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卷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398.30 KB
- 文档页数:3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卷一、填空。
1.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
2.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_____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_____角。
3. 在三角形中,已知∠1=55°,∠2=48°,∠3=_____。
4. 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_____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_____厘米长的绳子。
5. 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既是_____三角形,又是_____三角形。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5°顶角是_____。
7. 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_____。
8. 三角形内角和是_____;三角形两边之和_____第三边;二、判断。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一个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
()7.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8.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9.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的大小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都是180°。
()10. 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11. 用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三根绳子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95°,25°,60°,这个三角形是()。
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2.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①长方形②梯形③平行四边形④三种都有可能3.以下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① 2cm 3cm 5cm ② 3cm 4cm 8cm ③ 3cm 5cm 6cm4、以下能组成三角形的是()① 95°,35°,60°② 95°,25°,60°③ 57°,50°,63°四. 下图中分别有几个三角形?答:答:五、∠1、∠2、∠3分别是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
和静县小学四年级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是一封自己精心设计的试卷
和静县小学四年级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1、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上()、下()、左( )、右()来绘制。
2、乐乐在山山的东偏角约30?的方向,距离是1米,山山在乐乐的()偏()的方向,距离是()。
3、北京在陕西的北偏东约50?的方向上,陕西在北京的()偏()约()的方向上。
二、认真观察,填一填。
北
()500米
()
()小明的家
1、学校的西南方是小明的家,小明的家距学校有()米。
如果他每分钟走50米,那么他每天上学要用()分钟。
2、中百超市在小明家的西边,距小明家()米。
3、公园的东南面是小明家,距小明家有()米。
三、看一看,填一填100米
小东家
北
小丽家
20?
50?
西东
40?
小红家
南
以学校为观测点:
1、小红家在北偏东()的方向上,大约要走()米。
东兴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卷2012-3四( )班姓名成绩一.填空(第7、10、11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1.在一个三角形中,∠1=36º∠2=44º∠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8º,另一个锐角是(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8厘米,它的底长14厘米,一个腰长( )厘米。
5.在括号里填出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
( )( ) ( )6.用一根9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是( )厘米。
7. 8升=( )毫升 4升=( )毫升19000毫升=( )升 10000毫升=( )升8.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顶角的4倍,顶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一个底角的4倍,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 )°。
9.下图中,已知AB=AC, ∠1=( ) 10.在( )里填上“升”、“毫升”。
∠2=( )∠3=( ) 一瓶酱油500( ) 一个高压锅能装6( )一瓶色拉油5( ) 一瓶红葡萄酒750( )A 70º一缸水100( ) 一瓶全无敌气雾剂600( )1 11.在○里填上“﹥”、“﹤”或“=”。
2 3 8500毫升○8升 6000毫升○5升 301毫升○3001毫升B C 7000毫升○7升 1001毫升○999升 13升○1300毫升12.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二.判断(20分)1. 将一个大三角形用剪刀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º。
………………( ) 2.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 ) 3.有一个角是70º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章节测试题1.【答题】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A.78×100+78×1B.78×100-78C.78×100+1D.78×100-1【答案】B【分析】计算78×99,可以把99看作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解答】78×99=78×(100-1)=78×100-78=7800-78=7722.故选B.2.【答题】计算207×4时,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A.7×4+2×4B.7×4+20×4C.7×4+200×4【答案】C【分析】把207写成200+7,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解答】207×4=(200+7)×4=200×4+7×4=800+28=828.故选C.3.【答题】c(a+b)=ca+b.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c(a+b)=ca+cb.故错误.4.【答题】13×a+9×a=(13+9)×a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所以13×a+9×a=(13+9)×a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正确.5.【答题】47×99=47×(100-1)= 4700-47=4653.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解答】两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将其转化成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具体计算如下:故正确.6.【答题】25×(40+2)=25×40+2.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所以25×(40+2)=25×40+25×2.故错误.7.【答题】(a+b)×c=a×c+b×c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A选项,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B选项,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C选项,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故选C.8.【答题】(a+b)×c=a×()+b×c.A.aB.bC.c【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故选C.9.【答题】简算47×99+47时,应用().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简算47×99+47时,具体计算如下: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故选C.10.【答题】要使102×35运算简便,应当运用().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要使102×35运算简便,可以进行如下计算:简化运算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故选C.11.【答题】x+x×99=x×(1+99)这是根据()进行简便计算的.A.乘法分配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所以x+x×99=x×(1+99)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故选A.12.【答题】101×25=100×25+,里应填().A.100B.125C.101D.25【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运算律简算.【解答】计算101×25,可以把101看成100+1,利用乘法分配律,列式计算为:101×25=100×25+1×25=100×25+25.故选D.13.【答题】99×27=()A.100×27-1B.100-1×27C.100×27-1×27【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推广.【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推广乘法分配律,具体计算如下:故选C.14.【答题】计算12×101时,小东想到了这样的方法:12×100+12×1,这是依据().A.乘法结合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列式计算如下:利用了乘法分配律.故选C.15.【答题】198×75+75×2=75×______=______.【答案】200或(198+2) 150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运用乘法分配律或或故答案为200或(198+2)、15000.16.【答题】79×99+79=______×(99+______).【答案】79 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解答】乘法分配律的逆用:a×b+b×c=(a+b)×c,所以79×99+79=79×(99+1).故答案为79、1.17.【答题】13×27+27×87=27×(13+______).【答案】8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所以13×27+27×87=27×(13+87).故答案为87.18.【答题】67×34+33×34=(______+33)×34.【答案】6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表示为:a×c+b×c =(a+b)×c,所以67×34+33×34=(67+33)×34.故答案为67.19.【答题】批发市场苹果45元/箱,香蕉55元/箱.某单位买苹果和香蕉各7箱,一共花了______元.【答案】7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苹果45元/箱,香蕉55元/箱,某单位买苹果和香蕉各7箱,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可列式计算:答:一共花了700元.20.【答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正好修完,甲队一共比乙队少修了______米.【答案】16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甲队每天修70米,11天修了:70×11=7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修了:85×11=935(米),甲队一共比乙队少修了:935-770=165(米).列综合算式为:答:甲队一共比乙队少修了165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期中检测卷检测时间:90分钟 检测内容:第一至第八单元 总分:100分一、直接写出得数(8分)55+26= 300×50= 56÷2= 180+32= 35×2= 360÷30= 16×5= 200-4= 二、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7分) ★185×36= 304×71= 260×50=三、混合运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18分) 76×(576÷12+27) 102×32 4500÷[(477-27)÷9]88×22+22×12 25×(4×8) 99×75+75四、填空(23分)1、250×1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18002、用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3、一位司机从2004年7月至今,总共违反交通规则110次,累计罚款9750元。
你能根据4、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个的容量大约是1( )。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
5、一个三角形,∠1=35°,∠2=55°,∠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 )°,这也是一个( )三角形。
6、在○中填入“>、<”或“=”学校 班级 姓名(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75+25)×4○75+25×4 4升800毫升〇4800毫升 840÷8+16〇840÷(8+16)7、把28×5=140、660—140=520、520÷130=4,写成综合算式是()。
8、小明、小强、小红三个同学排成一排照相,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卷(A)一、填空题(1-12每题2分, 13-14每题3分, 15-16每题4分, 第17小题6分, 共44分)1.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2.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3. 比699999大1的数是( ).4.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5. 比较大小.240×15□240×10×56. 比较大小.28-28×0□(28-28)×07. 比较大小.(45+25)×6□45×6+258.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9. 比较大小.96-(54+26)□96-26-5410. 比较大小.60×4×2×25□60×2×(4×25)11. 比较大小.27×13+27×27□(13+27)×2712. 13870000千克=( )万千克13.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14. 1195000000人≈( )亿人15. 7045202160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6. 十八亿零六十万七千零二十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17. 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六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二、简算题(每道小题3分共21分)1. 563+296=2. 1001×783. 4500÷254. 125×245. 1846-620-3806. 8×125-25×6×47. 32×46+32×54三、运算题(每道小题3分共15分)1. 156-x=782. x+72=1463. x×11=1214. 750÷x=305. 408×(3080-1980)+712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看图填空。
34分1、以学校为观测点:①邮局在学校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②书店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③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④电影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 米。
2.以灯塔为观点:A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B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二、用心选一选。
21分1、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
A、南偏西30°B、西偏北30°C、西偏北60°2、小强看小林在(),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50°B、东偏北50°C、西偏南40°3、⑴以超市为观察点,商场在()A、正南方B、正西方C、正东方⑵以超市为观察点,学校在()A.东偏南30°B. 南偏东30°C.西偏北3°⑶从绿苑小区出发,走()站就到学校了。
A、3B、4C、54、山东省在北京市的()。
A、西偏南方向B、东偏南方向C、西偏北向三、根据要求画一画。
6分.1、某勘探队在A城南偏西50°方向上约60千米处发现稀有金属矿。
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金属矿的位置。
2、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6分.①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②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
③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30°方向900米处。
④军军在广场东偏北50°方向1500米处。
3、根据玲玲的描述,把她行走的路线图画完整。
10分四、学校举行冬季越野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1、根据路线图,说说小明参加比赛所经过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6分2、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7分.。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妈妈今年x岁,儿子(x﹣26)岁,再过y年后,母子相差()岁.A. x﹣26B. x+26C. 26【答案】C【分析】年龄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今年的年龄差就是y年后的年龄差,用减法计算出今年二人的年龄差即可解答.【解答】x﹣(x﹣26)= x﹣x +26 =26(岁).再过y年后,母子相差26岁.选C.2.【答题】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3倍少5棵.如果柳树有a棵,那么杨树有()棵.A. 3a﹣5B. 3(a﹣5)C. (a+5)÷3【答案】A【分析】根据等量关系式“柳树的棵数×3﹣5=杨树的棵数”解答即可.【解答】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3倍少5棵.如果柳树有a棵,那么杨树有a×3﹣5=3a﹣5(棵).选A.3.【答题】a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A. 2a+4.5B. a÷2+4.5C. a÷2﹣4.5D. 2÷a+4.5【答案】B【分析】先求出a的一半,即a÷2,再加4.5即可.【解答】a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a÷2+4.5,选B.4.【答题】小红今年a岁,妈妈比小红大27岁,明年妈妈()岁.A. a+27B. a﹣27C. a+27+1【答案】C【分析】小红今年a岁,妈妈比小红大27岁,由此用小红今年的年龄加上27即可求出今年妈妈的年龄,然后加上1即可求出明年妈妈的年龄.【解答】红今年a岁,妈妈比小红大27岁,明年妈妈的岁数是:(a+27+1)岁.选C.5.【答题】五年级1班有学生m人,五年级2班比五年级1班少3人,两班共有学生()人.A.m+3B.m﹣3C.2m+3D.2m﹣3【答案】D【分析】根据“五年级2班比五年级1班少3人,”得出五年级2班的人数=五年级1班的人数﹣3人,而五年级1班的人数为m,由此求出五年级2班的人数,进而求出两班共有的人数.【解答】m﹣3+m=2m﹣3(人).答:两班共有学生2m﹣3人.6.【答题】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A. 多4B. 少4C. 多24D. 少6【答案】C【分析】应用乘法的分配律,把4(x+8)可化为4x+4×8=4x+32,再减去4x+8,即可得出答案.【解答】4(x+8)﹣(4x+8)=4x+4×8﹣4x﹣8=32﹣8=24.所以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多24.选C.7.【答题】下面的算式中,乘号可以省略的是()A. 4.5×1.2B. 3.7×aC. 7.5×1D. 5.6+x【答案】B【分析】在乘法里,字母和字母乘,可以省略乘号;字母和数字乘,要省略乘号时,需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与数字乘,不可以省略乘号;加减法不可省略运算符号;由此选择得出答案.【解答】A.4.5×1.2为数字乘数字,不能省略乘号;B.3.7×a为数字乘字母,可以省略乘号,可写为3.7a; C.7.5×1为数字乘数字,不能省略乘号;D.5.6+x为加法算式,不能省略加号.选B.8.【答题】a与b的和的3倍可列示表示为().A. a﹢3bB. 3a﹢bC. 3(a﹢b)【答案】C【分析】a与b的和的3倍,先求出a与b的和,即(a+b),再乘3.【解答】a与b的和的3倍可列示表示为(a+b)×3=3(a+b).选C.9.【答题】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绘画有a人,比书法人数的2倍少4人,书法小组有多少人?正确的算式是()A. 2a﹣4B. a÷2﹣4C. (a+4)÷2D. (a﹣4)÷2【答案】C【分析】由题意得:绘画小组的人数=书法人数×2﹣4,所以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4就是书法小组的人数的2倍,再除以2就是书法小组的人数.【解答】书法小组的人数列式为:(a+4)÷2.选C.10.【答题】电影院第一排有m个座位,后面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第n排有()个座位.A. m+nB. m+n+1C. m+n﹣1D. mn【答案】C【分析】第1排m个,第2排(m+1)个,第3排(m+2)个,…,从而找到规律,求出第n排的座位.【解答】根据题意得:第n排有(m+n﹣1)个座位.选C.11.【答题】丁丁比平平小,丁丁今年a岁,平平今年b岁,2年后丁丁比平小()岁.A. 2B. b﹣aC. a﹣bD. b﹣a+2【答案】B【分析】因为年龄差始终不变,所以今年的年龄差就是2年后的年龄差,即b﹣a;据此解答即可.【解答】2年后,丁丁比平平小:(b﹣a)岁.2年后丁丁比平平小(b﹣a)岁.选B.12.【答题】食堂每天用大米a千克,用了2天后还剩下b千克,原有大米()千克.A. a+2﹣bB. 2a﹣bC. 2a+bD. 2(a+b)【答案】C【分析】本题是一个用字母表示数的题.先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天用了大米的千克数,再用还剩的千克数+用了的千克数=原有大米的千克数.【解答】用了大米的千克数:a×2=2a(千克),原有大米的千克数:(2a+b)千克.选C.13.【答题】甲数是x,比乙数的3倍少2,乙数是().A. 3x-2B. (x-2)÷3C. (x+2)÷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要注意根据题目中所给的等量关系列式解答.【解答】甲数是x,比乙数的3倍少2,表示乙数的式子是:乙数=(甲数+2)÷3,即乙数是(x+2)÷3.选C.14.【答题】用两个边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6aB.8aC.2a【答案】A【分析】两个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减少了2条正方形的边长,即是正方形边长的6倍,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解答】根据题干分析可得:6×a=6a(厘米).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6a厘米.15.【答题】有m个苹果,每袋装8个,可以装()袋.A.m÷8B.8mC.m﹣8【答案】A【分析】求可以装多少袋,根据:总数量÷毎袋装的个数=装的袋数,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答】m÷8(袋).所以可以装m÷8袋;故选A.16.【答题】钢笔的价格比圆珠笔价格的2倍还多1.5元.如果圆珠笔每支a元,那么钢笔每支()元.A.2a-1.5B.2a+1.5C.a2+1.5D.a2﹣1.5【答案】B【分析】由题意“钢笔的价格比圆珠笔的2倍还多1.5元”可得,钢笔和圆珠笔价格之间的关系:钢笔的价格=圆珠笔的价格×2+1.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a×2+1.5=2a+1.5(元).答:钢笔每支2a+1.5元.17.【答题】长方形的周长是c米,宽4米,长是()米.A.c÷2﹣4B.(c﹣4)÷2C.c﹣4×2【答案】A【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知道,长加宽的和的2倍是周长,那周长除以2就是长和宽的和,再根据宽是4米,由此即可求出长.【解答】c÷2﹣4米.答:长是c÷2﹣4米.18.【答题】—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5,个位上的数字是a,则这个数是()A. 5aB. 50aC. 50+a【答案】C【分析】这是一道数的排列的题,十位上的数要乘10.【解答】—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是5,个位上的数字是a,则这个数是5×10+a=50+a.所以正确答案是C.19.【答题】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绘画有a人,比书法人数的2倍少4人,书法小组有多少人?正确的算式是()A. 2a﹣4B. a÷2﹣4C. (a+4)÷2D. (a﹣4)÷2【答案】C【分析】由题意得:绘画小组的人数=书法人数×2﹣4,所以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4就是书法小组的人数的2倍,再除以2就是书法小组的人数.【解答】书法小组的人数有:(a+4)÷2.选C.20.【答题】王老师家的电表五月抄表数是360度,六月抄表数是401度,已知家用电的价格是每度x元,那么王老师家六月应该缴纳电费()元.A.401xB.41xC.360x【答案】B【分析】要求王老师家六月份应该缴纳电费多少元,应先根据“六月份抄表数﹣五月份抄表数=六月份用电的度数”这个等量关系式算出六月份的用电度数,然后再进一步算出缴纳的电费即可.【解答】(401﹣360)×x=41×x=41x.答:王老师家六月份应该缴纳电费41x元.。
二00七年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二单元书面测试题(一) (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90分钟完卷)姓名得分一、填空。
(23分)1、计算750-36÷18×6,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按顺序计算36×18÷6+750,第二步应算( )法。
2、在计算720÷[3×(40+20)],应该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 )。
4、运用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85+a+15=(□+□)+□ (9×125)×8=□×(□×□)48×25=40×□○8×□ 165×15+35×15=(□○□)×□5、一个数除以12,商15,余4,求这个数。
可列式为( )这个数是( )。
6、30÷6=5,我们可以说( )能被( )整除,或者说( )能整除( )。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0分)1、236-(132-36)=236―36―132 ( )2、因为0×5=0,所以0÷5=0,0÷0=5 ( )3、除数是3,余数最大只能是3。
( )4、用小括号和中括号都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 )5、在计算(136-36)÷(12+13)时,可以先算减,再算加,最后算除法;也可以将减法和加法同时计算,再算除法。
(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203×65-3×65=(203-3)×65是运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2、根据8610÷35=246可以直接说出答案的是( )。
A、246÷35B、8610÷246C、35×2463、根据3409+463=3872可以直接说出答案的是( )。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卷(B)一、判断题(每道小题2分共16分)1.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 758+396=758+400 4 ( )3. 596-98=596-98-2 ( )4. 72×(38+42)=72×38+42( )5. 900÷700=9÷7=1……2( )6. 1456-(324+456)= ( )7. 54÷(3+6)=54÷3+54÷6( )8. 因为A-8=B-6,所以A>B ( )二、填空题(1-3每题2分, 第4小题4分, 第5小题10分, 第6小题16分, 共36分)1. 把势子9+9+9+9+9改写成乘法式子是:2. 一个数的亿位上,百万位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6,其余列位都是0,那个数写作:( ).3. 把a+4+a+4+a+4写成积的形式是: .4. 50吨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 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积是( ).6. 5245036是( )位数,最左侧的"5"在( )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表示5个( ).另一个"5"在( )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表示5个( ).两个"5"所表示的值相差( ).三、简算题(每道小题4分共24分)1. 3675-29982. 2365-(307+365)3. (7×8715+3×8715)÷154. 45×99+455. (343+685+157)-5856. 396×25四、应用题(每道小题6分共24分)1. 某煤矿四月份计划出煤38400吨,技术革新后平均天天比原计划天天增产256吨,四月份实际生产多少吨煤?(按30天计算)2. 第一小组有6个人,其中5个人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加上王刚的分数后,平均成绩是87分,王刚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分?3. 两个水管同时向池中放水,粗管每小时放水15吨,细管每小时放水11吨,通过8小时把水放满,那个水池能装多少吨水?(用两种不同方式计算)4.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别离增加5米,扩建后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小学数学第八册复习卷班级:姓名:等级:一、我会认真填(18 %,第10题每空2%,其余每空1%)1.24÷(75-67)×60,要先算()。
2、210.21读作(),把它先扩大1000倍,再缩小100倍得到的数是()。
3、2010年某区居民储蓄金额为98464700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元。
(保留一位小数)。
4、4.06吨=()吨()千克 6米6厘米=()米5、37×A×B= ○( ○ ),运用了()定律。
6、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8.01 8.002 7.999 8.022 8.20()<()<()<()<()7、三时整,时针与分针成()角,六时整,时针与分针成()角.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顶角是()度。
它又是一个()三角形。
9.数学课本相邻的两边互相(),相对的两边互相()。
10、在一条全长3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不装),每隔50米安一座。
一共要安装()座路灯。
二、我会辩是非。
(6%)1、0.1和0.10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2、15×75×25=15×(75+25)()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和8厘米,它的周长是17厘米。
()4、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45°,76°和58°。
()。
(35+45)÷10÷5 ()6、35与45的和除以10与5的商,商是多少?列式为:三、我会细心选。
(6%)1、1.一个数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其近似数是5.0,这个数原来最大是(),最小是()① 5.5和4.5 ②5.04和4.95 ③5.04和4.55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剪拼成一个平角。
①直角②锐角③钝角④以上都是3、个位上的2是百分位上2的()。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甲数增加1.2后比乙数少0.75.已知乙数是2.95,那么甲数是______.【答案】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减法.【解答】甲数增加1.2后比乙数少0.75,已知乙数是2.95,求甲数是多少,列式计算如下:2.95−0.75−1.2=2.2−1.2=1.故答案为1.2.【答题】计算:1+0.9+0.09+0.009=______.【答案】1.99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不进位小数加法.【解答】1+0.9+0.09+0.009=1.999.3.【答题】一根绳子剪去4.3米,剩下的比剪去的多10.21米,这根绳子原来长______米.【答案】18.8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法.【解答】已知一根绳子剪去4.3米,剩下的比剪去的多10.21米,求剩下的绳子长多少米,用加法,列式计算为:10.21+4.3=14.51(米);求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用加法,列式计算为:14.51+4.3=18.81(米).列综合算式为:10.21+4.3+4.3=18.81(米).所以这根绳子原来长18.81米.4.【答题】小华爸爸身高1.78米,小华比爸爸高0.2米,小华的妈妈比小华矮0.4米.小华的妈妈的身高是______米.【答案】1.5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混合运算.【解答】小华爸爸身高1.78米,小华比爸爸高0.2米,则小华身高是:1.78+0.2=1.98(米);小华的妈妈比小华矮0.4米,小华的妈妈身高是:1.98-0.4=1.58(米).列综合算式为:1.78+0.2−0.4=1.98−0.4=1.58(米).所以小华的妈妈身高是1.58米.5.【答题】班级进行跳高测验,李明跳了1.24米,张伟跳得比李明高0.13米,刘华跳得比张伟低0.02米.刘华跳了______米.【答案】1.3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李明跳了1.24米,张伟跳得比李明高0.13米,张伟跳了:1.24+0.13=1.37(米);刘华跳得比张伟低0.02米,刘华跳了:1.37-0.02=1.35(米).列综合算式为:1.24+0.13−0.02=1.37−0.02=1.35(米).所以刘华跳了1.35米.6.【答题】亮亮家两个月的水费情况如下表所示.50元()缴两个月水费.A.够B.不够【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的应用.【解答】亮亮家两个月的水费分别是4月份23.8元,5月份25.35元,判断50元够不够缴两个月水费,用减法.脱式计算为:50−23.8−25.35=26.2−25.35=0.85(元).缴两个月费用后还剩下0.85元,所以够缴两个月水费.故选A.7.【答题】一根5米长的彩带,小明用去1米5厘米,小宇用去1.6米,还剩().A.1.9米B.2.35米C.3.1米【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连减.【解答】1米=100厘米,则1米5厘米=1.05米.一根5米长的彩带,小明用去1米5厘米,即1.05米,小宇用去1.6米,求还剩多少米,列式计算为:5-1.05-1.6=3.95-1.6=2.35(米).故选B.8.【答题】面包每个2.70元,酱油每瓶4.85元,果汁每瓶5.80元.妈妈买2个面包、1瓶酱油和2瓶果汁,她带了20元()买这些商品.A.够B.不够【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法.【解答】已知面包每个2.70元,则买2个面包需要:2.70+2.70=5.4(元);果汁每瓶5.80元,则买2瓶果汁需要:5.80+5.80=11.6(元);酱油每瓶4.85元.,妈妈买2个面包、1瓶酱油和2瓶果汁,则共需要:5.4+4.85+11.6=10.25+11.6=21.85(元).21.85>20,所以妈妈带20元不够买这些商品.故选B.9.【答题】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______千米.【答案】4.02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法运算.【解答】已知大西洋平均深度为3.627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比它深0.27千米,则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为:3.627+0.27=3.897(千米);太平洋平均深度比印度洋深0.131千米,求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列式计算为:3.897+0.131=4.028(千米).列综合算式为:3.627+0.27+0.131=3.897+0.131=4.028(千米).答: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4.028千米.10.【答题】下表是小明的爸爸近三个月的手机通话费.这三个月,小明爸爸的手机通话费共______元.【答案】145.7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连加.【解答】小明爸爸三个月的手机通话费分别为41.28元、50.75元、53.72元,求总共的手机通话费,列式计算为:41.28+50.75+53.72=41.28+53.72+50.75=95+50.75=145.75(元).所以小明爸爸的手机通话费共145.75元.11.【答题】兴华工程队为灾区修路,第一天修了78.6米,第二天修了80.9米,第三天修了85.5米.这个工程队三天共修路______米.【答案】24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连加.【解答】三天修路的长度加起来就是一共修路的长度,所以三天共修路:78.6+80.9+85.5=159.5+85.5=245(米).答:这个工程队三天共修路245米.12.【答题】5.8+4.2-5.8+4.2=0.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答】具体计算如下:5.8+4.2−5.8+4.2=10−5.8+4.2=4.2+4.2=8.4.故错误. 13.【答题】10.8连续减3次0.3,结果是9.5.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答】10.8连续减3次0.3的结果是:10.8−0.3−0.3−0.3=10.5−0.3−0.3=10.2−0.3=9.9.故错误.14.【答题】20-13.5+5.5=20-19=1. ()【答案】×【解答】当算式中只含有同级运算且不含括号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所以20-13.5+5.5=6.5+5.5=12.故错误.15.【答题】19.45与0.58的和比0.73大______.【答案】19.3【分析】先求出19.45与0.58的和,再减去0.73即可.【解答】求19.45与0.58的和比0.73大多少,列式计算为:19.45+0.58-0.73=20.03-0.73=19.3或0.58+19.45-0.73=20.03-0.73=19.3.16.【答题】小胖到书店买书,他买了一本单价为9.9元的故事书和一本单价为15.8元的文艺书,给了售货员50元,应找回______元.【答案】24.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解答】应找回的钱等于给售货员的钱减去故事书和文艺书的价钱.可列综合算式如下:50-9.9-15.8=40.1-15.8=24.3(元).答:应找回24.3元.17.【答题】在跳远比赛中,小华跳了3.26米.小东跳的比小华远0.4米,比小强跳的近0.25米,小强跳了______米.【答案】3.91【解答】在跳远比赛中,已知小华跳了3.26米,小东跳的比小华远0.4米,比小强跳的近0.25米,求小强跳了多少米.所以小东跳的米数为:3.26+0.4=3.66(米);小强跳的米数为:3.66+0.25=3.91(米).列综合算式为:3.26+0.4+0.25=3.66+0.25=3.91(米).答:小强跳了3.91米.18.【答题】一本故事书需要______元.【答案】1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解答】由题可知,一个书包86元,剩下的钱买一本故事书剩下2.8元,一共带了100元,求一本故事书需要多少元,列式计算如下:100−86−2.8=14−2.8=11.2(元).答:一本故事书需要11.2元.19.【答题】小青有20元钱,买了一本笔记本15.6元,一张贴纸2.8元.应找回______元.【答案】1.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答】已知小青有20元钱,买了一本笔记本15.6元,一张贴纸2.8元,求应找回多少元,即是小青有的钱数减去买笔记本和买贴纸一共花的钱数,列式计算为:20−(15.6+2.8)=20−18.4=1.6(元).答:应找回1.6元20.【答题】四(1)班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1.24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华跳了______米.【答案】1.3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答】小伟跳的比小明高0.13米,小伟跳了:1.24+0.13=1.37(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0.02米,小伟跳了:1.37-0.02=1.35(米).综合算式计算如下:1.24+0.13-0.02=1.37-0.02=1.35(米).答:小华跳了1.35米.。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
元试卷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试卷(B)
?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 2分共 16分 )
1.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2. 758+396=758+4004 ( )
3. 596-98=596-98-2 ( )
4. 72×(38+42)=72×38+42( )
5. 900÷700=9÷7=1……2 ( )
6. 1456-(324+456)= ( )
7. 54÷(3+6)=54÷3+54÷6( )
8. 因为A-8=B-6,所以A>B ( )
二、填空题(1-3每题 2分, 第4小题 4分, 第5小题 10
分, 第6小题 16分, 共 36分)
1. 把式子9+9+9+9+9改写成乘法式子是:
2. 一个数的亿位上,百万位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6,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3. 把a+4+a+4+a+4写成积的形式
是: .
4. 50吨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5. 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积是( ).
6. 5245036是( )位数,最左边的"5"在( )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 ),表示5个( ).另一个"5"在( )位上,
它的计数单位是( ),表示5个( ).两个"5"所表示的值相差( ).
三、简算题(每道小题 4分共 24分 )
1. 3675-2998
2. 2365-(307+365)
3. (7×8715+3×8715)÷15
4. 45×99+45
5. (343+685+157)-585
6. 396×25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共 24分 )
1. 某煤矿四月份计划出煤38400吨,技术革新后平均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增产256吨,四月份实际生产多少吨煤(按30天计算)
2. 第一小组有6个人,其中5个人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加上王刚的分数后,平均成绩是87分,王刚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分
3. 两个水管同时向池中放水,粗管每小时放水15吨,细管每小时放水11吨,经过8小时把水放满,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吨水(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
4.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5米,扩建后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