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全国四大科教城市合肥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这不是合肥自称的,是国家给的。
有江泽民主席的题词为证。
世界上第一台VCD诞生于合肥,世界上第一台EVD也诞生于合肥。
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第一台变容式冰箱等等等均诞生于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除首都北京以外,合肥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
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及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
部属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肥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集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3研究所中国电子科集团第第16研究所国家实验室,合肥3个全国第一世界有8位研究纳米的专家,如果中国有四位,那有两位就在合肥!国字号的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就在合肥。
合肥市人口中大学学历人口比例、人口综合素质在全国是位居前列的。
这不是我说的,是联合利华的调查报告的结果,截至2009年底合肥现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近100所。
博士授权点138个、有24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在中部城市中名列前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数在中部城市中排序第一;拥有各类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358家,各类科技人员30余万人。
西安其强大的国防科研院所,航空一集团,二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都有大量的研究所在西安,航空航天科技人才占全国接近一半!西安有各类高等院校42所,1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100处博士学位授予点和300多处硕士学位授予点,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的现代化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的摇篮。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各省市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览表北京
[编辑]天津
[编辑]上海
江西
无
[山东
济南
[编辑]河南无
[编辑]湖北[编辑]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实验室代码,详情请参见本条目附表二。
香港
[编辑]澳门
∙由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设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澳门大学设立: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编辑]青海无
[编辑]宁夏无
[编辑]新疆无。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199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开放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1999.11.10•【文号】国科发基字[1999]502号•【施行日期】1999.11.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199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开放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字〔1999〕502号)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卫生部、农业部、信息产业部、铁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根据“关于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新一轮评估的通知”(国科发基字〔1999〕064号)和“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的通知”(国科发基字〔1999〕113号)的精神。
1999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对化学学科的十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十一个部门开放实验室进行了评估。
评估采用了新的评估综合指标体系。
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在对基金会上报的评估结果认真审核后,现将评估结果通知如下:1.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化学制备开放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五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精细加工合成国家重点实验室、胶体与界面化学开放实验室、生物有机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一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五个实验为不予资助类实验室。
其它十九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详见附件一)。
2.科技部将对优秀和良好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部门开放实验室给予资助运行补助经费。
不予资助类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将不再安排参加下一轮的实验室评估,连续两次被评为“不予资助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取消“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格。
3.希望各参评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在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和不足,加强各项管理工作,找准“十五”期间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大力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努力创造有利于产生创新成果的学术氛围和生活、工作环境,开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内外合作和交流,从而使实验室研究水平有大的提高,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在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方面的竞争力,在“占有世界一席之地”的目标上迈出更新的步伐。
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又名法人单位)参与单位(又名产学研合作单位)主管单位1 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及其所属的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教育部2 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教育部3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教育部4 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教育部5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发展改革委6 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7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8 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9 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吉林大学10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 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13 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发展改革委14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济大学教育部15 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宁波振宁牧业有限公司、杭州汇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康德权科技有限公司16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大学江苏省发展改革委17 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18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19 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大学20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捷网络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湖北省发展改革委21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教育部22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南大学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部23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中南大学教育部2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发展改革委25 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中科院26 煤炭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科学院27 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西煤化工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28 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科院计划财务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天工艺与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9 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深圳市任子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30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北京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31 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32 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华宇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地奥集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33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34 真空技术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省发展改革委35 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煤矿山工程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36 煤矿采掘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科总院太原分院等山西省发展改革委37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石油西安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油田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9 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石油管道局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40 石化工业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41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北京)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42 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昆明、广州)南方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43 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沈阳变压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有限公司44 高压电气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45 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发展改革委46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发展改革委47 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发展改革委48 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山东省发展改革委49 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50 功能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1 TFT-LCD关键材料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市发展改革委52 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市发展改革委53 钢铁制造流程优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冶金自动化研究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4 先进金属材料涂镀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55 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56 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57 船舶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船重工711所沪东重机、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58 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59 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北方)长春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60 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方)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61 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原中国网通集团中国网通、北京市北邮通信技术公司(代表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62 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江苏长电科技股份公司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深圳微电子所、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江苏省发展改革委63 电子信息产品协同互联国家工程实验室闪联公司联想、TCL、长城、长虹、创维、海信、康佳、中和威、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发展改革局64 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65 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实验室海尔集团青岛市发展改革委66 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发展改革委67 制浆造纸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生物医药行业 68 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69 作物细胞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70 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71 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卫生部72 中药过程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73 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广西药用植物园74 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威高集团山东省发展改革委75 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大百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6 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考研参考书目432统计学1、《统计学》,贾俊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版。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李永乐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
4、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版。
请以招生简章为准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其中专业知识成绩占60%,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成绩占20%。
附件:批准建设的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实验室名称实验室主任建设承担单位单位负责人实验室代码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符习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袁隆平李晓红2011DA770014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学喻树迅娄源功2011DA125024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张守攻杨传平2011DA169034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庆友西南大学王小佳2011DA105044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2011DA105054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善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唐纪良陈晓阳2011DA790064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胡盛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2011DA131078 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香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李书章2011DA V00088 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家豪南京医科大学陈琪2011DA690098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庾石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2011DA131108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中国药科大学吴晓明2011DA105118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2011DA144123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志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2011DA121133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浩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匡尚富2011DA126143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2011DA105153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2011DA17316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倪四道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孙和平2011DA173173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2011DA173183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志标兰州大学周旭红2011DA105194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2011DA173203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兴国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韩兴国2011DA173213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段吉安中南大学黄伯云2011DA105227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占成北京科技大学徐金梧2011DA105237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铁军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2011DA105247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熊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荻2011DA124257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段献忠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2011DA105267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刘吉臻2011DA105277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晓红重庆大学林建华2011DA105287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2011DA173295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方滨兴2011DA105305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东琳2011DA173315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柴天佑东北大学丁烈云2011DA105325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建东复旦大学杨玉良2011DA10533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王子镐2011DA105346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修建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2011DA105356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钟登华天津大学李家俊2011DA105367 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岳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岳良2011DA173372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薛其坤清华大学顾秉林2011DA105382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德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宣明2011DA173395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曹镛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2011DA105406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和生侯建国2011DA173412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宗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樊菁2011DA173422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鞠熀先南京大学陈骏2011DA105431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饶子和南开大学龚克2011DA105444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学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2011DA173454 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家淮厦门大学朱崇实2011DA105464 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薛勇彪2011DA173474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杏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2011DA173484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张杰2011DA105494。
科学计算国际暑期学校通 知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拟举办科学计算国际暑期学校。
本次暑期学校将 在地震波图像的数学模型与计算和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区域分解算法两个专题邀请三位有 很深造诣的专家授课,介绍前沿研究成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时间安排:2011 年7月25日报到;7月26日-8月6日授课;8月7日返程。
二.招生对象: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高年级研究生,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
三.招生人数:正式学员40 人。
四.学员待遇:实验室为每位通过考核的学员提供每人每天生活津贴50 元,不超过800 元的一次往返路费(限火车硬座或长途汽车),且提供住宿。
另外,实验室还将为正式学员提供授课讲义,互联网,自习室等必需辅助学习条件。
五.课程安排:课程名称: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omputation of Seismic Wave Imaging学时: 2011 年7 月26 日-8月6日,每周1、3、5 上午各3 学时,共18 学时授课专家:Dr. Zhang Yu and Xu Sheng, CGGVeritas (Houston)课程名称: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s for Nonlinear PDEs学时: 2011 年7 月26 日-8月6日,每周2、4、6 上午各3 学时,共18 学时授课专家:Professor Cai Xiaochuan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六.注意事项:(1)学员应遵守暑期学校的安排,按时听课,课程结束后须参加考试或考核。
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和暑期学校的要求和纪律。
(2)学员在学习期间如发生医疗费用及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学员本人及其派出单位承担。
七.报名方式:申请者须于2011 年5月19 日前向实验室提交有关申请表和两位专家推荐信,申请表下载地址为:/news/conferences.html。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先进材料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清华大学)应用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阻燃材料研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作物遗传与特异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信号采集与处理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机器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开放实验室(重庆大学)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卫生部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北京大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及机器人机构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免疫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单原子分子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生育健康部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肾脏疾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快电子学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科院数字地图制作与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IFICATION PROCESSING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专业(试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信息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此外还拥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和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等。
2010年11月成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旨在从国家层面搭建一个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合作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研究领域涵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共有16个硕士点和13个博士点(二级学科),分布在经济学、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一级学科中,可以在此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在200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院数学学科的整体评估得分为本学科的最高分数。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招生类别为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9年共计划招收122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16数学分析现行(公开发行)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数学系用数学分析教程。
801高等代数[1]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2003年7月第3版,2003年9月第2次印刷.[2] 复旦大学蒋尔雄等编《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 张禾瑞,郝鈵新,《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复试原则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领导下,按研究所成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小组,设组长1人、秘书1人。
⾼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并利⽤计算机进⾏有关的信息表⽰、收发、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法和技术的学科;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络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法主⼲课程1.公共课程:数学(⾼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英语、体育、2.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级语⾔、汇编语⾔、编译原理、图形学、⼈⼯智能、计算⽅法、⼈机交互、⾯向对象⽅法、计算机英语等。
3.专业⽅向课程: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络基础、计算机编译原理、计算机数据库原理、C语⾔/c++语⾔、Java语⾔等这⾥涉及了⼤量的数学专业的发展:1.⽬前计算机的技术展现了以下特点:A.智能化:具有模拟⼈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使计算机成为智能计算机.研究领域包括模式识别、图像识别、⾃然语⾔的⽣成和理解、博弈、定理⾃动证明、⾃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B.⽹络化:⽤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个规模⼤、功能强、可以互相通信的⽹络结构C.多媒体技术:使多种信息(包括⽂本、视频图像、图形、声⾳、⽂字等)建⽴了有机联系,并集成为⼀个具有⼈机交互性的系统。
就是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
2.未来的计算机A.量⼦计算机:遵循量⼦⼒学规律进⾏⾼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的量⼦物理设备,当某个设备是由两⼦元件组装,处理和计算的是量⼦信息,运⾏的是量⼦算法时,它就是量⼦计算机B.神经⽹络计算机:⼈脑总体运⾏速度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可把⽣物⼤脑神经⽹络看做⼀个⼤规模并⾏处理的、紧密耦合的、能⾃⾏重组的计算⽹络。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核是以大科学设施为基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选择了符合自身条件且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必须以已建成并形成一定集聚度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发布实施《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面向“十四五”,我国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应用驱动倒逼基础研究,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面向中长期,我国将加强国家科学中心的系统性布局,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一、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6年2月,由上海市主导,中国科学院和部属重点高校主要参与建设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加快推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核心任务,是代表世界一流水平大科学装置群的集聚地,是交叉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的策源地,是我国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和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支撑地。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四个方面入手有力有序加快建设,搭建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础架构(见表1)。
一是建立了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量子通信等大科学装置,支撑物理、材料、生命等领域的重大原始创新。
二是组织推动了一批大科学行动计划,目前正在进行的有类脑智能科技行动计划、能源领域科技行动计划、纳米科技行动计划等,旨在前沿交叉领域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
三是培育和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汇聚张江,加快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推动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张江进行布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路径及思考■文/曹方 王楠 何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BSERVATION观察BSERVATION观察局,面向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形成支撑国家科学中心发展的创新资源“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