二、监理资料的有关要求1.监理单位的资料管理《规程》3.4 监理单位的资料管理3.4.1 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并对派出的项目监理机构监理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3.4.2 监理机构应做好项目监理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以保证工程监理资料的完整、准确并符合有关要求。
3.4.3 监理机构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应及时编制监理月报、专项监理报告、监理工地会议纪要等监理文件,并按规定报送有关单位和存档。
13.4.4 监理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工程施工中应由监理机构和人员签认的各类资料组织验证并签署意见,不得于事后补办、补签。
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一、总则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是为了加强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规范资料的编制、归档、保存、利用等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和可靠,促进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二、资料编制与归档(一)资料编制1. 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类资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
2. 资料编制应注重材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读性,不得随意删除、篡改或者伪造资料内容。
3. 资料编制应当纳入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管理,具体实施由项目管理单位负责。
(二)资料归档1. 资料归档应按照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归档。
2. 归档资料应具备齐全的档案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
3. 资料归档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存放,并做好防火、防震等相关措施。
三、资料保存与利用(一)资料保存1. 资料保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存放,不得私自销毁或外借。
2. 资料保存应设立专门的存档室或库房,并做好对资料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3. 资料保存期满后,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归档销毁或者移交到其他档案馆。
(二)资料利用1. 资料的利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秘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等相关法律法规。
2. 资料的利用应经过审批和授权,确保利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资料的利用应当注重保护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得随意更改、复制或传播。
四、监督和责任(一)监督机构1. 河北省建设局负责对河北省范围内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本辖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二)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资料管理规程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究责任。
2. 负责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资料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3. 对于丢失、损毁或篡改建筑工程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以及其他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工程资料是指与建筑工程实施和管理密切相关的一切文件、图纸、资料等。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系统,明确资料编制、审查、审批、传递流程及责任。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资料的保密工作,不得泄露工程资料给与工程无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六条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及个人应当按照规定认真履行资料管理职责,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完整和有效。
第二章工程资料的归档管理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性质和规模确定归档管理的范围和标准,对各类工程资料进行分类归档。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包括资料档案分类、编制、审查、审批、归档、流转等各个环节。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规范的工程档案室,确保资料的安全、完整和便于查阅。
第十条设计单位应当将设计方案、图纸等相关资料按照规定归档,确保设计资料的完整和有效。
第十一条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工程资料的存储和传递第十二条为了方便工程施工和管理,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工程资料存储和传递制度。
第十三条各单位在传递工程资料时,应当保证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
第十四条各单位在存储工程资料时,应当严格按照资料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
第十五条各单位在存储和传递工程资料时,应当注意保密工作,不得将涉密资料泄露给无关单位和个人。
第四章工程资料的审查和审批第十六条为了确保工程资料的准确和有效,各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审批机制。
第十七条各单位在接收到相关资料时,应当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第十八条各单位在对资料进行审查时,应当保证审查结果的真实和客观,并及时反馈意见。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资料利用率,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建筑工程的资料管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阶段及建筑工程竣工后的资料管理。
第三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应遵守保密原则,严格控制资料的获取、使用和传播。
第四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应根据工程特点,在资料管理的各阶段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第五条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执行。
第二章资料分类与管理第六条建筑工程资料应按照以下分类方式进行管理:(一)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及其他专业的图纸。
(二)设计文件: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三)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
(四)工程说明和施工方案:包括承包方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文件。
(五)技术资料:包括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相关资料。
(六)竣工验收资料:包括竣工验收图纸、施工记录、竣工报告等。
第七条建筑工程资料应当按照工程阶段和文件类型进行分类,采取分类存档,建立分类目录。
第八条建筑工程资料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戳制度进行归档,建立档案借阅制度和档案销毁制度。
第三章资料获取和使用第九条获取建筑工程资料应遵守以下原则:(一)有合法权利获取的,可以采取购买、借阅等方式获取资料。
(二)涉及商业机密的,应当获得权利人书面同意后获取资料。
(三)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规的有关规定获取资料。
第十条使用建筑工程资料应遵守以下原则:(一)不得随意更改图纸和文件内容。
(二)不得随意对已验收的资料进行修改。
(三)不得将资料泄露给非相关人员。
第十一条使用建筑工程资料应遵守版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尊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资料传送和备份第十二条建筑工程资料传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采用专业文件传送软件或者方式进行传送。
(二)传送前应对文件进行加密,保证传送过程中不被泄露。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最新版一、引言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资料管理。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最新版,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
二、资料管理目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以便为项目各阶段的决策和工程进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良好的资料管理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风险,并为后续工程的运维和维护提供便利。
三、资料管理原则1. 规范性原则:建立明确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所有相关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提高资料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及时性原则:各类资料应在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获取、更新和传递,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以支持项目决策和进程管理。
3. 完整性原则:确保资料齐全无遗漏,避免因错误或不全面的资料而对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 可追溯性原则: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确保资料的历史可追溯性,方便项目验收和后续工程的维护和升级。
5. 安全性原则: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制度,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四、资料管理流程1. 资料采集:在建筑工程开始前,制定明确的资料收集计划,包括需要收集的资料类型、来源和采集方式,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资料归档: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并进行编号和标识,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3. 资料传递:根据工程进展和相关人员的需求,及时将所需的资料传递给相关人员,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性。
4. 资料更新:随着工程的推进和变更,及时更新资料内容和版本,确保工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资料销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不再需要的资料进行销毁处理,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空间的有效利用。
五、资料管理工具和技术1. 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档案数据库,实现电子资料的存储、检索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料管理的便利性。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一、引言建筑工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工程资料的管理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制定本《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二、资料管理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建立科学的工程资料管理机制,保证工程所需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原则(1)规范性原则: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2)科学性原则:资料管理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结合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3)综合性原则:资料管理应全面考虑各个环节的需求和关联性,形成闭环管理;(4)安全性原则:建立完善的资料备份和防护措施,确保资料安全可靠;(5)便利性原则:提供便捷的资料检索和查询方式,方便各个参与方获取所需资料。
三、资料分类与编号1. 资料分类(1)施工图纸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等;(2)合同文件资料:包括合同书、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等;(3)施工记录资料:包括工程日志、施工报告、售后记录等;(4)验收资料:包括验收报告、合格证书等;(5)质量检测资料:包括检测报告、质量追溯记录等;(6)材料报验资料:包括材料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明等。
2. 资料编号(1)图纸资料:按照工程名称、项目编号、图纸类别、图纸序号进行编号;(2)合同文件资料:按照合同编号、文件名称和版本号进行编号;(3)其他资料:按照资料类别、资料名称、版本号进行编号。
四、资料的收集、传递与保存1. 资料收集(1)图纸资料:由设计单位提供,施工单位进行验收;(2)合同文件资料:由招标单位或业主提供,供各方核对和存档;(3)施工记录资料:施工单位按照规定生成并存档;(4)验收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并报送给业主或相关部门;(5)质量检测资料:由检测单位按照规定生成并存档;(6)材料报验资料:由供应商提供,并由施工单位进行验收和存档。
2. 资料传递(1)内部传递:各责任单位间应及时传递所需资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外部传递:向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资料,满足验收和监督要求。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一、总则建筑工程资料是指为了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营等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文件、图纸、技术资料等信息载体。
为规范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资料管理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建筑工程资料的完整、准确、可靠,便于管理和使用。
2. 原则:- 全面性原则:资料管理应涵盖工程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各方都能获取所需资料。
- 简洁性原则:避免冗余的资料,提高文件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 保密性原则:严格控制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资料,确保信息安全。
- 便捷性原则:建立高效的资料管理系统,方便及时获取所需资料。
- 版本控制原则:确保资料版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使用过期或错误的资料。
三、资料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 资料分类:- 设计资料:包括项目立项、概算、施工图纸等与设计有关的文件资料。
- 施工资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资料变更等与施工有关的文件资料。
- 监理资料:包括监理计划、监理意见、工程质量报告等与监理有关的文件资料。
- 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纸、验收报告、质量保证书等与竣工验收有关的文件资料。
2. 资料归档:- 资料应按照项目和时间进行归档,确保易查阅和管理。
- 已归档的资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鼠害等工作,确保资料的安全和完整性。
- 资料归档余下期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过期可进行销毁处理。
3. 资料传递:- 资料的传递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传递的内容和目的。
- 传递资料时应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文件遗失或篡改。
- 接收方应按照约定及时查阅和确认收到的资料,并签署相关文件。
4. 资料安全:- 对于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资料,应采取控制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 建立资料备份制度,定期备份重要资料,防止信息丢失。
-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非法入侵和信息泄露风险。
5. 资料使用:- 资料使用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超出工程管理的合理范围。
北京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一、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和高效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资料管理工作,并对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2. 资料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资料管理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等。
3. 各参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要积极配合资料管理工作的实施,并负责本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
四、资料管理流程1. 资料的收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需按照约定的格式和标准,及时收集相关资料。
2. 资料的整理:收集到的资料需按照分类进行整理,确保资料的归档有序。
3. 资料的存储:资料管理员需建立详细的资料目录和档案,确保资料的存储安全。
4. 资料的检索:资料管理员要根据需要,及时提供需要检索的资料,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5. 资料的借阅:对于需要借阅的资料,需进行登记和备案,并确保借阅资料的返还和安全。
五、资料管理制度1. 资料管理制度应明确工程各阶段的资料要求和管理执行标准。
2. 资料管理制度应规定资料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代码,方便资料的整理和检索。
3. 资料管理制度应规定项目废料的处置流程,以及涉密资料的保密措施。
六、资料管理的技术支持1. 资料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2. 电子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3. 其他辅助工具的应用。
七、资料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监督机构应定期对资料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2. 资料管理工作应作为项目考核的内容之一,绩效考核结果与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挂钩。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资料管理行为,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严重情况将依法追究责任。
九、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的,经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修订。
前言1、总則2、术语3、基本规定4、分类与编号5、基建文件6、监理资料7、施工资料7、1施工资料得形成7.施工管理资料7.施工技术资料7、施工测量资料7、施工物资资料7、施工记录资料7、7施工试脸资料7、8过程脸收资料7、9北京市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工程竣工质量脸收资料8.竣工a编制9、编制组卷6、监理资料附录A工程讼料分类与归档保存表附录B工程划分与代号表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 目录101014141515161719191920212433•穴料菅理目录(此部分表格在软件中)建筑工程资料菅理用表(此部分表格在较伴中)工程档案案卷封面.0录、备考表与移支书(此部分表格在耿件中)…竣工图得改绘及折査工程许料案卷编制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脸项a表37 37 37 37 43 46前言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施是根据北京市技术监督局(京硬益标发)〔2008]73号丸得要求•由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 京市建设监理协舍及北京市城建档案馆舍同亦关施工、监理单位对北京市地方栋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51 -2003)共同修订而辰。
农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北京市近几年来工稚许料管理得经脸,并充分考念了虔筑行业 施工管理得现状与发展■本寿••姑合实际.删緊就简、科学管理"碍指导原刘对斥规程进行了以下兀方面得住订。
第 -、原規程第三章“管理职责••修订为••基本規定",把对各方行为得管理转向对工稚資料本身得管體•便之更帕轩合 本规程得转性;第二.删除原规程第四拿••工程逢料管理••一幸.对其内容进疔修订后并入其她相关#节中;第三、原 规柱第十一章••验收与移交”中,“脸收”得娩念不明确•本规程将其修订为“移文归档”;第四、刪除原规程第十二 辛••计算机管理”一章,其內容修订后并入本规程第三章••基本规定八中;第五、对原规程中与当前管理不相适应得内 容进行修订.并补充浙得管理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