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图片
- 格式:doc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5
教学过程
一、开始局部:(课堂常规)(4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准备局部(热身阶段(10分钟)
1、集中注意力练习
队列练习:向左、右、后转
要求:快、静、齐
2、体育游戏:“听数组合找朋友“
游戏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游戏的要求站成两个直径为6—8米的圆圈,撑开臂膀呈“鹰“飞翔的姿态,匀速的沿着圈线自由的跑,当听到教师发出的口令,“1”“2”“3”“4”或“o”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相站在一起,没有找到朋友固定数的位置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
3,教学次数:2—3次教学强度:小。
4,教学要求:快乐,积极,敏捷,团结。
三、基本局部(探索学习和实践阶段:)(26分钟)
1,探索与实践学习
以“学生积极尝试,大胆试探,在体验中学习”为思路。
通过教师设疑,让学生自我展示自认为最好的起跑方式,小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起跑方式对速度的影响,激发学生寻求一种能更快起跑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体育游戏:“黄河——泰山”
(1),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游戏方法,并指挥练习
(2),组织:将全班分成两队,一队代表泰山,另一队代表黄河。
(3), 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游戏,认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听信号快速作出反应。
3,课堂快速跑辅助练习
(1),让学生做各种跑的基本练习过程中做出反应实行追逐游戏。
例如:原地摆臂练习、弓箭步跳练习
(2),小步跑练习,高抬腿练习。
谈起运动中的起跑方式,相信多数人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各类田径比赛、体育竞技会以及训练中,起跑都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而在起跑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姿势,对于跑步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中,蹲踞式起跑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起跑方式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蹲踞式起跑与其他起跑方式的对比。
一、什么是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顾名思义,就是在起跑前,运动员将身体下蹲,膝盖微弯,双手放在地面上,类似于单脚墙压,但双脚与肩同宽,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在发令和瞬间,受重力作用,以体前倾姿势迅速起跑,竖起身躯,迅速踏出第一步,进入正常奔跑状态。
二、蹲踞式起跑的优点1、加速更快。
蹲踞式起跑能够让运动员快速地将身体从静止状态加速到跑步状态,成了校园运动会流行的起跑方式之一。
2、更稳定。
在蹲踞式姿态下,双脚并拢,双臂撑地的状态下固定姿势更扎实、不易出现失误。
3、对身体的要求较低。
较其他起跑方式,更适合新手和重量级运动员,如篮球运动员等。
三、蹲踞式起跑的缺点1、消耗体力。
在起跑此时,需要通过手臂支撑,使整个身体维持在蹲踞式姿态下,也需要更多的身体力量和耐力去持续维持站立状态。
2、呼吸不顺畅。
由于需要将头需要和身体保持平行距离较近,且臀部比较低,容易影响呼吸。
四、其他起跑方式1、单脚跳起跑法:类似于蹲踞式起跑,但是需要将一只脚向前伸展,并且此时重心会向后移动,主要用于一些很短的距离比赛。
2、面部起跳起跑法:与蹲踞式起跑极其不同,是把两手架在起跑线上跟踪线跳跃起步。
3、立足起跑法:体育竞赛中比较常见。
站立在起跑线上,单手扶地,另一支腿屈起,等待发令释放。
五、总结不同的起跑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经验和比赛要求等方面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运动员完全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技巧,在比赛中应该能将自己的起跑时间缩短至极致,快速进入跑步状态,从而在比赛中获得成功。
在实现跑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牢记,运动不仅仅是为了比赛胜利,更是有益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蹲踞式起跑动作要求:
“各就位”时,两手撑地,(拇指和四指分开呈“八”字状)拇指食指紧靠起跑线并撑地面,两臂伸直,两手间距比肩稍宽;两脚依次站好,有力脚前放(离起跑线一脚半左右距离)、后膝跪地,膝盖与前脚并齐,两腿之间间隔10厘米;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撑,脚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
身体重量均衡地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
“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起跑15~20厘米(肩部的水平线超过起跑线)。
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
一、教学口诀“各就位”:手撑线后同肩宽,有力脚掌放在前。
后膝跪地颈放松,腰和颈部要自然。
“预备”:臀部从容往上提,两脚紧贴起跑器,臀腿同时负体重,集中精力听枪声。
“鸣枪”:听枪两脚用力蹬,迅速摆臂体前倾。
蹬摆有力体向前,起跑好似箭离弦。
二、起跑要点起跑要做到三快:反应快、蹬地快、摆臂、摆腿快;起跑要做到两积极:积极蹬地、积极摆臂;起跑要做到两不要:不要停顿、躯干不要突然直起来;起跑要做到两逐渐:体角逐渐增大,步幅逐渐增大。
蹲距式起跑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创造有利的条件★起跑器的安装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 45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 45度角和70 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起跑技术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 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听到"预备"口令后,随时之吸一口气,平稳地抬起臀部,与肩同高或稍高于肩,重心适当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到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屈肘有力地作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起跑后的加速跑加速起跑后的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距离内尽快地获得高速度.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积极下压着地.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起跑后的最初几步,两脚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着地点,就逐渐合拢到假定的一直线两侧.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一、蹲踞式起跑1、“普通”式起跑的方法:前脚距起跑线一脚至一脚半。
蹲踞式起跑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在教学中注重激发的学生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合作学练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相互评价为主要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次课采用的是初中教材八年级田径模块中《蹲踞式起跑》。
田径类蹲踞式起跑教学是短跑教学项目之一。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学习的主要部分,该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发展学生快速起跑,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具有锻炼身体力量和协调能力的作用。
三、说学情: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体质优良,身体素质好,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各种动作。
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
这时期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是最为有利时期,抓住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敢于尝试的优点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法开展学习。
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鉴于上述分析,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掌握起跑技术“各就位……预备……跑”,运用所学起跑。
认知目标:建构起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勇于尝试,个性得以发扬。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团结、探索,体会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臀部抬起,四点支撑、蹬摆结合。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课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采用图片诱导法讲解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等方法。
图片诱导法:通过图片让学生思考并领会动作要领。
讲解法:让学生明确蹲距式起跑动作的方法示范法: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的蹲距式起跑动作过程,利于他们结合动作方法进行模仿自主学练法:一些简单的动作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掌握来发展他们自主获取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本课“各就位”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讲解示范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来掌握合作学习法:对技术难度较大环节,可以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来掌握。
百米项目中的爆发式起跑在百米比赛中爆发式起跑可以让运动员再起跑时获得一个较大的动作冲量和百米初速度,同时也影响着运动员再整个途中跑过程中的速度节奏。
在百米比赛中规定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因此运动员是在静止的状态下开始加速,从肌肉的收缩形式来看,蹲踞式起跑时肌肉的做工是一个向心收缩的过程。
据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当前国际比赛中优秀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所进行的蹲踞式起跑时蹬伸过程所用的时间在300MS(毫秒)左右,但是蹬伸过程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仅为50MS(毫秒)左右。
(图片来源于腾讯)也就是说,在整个蹲踞式起跑时,运动员的主要动作冲量和初速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双脚蹬离起泡器动作钱的50MS的力量。
目前在运动训练理论中,将肌肉在向心收缩阶段的前50MS 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成为肌肉的“启动力量”,它是“快速力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百米比赛中这种“启动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的途中跑速度和最终成绩,因此在百米的专项训练过程中应对爆发式起跑的针对性训练加以重视,避免过度重视途中跑能力而忽视途中跑的动力来源。
关于“启动力量”的训练:在当前短跑专项训练中,关于“启动力量”的发展训练通常采用的立定跳远、杠铃负重快速跳以及前倾支撑沙坑蹬伸训练。
在采用立定跳远来提高启动力量的练习时应尽可能的做到快速起跳:在杠铃负重快速跳时,负重强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在5~7次、课安排组数为4~5组:前倾支撑沙坑蹬伸练习是短跑启动力量的重要训练手段,其每次练习在10~15次,每堂课练习在3~4组之间。
为了保证神经肌肉系统在训练过程中的兴奋性,以上练习的间歇时间应该在以确保不降低动作速度的基础时待身体机能完全回复的原则上规定间歇时间。
无论是采用那种练习,都应保证一组练习的开始至结束,其动作速度都维持在最大值。
蹲踞式起跑教案1. 引言在田径运动中,起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出色的爆发力是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蹲踞式起跑是起跑姿势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执行蹲踞式起跑,并提供一份蹲踞式起跑教案供教练和运动员参考。
2. 蹲踞式起跑技术要点蹲踞式起跑是一种常见的起跑姿势,主要用于短跑比赛中,如100米、200米等。
以下是蹲踞式起跑的一些技术要点:•两手放在起跑线上,手掌贴地,与肩部宽度相同;•底线离起跑线大约为肩宽的两倍;•双膝蹲下,臀部稍微抬起;•重心放在脚掌上,脚跟离地;•眼睛注视起跑线前方;•上半身放松,背部略微弯曲。
3. 蹲踞式起跑教案3.1 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运动员正确学习和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提高其爆发力和起跑速度。
3.2 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的教学时长为2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3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1:介绍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点(10分钟)首先,向学生解释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和技术要点。
同时,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正确的起跑姿势图片,并进行详细说明。
老师可以对每个要点进行示范演示,要求学生模仿。
步骤2:分组演练姿势练习和纠正(20分钟)根据学生的人数,将他们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教练指导。
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蹲踞式起跑姿势的练习。
教练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
步骤3:模拟起跑训练(40分钟)在一个较长的跑道上,设置起跑线,并在起跑线后方至少设置10米的加速带。
每个学生依次进行模拟起跑训练,教练观察并提供指导。
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在起跑线前保持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姿势,并用最大的力量迅速起跑。
步骤4:启动爆发力训练(30分钟)通过多次模拟起跑训练后,学生练习启动爆发力的训练。
可以设置一系列的起跑位置,要求学生在教练的计时指令下,迅速起跑并冲过终点线。
教练记录每个学生的起跑时间,并与他们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
步骤5:总结和复习(10分钟)在教学结束前,总结蹲踞式起跑的要点,并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各就位”:听到口令后,走到起跑线前,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腿在前,前脚脚尖离起跑线的距离约自己脚长的一倍半,两脚前后相距也约一脚半,左右相距约一拳宽;两臂伸直左右分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手成弓形撑于起跑线后;重心约在两臂和两腿之间;两腿屈膝,后膝着地,颈部放松。
“预备”:后膝离地,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重心稍前移,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积极前摆,前腿充分蹬伸,身体以较大前倾向前跑出。
田径——起跑技术一、田径比赛的起跑方式依距离长短,分为蹲踞式起跑(Congoroo Start)和站立式起跑两种。
二、蹲踞式起跑规则1.发令起跑的三个步骤分别为各就位(On your marks)、预备(Set)、鸣枪2.在听到各就位口令之后,选手的双手或双脚不得触及起跑线,双手和后脚的膝关节必须与地面接触且双脚脚掌必须接触起跑架3.在听到预备口令之后,选手应立即抬高重心,作出预备起跑的姿势,此时选手的双手仍需与地面接触,双脚不得离开起跑架4.裁判未鸣枪之前,若有选手抢跑,裁判会警告所有选手一次,再重新起跑。
若再有任何选手抢跑犯规,则取消该抢跑选手的参赛资格,三、起跑的体能训练实施练习以前,同学要做好1、碎步跑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听哨声后身体前倾,手自然下垂,向前方碎步跑前进,闻第二声哨声后,即往前轻松跑10米后停下注意事项:碎步跑时,身体重心降低向前倾,膝关节微弯,双手放松,步频须快,闻第二哨声,向前跑时身体慢慢抬起,同时膝关节往前方抬高,步幅慢慢加大,此为身体肌力与身体敏捷性的练习,为起跑动作能力的培养与准备2、抬腿跑(高抬腿)站立身体放松,听哨声后做抬腿跑动作,往前移动10米,闻第二哨声向前缓跑注意事项:前进时膝关节往上抬高,使大腿抬起高于水平以上,下巴下压,双手自然摆臂,身体不可往后倾,此为腿部肌力与肌耐力的练习,为起跑动作能力的培养与准备3、正面俯卧起跑正面俯卧手伸直至于起跑线前,闻哨声后,以小碎步或跃起的方式,往前跑20米注意事项:起身后的加速时,应提醒以快速而小步幅的方式往前跑,身体不要太早挺直,此为身体敏捷性的练习,为起跑动作的能力做准备四、起跑动作练习1、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①各就位动作要领,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臂与肩同宽,双眼目视起跑线,后脚膝关节着地,两脚掌紧贴起跑架②预备动作要领,两肩前倾略超过两手,双眼目视起跑线前约30cm处,臀部抬起高于肩,前脚膝关节约成90°角,后脚膝关节约成110°角③起跑蹬地,闻枪声后两臂迅速屈肘,有力的做前后摆动,前脚用力往后推蹬,后脚快速向前提拉,2、两人一组模拟练习,互相改正动作。
“各就位”:把有力的腿靠近起跑线约一脚半远的地方,用前脚掌着地,另一腿放在后、离前脚脚尖约一脚半(以容易发力和自然而定)以前脚掌和膝盖着地,两脚左右相隔约一拳宽。
两手臂伸直,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横向支撑于起跑线后沿,两手间的间隔稍比肩宽。
预备:臀部抬起,稍高于肩,重心前移,肩稍压过于起跑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听跑的信号。
“跑”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度,上体逐渐抬起,两腿积极前摆、下压,后蹬快速有力;两臂大幅度、快速有力地摆动;步长、步频递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和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多数学生基本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学会起跑后加速;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合作探究水平。
快速跑动作要领:
起跑蓄势快蹬摆,积极蹬地高步频,蹬摆协调高重心,冲过终点渐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