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8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一、英汉语言词汇的发音对比。
1. 音节结构。
- 英语:- 英语单词的音节结构较为复杂。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元音(vowel)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多个辅音(consonant)组成。
例如,“cat” [kæt],是一个单音节词,由辅音[k]和元音[æ]以及辅音[t]组成;“apple” [ˈæpl],有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是[ˈæ],以元音开头,第二个音节是[pl],由辅音[p]和[l]组成。
- 汉语:-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一个音节由声母(initial)、韵母(final)和声调(tone)组成。
例如,“妈”mā,声母是m,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
“好”hǎo,声母是h,韵母是ao,声调是第三声。
2. 重音与声调。
- 英语:- 英语中有重音(stress)现象。
在多音节单词中,重音位置不同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或意义。
例如,“'present(名词,礼物)”和“pre'sent(动词,呈现)”。
重读音节通常发音更响亮、更清晰。
例如,“banana”[bəˈnɑːnə],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
- 汉语:- 汉语依靠声调来区分意义。
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例如,“mā(妈)”“má(麻)”“m ǎ(马)”“mà(骂)”,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二、英汉语言词汇的词性对比。
1. 名词(Noun)- 英语:- 英语名词有可数(countable)和不可数(uncountable)之分。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例如,“book”(单数) - “books”(复数),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有多种,如加 -s(books)、加 -es(boxes)、变y为i加 -es(city - cities)等。
- 发音上,有些复数形式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如“house”[haʊs](单数) - “houses”[ˈhaʊzɪz](复数)。
英汉语言的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五、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六、英语多抽象词,汉语多具体词七、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八、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九、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十一、英语好静,汉语好动十二、英语重物,汉语重人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 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 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 2】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himto order without delay.【译文】 (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 when 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 "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 (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 … 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 his 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 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 order 是名词,表示规“则” ,不能硬译为命“令”。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中英文不同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式、口音等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微小的变化。
以下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
一、语序不同中文有固定的主谓宾语的语序,而英文却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其语序。
例如:•中文:我吃苹果。
•英文:I eat an apple. 或 An apple I eat.在英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而在中文中则是后面。
二、冠词英文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而中文则没有冠词。
例如:•英文:The cat is playing with a ball.•中文:猫正在玩球。
三、动词变化英文的动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的变化。
而中文的动词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例如:•英文:I am eating.•中文:我正在吃。
四、数词英文的数词有单复数之分,而中文则没有。
例如:•英文:There are five cats.•中文:有五只猫。
五、名词性格英文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中文的名词则没有这种区别。
例如:•英文: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中文:杯子里有些水。
六、代词英文的代词种类较多,包括主、宾、物主等。
而中文的代词比较简单。
例如:•英文:He gave me his book.•中文:他把他的书给了我。
七、词汇用法两种语言的词汇用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文: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中文: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八、语气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英文:Could you help me, please?•中文:请你能帮助我吗?九、拟声词中文的拟声词较多,而英文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文:咕咚(水声)•英文:drip(滴水声)十、表达感情中文在表达感情时比较直白,而英文则更为委婉。
例如:•中文:我爱你。
•英文:I love you. 或者 I adore you.总的来说,中英文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言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语言结构、词汇选择、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下面本人将就英汉语言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
一、语言结构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
英语是一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具有词序比较固定,语法逻辑的特点。
主语、谓语、宾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
通过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可以明显地判断句子的含义。
而汉语则是一种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语言结构比较自由,汉语的语序较为灵活。
汉语的句子结构中并没有固定的主谓宾的顺序,而是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言的语气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二、语法特点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语的语法比汉语的语法要严格很多。
英语的语法是非常固定的,而且语法规则也非常复杂。
英语有几百种时态、语态、语气和句型,同时有不少的语法问题依赖于音韵规则,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规则。
而汉语则比英语要简单很多,因为汉语语法比较自由,主要是通过词语的位置和语气来表达句子的含义。
三、词汇差异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差异也比较明显。
英语是一种词汇量较大,并且词义非常丰富的语言。
英语的词汇来源广泛,包括拉丁语、希腊语、日耳曼语等多种语言,因此英语具有很高的词汇量。
另外,英语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也非常复杂。
而汉语词汇则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随着中文的不断发展,现代汉语词汇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汉字构成的词汇,而是新增了拼音、外来词等元素,使得汉语的词汇量不断扩大。
四、文化差异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
英语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包括英美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和语法都反映了这种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而汉语则是东方文化的代表,阴阳五行、道家思想、儒家理论等在汉语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总之,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一、语音(phonetics)汉语的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汉语的音节有四种类型:V;CV;VC;CVC。
元音占优势。
没有复辅音英语的音素也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英语的音节构成却复杂得多。
除了上述四种,还可由三个辅音或四个辅音连缀在一起,如: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英语不是声调语言,而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
语调既有语法作用,能分开陈述句、疑问句或反意问句,也有独特的表意作用,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态度、口气和思想感情。
英语的单词没有声调,但有重音(stressed syllable),重音有规则的排列是英语的重要语音特征。
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的重音一般在第一音节,四音节和四音节以上的词的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三个音节。
二、词汇(vocabulary)公元前206年,世界上的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
公元100年,许慎的《说文解字》汉语和英语的词类划分有同有异。
汉语分实词(content word)和虚词(empty word)两大类。
实词有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和量词,虚词有介词、连词、叹词和助词(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情态(语气)助词“吗呢吧啊嘛了[语气词]”等)。
英语也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也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数词,英语没有量词;虚词又称功能词(function word)或形式词(form word),包括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等。
汉语没有冠词。
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双音节占优势。
英语句子中,名词与介词占优势;汉语句子中,动词占优势。
三、语法(grammar)汉语语法呈隐含性(covertness),英语语法呈外显性(overtness)。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词汇对比第一节英汉词汇量对比汉字有多少呢?根据统计如下:商朝:甲骨文约为3500—4500字。
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字。
清朝:张玉书等《康熙字典》收录47035字。
当代:《中华大字典》收录48000字;《汉语大字典》收录56000字;《中华字海》收录861300字。
根据对文字资料的统计,从商代到现代,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
近年来制订的具有通用字表性质的汉字标准,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数目。
如《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字6196个,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表》收字6763个。
根据近年来实际使用的情况,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字7000个。
汉语新词语虽然也层出不穷,但极少有新字产生。
偶有新字产生,用偏旁部首加谐音字根一并便成了。
汉语的构词法,不像英语那样不断衍生.靠的是固有的汉字的灵活组构,因此汉字总量总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用汉字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一些老字不断被赋予新意,而更多的古字则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英语有多少呢?中型词典如《新英汉词典》收词万余条,《远东英汉大词典》16万余条,像《牛津词典》、《韦氏词典》等大型工具书,收词量一般不下数十万。
英语的总词汇量早就超过了百万大关。
第二节英文文字的效率对比英译汉和汉译英孰难孰易?汉字简捷还是英文简捷?我们从语音、书写形式、文字承载能力和构词四方面加以讨论。
语音的基本单位是音节。
中文(汉语)词汇是以单一双音节为主。
所有拼音文字(例如英文、俄文等)的词汇是多音节的,但是它们中的常见字、常用字也同样是单一双音节,所以它们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它们的音节由于含有辅音。
往往比汉语的音节长些。
在书写形式上汉语中的词并不像英语那样在句中分开书写,因而没有明显的书写形式或标志。
如:John saw Bill.这说明汉字节省空间单位。
其次,汉语中的某些语素可以互换位置而组成不同的词,如“算盘”与“盘算”、“平生”与“生平”、“计算”与“算计”等。
汉英翻译的理论基础—汉英语言对比3.汉英句法对比3.1.汉英思维方式比较:傅雷: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汉语学家王力: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
……所以中国语法以达意为主。
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写文章却往往化整为零。
⏹西方人重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重分析。
表现在语言中,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上的严谨。
⏹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重综合。
在语言表达上重意合。
语言简约、模糊,语义较笼统、朦胧,形散而神聚。
汉语注重注重形象思维,惯于将事物具体话:四字格词语(成语):形象鲜明,形式对称,音韵和谐。
讲究结构的对仗和文采的华丽。
其词义往往虚实杂糅,甚至有繁复重叠之处。
(混水摸鱼,五光十色,画饼充饥,开门见山)3.2 英汉句法差异(语言结构)英语重形合(hypotaxis) ,形合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具体说来,英语的句子通常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借助诸如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之类的明示的连接手段,使句子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结构。
注重结构的完整,以形显义。
There are various categories of bag ladies: those who live on the streets, claiming they enjoy the freedom from constraints of society; those who became homeless because a relative died or because they c ouldn’t keep up rent payments, and they didn’t know where to go or how to apply for relief; and quasi bag ladies who have an anchor point --- a sister or brother whom they can visit once in a while to take a bath.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意合是指词语或句子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是隐形的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以神统形。
英汉语言比较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
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
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更多的差异。
1.首先,我们来考究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呢?汉英这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哪一个语系?1.1世界语系的分类方法比较著名的有:1. 中国北京大学分类法2. 英国Simon大学遗传学分类法3.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语言分类法4. 美国麻萨诸赛洲理工学院(麻理工学院)分类(完全按地区)1.2目前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应该是分为4个语系:1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印度、伊朗、等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
2汉藏语系: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种。
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3 非太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
非洲及太平洋诸国采用这种语言。
4人造国际语系:即国际通用的语言。
1.3综上所述: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1ndo·European Family),汉英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2.下面我们将从文字、语音、语义、句法四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
2.1汉英文字对比汉语属表意(ideographic) 文字,英语属拼音(alphabetic) 文字。
2.1.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汉字不带表意成份,用象形(pictograph)、指事(indicative character)和会意(associative character)三种方法表意。
e. g 雨(rain)、山(mountain)、果(fruit)、人(man)。
另一类汉字带表音成分,叫形声字。
它由形符(表意)和声符(表音)两部分组成。
e. g “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示该字的意义与“火”有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ǎo;“评”由(言)和“平”组成,“言”表示该字的意义与“说话”和“言辞”有关,“平”音符。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语言文化特征上都代表了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的心理意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地域文化等广泛庞杂、内涵多彩丰富的方面。
而对英语和汉语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精神风貌,并且把这种“特点”和“风貌”真实地反映到汉语一文中。
在英汉两种语言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是,英语重客体,重形式上的逻辑关系;汉语重关系,重意合,重主体。
英语重客观事实;汉语重人际关系。
英语重精确;汉语重含蓄。
一、英汉语言特征对比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是指英语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汉语重意合是指汉语句子重要通过字词的意义连接起来。
英语在词形变化上除了通过词的派生表示词性或词义的变化外,还有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时代形式,人称代词的形式等,这些词的形式变化表示着意义的变化。
汉语里却没有这种词形的变化。
汉语的一些字词也通过偏旁部首的改变产生词义的改变,但在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加、减少或改变字词引起意义上的变化。
英语句子的各个成分要由各种连词、介词、关系词等连接起来,特别强调句子成分之间的从属、修饰、平行、对比等关系。
相比之下,汉语句子成分之间的辅助词要少得多,句子成分靠意义连接。
例如: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When a man is poor his ambition is nor far-reaching.人穷志不短。
Sickness comes like an avalanche, but goes like reeling sick.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I can't trust him, because he is not honest.他不老实,我不相信他。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
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
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更多的差异。
1.首先,我们来考究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呢?汉英这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哪一个语系?1.1世界语系的分类方法比较著名的有:1. 中国北京大学分类法2. 英国Simon大学遗传学分类法3.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语言分类法4. 美国麻萨诸赛洲理工学院(麻理工学院)分类(完全按地区)1.2目前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应该是分为4个语系:1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印度、伊朗、等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
2汉藏语系: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种。
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3 非太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
非洲及太平洋诸国采用这种语言。
4人造国际语系:即国际通用的语言。
1.3综上所述: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1ndo·European Family),汉英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2.下面我们将从文字、语音、语义、句法四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
2.1汉英文字对比汉语属表意(ideographic) 文字,英语属拼音(alphabetic) 文字。
2.1.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汉字不带表意成份,用象形(pictograph)、指事(indicative character)和会意(associative character)三种方法表意。
e. g 雨(rain)、山(mountain)、果(fruit)、人(man)。
另一类汉字带表音成分,叫形声字。
它由形符(表意)和声符(表音)两部分组成。
e. g “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示该字的意义与“火”有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ǎo;“评”由(言)和“平”组成,“言”表示该字的意义与“说话”和“言辞”有关,“平”音符。
2.1.2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
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A、I、O 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其余字母只能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字母组合构成词。
所以,英文字母绝大多数都不能像汉字那样可以单独使用。
英语的书写符号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标音符号是四十八个国际音标。
英语单词的书写和读音不同,这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读音变化发展了而拼写未变之故。
2.2汉英语音对比2.2.1发音语音学对比汉英在语音流中组成元素的物质属性,均可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对这些元音和辅音中相近或类似的音进行比较发现差异。
e. g 1英语的[a:]音和汉语ɑ, 发汉语ɑ的时,口腔肌肉松弛,舌位比较灵活,可在舌前,舌中或舌后,然而舌身始终自然安放, 英语的[a:]时,口腔肌肉紧张,舌头只能向后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
e. g 2英语辅音[s]和汉语s,汉语的s 与英语的[s]稍有差别,气流是从上齿的隙缝磨擦成声的,s 比[s]舌位稍靠前。
2.2.2音位系统的比较1.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比汉语单元音区分得更细,数量也多于汉语的单元音数。
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
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语言中所没有的,如英语没有类似于汉语的v ,e音,而汉语没有与英语相应的音。
2.在辅音方面,英语浊音数明显多于汉语。
英语中清浊音成对出现,并构成相对立的音位,这些对立可区别词义,汉语中可区别词义的语音特征是送气/不送气。
两个辅音系统中也各有一些音是对方语音中所没有的。
e.g 英、汉语中都有[ts]这个音,但英语的[ts]通常出现在词尾,偶尔在词的中部,汉语拼音的c总是出现在词(字)首。
2.2.3音段音位里的语流音变比较语流音变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而且有颇多相同之处。
音变分为联音音变和语流随位音变两大类型。
联音音变主要指协音变化(如腭化、唇化)、同化、异化、增音、减音、换位、连续变调等七种。
语流随位音变则细分为弱化(包括元音、辅音、声调弱化)、脱落和合音三种。
上述音变现象的绝大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仅连续变调是汉语的特有现象。
但变化形式的多少、表现的形式内容以及变化的方法都不太相同。
e.g 1同化,汉语主要发生在音节界上,而英语既可在音节界上发生,也可在音节内部发生,变化的形式也较汉语多样,英语有顺向清浊同化和逆向清浊同化两种,而汉语只有顺向清浊同化,而且都是不送气的清塞音或清塞擦音变成相应的浊音。
汉语中的方法同化和部位同化也只限于音节尾辅n的发音上,大大少于英语语流中的相应情况。
e.g 2 增音,两种语言在语流的发音时均会发生此类现象,但使用增音的方法不同,汉语中用来拼读,英语中用来连读。
2.2.4音节对比音节是人们的听觉上能够自然感觉出来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每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有其音节结构。
比较英语和汉语音节构成,两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1.由于英语音位的结合比较自由,因此,英语中音节结构的类型要比汉语音节结构的类型多。
英语音节类型有18 种, 而汉语一般均认为只有4 类单辅音型音节。
2.汉语音节中包含的音素最少为1个,最多不超过4 个,而在英语音节中,所包含的音素可以多达7个。
3.英语音节结构中有多种辅音群,而汉语仅有单辅音型音节。
4.英语中闭音节和开音节的情况同样多见,而汉语中开音节占绝对优势,闭音节除了个别方言中有以p ,t,k 塞音结尾外,一般只有以n和l结尾的少数几种。
5.汉语音节内音素的组合有较多的限制,例如z ,s,sh ,zh ,g,k,h 不能与i,v 以及以这两个元音为韵头的韵母相拼。
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搭配比较灵活,不受什么限制。
2.2.5音高体系的对比音高是使用最为广泛和复杂的一种超音段表达手段,它的语音物质形式表现为旋律。
英汉两种语言在音高体系方面的不同,集中地表现在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是语调语言。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不同。
汉语音高变化分布在字上,即每个字上都有固定的音高变化,称为声调,而英语的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称为语调。
2.汉语的声调是构成字的一个部分,并决定字义,英语单词本身不带有固定的音高变化,一个词上的音高变化取决于它在句中的位置。
3.汉英两种语言体现在句子上的音高变化的方式不同。
首先,汉语句子的语调是在组成其句子的每个字的字调的基础上稍扬和稍抑而形成的,而英语中起骨干作用的是一个句子中的重读音节。
其次,汉语音高变化图线自然地分布在整个表示相对音高的音域图中,而英语则不同,它无字调可依附,因而音高变化图线按其基本语调模式分布。
第三,汉语句末语调只体现在句子最后一个字上,而英语句末语调一般体现在一句话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
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这是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中最大的差异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
汉语语调只影响句子最末一个音节,对句子的其他任何部分都无关。
从句调升降与表达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的角度看,又有较显著的差异。
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汉语句子分为高升调、降抑调、水平调和曲折调四类,而英语句子的升降变化分为低升调、降升调、升降调、升降升调四类。
2.2.6重音对比重音是语言中另一类普遍采用的超音段语音表达手段,可分为词重音和句子(短语)重音。
英语和汉语重音的比较也在这两个方面展开。
英汉语重音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它们均依靠音强、音长、音高和音段四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其区别在于对英语重音来说,音高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音长,音强和音质更次之。
而汉语重音主要起作用的是音长,音高的作用远不如音长,音强的作用则更小。
1词重音在重音的功能方面,英汉词重音都具有构词功能,在英、汉语口语中,词重音均可用来区别复合名词和由两个拼写相同的词构成的短语,且也都具有辨义的功能。
但英语词重音还具有区别词类的功能,汉语词重音的这一功能不典型。
在重音引起语音变化方面,无论是英语重音还是汉语重音,都对元音与辅音的音质及音长产生影响。
在词重音的一般规则方面,汉语双音节、多音节词重音的模式比较固定,相比之下,英语词重音的规则复杂得多。
在词重音分布的特点方面,两者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英语弱读音节可出现在词的任何一个音节上,而汉语的弱读音节决不会出现在第一个音节上。
在词重音分配过程中,英语首先确定重读音节,其余便是弱读;汉语则先确定弱读音节,然后再分配主重音和次重音。
另外,一般说来,英语多音节词有一个(少数有两个)重读音节,而汉语多音节词通常只有一个弱读音节,其余便为重读音节。
2.在句重音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句重音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句重音均根据语法、语义或心理感情表达的需要产生,而且都可以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强调重音三类。
后两类的用法在英、汉语中基本相同。
语法重音在英语语句中比较突出,一般由词性来决定,汉语中的语法重音则一般由句子结构类型决定。
在汉语一般短句中,谓语、状语一般要重读,补语也常常重读。
2.2.7节奏比较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有某种或某些成对而相反的特点,这些特点相互对比或相互交替地出现就形成了节奏。
英语和汉语的语音都有节奏,但各有特点。
首先表现在节奏单位上,汉语的节奏单位由很少的语义上相对独立完整的几个音节构成,最普遍的节奏形式由两个或三个音节组成,但无论多少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汉语的节奏单位的确定总是与最小的语义单位相一致。
而英语的节奏单位的确定与汉语大不相同,它由分布均匀的重音构成,各个重音之间的轻音数目比较一致,一般讲是两个。
英语节奏单位的确定,不是像汉语那样要求同语义相适应,而是应当相对地维护节奏的原则。
另一个不同,表现在计算节奏的节拍的标准各不相同。
汉语的音节数作为节奏的单位,除了一些虚词读成轻声外,其他词都应读得一清二楚。
英语中情况大不一样,英语以一定间隔时间出现的重音作为节奏的基本模式,即以重音计时。
汉语是音节计时语言,而英语是重音计时语言。
2.3汉英语义对比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异同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关系上的复杂性。
我们大致可将其归纳为:(1)词义相符,即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符;(2)词义相异,即指称意义相符但蕴涵意义相异,或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均相异;(3)词义空缺,即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或蕴涵意义在英语中不存在,造成零指称意义或零蕴涵意义。
2.3.1词义相符: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所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的大脑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必然有其相似之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词义相符的关系。
2.3.1.1有些词语在没有特指语境的情况下,只具备指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