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怀是一种地理情怀
- 格式:pdf
- 大小:265.04 KB
- 文档页数:1
史地融合视角下的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及培养路径探索作者:孙浩畅户清丽韩旭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07期摘要:家国情怀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地理与历史学科融合具有丰富的理论背景与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史地融合中培育家国情怀体现了学科的价值追求。
本文立足家国情怀的内涵解读,从时空综合尺度挖掘初中地理、历史知识与家国情怀的融合点,并从横向、纵向维度提出相应的培养路径,即通过提升课堂教学、利用校本课程、开展研学旅行横向拓宽家国情怀培育渠道,纵向通过认知教育、情感内化、意志塑造和行为实践纵向深化家国情怀育人价值。
关键词:史地融合;初中地理;家国情怀;内容挖掘;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7-0017-06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对“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强调,标志着家国情怀培育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更在引导个体思想价值观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其宏大视野和深厚底蕴为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则直接指向家国情怀。
两学科的渗透与交融,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更能通过跨学科主题知识交流、讨论、共享和互通,增强学科教学的协同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多数学校在家国情怀培育上仍局限于单一学科,缺乏跨学科协同育人经验。
本文从跨学科学习视角出发,聚焦地理、历史学科融合,通过深入挖掘二者交叉融合点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探讨家国情怀培养的新路径,激发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责任感。
一、史地融合下的家国情怀解读1.家国情怀的内涵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血脉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其内核是个体对家园、祖国乃至整个地球的深沉依恋[3],彰显着个体与群体之间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通过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家乡情怀。
二、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经济发展、人文风俗等乡土地理资源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授气候类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当地的气候特点、植被分布、水文状况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二)组织乡土地理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如考察当地自然环境、调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参与乡土地理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乡土地理资源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通过这些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灾害防范意识。
三、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一)确保安全第一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前提。
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时,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因材施教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我的家乡情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那便是我们的家乡。
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和无尽的情怀。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乡始终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
我的家乡坐落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上,那里有我无尽的童年回忆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每当我回到家乡,我都能感受到那份熟悉和亲切。
那熟悉的街道、小桥流水、古朴的房屋,都让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家乡的美,是那种淳朴自然的美。
那里的天空湛蓝,云朵洁白,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春天,桃花盛开,微风拂过,花瓣随风飘舞,宛如仙境。
夏天,稻田翠绿,蝉鸣声声,那是丰收的季节。
秋天,金黄的稻谷铺满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
冬天,雪花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
家乡的人情味也是无法忘怀的。
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那种真诚和温暖是我在其他地方难以感受到的。
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分享美食,共度欢乐时光。
那些温馨的画面,总是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乡也在发生着变化。
现代化的进程让一些古老的建筑和传统习俗逐渐消失。
这让我感到惋惜,但我也明白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我希望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家乡也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我学会了成长与担当。
那里有我敬爱的长辈、亲密的伙伴,还有我曾经追逐梦想的足迹。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乡的温暖和力量总是支撑着我勇敢前行。
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和工作,但我对家乡的情怀却始终如一。
每当我想起家乡时,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期盼。
我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再次感受那份淳朴与温暖。
在我心中,家乡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无论我身在何方,家乡始终是我心灵的归宿。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将家乡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情怀是我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财富,它将伴随我一生。
无论未来我会走到哪里,我都将带着家乡的记忆和情感,让它们成为我前行的动力和温暖的支撑。
“乡愁”下的乡土情怀与乡村价值思考“乡愁”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是对乡土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回忆。
乡土情怀是一种特有的情感,它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乡村的思索。
而乡村价值是指乡村所具有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独特价值。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价值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我们有必要对“乡愁”下的乡土情怀和乡村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乡土情怀是指人们对乡土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回忆。
乡土情怀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它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乡土情怀中蕴含着对家族、对熟悉的乡村风土人情、对丰富的乡村资源以及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眷恋和热爱。
乡土情怀使人们时常怀念故乡,向往丰美的田园风光,渴望回归乡村的田园生活。
乡土情怀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归和思索。
乡村价值是指乡村所具有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独特价值。
乡村价值是世代传承的文化底蕴,是历史沉淀的文化遗产,是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乡村社会和生活方式的传统习俗。
乡村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艺术传统等独特魅力,构成了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为乡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乡村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宝贵财富,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价值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导致了乡村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传统文化的衰退和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乡村价值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许多乡村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破坏、文化传承中断等问题,乡村价值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我们应当重视乡村价值的挖掘和保护。
乡村价值是乡村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独特价值的集合体。
我们应当积极挖掘和保护乡村价值,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弘扬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
幼儿园家乡情怀:探索我的家乡主题教学活动一、概述家乡情怀,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家乡主题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家乡情怀。
本文将深入探讨家乡主题教学活动的意义、实施方法和效果,以及我个人对家乡情怀的理解。
二、家乡情怀的重要性1. 家乡情怀的意义家乡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通过家乡主题教学,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培养家国情怀。
2. 家乡主题教学的实施方法(1)孩子家访:邀请孩子的家长来幼儿园,共享他们对家乡的回忆和故事,带动孩子们对家乡的兴趣。
(2)家乡特产展示:邀请家长和孩子们带来家乡的特产,带领孩子们感受家乡的味道和风情。
(3)家乡游园活动:组织孩子们到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游园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4)手工制作家乡地图:引导孩子们用手工制作家乡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三、家乡主题教学的效果评估1. 增强幼儿的家乡认同感在家乡主题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健康的家乡情怀。
2. 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家乡主题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参观、制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家乡主题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热爱心。
四、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家乡情怀是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的魂。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家乡主题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心和珍惜。
我深信,家乡主题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总结家乡情怀是每个人最起初的情感,也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乡土的理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乡土,是指乡村土地、农村社会、农村风俗习惯的总称。
乡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承载着传承与创新、自然与生活、乡土与现代的多重关系。
对于乡土的理解,是一个关乎人类文明与生态平衡的重要议题。
乡土是一个地域的象征,是一个地方的基本特征。
每一个乡村都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乡土是乡村的记忆,是村民生活的依托,是乡村社会的根基。
乡土给人以安身立命的根基,给人以归属感和自豪感。
乡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精神的源泉。
乡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
乡村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相互繁衍的地方,农耕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乡村。
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土地的资源和水源的利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计。
乡土是一种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关系。
保护好乡土,意味着保护好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
乡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兴盛之所。
乡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沃土。
乡土是农耕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
乡土是乡村民俗的舞台,是民间艺术的乐园,是传统节庆的盛宴。
乡土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延续。
乡土是一种精神的归属与情感的依托。
乡土是人们灵魂的故乡,是人们生命的根源。
在都市喧嚣的生活中,人们对乡土的向往与眷恋是一种精神回归的呼唤。
乡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是一种心灵的慰籍,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寄托。
乡土是乡村民众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栖息地。
乡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民生之本、经济之源、文化之魂。
在当代社会,保护好乡土,传承好乡村文化,发展好乡村经济,建设好乡村社会,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乡土是一个地域的社会基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只有保护好乡土,才能铸就一个美好的家园,实现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
介绍家乡的四个维度
1.地理位置: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靠近黄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2.历史文化: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景点,如古城墙、古庙宇、古街道等。
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3.经济发展:家乡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有许多工业园区和企业。
主要产业有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
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4.风土人情: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有许多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如春节庙会、中秋赏月、端午龙舟赛等,大家都非常热爱这些传统文化。
家乡的美食也是非常有特色,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和菜肴,让人垂涎欲滴。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0), 5935-5941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23.121081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家国情怀教育水平划分及培养策略龙燕玲湖南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湘潭收稿日期:2023年9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0日摘要家国情怀的培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国情怀教育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本文将家国情怀的内涵体系与地理区域层次结合,借用尺度的观念,从个人、家乡、国家、全球四个视野层次提出家校合作、研学旅行、主题教学和跨学科培养等渗透策略,希望通过增强、培养家国情怀,能够丰富地理教学课程资源,提供地理教学新动力,彰显地理教育特色,凸显地理学科价值。
关键词家国情怀,地理核心素养,渗透策略The Education Level Division and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e Feelings toFamily and 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re Literacy in GeographyYanling Lo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HunanReceived: Sep. 6th, 2023; accepted: Oct. 11th, 2023; published: Oct. 20th, 2023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the feelings to family and n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lizing the fundamental龙燕玲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feelings to family and nation edu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onnotation system of the feelings to family and nation with the geographic regional level, borrows the concept of scale, and proposes four vision levels from personal, hometown, nation and global. The infiltration strate-gie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study trips, theme teaching and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re proposed in the hope that by enhancing and cultivating the feelings to family and nation, we can enrich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geography teaching, provide new impetus for geography teach-ing, undersc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geography.KeywordsThe Feelings to Family and Nation, Core Literacy in Geography, Penetration Strategy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礼记·大学》有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国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和毕生追求,家国情怀作为儒家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精神命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形成爱家爱国的情感,在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而深刻的作用,家国的观念自古就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中学生作为下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自然需要修身安人,要承担起家国给予的责任与使命。
自我介绍乡土情怀哎,说起来啊,我这心里头啊,总有一块地方,软软的,暖暖的,那是属于我的乡土情怀。
说起来,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就是个家乡嘛,有啥好说的。
可对我来说,那可不一样,那是一片滋养了我成长,烙印着我无数回忆的土地。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可个个都是熟人。
那时候啊,没有啥高楼大厦,也没有啥车水马龙,但每天都能听到鸡鸣狗吠,看到绿油油的田野和蓝蓝的天空。
村里头的小路啊,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可我就喜欢在那上面踩来踩去,溅得一身泥,还傻乎乎地笑。
那时候的快乐啊,真是简单,一根冰棍儿,就能让我乐呵一整天。
说到吃的,那更是忘不了。
村里头家家户户都种地,到了季节啊,那地里的瓜果蔬菜,应有尽有。
我记得那时候,一到夏天,西瓜就成熟了,圆滚滚的,绿油油的,一刀切开,红彤彤的瓤儿,黑黝黝的籽儿,一口咬下去,甜得哟,一直甜到心里头。
还有那玉米啊,煮熟了,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又香又糯,简直是人间美味。
每到这时候,村里头的大人小孩啊,都聚在一起,分享着这丰收的喜悦。
村里的老人啊,都特别慈祥。
那时候啊,我爷爷还在,他特别喜欢给我讲故事。
一到晚上,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他旁边,听他讲那些过去的事儿。
他说啊,他小时候啊,家里穷,连饭都吃不上,可那时候的人啊,都特别团结,一家有难,全村帮忙。
他还说啊,那时候的河水啊,特别清,小鱼小虾特别多,一到夏天啊,孩子们都去河里游泳,捉鱼摸虾,快乐得很。
每次听他讲这些啊,我都觉得特别向往,虽然我没经历过,但我能感受到那份纯真和快乐。
除了这些啊,村里还有很多习俗和节日。
每到春节啊,村里头就热闹得很。
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放鞭炮,做年夜饭。
那时候啊,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放烟花,一朵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美极了。
还有啊,村里头还会组织舞龙舞狮,大家伙儿啊,都聚在一起看,那场面啊,真是热闹非凡。
可是啊,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啊,我就长大了,离开了村子,去了城里读书。
刚开始啊,我还挺兴奋的,觉得城里多好啊,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