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九七级第六学期中国古代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fl2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附录二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
从甲骨“卜辞”等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算起,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夜,至少有3 000多年——如果加上以口头创作为基本形式的文学原始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还要悠久得多。
在这漫长而辉煌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过不少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卓越的文学家,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
他们所创作的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大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乃至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一处于萌芽状态的上古文学及其以后的周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和最初发展阶段,一般统称为“先秦文学”;秦统一至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从作品的内容到它的形式,都较前一个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 文学的起源文学起源于劳动。
原始的文学表现为劳动者的一些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当时又没有文字记录,大部分作品已经失传;只有少数歌谣和零星的神话,保留在晚出的文献之中。
最早的文字作品,当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和作为历史文物的青铜器上的铭文。
产生于集体劳动的原始歌谣,并非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与音乐、舞蹈相融合的综合性原始艺术活动的产物。
这些歌谣,有的是劳动过程的回忆,有的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
例如,见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的《弹歌》,是反映渔猎时代人民生活的一曲狩猎之歌;而《礼记·郊特牲》中所记载的《蜡辞》,则是一篇含有原始宗教意识的祝词——与其说是先民对自然界的祈祷,不如说是他们对自然灾害的诅咒。
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原始人还不能解释和征服某些自然现象,于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神话作品出现了。
那些关于自然神、英雄神和其他异人异物的神奇故事,表达了我们的祖先企图征附录二中国古代文学概述·379·服和支配自然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良好愿望。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题一、填空(共11分)1.本学期我们学习过其作品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存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文总集是《》。
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意义的两部作品是《》和《》。
3.教材认为,楚辞中用古歌曲名为篇名的有《》、《》、《》等。
4、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叙事民歌是《》和《》。
5.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是刘宋初的诗人;新体诗(永明体)是南朝齐永明年由自由诗人等人开创的。
7.先秦至南北朝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是先秦时代的和晋代的8.先秦时代两位最富有浪漫主义的作家是战国时代的诗人《》和散文家》。
9.汉代两位最重要的史传散文作家是和10.北朝散文家的两部代表作品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共5分)1.文学艺术起源于()A.人类的阶级斗争B.人类心灵感情的表现欲望C.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D.人类的生产劳动2.“建安风骨”主要是指建安文学()A.具有现实性的社会内容B.歌颂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C.批判了社会中的黑暗面D.具有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汉书》B.《史记》C.《春秋》D.《战国策》4.被杜甫称赞其诗作“凌云健笔意纵横”“暮年诗赋动江关”的南北朝诗人是(A.谢灵运B.谢眺C.庾信D.江淹5.提出自己写史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是(A.左丘明B.孔丘C.司马迁D.班固三、多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中后的括号里,共12分)1.下列作品中,《楚辞章句》认为属于屈原所作的是()A.《离骚》B.《九辩》C.《九歌》D.《九章》E.《天问》2.魏晋南北朝作家中,受到过建安风骨影响的有()A.阮籍B.左思C.刘琨D.鲍照E.陶渊明3.下列作品中,不是屈原创作的作品是()A.《九辩》B.《招隐士》C.《七发》D.《怀沙》E.《七谏》4.《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写()A.劳动者的苦难及其反抗B.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C.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D.统治者的歌舞描绘生活E.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5.南北朝时期,新体诗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有()A.谢眺B.陶渊明C.何逊D.阴铿E.谢灵运6.屈原创作的组诗有()A.《九章》B.《九辩》C.《九歌》D.《天问》E.《九叹》四、名词解释题(共9分)楚辞:风、雅、颂:建安风骨:五、默写题(共3分)默写汉乐府民歌《江南》把《诗经邶风静女》一诗默写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培养具有广阔旳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旳专业理论、独立旳科研能力、较高旳外语水平、良好旳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旳,可以从事古代文学及相近学科旳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旳高层次人才。
详细规定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党旳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遵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较强旳事业心,和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科学教育事业献身旳精神。
2、刻苦学习、勤于思索,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全面而系统地理解本学科研究旳历史、现实状况及其走向,掌握坚实广阔旳基础理论和系统旳专门知识,具有较强旳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和科学,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旳能力。
3、外语水平到达规定原则,能纯熟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旳外文书刊资料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进行国际语言交流旳能力。
同步,还应具有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旳能力。
4、具有较高旳科学素养和健康旳身心。
二、研究方向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唐宋文学3、元明清文学三、学习年限本硕士点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硕士旳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一般为3年。
课程学习时间和毕业(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原则上各占二分之一。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毕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容许其提前毕业;对于完不成学业,没有到达学校培养规定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1、本硕士点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学期,总学分不低于34分(含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
课程构造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
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其中学位公共课程共8学分,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跨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
2024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
2024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国古代文学概论: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2.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3. 古代汉语: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古代汉字的构造、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句法规则等。
4. 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现代汉字的构造、现代汉语的语法和句法规则等。
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选读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等。
6.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等。
7. 文学理论与批评:学习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文学批评的流派、理论和方法等。
8. 文学创作与写作:学习文学创作和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学形式的写作。
9. 中国文化与文化研究: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
10. 中国文学史:学习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以上是可能包含在2024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科目中的内容,具体科目设置可能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学校的安排有所调整。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050101)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涉外文秘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自强复兴服务。
2、爱岗敬业,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具有专业方向所要求的专门知识和能力;外语、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4、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和卫生等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观,倡导多科渗透,师范性与非师范性兼容及基础研究与应用拓展并重。
本专业学生在修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时,应适当选修有利自身发展的相应学科,如理工类、经济类、管理类、新闻类等,以优化知识与能力结构。
三、专业培养方向师范教育、高级涉外文秘四、主要课程文学概论、写作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概论、民间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概论、语文教学论、秘书学概论等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院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六、教学时间安排表内容学期 1 2 3 4 5 6 7 8 合计课堂教学14 18 18 18 18 16 9 6 117 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1 8 入学教育、军事训练 2 2 专业见习 2 2毕业实习9 9毕业论文8 8 毕业论文答辩 1 1 毕业教育及办理毕业手续 2 2 机动 1 1 1 1 1 1 1 1 8寒暑假 4 7 4 7 4 7 4 37总计22 27 24 27 24 27 24 19 194 七、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置计划(2568或2622学时)公共基础课程(826学时)课程性质为必修、选修和自修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安排共19周。
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结合来华留学生实际,培养了解中国,具有较好的汉语知识基础及汉语实践能力,掌握汉语教学技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国际汉语教学任务的国际化人才。
二、培养标准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2.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中华文化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具有扎实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书写和使用汉字。
5. 具备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汉语教学研究、反思和改进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学位课程: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读写、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阅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国概况、中国传统文化、应用语言学。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
五、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67学分学位课程学分:126学分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六、汉语水平等级证书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原则上学生毕业前应达到新HSK6级水平。
激励措施:考取一门证书可以替代专业选修课2学分。
七、实践教学环节1.专业技能训练2.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共4周。
达到规定要求,合格者计4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第6学期末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
第7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合格者记8学分。
八、课程结构学时学分构成表 1 课程分类计划学时学分数构成九、课程计划表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训已经圆满结束了,通过此次实训,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学校的主教楼,在这天气多变的情况下,我们也克服啦种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实训任务。
一次测量实训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成员间团结一致相互配合才能让实训任务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测量实训中,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工作经常交换来做,让每个人都尽可能熟悉具体操作.在测量的过程中,所得数据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坚持重测、重新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不断在教训中获得宝贵经验.在这里要感谢老师的指导,实训之初,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通过实际的测量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主要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首先,通过实际操作,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发愁,当真正接触的时候,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但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则需要经过不断地操作练习了.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全站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点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大纲(2021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一、考试要求: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能够独立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能够利用工具书与知识积累扫清语言障碍,并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在此基础上获得文学的熏陶与审美的教育。
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析古代文学作品。
二、考试内容先秦文学一、先秦文学概述(一)理解(1)理解文学史观念与文学史分期等问题;(2)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3)理解先秦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4)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
二、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一)理解(1)了解原始歌谣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掌握原始歌谣的搜集情况;(2)了解上古神话的基本概况。
(二)应用(1)掌握上古神话的基本特征;(2)重点掌握上古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诗经》(一)识记(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念。
(2)《诗经》经典篇目的背诵与赏析。
(二)理解(1)《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应用(1)会结合具体作品、时代背景等因素分析《诗经》的写作风格与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先秦历史散文(一)识记(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的成书过程及基本内容;(二)理解(1)重点掌握《左传》五大战役,以此分析《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2)阅读《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分析《战国策》的散文艺术;(3)比较分析《左传》与《战国策》说辞的不同特色。
五、先秦诸子散文(一)识记(1)了解《论语》、《孟子》、《庄子》的基本概况及基本思想;(2)掌握《论语》、《孟子》《庄子》中的名句、名篇。
(二)应用(1)会结合具体作品、时代背景等因素分析《论语》、《庄子》、《孟子》等作品的文学价值。
六、楚辞(一)识记(1)楚辞与屈原相关知识点及《离骚》等文本的细读。
(二)理解(1)楚辞生成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屈赋的艺术特征、楚辞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第一卷1、《诗经》篇目:风、雅、颂地域: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贵族到平民各个阶层编集的三种说法: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2、《诗经》的内容:A、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生民》B、农事诗:《七月》C、燕飨诗:《小雅*鹿鸣》D、怨刺诗:《节南山》E、战争徭役:《秦风*无衣》3、《诗经》的艺术特色:A、赋比兴的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方兴是触物兴词(《秦风*蒹葭》)B、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章法:重叠C、语言生动形象雅颂运用完整的四言句,国风杂言较多雅颂威仪典重,国风自由奔放4、风雅精神:《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精神,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5、《左传》的叙事特色:A、《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B、《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C、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D、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战争描写: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6、《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一、奇特的想象二、极度的夸张三、生动的比喻四、辛辣的讽刺7、名词解释:楚辞:A、战国时代楚国地区一种新的诗体B、指战国时期一些楚国人以及后来的汉人用上述诗体创作的作品C、书名:汉人对楚国人、汉人辑选而成的书七体: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体式,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新体赋首先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君主的赞颂,劝百而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五篇范例)第一篇: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409;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14日。
一、填空题 1.所谓“先秦”,即指____朝统一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就是所谓的“____文学”。
秦;先秦2.《诗经》,当时人称它为《____》或《诗三百》,到汉代,它作为儒家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称为《____》。
诗;诗经3.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中的《____》和《____》,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作古代文章的典范。
孟子;庄子(前后顺序可以颠倒) 4.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有《____》《____》《九章》《天问》等。
离骚;九歌(前后顺序可以颠倒) 5.骚体赋的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赋家贾谊,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
吊屈原赋;鹏鸟赋(前后顺序可以颠倒) 6.西汉初期两位最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是____和____。
他们的政论散文代表作分别有《过秦论》和《论贵粟疏》等。
贾谊;晁错 7.东汉时期两位最杰出的辞赋家是____和____。
他们的京都赋代表作《两都赋》和《二京赋》结构宏伟,铺陈绚丽。
班固;张衡 8.汉代的乐府民歌流传到今天的大约有60多篇,它们主要保存在宋代人____所编的《____》里。
郭茂倩;乐府诗集9.建安时期的诗人有所谓“三曹”和“七子”。
所谓“三曹”是指诗人____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____。
曹操;曹植 10.晋代,被认为是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三位诗人是《咏史诗八首》的作者____、《扶风歌》的作者____和陶渊明。
左思;刘琨 11.西晋太康时期形式主义文风日趋严重,逐渐成了文坛的主流文风。
汉语言九七级第六学期中国古代文学(3)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关汉卿杂剧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如《》中的遭记儿,《》中的赵盼儿等。
2.元散曲的著名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作者是,[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的作者是。
3.汤显祖所作的《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四种传奇合称为“”。
4.《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小说,作者未详,仅知初刻本署名。
明末清初出现的题为“西周生辑著”的《》也是一部较有影响的婚姻问题小说。
5.冯梦龙编刻的三部自话短篇小说集《》《》和《》合称“三言”。
6.明代散文名作《报刘一丈书》的作者是,《项脊轩志》的作者是,《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7·“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清初诗人的名作《圆圆曲》中的诗句,他和、龚鼎隼被合称为“江左三大家”。
8·清代影响最大的文派是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以挥敬为代表的则是桐城派的旁支。
9.“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是晚清诗人所作组诗《》中的一首。
10·晚清时期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小说,较著名的有陈天华的《》,黄小配的《》等。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坑人括号内,每小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
1.“美人自刎乌江岸,烈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首小令的作者是()
A.张可久B.乔吉
C.刘时中D.张养浩
2.“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这首诗的作者是()
A.夏完淳B.陈子龙
C.顾炎武D.侯方域
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的作者是()。
A.刘因B.王冕
C.高启D.郑奖
4.被誉为“诗界革命”旗帜的晚清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描写了中法战争、中日
战争*国联军战争等史实。
A.张维屏B.黄遵宪
C.谭嗣同D.梁启超
5·《聊斋志异》中的()写主人公到幽冥申冤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府佝私舞弊的罪恶。
A·《促织》B.《王子安》
C·《席方平》D.《司文郎》
6.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清中叶出现许多以炫耀学问为突出特点的小说,其代表作是李珍的()。
A.《镜花缘》B.《平山冷燕》
C.《好速传》D.《新列国志》
7.“文制台见洋人”是晚清小说()中的片断,揭露了清统治者对侵略者奴颜婢的丑态。
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老残游记》D.《孽海花》
8.与关汉卿、.白仁甫、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的元后期著名杂剧作家是()A.王实甫B.纪君祥
C.郑光祖D.乔吉
9.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传奇()反映了明嘉靖朝的重大政治事件,开
代时事戏创作风气。
A.《烷纱记》B.《鸣凤记》
C.《红梅记》D.《清忠谱》
10.《四声猿》是徐渭所作()《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种杂剧的合称。
A.《曲江春》B.《中山狼》
C.《渔阳弄》D.《不伏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四大南戏
2.英雄传奇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崔张爱情故事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
2.《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典型?
3.结合作品简要说明《儒林外史》的现实主义讽刺艺术成就。
五、论述题(20分)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有何深刻的反封建意义?试结合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加以简要论述。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望江亭救风尘
2.马致远瞩景臣
3.南柯记邯郸记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4.兰陵笑笑生(笑笑生)醒世姻缘传
5.喻世明言(古今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6.宗臣归有光袁宏道
7.吴伟业钱谦益
8.刘大木魁姚鼐阳湖派
9.龚自珍己亥杂诗
10.狮子吼洪秀全演义
说明:(1)所填答案中如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填写人名如用字、号,凡有出处者分(3)每小题有多空者,所填答案前后次序颠倒,不影响题意者给分。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
1.A 2.B 3.D 4.B 5.C
6.A7.A8.C 9.B 10.C
说明:同一小题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者,该题不给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指元末明初四种著名的南戏作品(1分),即《荆钗记》、《白兔
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3分)。
它们都是元末明初南戏比较流行的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旧时合称为“四大南戏”或“四大传奇”(1分)2.英雄传奇:中国古典小说种类之一。
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同样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1分)。
其特点是虽亦取材于历史,但内容不受史实束缚而多采撷民间传说,不拘牵于历史事件的演变,而以描写英雄人物为主,虚构成分较多。
代表作是《水浒传》(4分)
说明:()要点有重要遗漏或明显错误,须根据评分标准酌情扣分。
(2)错别字每两个扣分。
两小题错别字扣分共计不超过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答案要点:(1)崔张故事发端于唐代元镇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小说写崔张从相爱到离异的悲剧故事,称许张生对崔营管的始乱终弃为“善补过者”。
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清宫调》从根本上改变了崔张故事的主题思想,描写他们与封建势力斗争并最终得到幸福,表现出明显的反封建倾向。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改写成的,反封建倾向更加鲜明,艺术上也有显著提高。
(6分)(2)王实甫《西厢记》最终深刻地揭示了崔张爱情故事的社会意义,完整地写出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曲折过程,揭露了封建势力的虚伪和残酷,歌颂了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明确地体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卷一属多步的思想。
(6分)
2.答案要点:(1)北三国志通俗演义加中的曹操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艺术典型。
作者着意刻画了他身上的“奸”与“雄”两个侧面,使这两个侧面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4分)(2)作者有意突出曹操“奸”的方面,对曹操的诡诈虚伪、凶残狠毒进行了反复的刻画,实际上在这个人物身上概括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本质特征。
(4分)(3)作者笔下的曹操又是一个“能安大下”的“命世之才”,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4分)
3.答案要点:《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小说,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
(1分)(1)最突出的特点是敢于并善于真实地反映现实,许多人情世态都是当时社会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对之加以典型概括即成为绝妙的讽刺文字,显现出其可笑、可鄙。
可恶和不合理。
(5分)(2)善于在真实描写的基础上对某些事实进行夸张,往往更真实地暴露出其本质,从而达到鞭辟人里地进行批判的目的(3分)(3)作者进行讽刺的态度非常严肃,讽刺的分寸恰到好处,善于针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讽刺。
(3分)
说明:(1)学生答案不要求与本答案完全相同,但要点有重要遗漏或明显错误,须根据评分标准酌情扣分。
(2)可以有所侧重或提出别的见解,只要持论稳妥即可参照本标准给分。
(3)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错别字扣分每小题最多不超过2分。
五、论述题(20分)
答案要点:()作者是从宝黛叛逆思想的发展中描写他们的爱情关系的,通过贾宝玉对薛宝钦和林黛玉的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思想和生活道路的斗争。
林黛玉和薛宝饮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林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而薛是封建礼法的奉守者。
作者提出爱情必须建立在以反对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
(2)宝黛爱情从一开始就与封建家族的根本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出于封建家族利益的需要,封建家长必须为贾宝玉选择薛宝钦这样的符合封建规范要求的理想人物,以挽回整个封建家族的颓败局面。
宝黛爱情完全出自个人意愿而根本没有考虑家族利益,实际构成了对濒于衰败的封建家族的威胁,必然是悲剧结局。
说明;(1)论述要点为12分,有重要遗漏或明显错误须酌情扣分;其余8分视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的情况及文字表述的水平酌给(2)答案可以有所侧重或提出别的见解,凡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者即可参照本标准给分。
(3)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错别字扣分最多不超过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