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成就世界叉车十强企业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4
持续领跑,合力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黄珮
【期刊名称】《中国储运》
【年(卷),期】2022()8
【摘要】以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主业,逐步拓展至智能仓储物流和搬运机器人领域,多年来,安徽叉车集团(以下简称:合力叉车)立足合肥,放眼全球,综合实力位于世界工业车辆行业前列。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的统计数据表明,自1991年以来,合力叉车主要经济指标连续领跑国内同行业;美国物料搬运的权威杂志MMH公布的叉车排名是公认较为权威的世界叉车排名,其综合排名结果表明,自2016年合力叉车蝉联全球第七位次,是中国叉车品牌最高位次。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黄珮
【作者单位】安徽叉车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强化战略引领,培育发展合力,开启能源企业发展新征程——对国有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重塑上游思维践行行业担当宁波水利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3.通
威:践行可持续发展迈上绿色新征程4.冬奥引领“中国雪都”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5.倾力打造“六型公司”奋力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叉车集团:全力打造“合力”世界品牌文/张振学引言“30年累计产销叉车一万台、3年产销叉车一万台、1年一万台、一年两万台、三万台、…、七万台”合力不断刷新记录,铸就了中国叉车行业发展史上一个个新的里程碑,并以超前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引领和带动着民族叉车工业快速发展。
到2006年末,合力代表中国叉车工业成功跻身世界叉车制造业前十强。
2009年,合力再次刷新这一记录,成功跻身世界前八强。
20年前被人不屑一顾的“学徒”,如今已让“师傅”们刮目相看,合力已成长为德国、美国、日本等叉车制造强国有力的竞争对手,并发展成为了令国人为之骄傲令世界瞩目的世界级企业。
2011年10月18日,万众期待的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将于10月中旬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届时在20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上将有1200多家参展商和数万名专业观众倾情关注。
作为我国工业车辆的杰出代表安徽叉车集团将携带众多自主研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HELI”精品叉车及其他研发新品精彩亮相此次盛会,届时将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合力”。
正文坐落于安徽中部、巢湖之滨的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叉车集团”)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叉车、工程机械及工程机械变速箱、驱动桥、转向桥、高品质铸件、工程油缸、变矩器等关键部件等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工业车辆研发、制造与出口基地。
公司以合肥为总部,在安庆、蚌埠、宝鸡、衡阳均设有工厂。
新落成的安徽合力研发大楼半个世纪以来,安徽叉车集团始终坚持以振兴民族叉车工业为己任,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和市场的洗礼,有效抵御了国外叉车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占领,成功站在了世界叉车工业的强者之列。
2009年,安徽叉车集团已经站在了世界叉车工业前八强之列,在世界叉车市场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DONGXING SECURITIES行业研究叉车行业报告:受益制造业复苏,锂电化趋势确定投资摘要:叉车市场与制造业景气度高度关联叉车下游行业分布较广,对单一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不敏感,但与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周期较为紧密,尤其与制造业景气度相关性较高。
叉车行业的区域分布主要受地区发展经济状况和行业的产业集群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和产业集群相对集中地区,叉车的生产和销售相对活跃。
从全球制造业格局来看,中国、美国和欧盟占据了世界制造业的主导地位,2019年三者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14%。
2019年全球叉车销量达到149.33万台,中国(60.83万台)、北美地区(26.01万台)、欧洲(49.06万台)叉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达到91.01%。
国内叉车市场也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占国内叉车市场的65.17%,也是国内制造业最活跃的地区。
叉车国产化提升明显,产品结构仍有升级空间2009年以来,中国市场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工业车辆销量市场。
从销量来看,截止2020年10月,国产叉车占比达到92.26%,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19年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分别占据国内叉车销量的24.78%和22.59%。
目前国内叉车需求已经从大的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向基本搬运点、面覆盖,但总体而言,国内的叉车市场仍是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要目的,使得廉价的基础车型占据了主要市场地位。
以载荷3吨的某款内燃叉车为例,国产品牌售价约5万元,林德、丰田等外资品牌价格普遍在12万左右。
尽管我国叉车销量远超美国和欧洲,但2018年工业车辆总体产值仅为56亿欧元,欧盟工业车辆产值为172亿欧元,美国为119亿欧元,显示发达经济体工业车辆单价及附加值大幅超过国内叉车产品。
叉车电动化、电动叉车锂电化是大势所趋国内电动叉车占比近年来持续提升,2010年时叉车电动化比例仅为22.69%,2019年已经提升至49.09%。
2019年全球叉车电动化比例达到64%,欧美市场电动化比例更高。
合力成就世界叉车十强企业
作者:刘光银
来源:《企业文明》2008年第11期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合力”)多年来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打造强势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递增,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经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历经50年的发展,民族品牌“HELI”成为中国叉车行业的名片蜚声海内外,而作为中国民族叉车工业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企业,合力已成长为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具有较完备的科研设计体系,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科技成果,具备中国工业车辆行业最全面的产品系列的中国叉车工业的生产、科研和出口基地。
并以连续17年国内行业第一的实绩和优势,积极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中国民族叉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2006年,合力叉车成功跻身世界叉车前十强,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合力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合力的前身是合肥起重运输机器厂,始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起重运输、矿山冶金设备。
自1963年起生产叉车,年产仅百台。
1983年转轨定向生产叉车。
作为国家定点生产叉车的企业,当时企业资产仅2300万元,年产叉车量少,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产品市场份额微不足道。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叉车巨头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
当时国内工业车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有20年的差距。
以振兴民族叉车工业为己任的合力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民族叉车制造业水平不尽快提升,中国叉车市场将会被国外品牌所取代。
1985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中,合力决定抓住机遇,高起点引进。
从日本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10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制造技术。
又增添了以加工中心为代表的数控设备170多台套,使设
备新度系数近80%以上,设备数控率达80%;还建成四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加工柔性生产线,实现了叉车生产所有关键零部件数控化。
三是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前处理、涂装、叉车总装线;建成集金切、结构件制造、总装、检测精整、油漆为一体的5-42吨大吨位叉车生产区、薄板件生产区和电瓶叉车生产线,使叉车制造从下料、焊接、金切、装配、整机检测等关键工序的工艺装备水平跃入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叉车产品在机构优化设计、叉车稳定性计算、叉车动力系统总体参数计算等方面的设计精度和设计质量,合力投资数千万元,CAD(计算机辅助设计)、M1S(计算机信息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使新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且成为全国机械行业第一家实现甩掉绘图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的企业。
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合力用最快的速度缩小差距,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并领先同行,抢占了中国叉车市场的制高点,1991年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连续17年在中国叉车行业独占鳌头。
至此,合力悄然崛起,由默默无闻迅速走向辉煌。
为了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1992年8月,以本部为核心,合力组建了新的集团公司,它由四个层次(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议层) 41个企事业单位组成。
合力发挥龙头作用,以资产为纽带,横向联合,不仅带动它业共同发展,也壮大了自身规模。
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外资,扩大对外开放。
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在本公司内与日本公司先后兴办了两个小合资企业——安东铸造有限公司和安徽TCM叉车有限公司。
通过创办合资企业,合力在提高企业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占领市场特别是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带动了整机和零部件出口,加速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促进了“HELI”名牌战略的实施。
为了解决企业发展创新所需的资金问题,合力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当作头等大事。
1996年通过发行“安徽合力”股票上市,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资产流动、增值,借以盘活资产。
为了进一步壮大集团实力,增强企业博弈国内外市场的能力,合力还打破以往靠资本原始积累自我发展的格局,实行低成本扩张。
在政府经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采取无偿划拨、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实现集约经营。
从1996年起,先后完成了对安庆车桥厂的无偿划拨工作,1997年完成了对蚌埠液力机械厂的兼并,同年实施了对宝鸡叉车四厂的整体兼并,收购了湖南衡阳力尔美有限责任公司部分有效资产,投资兴建了合力工业车辆南方(衡阳)生产基地,进—步完善了企业在国内生产叉车的整体布局。
创新发展无止境。
在此后的日子里,合力着眼国内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企业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
他们以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试验试制于一体,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品的设计开发遵循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积极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最大限度地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
以此同时,合力也是最早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在行业中最早建成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制造特点的柔性制造体系,2004年,合力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
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工业车辆设计、制造、营销基地。
从整机到零部件,从内燃车辆到电动车辆,从中小吨位到重装车辆,从引进技术产品到自主设计最新的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G系列产品,合力人自主创新的步伐一刻没有停歇。
在中国工业车辆产业发展历程中,合力从制造理念到制造模式都独具一格。
他们是最早认识到,要对“制造叉车”赋予更多内涵的国内厂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合力就逐步自行设计制造铸件、变速箱、油缸、变矩器、转向桥、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
如今,关键零部件已经成为合力的主业之一,拥有多家专业化的零部件制造基地,某配套领域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欧美市场。
今天,合力拥有中国工业车辆行业最全面的产品系列,并始终坚持自主品牌,在产品大量出口的同时,还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技术出口。
合力人视品质如生命。
围绕叉车、相关工程机械产品和核心零部件这三大支柱产品,合力注重品牌建设,以“三高”人才为支撑,积极推进“精品工程”,以精品塑造名牌。
合力通过了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合力具有设计制造从0.5吨~45吨全系列共512个品种、1700多种型号的叉车系列产品的能力。
先后共取得了41项专利技术,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2000和G系列叉车这一民族叉车品牌。
“合力”牌集装箱空箱堆高机和45T正面吊的面世,还成功打破了国内市场洋品牌垄断的局面。
面对狼烟四起的市场竞争严峻形势,合力坚持把营销布局作为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不断进行营销创新,调整营销战略。
首先是网络建设和服务超前,当不少叉车企业幡然醒悟狠抓产品质量和埋头提升产量的时候,合力早已参悟服务商机,以遍布全国的高效的营销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用户资源;他们还大胆探索,又超前一步启动了销售体制改革,按照“集团控股、经理持大股、骨干持股”的原则,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对销售公司的主要销售网点进行多元化产权结构改制,并实行部分网点的“民营化”,使责、权、利更加明确,大幅降低了关联交易,最大限度地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客户、销售骨干和公司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网点的建设上,他们结合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实行销售网点的动态管理,坚持扶优扶强,优胜劣汰,指导网点间的兼并收购、重组整合,以在全国中心城市形成强大网点为目的,不断加强公司的整个网络建设。
合力建成了国内叉车行业首家集叉车展示、配件销售、叉车修理、叉车租赁及企业培训等于一体的“4S”店。
针对有的企业不惜以低价格与“合力”展开销售终端争夺战,合力采取区域区别政策,使用灵活政策智取市场。
目前,合力以密布全国的100多家国内销售网点和72个国外销售服务构筑的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占据30%以上的国内市场,作为中国叉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合力肩负着打造民族品牌的使命,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国际化战略,坚持实施多元化的,外销策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在55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商标,并分别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2家独家代理商,产品出口到1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出口到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
2003年以来,合力的出口已连续保持50%的增长速度。
“中国驰名商标”“HELl”品牌在国际工业车辆领域享有很高的品牌信誉,已成为德国、美国、日本等叉车制造强国有力的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叉车行业国际知名品牌的支柱。
“30年累计产销叉车l万台、3年产销叉车1万台、1年1万台、1年3万多台”——合力不断刷新记录。
截至2008年9月26日,合力已产销民族品牌“HEL厂叉车22万台,铸就了中国
叉车行业发展史上一个个新的里程碑,并以超前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引领和带动着民族叉车工业快速发展,有力地阻击国外品牌的进入。
走过50年的辉煌历程,合力已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打造百亿企业、奔向百年合力的新征程中,合力有信心依托雄厚的科研设计基础与装备实力,依靠优秀的员工队伍,借助合力工业园这个产业平台,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快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努力为推进我国叉车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出新的贡献,为把合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企业集团再创辉煌!
(作者系安徽省机械工业机关党委副书记、安徽省机械系统职工思想政研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