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013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6
2013年秋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学校班级座号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当我们进入青春期。
我们会心情(tǎntâ)地思考:什么是爱情?父辈们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它是人类(fányǎn)生息的(niǔdài),是可以超越死亡的信念。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们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2)品味画线句子,把你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2分)2.下面关于小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C.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D.小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景物和时代背景。
3.按要求用原文默写填空。
(12分)①《沁园春·雪》中“,,”三句运用想象,虚写出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②,人迹板桥霜。
③斜晖脉脉水悠悠,。
④,叶底黄鹂一两声。
⑤,欲语泪先流。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⑦《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句子是:“,?”⑧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4.按提示填空。
(3分)将近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
从傅雷给儿子的回信中,学到了;从小说人物李京京身上,学到了当美好的愿望遭到拒绝时,;从苏霍姆林斯基给他女儿的信中,领会了。
5.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 (6分)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
青春让我们充满热情,充满朝气,充满希望,请跟我来,我们一起上青春的车,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青春随想之英雄青春】⑴请介绍古今中外你最崇拜的一位青年名人,并简要叙述他(她)的事迹。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试卷答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读下列两句话,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故乡的山水如诗如画,让我juàn(▲)念:她山碧绿、水清chè(▲)、树成荫、花烂漫。
漫步其间:抬头是湛蓝的天空,俯首是如yīn(▲)的绿草;耳畔小莺婉转啼唱,脚边湖水泛起涟yī ( ▲) ……⑴▲⑵▲⑶▲⑷▲2、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读《龟虽寿》《观沧海》,我们可以感受到曹操的⑴;读《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的⑵;读《春望》《石壕吏》,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甫的⑶——古诗苑中,姹紫嫣红,个性纷呈。
A、冷峻深沉B、慷慨激昂C、飘逸浪漫⑴▲⑵▲⑶▲3、有人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4、某中学学生会下发通知,布置社区服务活动事宜。
请根据提示,找出其中存在语病的地方并修改。
(4分)①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社区服务的重要目的是使我们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
③全体同学明天上午8点到新华社区开展服务活动,④活动时间为半天。
⑤活动的内容是敬老院。
⑥主要活动有三项/:跟老人谈心,给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打扫卫生。
(1)第句,修改:(2)第句,修改:5、古诗文名句默写。
(9分,每空1分)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②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③▲,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④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⑤直接描写了农家人在田间劳作辛苦的句子是:▲,▲(白居易《观刈麦》⑥▲,亲射虎,看孙郎。
2013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中期测试试卷Ⅰ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单.于chán 留滞.zhì襁.褓qiáng 强聒.不舍guōB、亵.渎xiè睿.智ruì陨.落yùn 恪.尽职守kèC、扶掖.yè枘.凿ruì忐忑.tèi 一抔.黄土pōuD、承蜩.tiáo 佝偻.lòu 骈.进pián 扣人心弦.xiá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重蹈覆辙面面相觑陟罚臧否心无旁鹜B、断章取义言行相顾恼羞成怒黎民百姓C、弥留之际涕泗横流怒不可遏廓然无累D、委曲求全轻歌曼舞张皇失措墨守成规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浮宫,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B、理想,有时候它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的心。
C、环卫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安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D、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硕大的一颗颗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地垂吊在枝头。
B、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来回奔波。
C、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眼睛。
D、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披着。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样清。
B、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
C、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6、下列文学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3) ,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
(范仲淹《渔家傲》(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
, 。
(陆游《卜算子·咏梅》 8.综合性学习(6分)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
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表,回收189份,回收率94.5%。
调查数据显示如下: (1) 请归纳出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
(2分)答:(2) 从“手机主要用途”栏目的数据分析中,你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信息。
如果在学分)(3) 论会。
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为乙方再补出一条理由。
(2 分)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用手机理由: 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②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用得上手机,手机成为一块看时间的“表”。
③我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 兴趣,极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 乙方理由: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②③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 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9.名著阅读(4分)①我国古典名著《水浒》的作者是 (人名),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译成英文时定名为 (2分)②“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 国 (人名)说的。
(2分)第二部分 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_____________,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分)11.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9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学业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 C )(3分)2.(共10分,每空格1分)①枯藤老树昏鸦②山山唯落晖③人不知而不愠④但惜夏日长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浊酒一杯家万里⑦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3. 名著阅读。
(共6分)①《水浒》,林冲。
(2分)②( C )(2分)③(2分)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怒杀仇敌4、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宣传汉字】(2分)要求:语言简洁,内容紧扣主题示例:领略汉字风采,传承中华文化。
感受汉字魅力,展现青春风采。
【妙解汉字】(3分)我选起字,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我选劣字,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挣字,张开抬起双手去参与竞“争”,勤者有得挣钱。
位字,坚持“立”场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传达心声】(3分)示例:“乐”字当选为我的年度汉字,在2013年里,学习上我凭借自己的勤劳,并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特别快乐。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6分)5、(4分)要点:(1)后悔、歉疚(2)父亲给大家打水(3)害羞、心软或感动(4)父母满足、叮嘱6、(4分) (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7、(3分)修改后不好。
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这样能深化主题。
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8、(5分)可围绕“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行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等展开,评分细则:结合文章1分,联系现实1分,感悟和理解2分,语句表达1分(二)(14分)9、(3分)莫言小说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10、(4分)(1)描写中国乡村世界的真实情况;(2)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3)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传达了古老中国的内在精神和声音;(4)刻画了中国人澎湃的生命状态;(5)写出了中国乡土的重要侧面,突出故乡的精神价值。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书写。
(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
(2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和生活的工具,更是审美(zài)体。
比如(kǎi)书的工整端庄,隶书的雍容圆润,行书的流畅潇洒,草书的狂放不(jī),还有小篆的古色古香,让人得到浑然通透的文化震(hàn)。
2、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①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
②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只要有(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前行)的勇气。
③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它就像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许许多多精神萎靡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它也是向前奔腾的激流,推动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⑴、句①的“()”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1分)⑵、如用格言警句来替换句②括号中的内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舍生取义,杀身成仁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⑶修改习作片段中的画线部分,使句③结构整齐,表达简洁流畅。
(2分)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
4、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1),人迹板桥霜。
(2)更深月色半人家,。
(3)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4)古诗文中有不少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013年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妖娆.(ráo) 襁.(qiáng)褓.(bǎo) 成吉思汗.(hán) 一代天娇.(jiāo)B.留滞.(chì) 旁鹜.(wù) 灵柩.(jiù) 睿.(ruì)智C.深邃.(suì) 谀.(yú)词廓.(kuò)然无累怒不可遏.(è)D.一抔.(póu)黄土拮.(jié)据.(jū) 鄙.(pǐ)夷棢.(wǎng)然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B.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应该兼而有之....。
C.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
D.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言行相顾....,故入人罪。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时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
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的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②采取什么样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③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④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A 、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5.综合运用(共8分)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九年语文参考答案(1、2、3、6单元)R一、1.略。
2.(1)fú nǔ(2)“已”改为“己”;“亨”改为“享” 3.C 4.(1)去掉“不”(2)在句尾加“水平”。
5.向往天空,向往它一碧如洗的纯净,向往它晴空万里的洒脱 6.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
青春的血液在奔流,青春的心儿在跃动,青春的脚步在延伸。
让我们一起登上青春的列车,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我班《青春颂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
7.(1)施耐庵水浒(水浒传)(2)嫉恶如仇(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8. (1)奉命于危难之间(2)会当凌绝顶(3)但惜夏日长(4)大漠孤烟直(5)波撼岳阳城(6)马作的卢飞快(7)却话巴山夜雨时(8)乱花渐欲迷人眼(9)会挽雕弓如满月(10)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一)9.(1)给予 (2)痛心遗憾 (3)做、担任 (4)于是,就 10.(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 (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11. (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运用通顺即可。
提示: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述即可得满分。
(二)13.(1)母亲对女儿的教训、斥责、教育。
(2)女孩认为是物体的色彩。
14.(1)两岁半的宝宝误解妈妈的话。
(2)不到三岁的男孩戏说地球转动。
(意对即可) 15.“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 16. 我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
17. 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题,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内容上: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希望孩子永远是快乐的、健康的主旨。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卷考生须知:1.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娆.(ráo)佝偻.(lǚ)恪.尽职守(kè)B.枘.凿(ruì)扶掖.(yè)成吉思汗.(hán)C.陨.落(yǔn)田圃.(bǔ)一抔.黄土(póu)D.忐忑.(tǎn)襁.褓(qiǎng)气吞斗.牛(d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取缔骸骨红装素裹心无旁骛B.亵渎狡黠孤军愤战人情练达C.凌驾诘问中流砥柱温声细雨D.缄默口决黎明百姓重蹈覆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次“学雷锋献爱心”跳蚤市场举办得如此成功,都要归咎..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D. 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
作品里,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童趣,现实中的“故乡”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故乡”在探寻的朦胧中。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试题卷温馨提示:全卷共6页,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5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他们,是最热心、最勤快、最踏实的邻家兄弟,用最普通的话语、最普通的行动,jiàn()行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责任:他们,一次次抢救遇险群众,把自己安危抛在身后,在洪lào()面前,用奉献quán()释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的职责;他们,尽心尽职,冲fēng()在前,并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每个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人。
2.根据下面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 谦让勤俭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 谦虚勤劳坚韧D.谦虚勤俭坚强3.根据提示默写。
(8分)(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2)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4)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苏轼在《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尽管被风吹雨打,仍不忘向人间撒播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填空。
(5分)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1)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________》,小说中另一位打虎的人物是_________(2分)(2)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5. 综合性活动。
2013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013.11.07出题人:周珊珊审核人:席冬爱温馨提示: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蓝色或者是黑色字迹的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答题,相信你一定会考出一个好成绩的。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1分)1.请选出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1)A.亵.渎(xiè) B.恣.睢(zī) C.强聒.不舍(guō) D.心无旁骛.(wù)()(2)A.瑟.缩(sè) B.愕.然(è) C.廓.然无累(guō) D.涕泗.横流(sì) ()(3)A.拮.据(jí) B.嗤.笑(chī) C.恪.尽职守(kè) D.一抔.黄土(póu) ()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村南村北响缲车。
(苏轼《浣溪沙》)(2)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塞外的秋景奇特异常,既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也有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寒冷萧索。
(5)“愁”是古诗词中诗人常有的一种思绪,在温庭筠的词中,“愁”有长度,“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在李清照的词中,“愁”有重量,“,”。
3.名著阅读。
(5分)(1)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_____ ____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1分)(2)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众多,如___ ___等(1分)(3)《水浒传》中,同样是杀了人,为什么鲁智深杀了镇关西,一走了之,而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后却投案自首?请结合两人的思想性格、经历等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3分)4.综合性学习。
(6分)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分)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一)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lO.1%每读必做O%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二是。
(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中的画线部分进行仿写。
(2分)答:(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
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
反方认为没有必要。
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
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2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心美,一切皆美(14分)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
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
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
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
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
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
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
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
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
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
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
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
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5.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分)6.结合文章赏析两处划线部分。
(4分)(1)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
(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7.根据文意,请谈谈怎样做才能达到“真正的优雅”。
(2分)8.这篇访谈主要谈了林清玄文学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标题却是“心美一切皆美”,你觉得切合全文主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二)关于“美丽中国”的主题阅读(12分)材料一: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
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近几年,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认为美丽中国的提出,是立足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过于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目前,中国能源年消耗量占全球的19.5%.煤炭消费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石油消费量一半以上靠进口。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是西方发达国家的4-5倍甚至更高,铁矿石、粗钢、氧化铝、水泥等的消耗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必然是难以为继的。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而工业化的代价却已经把人们推向了绝境。
李干杰强调,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尖锐的矛盾,根本途径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楼主:“美丽中国”这一词汇一经总书记之口说出,立刻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今天请各位就“”这一问题谈一谈看法。
1楼:“一听到美丽中国,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美景:头上蓝天白云,山上绿树成荫,水中鱼儿嬉戏,湿地候鸟成群,城镇布局合理,大地繁花似锦,麦浪稻波万千重水丰草茂牛羊肥。
”2楼:“我眼中的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
”3楼:我认为“美丽中国”的时代不是你有广厦千万间,我却住在破屋还漏雨的时代,而是你有刺墅,但我也有三室一厅,是全民共富的时代。
4楼:我觉得“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收入能再增加一些,税收能再少一些,社会福利能再好一些,房价能再低一些。
5楼:在我看来,如果全社会努力弘扬和践行“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身边就会涌现出更多的“最美爷爷”、“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警察”……“美丽中国”将会更美丽。
(摘自某网站论坛,有删改) 9、阅读材料一,概括“美丽中国”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3分)10、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分)11、阅读材料三,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将楼主的话补充完整。
(2分)12、近期,衢州市开展了建设“美丽衢州”大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建设“美丽衢州”?(4分)三、古诗文阅读(23分)(一)浣溪沙·常山①道中即事(4分)辛弃疾北陇田高踏水②频。
西溪禾早已尝新,墙沽酒煮纤鳞③。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
卖瓜声过竹边村。
【注释】①常山:即今浙江省常山县。
②踏水:用龙骨水车车水灌溉。
③纤鳞:小鱼。
13、词的上阕描写的农家日常事件有:、初尝新谷、。
(2分)14、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二)唐雎不辱使命(节选)(9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