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0
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指向性是注意的首要特征,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不可分割的,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例如,对一个熟练的汽车司机来说,他在驾驶汽车时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能熟练地操纵方向盘,观察仪表,注意来往行人、车辆及交通信号,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是由于他长期的驾驶经验,使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总之,注意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感知、思考和行动。
了解注意的特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前儿童注意的含义及分类1、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注意及其功能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一般认为注意有两大功能: (1)选择功能(2)监督和调节功能,二、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注意使婴幼儿从周围获得更加清晰、更加丰富的信息(二)注意是婴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刚出生的新生儿有注意吗?如果有注意的话?会是什么注意呢?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呢?,猜猜看?,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发生,婴儿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随着儿童成长,注意不断发展. (一)原始的注意行为大的声音:暂停动作明亮物体:视线片刻停留,一、注意的发.2、生,(二)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思考:如果当声音和物体不在同一个方位上同时出现,你觉得新生儿会选择注意声音,还是选择注意物体呢?,新生儿听觉刺激也引起注意,往往倾向于注视声音的方向,而不是视觉方位. 先听后视觉,婴儿选择性注意发展的特征:,(1)越来越偏好复杂的人脸轮廓,(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1.越来越偏好复杂的刺激物,(3)偏好不规则图形多于规则图形,(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2.偏向于有同一中心的、对称的图形,(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图形多于无同心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3.越来越关注与自己经验有关的事物4.越来越喜欢与成人交往,(三)有.3、意注意的萌芽七、八个月以后,能够注视物体藏匿的地方,甚至能把物体找出来.说明注意已带预期性,这是注意目的性的萌芽. 有意注意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 1.儿童的注意通过成人的言语和指令引起和调节. 2.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通过内部语言指令控制、调节行为.,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无意注意的发展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问题:具有哪些特性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2.人本身的状态与幼儿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一)无意注意的发展:婴儿期:急剧变化的、强烈的外部刺激,发光的、运动的、鲜艳的物体.4、;与生存相关的、满足生理需要的事物先学前期: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浓,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有意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学前期:无意注意相当发达,注意的持续时间、范围、集中度都有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二)有意注意的发展: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有意注意?(p135 )婴儿期:急剧变化的、强烈的外部刺激,发光的、运动的、鲜艳的物体;与生存相关的、满足生理需要的事物先学前期: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浓,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有意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学前期:无意注意相当发达,注意的持续时间、范围都有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二)有意注意的发展:婴儿期:按照成人要求完成极简单的任务,有.5、意注意萌芽.先学前期:有意注意发展较慢,只有成人提出非常具体的任务时,才能集中,且极易分心;稍复杂些的任务,需成人不断提醒、督促才能完成.学前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额叶的发展提供了生理条件).规律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成人要求促进了发展.有意注意的持续性从35分钟可延长到15分钟左右,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但发展水平仍大大低于无意注意.,(三)注意品质的变化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转移3.注意的广度4.注意的分配,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上时间的长短.与注意对象及自身状态都有关系.学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教师组织小班幼儿.6、的诗歌活动“芭蕉扇”,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保持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思考:具有什么特点的事物或活动有利于幼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对象新鲜、独特、生动有趣,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大;反之,对象单调、普通、无变化,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小. ()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持续的时间比在一般条件下,特别是比在枯燥的活动条件下长得多. ()幼儿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意稳定性大大提高.,2.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
幼儿心理学——注意的概念和分类一、简介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注意”是幼儿心理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也是认知功能的基础。
本文将从注意的概念入手,介绍幼儿注意的特点、发展过程以及分类,为幼儿心理学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注意的概念1. 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并集中精神能量对某一对象进行深入思考或分析的心理过程。
2. 注意的特点•有选择性:选择性是注意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个体能够根据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对象上。
•集中性:集中性是指在某一时刻,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对象上,排除其他干扰。
•分配性:注意可以自主分配,个体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分配注意力,使得多个任务能够同时进行。
•持久性:持久性是指个体保持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同任务对持久性的要求也不同。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1. 幼儿注意的特点•注意力的不稳定性:幼儿注意力往往难以持续聚焦,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扰。
•注意力的易分散性: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缺乏维持长时间注意的能力。
2. 幼儿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在幼儿期,注意力逐渐从简单的自发性注意向主动控制的有目的性注意发展。
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游戏、学习等活动,逐步提高注意力的持久性、选择性和分配性。
四、注意的分类1. 按注意力的内容分•持续注意:指持续关注某一对象或任务。
•分散注意:同时关注多个对象或任务。
2. 按注意力的方向分•外向注意:关注外界环境,接收外界信息。
•内向注意:关注内在世界,思考、回忆等。
3. 按注意力的稳定性分•稳定注意:持续关注某一对象或任务,不易受干扰。
•不稳定注意:注意力容易被外部刺激干扰,难以集中。
五、教学设计基于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教学设计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 设置任务简单明了,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幼儿体验。
- 给予积极的反馈,增强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与投入。
注意的定义及类型注意的定义及类型:【题目】:注意的含义和种类。
【答案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就是指“注意”的意思。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
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根据注意的功能分类:根据注意的功能,注意可分为:根据引起注意及维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1)无意注意的概念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要注意的东西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
注意的引起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主要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比如:学生们正在认真听讲,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等。
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
它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上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比如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注意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产生有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第一,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普通心理学》教案注意的一般概述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注意的般概述【课程】普通心理学【教材】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注意的含义及种类【教学重点】1.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注意的含义(一)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
(二)特征1.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或忽略其它对象,即心理活动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2.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注意指向性是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集中性是注意指向性的体现和发展。
(三)注意和意识1.区别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
意识主要指心理内容或体验,与觉知更直接相关,包括觉知感和觉知内容。
2.联系注意是通过感觉、已储存的记忆和其他认知过程对大量现有信息中有限信息的积极加工。
既包括有意识加工,也包括无意识加工。
注意决定了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
在意识层面,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维持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感知信息只有加以注意才能保持在意识中进行精致的加工。
3.调节和监督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注意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