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4
工业材料分类
工业材料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和制品。
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工业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三大类。
金属材料是指主要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导电、导热、强度高等特点。
金属材料的分类又可以分为铁基金属、有色金属和合金三类。
铁基金属主要包括铁、钢、铸铁等,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镁、锌等,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广泛用于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的特点,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除金属材料外的其他材料,主要包括陶瓷材料、玻璃材料和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等领域。
玻璃材料透明、硬度高,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等领域。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的特点,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钢等。
有机材料是指由有机物质构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和纺织品。
塑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耐腐蚀、绝缘等特点的材料,广泛用于包装、建筑、医疗等领域。
橡胶具有弹性、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轮胎、密封件等领域。
纺织品包括棉、毛、丝、化纤等,是
制作服装、家居用品的重要材料。
工业材料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三大类,每种材料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不同类型的工业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着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对工业材料分类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促进工业的持续发展。
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工程材料是指用于机械、建筑、电气等领域的材料。
它们通常需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
工程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最常见的工程材料,包括铁、钢、铜、铝、镁等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和塑性。
常见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有退火、淬火、回火、冷作等。
其中,淬火是加热金属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目的是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回火则是通过再次加热金属来减轻淬火后的内应力,使得金属具有更好的韧性。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
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化学稳定性、耐腐蚀和绝缘性。
热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退火、烧结和化学处理。
复合材料是将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这种材料结合了各种材料的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金属的热处理是一种改变金属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经过热处理,金属可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强度和耐蚀性。
以下是一些金属热处理方法的描述:退火:将金属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
该方法可使金属软化、去除内部应力,并提高延展性和冲击性能。
淬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
这会使金属的组织产生变化,从而提高硬度和强度。
回火:通过在较低的温度下将金属加热一段时间,以达到减轻淬火后产生的内部应力的目的。
正火:将金属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这样的过程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淬化:使用醇类或水溶液使淬火后的金属变脆,然后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来恢复其硬度和强度。
热处理对于工程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热处理方法将有助于确保材料能够耐用、稳定地运行,并具有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王斌斌非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除金属材料以外几乎所有的材料,主要有各类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部分胶粘剂等)、陶瓷材料(各种陶器、瓷器、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等)和各种复合材料等。
本文主要介绍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本质不同的组成人工合成的材料。
其结构为多相,一类组成(或相)为基体,起粘结作用,另一类为增强相。
所以复合材料可以认为是一种多相材料,它的某些性能比各组成相的性能都好。
一、复合材料的基本类型复合材料按基体类型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三类。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按性能可分为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
前者还处于研制阶段,已经大量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是结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按增强相的种类和形状可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状增强复合材料。
其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是各种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二、复合材料的特点1、比强度和比模量许多近代动力设备和结构,不但要求强度高,而且要求重量轻。
设计这些结构时遇到的关键问题是所谓平方-立方关系,即结构强度和刚度随线尺寸的平方(横截面积)而增加,而重量随线尺寸的立方而增加。
这就要求使用比强度(强度/比重)和比模量(弹性模量/比重)高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都比较大,例如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是钢的七倍,比模量比钢大三倍。
2、耐疲劳性能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能够有效地阻止疲劳裂纹的扩展。
疲劳破坏在复合材料中总是从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纤维处开始的,然后逐渐扩展到结合面上,所以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比较高。
例如碳纤维-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疲劳极限是拉伸强度的70%~80%。
3、减震性能许多机器、设备的振动问题十分突出。
结构的自振频率除与结构本身的质量、形状有关外,还与材料的比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材料的比模量越大,则其自振频率越高,可避免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共振及由此引起的早期破坏。
什么是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制得具有金属
特征的合金。
如铜材、钢材、铝材、铁合金之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如石墨、氧化硅)或者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及其它盐类化合物(如铁红颜料、白刚玉、
玻璃、水泥、陶瓷)。
有机合成材料:指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材料,
如各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
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复合材料:一般指纤维增强的各种材料。
包括有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如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关于复合材料
水泥、玻璃钢、汽车轮胎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吗?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钢筋混凝土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
20世纪
40年代,因航空工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从此出现了
复合材料这一名称。
汽车轮胎汽车轮胎主要
材料实际上是一种橡胶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机械工程中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包括:
1. 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低密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机械工程中常用于制造零件和外壳。
2.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特点,在机械工程中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零部件。
3. 橡胶: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密封性能,广泛用于制造密封件、悬挂件和缓冲件等。
4. 玻璃:如钢化玻璃、石英玻璃等。
玻璃具有透明、耐热、耐酸碱腐蚀等特点,在机械工程中常用于制造视窗、仪表盘和光学器件等。
5. 陶瓷:如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等。
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于制造轴承、密封件和热障涂层等。
以上是机械工程中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它们在机械工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能够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材料,它们具有多种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陶瓷材料、玻璃材料、水泥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陶瓷材料是一类以氧化铝、硅酸盐等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陶瓷材料在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氧化铝陶瓷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炉具、绝缘子、研磨材料等方面,而硅酸盐陶瓷则被用于制作陶瓷器皿、建筑材料等。
玻璃材料是一类以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等为主要成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玻璃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光学仪器等领域。
例如,建筑中的玻璃幕墙、玻璃窗等;家居中的玻璃杯、玻璃器皿等;光学仪器中的光学镜片、光学棱镜等。
水泥材料是一类以石灰石、粘土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混合、煅烧等工艺制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硬化、抗压、抗拉等特点。
水泥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水利等领域。
例如,建筑中的水泥混凝土、水泥砖、水泥瓦等;道路中的水泥路面、水泥护坡等;水利中的水泥管道、水泥堤坝等。
复合材料是一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等轻量化领域;玻璃钢复合材料被用于制作船舶、储罐等。
总的来说,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性能将会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管道材料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管道材料的基本分类管道材料是用于管道工程中制造管道的材料,通常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技术性能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1. 金属管道材料金属管道材料是指由金属制造的管道材料,通常包括钢材、铝材、铜材、镍材等。
金属管道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腐蚀能力,适用于承受较大压力和温度的工况。
2. 非金属管道材料非金属管道材料通常是指由塑料、玻璃钢、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管道材料。
非金属管道材料具有重量轻、易加工成型、耐腐蚀和绝缘等特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程需求。
3. 复合管道材料复合管道材料是指由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组合而成的管道材料,通常具有金属的强度和非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其他特殊性能。
复合管道材料在一些特殊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管道材料的基本性能在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技术性能,以确保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物理性质管道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热传导系数、导热系数、线膨胀系数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管道在承受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2. 化学性质管道材料的化学性质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耐腐蚀性能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管道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技术性能管道材料的技术性能包括材料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柔韧性、抗疲劳性等。
这些性能决定了管道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三、常用金属管道材料1. 碳钢碳钢是一种主要由碳和铁组成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碳钢管道通常适用于一些普通工程项目,如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等。
2.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不易生锈、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不锈钢管道适用于一些对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如化工管道、食品加工管道等。
3.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制造领域的核心知识,它包括了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制造方面的相关技术。
工程材料的选择和机械制造的工艺直接影响着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掌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对于机械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一、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指在机械制造、建筑、化工、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中使用的材料。
工程材料的种类很多,涵盖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多种类型。
其中,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一种工程材料,由于其在强度、重量比等方面的优势,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制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决定了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铁、钢、铜、铝、锌、镁、钛等。
其中,铁和钢是最常用的材料,它们在制造汽车、火车、船舶、建筑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是指不包含金属元素的材料,如陶瓷、玻璃、橡胶、塑料等。
这些材料常被用于制造密封件、冷却系统、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零部件。
非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轻便、耐磨、耐腐蚀等特点。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
复合材料常用于制造高强度、高硬度、高温耐性、耐腐蚀、轻便等零部件。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二、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制造机器和设备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了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技术、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
机械制造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机械制造中的一些常见工艺和技术。
1. 压力加工压力加工是指通过施加力量使材料发生形变和变形的加工过程,包括了锻造、拉伸、挤压、压缩等多种工艺。
压力加工能够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契合精度提高,可用于制造齿轮、轴等机械零部件。
2.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指通过旋转或移动刀具来削除工件材料的加工工艺。
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范围第一章一、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范畴;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一)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 1 )生铁、铁合金。
生铁分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铁与任何一种金属或非金属的合金都叫做铁合金。
( 2 )铸铁。
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消震性及低的缺口敏锐性。
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铸铁包括:灰口铸铁、孕育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合金铸铁。
(3 )钢。
①钢的分类如下: A .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将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B .按冶炼质量分类,可将钢分为一般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C .按用途分类,可将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专门性能钢等。
D .按冶炼方法分类,可将钢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
E .按脱氧程度分类,可将钢分为冷静金刚、半冷静钢和沸腾钢。
F .按金相组织分类,在退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在正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
G .按供应时的保证条件分类,可将钢分为甲类钢、乙类钢和特类钢。
②钢的牌号表示方法。
依照牌号能够看出钢的类别、含碳量、合金元素及其含量、冶炼质量以及应该具备的性能和用途。
例如甲类钢牌号用“A”字加上阿拉伯数字0 、1 、2 、3 、4 、5 、6 、7 表示。
又如20 号钢号,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0% 的钢。
再如9Cr18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9% 、含Cr 量为18% 的不锈钢。
③国外钢的牌号的要紧特点方(略)。
④几种常用钢的要紧特点及用途。
A .一般碳素钢分甲类钢和乙类钢两种。
甲类钢多用于建筑工业使用的钢筋,机械制造中使用的一般螺钉、螺母、垫圈、轴套等,也能轧成板材、型材(如工字钢、槽钢、角钢等);乙类钢的用途与相同数字的甲类钢相同。
B .一般低合金钢是在一般碳素钢的基础上。
加入了少量的合金元素,不仅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损等优良性能,还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常用材料基础知识第一节工程常用材料基础知识一、工程材料的分类一般将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包括金属和以金属为基的合金。
工业上把金属和其合金分为两大部分:( 1 )黑色金属材料——铁和以铁为基的合金(钢、铸铁和铁合金)。
( 2 )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按照性能和特点可分为:轻金属、易熔金属、难熔金属、贵重金属、稀土金属和碱土金属。
(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
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
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
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
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
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
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
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
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一)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含碳量小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钢,合碳量大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生铁。
工程材料三大类
工程材料一般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1.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铁、钢、铜、铝、镁等金属及其合金。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导热性能,常用于制造结构件、零件和设备。
2. 非金属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水泥、玻璃、陶瓷等,常用于建筑、矿山、化工等行业。
有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塑料、橡胶、纤维等,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电子等领域。
3.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组合而成。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复合板等。
复合材料综合了各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较高
的强度、刚度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