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8使用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912.00 KB
- 文档页数:23
发酵曲线绘图软件Origin 8使用说明先双击@Install_绿化.exe,只是首次使用Origin时需要此操作,第二次后不再需要。
双击Origin8.exe,启动程序。
出现一个窗口Book1,在此窗口中填写A、B栏的数据。
A栏是X轴,Long Name写Time, 数据填写3、6、9、12等,表示时间(小时)。
B栏是第一条Y轴,Long Name填写OD600,具体的数据写在对应3小时、6小时、9小时的OD600实验数据。
在菜单中点Column,选择Add New Columns,点Yes,出来的对话框是问你要加多少个栏,由于还要画两条Y轴(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因此填2.在多出来的两个空栏中,C栏名称填入Glucose,具体数据写葡萄糖浓度;D栏名称写Lactic acid,具体数据写乳酸的浓度。
分别与时间3、6、9..........小时对应。
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一条X轴(A栏,时间),三条Y轴(B栏,OD600;C栏,葡萄糖;D 栏,乳酸),单位可以自己写。
接下来是把数据画成图。
左键单击A栏;按住Ctrl,同时左键单击B栏,此时同时选中A、B栏。
在菜单Plot中选择Line+Symbol,再选Line+Symbol,单击。
出来一个图Graph1,同时左边的窗口中在Book1下也多出了一个Graph1。
如下图。
此时画出的图是A栏与B栏的Line+Symbol图。
左键双击坐标轴,可以修改坐标轴的字体、原点等。
要把C栏与D栏的数据也画进图中,首先要增加层layer。
在菜单Graph中选择New Layer(Axes),再选(Linked) Right Y,意思是增加一层(layer 2),第2层中有与前图连接的右Y轴,此Y轴为第二条Y轴。
此时Graph1的图左上角出现了一个2,表示此时的操作针对第2层(第1层是先前已经做的A栏与B栏的Line+Symbol图)。
在2的位置单击右键,选layer contents,出现一个对话框,意思是问你工作簿Book1中的哪一栏要用来画第2层(即第2条Y轴),选C栏(book1_c),左键单击=>,如下图。
Origin8.0基本绘图技巧启动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可以启动Origin8.0软件:1.通过开始菜单启动,如图所示:2.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origin8.0初始界面Origin8.0界面启动后,如图所示。
Origin8.0初始界面工作表的完善初始界面左侧,“book”中用来储存需要绘图的数据。
“book”对应的工作界面为表格,如图所示。
A(X)列用来存储X轴坐标,B(Y)列用来存储Y轴坐标。
其中纵坐标(Y)列可以根据绘图需要进行添加。
添加方法:右键单击工作界面空白处,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点击“Add New Column”按钮,则工作界面中自动添加一列,如图所示。
更改列名称方法:以A(X)为例,双击列名,弹出“Column Properties”界面,如图所示。
“Column Properties”界面该界面中可以修改列名称,命名该列的“Short name”、“Long name”和“Units”,并根据需要完善Comments中的内容,作为对对应系列值的解释。
A(X)列中存储的是时间系列值,将“Short name”命名为“T”,“Long name”栏中填“time”, “Units”栏中填“hour”。
其他各列根据实际需要在对应位置填入适当的值。
该步操作目的在于提前设置各列名称、单位,绘图时只要用到对应列的数值,其名称和单位都可以自动显示,对应图例也可以自动生成(以Long name作为对应图例名称)。
如果自动生成的图例、单位等如果不满足要求,也可以进行手工调整,这一点比excel 灵活。
在Origin8.0初始界面基础上插入新列选取2005年6月10日降雨洪水系列,绘制降雨流量过程图。
重命名工作表:右键单击“book1”,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点击“Raname”按钮,或者直接点击“book1”,使其处于高亮状态,都可以对工作表进行重命名。
将水文数据中的时间序列复制到T(X)中,将B(Y)和C(Y)分别重命名为“M(Y)”和“F(Y)”,其对应的“Long name”分别命名为“measured flow”和“forecasting discharge”,其单位均为“m3/s”。
O r i g i n8.0简明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会●网络部独家推出本教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会网络部创作,本教程主要是针对o r i g i n8.0的初学者,特别是针对正在进行大学物理实验(一级)的学生。
本教程仅用于学习与交流用,严禁用于其他用途。
本教程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运用讲解,对一级大学物理实验中所用到的技巧进行一些介绍,换句话说,这个教程最适合急于交实验报告而又从没有学过o r i g i n8.0的同学。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教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请多多包涵!!!这里我们就开始origin8.0的教程。
首先我们得讲一下origin的版本,现在用的一般有三个版本:origin7.0,origin7.5,origin8.0.其中7.0与7.5的差别不大,网上教程多的是。
但8.0相对之前的版本就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网上的教程就显得不那么适合了,况且现在大家都在用8.0,所以我们就专门针对8.0来做一个教程。
本教程主要针对一级实验中所涉及的相关操作,也就是说这是针对大一学生来说的。
一. 几个重要按钮这里介绍几个对一级实验数据处理中非常重要的按钮,而且这其中有很多是与7.X版本中的不同。
图1以上就是origin8.0的菜单栏,表面上看跟7.X版本的没有什么不同,别急,慢慢就知道了。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按钮就是“File”“Edit”和“Analysis”,其中最最重要的又是变化得最多的就是“Analysis”按钮,它的作用说白了就是进行拟合。
“File”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就是对文件的操作(比如打开、保存文件等)。
“Edit”中最有作用的就是“copy page”选项,就是把所绘的图复制,如果想把图导出到其他地方去(如word),那就得用它了!!!这和“copy”不同,“copy”只能在软件内部实现图的复制,并不能导出外部。
在软件界面下方还有一排按钮:图2其中前四个我们最有可能用到,分别为:“线形图”“散点图”“线形+散点”“柱状图”。
Origin 8.0 基本功能来源:李航minus_L的日志本人非技术宅,所以写的东西也就是大物实验要用到的,面向对象为数院大一同学们,所以内容肯定不多。
外加已经快一年没用过了,写的肯定不全,请大神轻喷。
有问题就留言,我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的还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大牛解决一下~---------------------------------------------------1、安装安装程序什么的我记得大物主页上貌似有,下载安装就好,应该不用教了。
2、界面A是整个工程,一级实验应该是用不到的;B是窗口的列表,你所有的数据、图标窗口全都在这里;C就是窗口了。
其他工具栏什么先不用去管他,用到再说。
3、数据录入基本与excel类似,并且和excel兼容,从excel中复制过来的数据可以直接粘贴。
至于上面的“Long Name”(名称)、“Units”(单位)、“Comments”(注释),会在画图的时候用到。
如果有多组数据,比如光电效应那个实验,也可把数据放在一个表里。
如图右键图表空白区域,点击“Add New Column”,就会多出一栏。
数据都填好以后,就可以绘图了。
4、绘图一级大物实验用到Origin的基本都是绘图,所以这里主要讲一下绘图。
最简单的,绘制散点图,也就是把原始数据画出来。
用拖选或按住ctrl的方法选中两列(注意:要选标题,就是A(x)那个位置),右键->Plo t->Symbol->Scatter。
这样,就画出了散点图(右边那个东西点ok无视掉就好)。
但是一般来说大物作业不可能让你画完散点图就没事了,有分一下两种情况a)曲线连接曲线连接的话刚才就不能点Scatter了,应该点右键->Plot->Linel->Spline。
可以很清楚的画出曲线的走势。
默认使用Spline来画,还可以用B-spline,Bezier曲线等。
如果要改变,双击图像,把右边折叠的全展开,点最后一个,在Line选项卡Connect选项中选择。
人人网- 日志分享1. 请教怎样反读出origin曲线上全部数据点?如,我用10个数据点画出了一条origin曲线,并存为project的.OPJ格式。
但,现在我想利用OPJ文件从这条曲线上均匀的取出100个数据点的数值,该如何做?注:要一切都使用origin软件完成,不用其他曲线识别软件。
/bbs/viewthread.php?tid=1390313 [1]Answer:ORIGIN中,在分析菜单(或统计菜单)中有插值命令,打开设置对话框,输入数据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插值点的个数,OK!生成新的插值曲线和对应的数据表格。
2. origin中非线性拟合中logistic模型的疑问?origin 中非线性拟合中的logistic模型为y = A2 + (A1-A2)/(1 + (x/x0)^p)其初始参数设置为sort(x_y_curve);//smooth(x_y_curve, 2);x0 = xaty50( x_y_curve );p = 3.0;if( yatxmin( x_y_curve ) > yatxmax( x_y_curve ) )A1 = max( y_data );A2 = min( y_data );A1 = min( y_data );A2 = max( y_data );而据我看到的logistic的模型都是(自己origin中自定义的)y =A1/(1+(A1/A2-1)*exp(-k*x))也就是说 origin 中的logistic有4个数值需要确定,而自定义的有3个数值从结果来看,没有太大区别,但为什么函数不一样呢?不是学数学,高人能否详细说明下。
/bbs/viewthread.php?tid=1391522 [2]Answer:你可以看一下这个文档,里面有数种不同形式的 logistic 模型:/web/packages/drc/drc.pdf [3]当然,这是一个 R () 包的文档,但不妨碍你看其中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