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考试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850.43 KB
- 文档页数:38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商隐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李白的《静夜思》B.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D.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A. 《水调歌头》B. 《雨霖铃》C. 《念奴娇》D. 《永遇乐》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首词?A. 苏轼的《江城子》B. 李清照的《如梦令》C. 晏殊的《蝶恋花》D. 秦观的《鹊桥仙》A.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B.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诗鬼”是李贺的别称。
()3. “建安七子”包括曹操、曹植、曹丕。
()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形容王维的诗作。
()5. “唐宋八大家”不包括李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子衿,______我心。
”2. “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
”3. “海内存知己,______。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______》。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楚辞”。
2. 请列举唐代两位著名边塞诗人。
3. 请解释“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4. 请简述“永字八法”。
5. 请解释“诗言志”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表达的情感。
2. 分析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展现的景象。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2. 请以“月夜”为主题,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活动。
2. 设计一个“唐诗宋词”知识竞赛的方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1西园是()时期诗人文士的饮酒、宴乐聚会之地。
(1.0分)1.0分A、三国B、南北朝C、宋朝D、五代我的答案:A2“精警奇肆,几于握拳透爪”是()对陈亮之词的点评。
(1.0分)1.0分A、陈廷焯B、王国维C、况周颐D、张惠言我的答案:A3“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
(1.0分)1.0分A、《说文解字·序》B、《毛诗正义·序》C、《文心雕龙》D、《诗品·序》我的答案:B4诗歌要有神韵,下列提出“神韵说”的评论家是哪一位?()(1.0分)1.0分A、司空图B、严羽C、王国维D、王士祯我的答案:D5()被称为“花间鼻祖”。
(1.0分)1.0分A、赵崇祚韦庄C、温庭筠D、欧阳炯我的答案:C6“一团团逐对成球”咏的是()。
(1.0分)1.0分A、牡丹花B、绣球花C、柳絮D、雪花我的答案:C7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1.0分)1.0分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8以香草美人象征对美好品格的追求,这一表达方式沿袭了()的传统。
(1.0分)1.0分A、温庭筠B、司马相如C、屈原D、孔子我的答案:C9()最早使词由伶工歌词转向士大夫之词。
(1.0分)1.0分A、苏东坡B、李后主C、温庭筠柳永我的答案:B10“过尽千帆皆不是”中以“帆”指代“船”,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1.0分)1.0分A、象征B、寓托C、外应物象D、举隅我的答案:D11柳永的《定风波》的体制是什么?()(1.0分)1.0分A、小令B、中调C、长调D、单调我的答案:C12诗经中()是民间的歌诗,反应人民的风俗和生活。
(1.0分)1.0分A、颂B、小雅C、大雅D、国风我的答案:D13()成立了东文学社,以研习东洋和西洋的种种学问。
(1.0分)1.0分A、王国维B、罗振玉C、康有为D、梁启超我的答案:B14与辛弃疾的“西北浮云”之句中的典故相关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1.0分)1.0分司马相如B、庄子C、张华D、曹丕我的答案:D15“衣锦尚褧”中的“褧”指的是()。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修订无错版1.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
A、《诗经》B、《大学》C、《礼记》D、《春秋》我的答案:B2《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A、国风B、雅C、正声D、颂我的答案:D3“诗言志”出自古书()。
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尚书》D、《论语》我的答案:C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A、Book of SongsC、Book of DocumentsB、Book of RitesD、Book of Change我的答案:C2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D、来源于现实生活3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A、雅乐B、清乐C、宴乐D、胡乐我的答案:B4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当时传唱度低D、无人刊刻流传我的答案:C2《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山河美景D、美女、爱情我的答案:D3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清乐B、雅乐C、胡乐D、法曲我的答案:B4《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5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1“衣锦尚褧”出自古书()。
A、《诗经》B、《论语》C、《花间集》D、《礼记》我的答案:D2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
A、山眉B、发型C、枕头D、山屏我的答案:B3“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含答案)1.《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颂】2.“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3.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对】5.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6.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7.《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Book of Documents】8.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9.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对】10.“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对】11.《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12.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13.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14.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对】15.《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16.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17.“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18.“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19.《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对】20.《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21.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22.《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错】23.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对】24.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25.《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屈原】26.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27.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28.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对】29.《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http://docwendoccom/b743e2d787cfd1086a676f378html”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对】30.《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180】31.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32.《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中华诗词之美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及时分享,共同学习进步得分:89 已完成一.单选题(50题,分)1、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中的第二境界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B.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C.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分我的答案:D2、下列哪一本着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分我的答案:C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作者是()。
A.冯延巳B.李清照C.温庭筠D.晏殊分我的答案:D4、《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分我的答案:C5、“现代三圣”不包括下列哪一位()A.梁漱溟B.熊十力C.马一浮D.陈寅恪分我的答案:D6、“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一句出自()。
A.李白B.屈原C.杜甫D.苏轼分我的答案:C7、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哪一位()A.温庭筠B.韦庄C.苏轼D.李煜分我的答案:D8、由物及心指的是下列哪一种诗歌表现手法()A.赋B.比C.气D.兴分我的答案:D9、下列哪一位才子吟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A.王之涣B.苏轼C.杜甫D.纪晓岚分我的答案:D10、“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A.举隅B.转喻C.暗喻D.明喻分我的答案:C11、“秦妇吟秀才”指的是()。
A.温庭筠B.王建C.冯正中D.韦庄分我的答案:D12、“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拟()而作。
A.《上山采蘼芜》B.《江南》C.《江南曲》D.《暮秋独游曲江》分我的答案:C13、与辛弃疾的“西北浮云”之句中的典故相关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A.司马相如B.庄子C.张华D.曹丕分我的答案:D14、“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1.0分)1.0分我的答案:D2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观点出自()。
(1.0分)1.0分我的答案:D3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
(1.0分)1.0分我的答案:C4李笠翁所言“上不似诗,下不类曲”指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5姚斯《接受美学》认为,读诗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
(1.0分)1.0分我的答案:D6王国维所言的“第三境”指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B7屈原在《离骚》中写衣服的美好,是为了表示()。
(1.0分)1.0分我的答案:B8周敦颐认为,自李唐以来世人都比较偏爱哪一钟花?()(1.0分)1.0分我的答案:D9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0中国语言文字有何特质?()(1.0分)0.0分我的答案:A11“向西风愁听佩环声”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1.0分)1.0分我的答案:D12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中主指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3“采之欲遗谁”的“遗”应当读作()。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4《诗经·硕鼠》表现了作者对()的讥讽。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5“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拟()而作。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6“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这一观点出自下列哪一本论著?()(1.0分)1.0分我的答案:B17《长门赋》是()为被打入冷宫的陈皇后缩写。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8“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出自()。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9“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0分)1.0分我的答案:C20词“自是一家”是()提出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D21“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现佛身”,莲代表()(1.0分)1.0分我的答案:D22“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用了下列哪位诗人的典故?()(1.0分)1.0分我的答案:C23下列不属于新批评流派的观点是()。
一、单项选择题〔题数:25,共 50.0 分〕1周敦颐认为,自唐以来世人都比拟偏爱哪一钟花?〔〕〔2.0分〕A、菊花B、莲花C、梅花D、牡丹我的答案:D2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0分〕A、赋B、比C、兴D、喻我的答案:A3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中的第二境界是〔〕。
〔2.0分〕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B、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C、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的答案:D4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哪一位?〔〕〔2.0分〕A、温庭筠B、韦庄C、轼D、煜我的答案:D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
〔2.0分〕A、"论语"B、"诗品"C、"诗经"D、"昭明文选"我的答案:C6商隐"九日"中“空教楚客咏江离〞一句,与以下哪一位文人相关?〔〕〔2.0分〕A、白B、司马相如C、屈原D、项羽我的答案:C7“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评价的是〔〕的作品。
〔2.0分〕A、温庭筠B、韦庄C、煜D、正中我的答案:D8在"离骚"中,以下不能用来喻托美德、才能的选项是〔〕。
〔2.0分〕A、香草B、华服C、蛾眉D、苍天我的答案:D9提出词至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观点的是〔〕。
〔2.0分〕A、丕B、正中C、王水照D、王国维我的答案:D10"饮水词"的作者是〔〕。
〔2.0分〕A、司马相如B、商隐C、晏殊D、纳兰性德我的答案:D11小楼昨夜又东风〞的“东风〞照应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什么?〔〕〔2.0分〕A、秋月B、往事C、秋月和春花我的答案:D12王国维认为“写境〞是哪一派的作风?〔〕〔2.0分〕2.0分A、理想派B、自然派C、想象派D、写实派我的答案:D1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摘自〔〕。
辛弃疾词的特点已完成1 辛弃疾的“西北浮云”句所用典故出自()。
. A、曹丕 . B、司马相如 . C、庄子 . D、张华我的答案:A2 “平生塞北江南”出自辛弃疾的作品,其词牌名是()。
. A、《鹧鸪天》 . B、《水龙吟》 . C、《清平乐》 . D、《永遇乐》我的答案:C3 “燃犀下看”这一典故出自()。
. A、《史记》 . B、《诗经》 . C、《汉书》 . D、《晋书》我的答案:D4 在中国一向认为“斜阳”是一个朝廷衰败的现象。
()我的答案:√5 王国维由“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等句联想到屈原的《离骚》。
()我的答案:×词的演变已完成1 关于柳永的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由小令开拓出长调B、内容上由伤春转变为悲秋C、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D、写出小令之中的幽微婉约的好词我的答案:C2 长调作为诗调体式之一,字数大概是()。
A、59至90个字B、91个字以上C、91至120个字D、121个字以上我的答案:B3 关于周邦彦的《六丑》,说法错误的是()。
是一首“中吕调”曲 B、共有一百四十字 C、是用六种不同的曲调拼在一起 D、前片九仄韵,后片八仄韵我的答案:D4 《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压入声韵。
()我的答案:√5 长调在敦煌曲子词里就已出现;我的答案:√3长调在敦煌曲子词里就已出现。
()我的答案:√赏析周邦彦之词已完成1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是因为柳树有()的寓意。
A、相思的感情B、可以代表故乡C、“留”的谐音字D、A和C 我的答案:D2 对周邦彦词的评论“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出自()。
A、《冷斋夜话》B、《蕙风词话》C、《白雨斋词话》D、《人间词话》我的答案:C3 关于周邦彦的词,评论不正确的是()。
A、声音拗折B、前后句子好像不相干C、有出人意表之妙处D、直抒胸臆我的答案:D4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
1、以下关于诗和词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2.00分)∙A.词以境界为最上,因此词有境界,而诗无境界∙B.诗言志,因此诗的文学创作只能论述志意∙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D.诗能写国家的离乱,而词不能写2、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2.00分)∙A.雅乐∙B.宴乐∙C.清乐∙D.胡乐正确答案: C 、3、“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这里“婵娟”是指:(2.00分)∙A.嫦娥∙B.美女∙C.容貌∙D.美貌4、“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义,其才学足以著书……”这段话出自:(2.00分)∙A.萧统∙B.曹丕∙C.吴质∙D.曹植5、“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句词采用了以下哪种叙写手法?(2.00分)∙A.外应物相∙B.隐喻∙C.拟人∙D.转喻6、“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所作。
(2.00分)∙A.秦观∙B.晏殊∙C.晏几道∙D.王国维7、“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庸”,这首《春宫怨》的作者是?(2.00分)∙A.杜荀鹤∙B.杜牧∙C.杜甫∙D.杜审言8、“华开莲现,花落莲成”是出自:(2.00分)∙A.《金刚金》∙B.《妙法莲华经》∙C.《心经》∙D.《法华经》正确答案: B 、9、“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这是用了()的手法(2.00分)∙A.兴∙B.叙∙C.喻10、最早的词学是从哪里发展来的?(2.00分)∙A.《草堂诗余》∙B.《和清真词》∙C.宋人笔记∙D.《人间词话》11、“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等句,张惠言由此联想到的历史名人是?(2.00分)∙A.曹丕∙B.屈原∙C.司马相如∙D.辛弃疾12、“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2.00分)∙A.图画∙B.眉∙C.枕头∙D.发髻13、李白是诗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2.00分)∙A.拟人∙B.暗喻∙C.明喻∙D.隐喻14、请选出下列人物中,时代最晚的一个:(2.00分)∙B.永叔∙C.飞卿∙D.子瞻15、创立了“临桂词派”,被称作“岭表词宗”的是?(2.00分)∙A.王鹏运∙B.郑文焯∙C.况周颐∙D.朱祖谋正确答案: A 、16、王国维认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1.1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3.[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错5.[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错1.21.[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2.[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4.[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对5.[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错1.3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2.[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3.[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我的答案:对4.[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对1.41.[单选题]“衣锦尚褧”中的“褧”指的是()。
A.衣服外的罩衣B.一种布料C.比较厚的衣服D.一种裁剪的形式我的答案:A2.[单选题]“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3.[判断题]《硕人》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
1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1.0分•A、••B、••C、••D、•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空中语耳”出自?1.0分•A、••B、••C、••D、•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新帖绣罗襦”一句中的“襦”是指?1.0分•A、••B、••C、••D、•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6对偶形式的存在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哪种特质?()1.0分•A、••B、••C、••D、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0.0分•A、••B、••C、••D、•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B8怨妇诗的产生根源于()。
1.0分•A、•B、••C、••D、•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就词论词,发其深意”的作品是()。
1.0分•A、••B、••C、••D、•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花间集》中共收录了()首词。
1.0分•A、••B、••C、••D、•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1“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这句话出自()。
1.0分•A、••B、••C、••D、•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
1.0分•A、••B、••C、••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3叶先生2007年“口占绝句二首”,首章用了作品()的诗韵。
1.0分•A、••B、••C、••D、•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下列哪项准确的表达了王国维对李璟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的评价?()1.0分••B、••C、••D、•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5“恐美人之迟暮”中屈原用美人指代:1.0分•A、••B、••C、••D、•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6《鹊踏枝》词牌名,又名()。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1西园是()时期诗人文士的饮酒、宴乐聚会之地。
(1.0分)1.0分A、三国B、南北朝C、宋朝D、五代我的答案:A2“精警奇肆,几于握拳透爪”是()对陈亮之词的点评。
(1.0分)1.0分A、陈廷焯B、王国维C、况周颐D、张惠言我的答案:A3“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出自()。
(1.0分)1.0分A、《说文解字·序》B、《毛诗正义·序》C、《文心雕龙》D、《诗品·序》我的答案:B4诗歌要有神韵,下列提出“神韵说”的评论家是哪一位?()(1.0分)1.0分A、司空图B、严羽C、王国维D、王士祯我的答案:D5()被称为“花间鼻祖”。
(1.0分)1.0分A、赵崇祚韦庄C、温庭筠D、欧阳炯我的答案:C6“一团团逐对成球”咏的是()。
(1.0分)1.0分A、牡丹花B、绣球花C、柳絮D、雪花我的答案:C7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1.0分)1.0分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8以香草美人象征对美好品格的追求,这一表达方式沿袭了()的传统。
(1.0分)1.0分A、温庭筠B、司马相如C、屈原D、孔子我的答案:C9()最早使词由伶工歌词转向士大夫之词。
(1.0分)1.0分A、苏东坡B、李后主C、温庭筠柳永我的答案:B10“过尽千帆皆不是”中以“帆”指代“船”,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1.0分)1.0分A、象征B、寓托C、外应物象D、举隅我的答案:D11柳永的《定风波》的体制是什么?()(1.0分)1.0分A、小令B、中调C、长调D、单调我的答案:C12诗经中()是民间的歌诗,反应人民的风俗和生活。
(1.0分)1.0分A、颂B、小雅C、大雅D、国风我的答案:D13()成立了东文学社,以研习东洋和西洋的种种学问。
(1.0分)1.0分A、王国维B、罗振玉C、康有为D、梁启超我的答案:B14与辛弃疾的“西北浮云”之句中的典故相关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1.0分)1.0分司马相如B、庄子C、张华D、曹丕我的答案:D15“衣锦尚褧”中的“褧”指的是()。
超星尔雅课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一、单选题1“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
A、B、C、D、我的答案:D2下列哪一本着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B、C、D、我的答案:C3下列不属于新批评流派的观点是()。
A、B、C、D、我的答案:D4“燃犀下看”之句中的典故与下列哪一项相关()A、B、C、D、我的答案:C5“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拟()而作。
A、《上山采蘼芜》B、《江南曲》C、《江南》《暮秋独游曲江》我的答案:B6元好问的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引用了谁的典故()A、B、C、D、我的答案:B7词为什么被称为“小词”()A、B、C、D、我的答案:C8李商隐《九日》中“空教楚客咏江离”一句,与下列哪一位文人相关()B、C、D、我的答案:C9王国维认为“写境”是哪一派的作风()A、B、C、D、我的答案:D10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
A、B、C、D、我的答案:C11“东文学社”对主办人是谁()A、B、C、D、我的答案:D1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
A、B、C、D、我的答案:C13“小楼昨夜又东风”的“东风”呼应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什么()A、B、C、D、我的答案:B14《饮水词》的作者是()。
A、B、C、D、我的答案:D15周敦颐认为,自李唐以来世人都比较偏爱哪一钟花()A、B、C、D、我的答案:D16以下哪一位被司马迁描述为“其志洁,故其称物芳”()A、B、C、D、我的答案:C17《木兰花慢》的体制是什么()A、B、C、D、我的答案:C18“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评价的是()的作品。
A、B、C、D、我的答案:D19“新帖绣罗襦”中“罗”指的是什么()A、绸缎B、丝罗C、布衣D、窗帘我的答案:C20韦庄共写了几首《菩萨蛮》()A、B、C、D、我的答案:D21“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这是谁的观点()A、B、C、D、我的答案:D22《南溟》这首诗作的名称“南溟”出自什么典故()A、B、C、D、我的答案:C23由物及心指的是下列哪一种诗歌表现手法()A、B、C、D、我的答案:D24下列哪一位“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之句相关()A、B、C、D、我的答案:D25“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一句出自()。
中华诗词之美章节测试答案产生的背景1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
A、《诗经》B、《大学》C、《礼记》D、《春秋》我的答案:B2《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A、国风B、雅C、正声D、颂我的答案:D3“诗言志”出自古书()。
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D、《论语》我的答案:C 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DocumentsD、Book of Change我的答案:C2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D、来源于现实生活我的答案:D3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A、雅乐B、清乐C、宴乐D、胡乐我的答案:B 4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当时传唱度低D、无人刊刻流传我的答案:C2《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山河美景D、美女、爱情我的答案:D3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清乐C、胡乐我的答案:B 4《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5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1“衣锦尚”出自古书()。
A、《诗经》B、《论语》C、《花间集》D、《礼记》我的答案:D2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
A、山眉C、枕头D、山屏我的答案:B3“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
B、搅扰C、赏弄、观赏D、炫耀我的答案:C 4《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课后习题答案全一、单选题1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包括()。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作品的评价。
我的答案:C 15苏轼的号是()。
二、判断题1王国维说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我的答案:×2《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我的答案:×3小词的妙处是在于它有一种超乎外表语言文字所写的情事以外的意思。
()我的答案:√4《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我的答案:√冯正中曾官至宰相。
()我的答案:√6《虞美人》整首词前六句两两对比,永恒与无常的对比。
()我的答案:√7诗与词的区别是:词之言长,诗之境阔。
()我的答案:√8“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9《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
()我的答案:√10中国文学注重写作的、表达的方法跟技巧。
()我的答案:×11苏轼认为词是可以诗化的。
()我的答案:√12《水龙吟》是一首豪放词。
()我的答案:√13王国维由“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等句联想到屈原的《离骚》。
()我的答案:×14王国维认为词可以表达出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念。
()我的答案:√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妇女注定了是思妇的命运。
()我的答案:√16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我的答案:√17欧阳修的《蝶恋花》被收录在《花间集》中。
()我的答案:×18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19汉语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我的答案:√20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
()我的答案:×21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
()我的答案:√22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大欲。
()我的答案:√23《静庵文集》中大部分是考证的。
()我的答案:√24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
()我的答案:×25李清照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句读不整齐的诗,而不是词。
《迦陵诗词稿》之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夏。
A 1962年B 1956年C 1940年D 1938年2【单选题】阴历的六月按照中国的传统是那种花的月份?A 栀子B 桂花C 荷花D 蔷薇3【单选题】“莲花何旖旎”中“旖旎”的意思是()。
A 颜色鲜艳欲滴的样子B 随风摇摆的样子C 娇美的样子D 花瓣浓密的样子4【单选题】《爱莲说》的作者是()时期的()。
A 南宋;朱熹B 唐;韩愈C 北宋;周敦颐D 北宋,程颐5【判断题】拟诗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6【判断题】《拟采莲曲》的湖云和湖水代表相思的双方。
√7【判断题】“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田田”二字用以形容荷叶茂盛。
√8【判断题】中国乐府中的很多字常常是谐音字。
√9【判断题】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莲”常常通“怜”字,即为爱的意思。
√10【判断题】电影《云水谣》是改编自叶嘉莹的《水云谣》。
×迦陵咏荷.(二)1【单选题】《尔雅》中解释荷花时将荷花的叶称为()。
A 薏B 蔤C 茄D 蕸2【单选题】“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节选自李商隐的()。
A 《赠荷花》B 《登乐游原》C 《夜雨寄北》D 《暮秋独游曲江》3【单选题】“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A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B 《赠荷花》C 《暮秋独游曲江》D 《送臻师》4【单选题】叶嘉莹人生很曲折,几经飘零,最后定居在哪里?A 多伦多B 巴黎C 渥太华D 温哥华5【单选题】《木兰花慢·花前思乳字》中“愁听”的“听”是()。
A 仄声B 平声字C 入声字D 韵字6【单选题】《木兰花慢》的体裁是A 赋B 小令C 散文诗D 长调7【单选题】下列诗句中,与荷花无关的是()。
A 出淤泥而不染B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C 植本出蓬瀛D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生平8【单选题】“枨触于心”中的“枨”字读音同()?A 畅B 诚C 帐D 张9【判断题】义山诗就是李商隐的诗。
2
小词要眇宜修,能够表现出诗所不能表现出来的情意。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3
《花间集》收录了一部分南唐词。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与“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给人的感觉是完全相同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5
《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6
现象学所谓的境界指的是意识与现象接触后的一种活动。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7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光的《史记》。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8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词均可被称为有境界。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9
词的诗化始于苏东坡。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0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这句的修辞手法是用典。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11
西方归纳出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有明喻、隐喻等八种。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12
《水龙吟》创作于苏轼官运正盛之时。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3
赋是感物言志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4
古人的吟诵传统有一种单调的完全不变的曲调传承至今。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15
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6
《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集。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7
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变化是有心而为的。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18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作品的生命是读者的阅读活动赋予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19
周济是临桂词派的继承人。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0
周邦彦的词往往在开头就给人以感动。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1
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之词独绝于世在于其境界。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2
庄姜夫人的“庄”指的是她的夫姓。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3
王国维把相思爱情的小词想成成大事业的境界,是从词感发的本质来联想的。
()(1.0分)
我的答案:×
24
小词之妙在于超乎语言文字之外,言有尽,意无穷。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5
王国维认为,词能够表达出诗所不达的意念。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6
“历尽艰辛愁句在,老来思咏中兴篇”中的“兴”指的是赋比兴的修辞手法。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27
中国最早的词学是从困惑中产生的。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8
读诵中国古典诗歌时抑扬顿挫的起伏便是吟唱。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本文”是语言文字的本身,是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1.0分)1.0分
我的答案:×
30
《静庵文集》的内容以考证为主。
()(1.0分)
1.0分
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