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原创】《水墨蔬果》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写意蔬果》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科为五年级下册中国写意画法单元中的第一课,五年级学生对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有一定的基本尝试。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观察,让学生体会写意蔬果的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笔墨技巧和自学能力,可以运用自主探究和问题导学法教学。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使主题更突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写意画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墨分五彩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颜色和墨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
2.难点:较好地运用笔法和丰富的墨色变化创作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
三、教学思路:本科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齐白石大师的写意蔬果作品作为教学导入点,增加美术学科教学的人文性。
教材中的名家作品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逐一分析增加学生对“随类赋彩”的理解。
1.通过欣赏名家写意蔬果作品,分析出作品的用笔方法。
2.作品中的墨色是怎样的,体现在哪些地方?3.作品分别用什么颜色,体现在哪里?4.教师进行用笔、用墨、用色、用水的示范,让学生养成水墨创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教师:名家写意蔬果作品课件,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学生:蔬果图片,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毛毡、折叠水桶等。
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导入课题,欣赏交流。
请同学们一同欣赏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两幅写意蔬果作品《萝卜》和《琵琶》。
(出示图片用ppt播放)提出问题:(1)这两幅作品属于什么画种?(中国画)(2)这两幅作品运用了是用什么画法?(写意画法)(3)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题材?(蔬果)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9 写意蔬果一.教学目标:1.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性”的蔬果着色法。
2.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是主体更突出。
3.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名家写意蔬果作品,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学生:蔬果图片,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墨分五色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墨和色彩临摹一幅写意蔬果。
难点:较好的运用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创作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百里挑一,有草可采”——打一蔬果名学生猜。
师:是白菜。
长在地上,又白又胖,虽不好吃,但益健康。
教师打开图片:(1)生活的白菜(2)油画中的白菜(3)国画写意白菜下面看田叔叔,为何画大白菜?教师现场示范大白菜的画法。
⊙白菜帮线要有力度,力透纸背。
⊙线条要抑扬顿挫,要有节奏感。
根据上学期所学知识,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写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意蔬果》(板书课题)(二)新授1.在刚才的演示中,老师都是用什么笔法来画白菜的?(中锋、侧锋、拖笔、散锋、逆锋、顺锋)2.墨有哪些变化呢?是单一的墨色吗?3.笔墨小练习: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4.破墨小练习:浓破淡,淡破浓5.经营位置:静物画是讲究构图的,挪动一个物象,产生的画面效果则不同。
在国画中,构图不叫构图,更名为经营位置。
在这幅画中,只有一颗大白菜太单调,无法组成完整的画面,还需要补充内容:增添要大胆,这叫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一定要注意画面的布局,画面的均衡6.整理完成题字落款盖章(注意作品的完整性)7.欣赏课本P15范画(1)蔬果册、清虚谷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花鸟画家,与任伯年、蒲华、吴昌硕共称海派四杰作品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落笔冷消,别具风格。
(2)来楚生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三)课堂练习:图片循环播放在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蔬果写意画要求:笔墨简练豪放,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简笔取形传神,以水墨为主,色彩次之(四)拓展阶段欣赏美术社团学生的优秀国画作品,鼓励同学们课下多加练习,喜欢热爱民族艺术。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通过绘制蔬果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写意画的定义、特点、技法以及如何观察和表现蔬果的质感和形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然而,写意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感受蔬果的质感和形态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意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2.难点: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感受蔬果的质感和形态,以及如何运用写意画技法表现出蔬果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技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意画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制写意蔬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写意画的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绘制蔬果作品,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具,包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素材:准备一些蔬果实物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写意蔬果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写意蔬果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写意蔬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使主体更突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健康情感,树立珍惜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并能自由运用写意蔬果题材的国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墨分五色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墨盒色彩临摹一幅写意蔬果。
教学难点:较好地运用笔法盒墨色的变化创作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毛毡等。
教学过程:一、启发阶段1、师生问好出示课件:两幅齐白石作品问:你知道是谁的作品吗?所画的题材是什么吗?生答:齐白石的作品,写意蔬果2、导出课题板书:《写意蔬果》【设计意图:从齐白石的作品入手,首先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阶段1、复习已有知识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散锋、拖笔墨法:破、墨(浓破淡、淡破浓)2、师边示范边讲解:示范用笔、用墨及用色的方法 设计意温故而知新,笔法及墨法是画好水墨画的关键,传统水墨习出现在美术课本的课时不是很多,所以复习是必要的!】3、打开课本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着色的基本方法, 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
师示范!赏齐白石作品运用欣赏作品的同时,注意作品的完整性,诗、书、画、印5、师示范:枇杷的写意画法重点是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补景、布局、落款、等6、欣赏大师作品及老师的作品7、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欣赏完了这么多作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试试了!设计意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随类赋彩的方法,通过示范更好的看到老师的用笔用墨及用色的方法,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传统水墨画魅力,欣赏作品调动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写意画法表现蔬果。
教材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结构和色彩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写意画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同时,学生对蔬果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借助生活经验,更好地完成绘画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学会用写意画法表现蔬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2.如何观察和表现蔬果的形态、结构和色彩。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写意画的技法和表现蔬果的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写意画蔬果的范画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写意画蔬果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品种的蔬果,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结构和色彩。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写意画的技法和表现蔬果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开始动手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
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优秀的写意画蔬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蔬果。
《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来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
二、学情分析学龄阶段特征: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
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对国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
知识储备:在四年级阶段接触过《彩墨游戏》,五年级上册学过《鸟语花香》、《彩膜脸谱》。
授课班级特征: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到本班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过国画课,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缺乏感性经验。
教师和学生也比较生疏,互相不了解,缺乏良好的配合基础。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课前活动都是在此学情基础上设定的。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临摹或创作蔬果作品。
3、情感与价值: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
四、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活动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本身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演示法:教师直观的示范,给学生以技法的支持,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的画法。
五、学法分析1、欣赏分析法:(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世世清白》,体会写意画的特点。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法,通过描绘蔬果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蔬果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技法指导和创作建议。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手绘蔬果应该不陌生,但可能对于写意画这种表现手法还没有太多的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realistic 向 impressionistic 的表现方式过渡,培养他们观察细节、表现个性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并能将观察到的内容以写意的方式表现出来。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写意蔬果作品。
2.难点:如何运用笔墨表现蔬果的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如何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写意蔬果的范画作品、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水墨、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写意蔬果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蔬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笔墨表现蔬果的质感和空间感,边示范边讲解笔法和墨法的运用。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蔬果的观察,独立完成一幅写意蔬果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写意蔬果的基本技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蔬果的画法,以及相关的绘画技法和理论知识,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勇于尝试,但有时对绘画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写意蔬果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笔、墨、色表现出蔬果的形态、结构、质感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绘画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写意蔬果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用色等。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技法表现出蔬果的形态、结构、质感等特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写意蔬果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绘画心得和技巧。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的教材和课件。
2.画具:准备毛笔、墨、水、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
3.参考作品:收集一些写意蔬果的绘画作品,用于教学示范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写意蔬果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写意蔬果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技法和特点。
《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运用水墨画技法描绘出蔬果的形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水墨画表现蔬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以线条、墨色、水分等为主要表现手段,概括提炼出蔬果的形态特征。
2.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学习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基本技法,掌握水墨画的作画步骤。
3. 蔬果的形态特征:观察、分析各种蔬果的形状、结构、纹理等特征,运用水墨画技法描绘出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描绘出蔬果的形态特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出蔬果的质感、空间感和生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蔬果、教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调色盘、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实物蔬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学习。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水墨画技法,描绘出蔬果的形态特征。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绘画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六、板书设计1. 《写意蔬果》2. 课题: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蔬果,运用水墨画技法,注意表现其形态特征。
2. 课后作业:收集更多蔬果的图片,运用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水墨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和水墨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写意蔬果》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五年级下册中国画写意画法单元中的第一课。
学生在之前学过的《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等课中,对于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有一些基本尝试。
而本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观察,让学生体验写意蔬果的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为后面《写意动物》等课程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体验笔墨变化,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在欣赏中体验探究学习写意蔬果的表现方法。
2.了解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法,能初步用写意表现蔬果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中国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感悟绘画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写意画法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学习写意蔬果的绘画步骤。
2.教学难点:毛笔中墨、色与水分的控制及蔬果的不同形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视频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好,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段视频,这是清代恽寿平的《蔬果图册》和近现代画家吴昌硕的《蔬果四条屏》1-5。
今天我们就跟随画家走进写意蔬果的国画世界。
2.板书课题:《写意蔬果》。
(二)知识新授1.了解写意蔬果的历史文化背景(出示图片:《蔬果册页》虚谷(清代))教师语言:蔬果自古以来就常被画家入画,例如:清代虚谷的《蔬果册页》,画家运用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这是中国画着色的基本方法“随类赋彩”。
(出示图片:《蔬果图》齐白石(近现代))教师语言:不仅古人如此,近现代画家齐白石大师的《蔬果图》,简练豪放的笔墨,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以简笔取形传神,以水墨为主、色彩其次。
这就是我们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法。
2.复习蔬果的特征及中国画的笔墨方法(出示图片:蔬果图片)教师语言:三年级《蔬果的剖面》一课,让我们对不同蔬菜的形状、色彩、质感都有所了解,你敢不敢来挑战一下,尝试用国画工具来画一下你喜爱的蔬菜水果。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写意画的艺术特色,并学习中国写意画的笔法、墨法。
及“随类赋彩”的基本着色方法。
2.通过欣赏写意蔬果,学习写意蔬果的表现手法,感受中国画的墨、色变化韵味。
3.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赏析和兴趣。
2学情分析国画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训练学生对水、墨、笔的控制能力,是属于技能性比较突出的学科教学。
五年级的学生对国画中的水墨工具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接触,对水墨画的技能有过基础的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水墨画进行创作的课时比较少,学生不能熟练正确使用绘画工具,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训练。
尤其是在笔墨水的调和比例上经常出现状况,比如水分太多就直接画在宣纸上,造成跑墨现象。
或者使用颜色的时候,经常多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最后颜色越调和越脏,最后就开始不耐烦地乱画了。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将采取演示—尝试—再演示的方法。
相信,通过这节课教学的反复训练,学生能感受到水墨画带来的乐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写意蔬果,掌握写意蔬果的笔、墨、色的运用手法。
教学难点:水、墨、色的有机结合及表现中笔法与节奏的运用。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1.复习旧知,导入课题1.复习旧知同学们,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在“水墨游戏”、“彩墨世界”、“鸟语花香”的课程学习中,了解了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你还记得哪些知识?谁来说说。
——“墨色——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笔法——主要有中锋、侧锋”……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微视频)“从视频中,我们重温了中国写意画的用笔、用墨及破墨技法。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运用这些表现方法来画‘写意蔬果’。
”(板书:写意蔬果)2【讲授】看视频1.看视频那什么是写意呢?它有什么特点呢?现在请看大师是怎样表现写意的。
(师播放微视频)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发现在画写意画时,你感觉画家的用笔、用墨上怎么样?——“动作潇洒,奔放,寥寥几笔就把物体的形象特征表现出来了……”“说的很好,这就是写意画的一个基本特征,用笔简练豪放。
《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来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
二、学情分析学龄阶段特征: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
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对国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
知识储备:在四年级阶段接触过《彩墨游戏》,五年级上册学过《鸟语花香》、《彩膜脸谱》。
授课班级特征: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到本班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过国画课,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缺乏感性经验。
教师和学生也比较生疏,互相不了解,缺乏良好的配合基础。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课前活动都是在此学情基础上设定的。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临摹或创作蔬果作品。
3、情感与价值: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
四、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活动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本身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演示法:教师直观的示范,给学生以技法的支持,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的画法。
五、学法分析1、欣赏分析法:(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世世清白》,体会写意画的特点。
《写意蔬果》教案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主要原料是水和墨。
中国画中也常见水墨蔬果,许多中国画家运用简单的色彩及丰富的笔墨技法表现蔬果,传达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
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
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蔬菜。
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的掌握。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
(板书课题:4、水墨蔬果)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师作品。
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
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讲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
3、教师示范
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
(白菜、丝瓜)
4、学生临摹作品。
(课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教师画的)
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
教师巡回指点。
(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
3、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4、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来说)4、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三、作业
课后,又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内容自由选择。
四、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