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实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8
精选写生的实习报告三篇写生的实习报告篇1一、摘要走进美丽的广西桂林,感受这个山水城市无与伦比的魅力,一次次地去验证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奇,走进画中、走进诗里,漫步山水之间,怀揣着对这个艳冠天下城市的敬畏,我们用笔铭刻下桂林山水的灵魂与魅力,让这美丽的城市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定格。
二、关键词桂林山水甲天下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三、正文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走进这样一个城市,我们终于明白“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真谛,很难想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如此古朴清秀的地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切切实实地在这里得以实现,确实,我们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绝的画卷。
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流连山水间,我们用笔触一点一滴地记录下它的风姿,清幽的两江四湖、明洁如镜的漓江、古老沧桑的大圩古镇、秀美壮丽的阳朔古县无一不在彰显着桂林喀斯特地貌山水文明的精髓,让我们陶醉,让我们迷恋。
(一)桂林市区特色: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桂林自然有不同于其它城市的特色。
初入桂林,我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拜访这个城市,坐上公交车观赏沿途的风景,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在这里你不会看到显赫的高层建筑,也看不见鲜艳的色彩构成,城市的每一个建筑都是山水的陪衬,它们都是山水的子民,怀揣着对山水独有的尊敬,整个桂林都在千百簇峰的庇护之下,“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名不虚传。
(二)两江四湖:两江四湖即是指由漓江、桃花江、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被誉为是“桂林美丽的后花园”,而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可以说是桂林城区的灵魂,绸缎似的江,翡翠般的湖,得天独厚,自然幽静。
人们在这里休憩、放松心情,而更多的是退休的老人们在这里晨练、聊天、品茶、修身养性,同时也不难看见一对对情侣在水边林间诉说情话。
我们不愿打破它的宁静,静静地坐在湖边描绘着古老的亭台楼阁、苍松古树,偶尔也会情不自禁地嬉弄这清澈的湖水,荡起一圈圈波纹。
2000字实习报告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00字实习报告总结第一篇:2000字实习报告总结xx年暑假,我在桂林上海大众维修公司进行一个月的汽车维修社会实践。
实习报告:桂林灌阳地质实习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将地质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桂林灌阳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貌类型及其演化历史。
通过实习,我们期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掌握桂林灌阳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丘陵地貌等,并了解其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
2. 分析桂林灌阳地区地质构造的特点,理解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3. 通过对桂林灌阳地区的水文、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的观察,了解其与地质结构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4. 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地区地质概况简介桂林灌阳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部,地处南岭造山带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地质演化历史悠久。
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对桂林灌阳地区的地质地貌、地质构造、水文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桂林灌阳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峰林、石笋、石柱等。
这些地貌的形成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桂林灌阳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貌类型及其演化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地质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野外观察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意识到保护地质遗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丰富自己的地质学知识,为我国的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总结本次桂林灌阳地质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地质学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我国的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报告一、前言实习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实习,我选择了桂林理工大学,这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体验了学校的教育环境,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及心得1. 实习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的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习内容:(1)教学实习:我跟随指导老师参与课堂教学,了解了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我观摩了指导老师的授课,并协助老师进行课堂管理、作业批改等工作。
(2)科研实习:我参与了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学习了科研方法、实验技能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了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和总结过程。
(3)行政管理实习:我进入了学校的行政部门,了解了学校在日常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如学生事务管理、教学资源配置、校园文化建设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协助部门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实习心得(1)教学实习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做出贡献。
(2)科研实习使我深刻理解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3)行政管理实习让我明白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总结通过在桂林理工大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习过程中的种种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我要感谢桂林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实习过程中收获满满。
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有幸前往桂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桂林,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此次实习,我选择了桂林市的一家知名酒店——桂林宾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我期望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单位简介桂林宾馆位于桂林市中心,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会议于一体的五星级酒店。
宾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豪华的客房和多个特色餐厅。
作为一家知名酒店,桂林宾馆对员工的要求较高,此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实习期间,我主要在桂林宾馆的餐饮部中餐厅担任服务员。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中餐厅的日常服务工作,学习了餐厅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了餐饮服务的流程和规范。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工作,虚心向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技巧。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餐饮服务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性。
在服务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顾客沟通,如何处理顾客的投诉,如何在紧张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同事们一起共同完成各项工作,确保餐厅的正常运营。
四、实习感悟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应用。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通过此次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此外,实习期间,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服务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总结总之,这次桂林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实习,我不仅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实习报告:桂林两江四湖一、前言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座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城市——桂林。
桂林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两江四湖景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景观,我荣幸地参加了现代农业实习项目,并对桂林两江四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二、实习内容1. 两江四湖工程概况两江四湖是指漓江、桃花江、木龙湖(含铁佛塘)、桂湖、榕湖、杉湖这六个水域,它们构成了桂林城市中心最优美的环城风景带。
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两江四湖的工程概况,包括环城水系的全长、水面面积以及各个湖泊的特点。
2. 历史与规划进程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两江四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
在当时,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纵横,游人如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湖塘逐渐被填没。
为了恢复昔日桂林水城的繁荣景象,桂林市政府于1998年提出了两江四湖工程的构想。
经过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战,2002年6月2日,两江四湖实现了通航。
3. 景观特色实习期间,我游览了各个湖泊和江河,深刻感受到了两江四湖的景观特色。
这里山环水抱,奇峰倒影,芳草缤纷,佳木繁荫。
夜晚,灯光与实景交融,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4. 社会效益两江四湖工程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还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实习期间,我观察到两江四湖周边的旅游业、餐饮业和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工程的社会效益。
三、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桂林两江四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为人类智慧结晶而赞叹。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桂林两江四湖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美景让我留连忘返,也让我对现代农业实习项目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不断传播两江四湖的美丽风光,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山水甲天下的瑰宝。
桂林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让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积累实践经验。
这次,我有幸在桂林进行了一次难忘的实习,收获颇丰。
桂林,这座以山水甲天下而闻名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实习期间,我所在的单位是一家专注于旅游开发与服务的公司。
初到桂林,我就被这里如诗如画的美景所吸引。
那碧绿的江水,如翡翠般镶嵌在大地之上;那奇特的山峰,形态各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然而,我深知这次实习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欣赏美景,而是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在公司里,我被分配到了市场推广部门。
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团队制定和执行旅游产品的推广策略。
这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我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工作中,我首先要做的是对桂林的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
通过走访当地的旅行社、酒店以及与游客交流,我逐渐了解了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
我发现,桂林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在市场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一些旅游产品的宣传不够精准,没有突出桂林的特色;部分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针对这些问题,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我们决定采用新媒体营销的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桂林。
同时,我们还与一些知名的旅游博主合作,让他们来体验桂林的旅游产品,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行推广。
在推广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沟通和协调的技巧。
与合作伙伴的洽谈,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寻求共赢的合作模式;与团队成员的协作,需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除了市场推广工作,我还参与了公司的一些旅游产品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结合桂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提出了一些新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方案。
例如,我们设计了一条以桂林山水为主题的徒步旅行线路,让游客能够更亲近大自然,感受山水之美;还推出了一款融合了桂林传统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体验产品,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桂林理工大学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的毕业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工作内容,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实习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某学院实习内容:根据所学专业,我选择了学院实验室进行实习。
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验仪器的操作与使用、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
三、实习过程与收获1. 实习初期,我们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了全面了解,掌握了各种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编写实验报告和进行数据处理。
2. 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多个实验项目,如XXX实验、XXX实验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实验技巧,提高了实验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习中期,我们开始参与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学会了如何安排实验进度、管理实验材料等。
在与其他实习生的合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4. 实习后期,我们对实习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撰写了实习报告。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四、实习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细节问题、时间管理能力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我要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们的机会和导师的悉心指导。
其次,也要感谢同学们的相互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要珍惜剩下的大四时光,努力学习,为毕业论文和就业做好准备。
2012桂林实习报告实习生:实习单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实习地点:桂林-阳朔实习时间:2012.10.13-2012.10.18实习目的从小便知“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年有幸来到桂林这个山水画般的地方参加实习,果不其然,目光所到处皆是风光秀丽、河山大好,无论是漓江的秀丽,象鼻山的奇特,尧山的厚重,兴平的古风,西街的精美都令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当然,身处自然的视觉享受中也不忘实习任务,本次实习以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通过此次实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实习过程10月13日,行程:学校-桂林第一天,中午从株洲坐上去桂林的火车,火车上…..(此处省略),晚上11点抵达桂林,住进酒店后,拖着疲惫之躯应老师的感召感受了一次桂林特色—啤酒鱼,果断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被人宰了一次。
10月14日,行程:桂林尧山清早8点,坐上大巴去了桂林市附近的尧山,实习任务:观察尧山土壤植被随海拔分布状况。
坑死,累死,可谓上山无路,下山无门,坑死人的一条黄泥碎石小路,上去后直接累趴了我。
然后,下山的大门被锁,四处转悠贴着围墙外侧才找到下山路,走两小时到了靖江王陵,还能承受住。
然后,没有然后了,回去趴着了。
10月15日,行程:桂林园林植物园上午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桂林园林植物园,在园区教授热情引领和激情讲解下,我们认识很多热带、亚热带珍惜植物及其生长特性。
下午放风,有意去市区及公园自个去(依旧趴着)。
10月16日,行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上午没事,睡过去了。
下午老师带队参观了桂林市内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这里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研究的重要中心,主要研究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所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喀斯特地貌种类、分布、结构、形成过程等知识。
桂林力源实习报告一、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选择了桂林力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桂林力源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单位简介桂林力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旅游业务为主,涉及酒店、餐饮、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桂林市乃至广西地区的知名企业。
公司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管理团队,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在桂林力源公司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旅游业务:跟随导游团队,了解了旅游线路的规划、执行和监督等环节,学会了如何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酒店管理:在酒店前台、客房等部门实习,学会了客房预订、入住、退房等基本操作,了解了酒店的服务流程和规范。
(3)餐饮管理:在餐厅实习,学会了点菜、上菜、收银等基本技能,了解了餐厅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4)企业文化建设: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各类活动,如员工培训、团队建设等,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魅力。
2. 实习收获(1)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上级、游客等不同人群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
(4)企业文化的感悟:通过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桂林力源公司“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这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总结通过在桂林力源公司的实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理论学习的巩固和提升的重要性。
实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明白了努力学习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桂林实习一、实习目的:通过三年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知识理论体系,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为了能将课堂学习成果充分运用于实践,将理论扩展延伸至现实生活,从而检验理论认识的正确性。
指导老师组织了这一次的桂林实习。
二、实习概况:2015年10月18日,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午9点从北门坐车出发,前往我们实习的目的地—广西桂林。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的教学实习的内容,于10月23日返回学校。
三、实习内容:1、桂林市概况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位居中国的东南部。
全市辖象山、秀峰、叠彩、七星、雁山五个城区和阳朔、临桂、灵川、兴安、全州、资源、灌阳、龙胜、永福、平乐、恭城、荔蒲12个县,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总人口476万人。
其中有壮族、瑶族、回族、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3.47万。
地理位置:桂林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
东北与湖南相邻。
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在建的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321 、322 、323三条国道穿过。
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地形特点: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和台地。
桂林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
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19.3℃。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9℃。
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
土壤资源: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
酸碱度为4.5~6.5。
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
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
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动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 1593 种,隶属 60 目 295 科。
陆栖脊椎动物有 400 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 144 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植物资源:桂林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桂林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美食文化: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
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
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此外,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等也颇受欢迎。
十二县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产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阳朔的啤酒鱼和灵川狗肉等。
“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有“桂林四宝”的说法,即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2、行程时间:2015年10月18日地点:桂林尧山昨日的一路舟车劳顿经过一夜休整之后瞬间满血复活。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第一站便是桂林尧山。
尧山位于桂林市东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
因周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
尧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风景区和桂林市首批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是广西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单位。
山势大致南北延伸,高大雄浑,状如伏牛,俗名牛山。
尧山山体断层自两亿年前的印支运动,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及2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尧山不断地推向高处,成为桂林群山的最高峰。
远云16~8亿年前,尧山原为海底,约在4亿年前的广西运动抬升为陆地,其后又降为浅海, 3.6亿年前再由砂岩与页岩组成,经亿万年来, 以物理风化为主,岩体缓慢地破坏,形成平缓的“土山”,至今表层的碎屑堆积物仍留存在山坡与山麓。
出于实习需要,我们选择从小路爬上尧山,一面观察尧山地质地貌以及植被特色,一面欣赏自然风景。
从小路上山是及其艰辛的。
一条狭窄的山石路沿着山体陡直向上,没有任何人工措施,几乎由人们踏出来。
山体大体成60度,没有盘旋曲折的弯弯绕绕,一眼便可望到高处。
初登100-200米觉得毫无压力,行至300-400米左右,忽觉额头冒汗,双腿已不听使唤,接着往上便只能手脚并用。
踏着碎石,攀着岩壁,一步一步,顿感漫长。
然而,并不敢懈怠。
回头望,小小的山路已埋没在林灌之间,黄土岩石隐约浮现,60度的斜坡,一个不小心,便可要你好看。
越往上爬,越觉艰难。
双眼是莫不敢偏离前方,盯着脚下,才可确保无恙。
约莫2个小时的艰辛,才终于登顶,视野顿时开阔。
举目远望,方才发现其山体奇特之处。
不似张家界群山依依,状如屏障。
桂林之山多独立成风,在广阔的平原大地上,忽而耸立。
即使两山之间也保持着令人神往的距离,形如雨后春笋,颇为奇妙。
至于上了山,便免不了要下山。
在山的另一面,是一条大道。
一行人结伴沿着山体盘旋的马路,有说有笑穿越十来公里的路程回到了集合地点——靖江王陵。
很快便踏上了返程的车,没有分享沿途喜悦的欢笑声。
每个人都静静躺着,大抵是入梦去,也便与尧山再次来个约会罢了。
时间:2015年10月19日地点:桂林植物园是日,桂林植物园。
桂林植物园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桂林植物研究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雁山镇。
桂林植物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73公顷,是中国科学院领导建立的植物园之一,也是我国建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植物园之一。
园内现已引种植物近3000种,其中包括迁地保护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近300种,被誉为“壮乡植物王国”,重点植物都挂有标牌,介绍植物的名称、产地、科属和用途等。
桂林植物园现已成为我国较大的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并将在今后的几年内再引种2000种,使园内的植物种类达到5000种以上。
在研究所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参观了植物标本园、奇珍植物精品园、濒危植物园、杜鹃园、桂花园、棕榈苏铁区以及花卉园艺中心和经济植物区等。
众多奇形怪状的植物让人大饱眼福。
其中最令人好奇的莫过于广西特有植物了,许多事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仅广西有。
广西植物资源丰富,特有植物就达860多种,大多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特殊,资源量少。
国内特有植物近300种,其中许多种类具有科研、经济、观赏价值,如苦苣苔类、秋海棠类、金花茶类和蜘蛛抱蛋类等植物。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广西一草一木也便是其特有气候及山水条件下的产物。
丰沛的降水以及充足的光照为一切自然生命提供了不竭生长的动力,也就形成了这色彩缤纷的生态景观,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造物者的恩泽。
时间:2015年10月20日地点:桂林—漓江—阳朔常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
天下之人莫不知,继而神往已久。
而后者又有一言曰:阳朔山水甲桂林。
这便让此番前来游赏之人,有了更为具体的去处。
而我也有幸成为这其中一员。
以桂林市为中心,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在前人眼中,以漓江风光和溶洞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
晨起过后约莫九点多,我们承上竹筏,投身漓江,沿着这“四绝”一路南下阳朔。
虽至深秋,在桂林却丝毫感受不到凉意。
乘着小舟沿漓江而下,身处这山水之间,我竟有种返璞归真之感。
江水虽不是清澈见底,但其深邃的绿意也令人为之惊叹。
不是初春时节,迎着和煦的阳光,也有一种春的暖意。
丰盈的江水微微翻滚,似乎要将游人的心都填满。
时曲时直,忽缓忽急,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银花飞溅。
身处其上,心都随之荡漾。
两岸奇峰异石,亦令人如痴如醉。
青山叠翠,绿意盎然,各个山头,独立成峦,并非连绵似屏障,偏如遗世隐残林。
日光穿透山头,洒于江水之上,倒映出的群山藏头露尾,似有一争高下之态。
群山错落有致,相互独立,实则隐隐相牵。
奇形怪状,形象万千,比拟无穷。
清风徐来,令人神清气爽。
独立舟头,不由想起东坡居士游于赤壁,“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置身山水,同有悠然淡雅之兴,也愿能超凡而出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奇绝佳才之乐。
愿江水洗涤荡尽浮躁的心尘,愿山川抚绝染尽空虚的灵魂,赋予灵性与庄重。
时间:2015年10月21日地点:阳朔—图腾古道—聚龙潭阳朔第一日,骑行至图腾古道与聚龙潭——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从阳朔沿十里画廊骑行大约半个小时,便到达位于中间部分的图腾古道。
图腾古道位于阳朔著名的“十里画廊”中的位置。
距离桂林不算远,景区展出的有石器、陶器、自然图腾柱、古老的弓弩、让人听不懂念念有词充满野性诱惑的肢体语言等原始生活场景,再现了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猎和甑皮文化的历史风貌。
在等待了半个小时之后,剧场里开始实景表演。
想起之前在张家界天门山下看过的大型实景剧《天门狐仙》,以天门山为背景创造的逼真的舞台情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而其紧凑的剧情也让人心弦紧扣,我想再也难有所谓的情景表演超越了吧。
确实也是如此。
图腾古道亦是打出实景表演的口号,但却无法给我们任何惊喜。
一方面舞台效果没有任何亮眼之处,剧情时断时连,毫无章法;另一方面表演中也极少看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反倒是夹杂着许多时下流行的摇滚、说唱类舞台音乐元素,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花100多观看这个表演,着实不值。
之后进入古道内,感受当地古老先住民的人文风情,亦无太多欣喜之处。
所谓的甑皮岩文化,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一些似曾相识的风俗习惯,更为显著的是充满商业气息的过程,令人提不起兴致。
短暂的休整之后,我们继续骑行至聚龙潭,感受岩洞的奇美。
来到聚龙潭之后,我们跟随导游一路进入岩洞,由于保护性开发,并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结合为构思,别于其他岩洞,颇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