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燃烧设备及运行-1
- 格式:pdf
- 大小:907.97 KB
- 文档页数:54
一、燃煤、燃油、燃气、生物持锅炉型号(一)型号:按JB/T1626-92《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规定,锅炉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横线相连, :如下面式样表示型号的第一部分表示锅炉和燃烧设备的型式及锅炉容量,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两个汉语拼音字母代表锅炉整体型式(见表1、2-1、表1、2—2);第二段用一汉语拼音字母代表燃烧设备(邮包表1、2—3);第三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t/h或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MW。
型号的第二部介质参数,共分两段(热水锅炉分三段),中间用斜线相连。
第一段表示客定蒸汽压力或允许工作压力;第二段表示过热蒸汽温度(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时不表示);热水锅炉第二段和第三段表示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型号的第三部分表示燃料种类,用汉语拼音字母代表,同时用罗马字母代表燃料品种分类(见表1、2-4)表1、2—1 锅壳锅炉总体型式代号锅壳锅炉总体型式代号锅壳锅炉总体型式代号立式锅炉LS(立水) 卧式外燃WW(卧外)立式火管LH(立火) 卧式内燃WN(卧内)注:卧式水火管快装锅炉总体型式代号为DN,表1、2-2水管锅炉总体型式代号水管锅炉总体型式代号水管锅炉总体型式代号单锅筒立式DL(单式) 双管锅炉横式SH(双横)单锅筒纵置式DZ(单式) 纵横锅筒式ZH(纵横)单锅筒横置式DH(单横) 强制循环式QX(强制)双锅筒纵置式SZ(双纵)表1、2-3 燃烧设备代号注:煤粉炉和燃油燃气锅炉属室燃炉,烯烧设备代号为S。
表1。
2-4 燃料品种代号注:①小型燃油燃气锅炉一般适用多种燃料,故燃料代号通常均写成Y或Q②在锅炉型号表示方法中,对常压热水锅炉,只须在型式代号之前加上常压代号C,并取消允许工作压力,其他表示方法不变。
(二)型号举例(见表1。
2—5)表1。
2-5 型号举例关于国外进口的锅炉,各国型号不一样,没有统一规定,可依照其产品样本、图纸资料、产品质量证明书等识别。
锅炉产品系列JB/T 1617-1999 (代替JB1617-75)1。
燃烧安全控制产品手册及应用解决方案公司简介燃烧控制产品目录GIV – 系列”A” 级燃气电磁阀GIV 10GIV 15GIV 20GIV 25GIV 40GIV 50FC – 系列燃烧安全程序控制器FC04 火焰开关,系列控制器FC05 工业燃烧器用系列控制器FC06 中小型商用锅炉燃烧程序控制器BC08 大中型商用锅炉燃烧程序控制器FUVS – 系列紫外线型火焰检测器FUVS100 螺纹连接,轴向观测型;FUVS110 插拔式,侧向观测型;FUVS200 高等级防护,螺纹连接,轴向观测型PS – 系列燃气、空气压力开关PS 低压压力开关;调节范围:2-12mbarPS 中压压力开关;调节范围:10-50mbarPS 高压压力开关;调节范围:30-150mbarEBI – 系列燃气、轻油电子高压点火器EBI-A 单极、燃气高压点火器EBI-B 双极、燃油高压点火器典型应用商用燃烧器典型应用和配置表工业多燃烧器典型应用北京润瓯科技有限公司GIV系列”A”级、直动式、燃气专用电磁阀应用和工作原理:GIV系列“A”级燃气电磁阀用于燃气燃烧器、工业炉、焚烧炉等燃气加热设备的燃气控制与调节。
技术参数:供电电压:230/120Vac, 50/60 Hz,±10%;允许使用环境温度:-15°C - 60°C电气连接方式:GIV 10,15,20,25 阀门使用3针DIN插接式连接GIV40,50 使用阀门上接线端子连接防护等级:IP54阀门开启时间:< 1 秒阀门关闭时间:< 1 秒阀门使用频率:< 20次/分钟阀门使用寿命:> 20 万次(洁净、无腐蚀气体)特别注意:阀门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线圈会发热,此为正常现象。
请在维修和调试时注意,不要让手或皮肤直接接触阀门,以免造成烫伤。
阀门的安装:• 此设备的安装人员应该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
• 在阀门安装之前,请断开燃气管路中燃气的供应,以及所有相关设备的供电电源。
延迟焦化循环比计算公式延迟焦化是指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焦炭在高温下发生热解,生成一定量的可燃气体,这种现象会导致燃烧效率的降低,同时也会增加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为了减少延迟焦化的影响,燃烧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控制循环比来减少延迟焦化的发生。
延迟焦化循环比是指在燃烧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比例,使得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尽可能完全燃烧,减少延迟焦化的发生。
计算延迟焦化循环比需要考虑燃料的特性、燃烧设备的结构和工况等因素,下面我们将介绍延迟焦化循环比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延迟焦化循环比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1. 首先,需要确定燃料的特性,包括燃料的热值、挥发份含量、灰分含量等参数。
2. 其次,需要确定燃烧设备的结构和工况,包括燃烧器的类型、燃烧器的布置、燃烧器的燃烧效率等参数。
3. 然后,根据燃料的特性和燃烧设备的结构和工况,可以使用以下延迟焦化循环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循环比 = (理论空气量 + 预热空气量)/ 实际空气量。
其中,理论空气量是指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可以通过燃料的化学计算得到;预热空气量是指为了提高燃烧效率而加入的预热空气量,可以通过燃烧设备的设计参数得到;实际空气量是指实际燃烧过程中所使用的空气量,可以通过燃烧设备的操作参数得到。
通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到延迟焦化循环比的数值,通过调整循环比的大小,可以有效地减少延迟焦化的发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延迟焦化循环比的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燃烧设备,包括锅炉、热风炉、燃气轮机等,通过合理地控制循环比的大小,可以提高燃烧设备的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计算公式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燃烧设备和燃料的特性,对循环比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
2. 在计算循环比时,需要考虑燃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循环比的大小,以保证燃烧效率的稳定和可靠。
燃烧器操作规程一、概述燃烧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并点燃,以产生热能。
为了保证燃烧过程的安全、高效进行,请按照以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工作前准备1. 确保燃烧器的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无杂物堆放。
2. 检查燃烧器的供电是否正常,确认电气设备无故障。
3. 检查燃烧器的燃料供应管道是否畅通无阻,燃料储存量是否足够。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燃烧器控制面板,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设置好燃烧器运行参数,例如燃料流量、空气流量等。
2. 如果燃烧器具有点火装置,将点火装置设为自动模式,并进行预热。
3. 按照顺序打开燃料阀门和空气阀门,使燃料和空气开始流入燃烧器内部。
注意,先打开燃料阀门,再打开空气阀门。
4. 监测燃料和空气流入燃烧器的情况,确保流量稳定并达到运行要求。
如有异常,立即关闭阀门,检查并修复故障。
5. 预热完成的点火装置将自动进行点火,观察点火情况。
如果点火失败,请立即关闭阀门,检查点火装置并重新调整。
6. 通过观察燃烧器出口的火焰情况来判断燃烧质量。
正常情况下,火焰应该是蓝色而稳定的,如有异常,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检查原因。
7. 在燃烧器运行期间,时刻注意火焰的稳定性和燃料供应的充足性。
如果发现火焰异常或者燃料不足,请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8. 当燃烧过程结束或者需要停止燃烧器时,先关闭燃料阀门,再关闭空气阀门。
确保燃料和空气的流入被切断。
9. 关闭燃烧器控制面板,并将设备恢复到停机状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耐热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燃烧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严禁在燃烧器周围堆放易燃物品,确保通风良好。
4. 燃烧器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停机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5. 维修和保养燃烧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在操作前进行安全演练。
五、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燃料供应管道和阀门,确保其无漏气现象。
工业燃气燃烧器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2.燃气燃烧器的启动和停止必须由专人负责,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擅自操作。
3.在使用燃气燃烧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所有部件完好无损,各项参数符合操作要求。
4.启动燃气燃烧器前,必须确认燃气供应正常,并开启天然气管道、阀门和调压装置。
5.在启动燃气燃烧器前,应检查燃气供应是否与燃烧器所需气体匹配,避免燃烧器由于燃气类型不匹配而发生故障。
6.燃气燃烧器的启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7.工业燃气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观察燃烧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燃气供应,查找并解决故障。
8.燃气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燃气溢出造成火灾或爆炸。
9.禁止在燃气燃烧器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发生事故。
10.燃气燃烧器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在燃气燃烧器维修和保养期间,必须切断燃气供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12.如遇到燃气燃烧器的严重故障或事故,应立即停止运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报警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1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燃气燃烧器的运行要求进行操作,严禁私自修改设备的参数和设定值。
14.操作人员必须经常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5.燃气燃烧器的操作记录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操作时间、燃气供应情况、异常情况处理等。
记录应保存一段时间,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
总之,工业燃气燃烧器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严格执行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非常重要。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实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工业燃气燃烧器的安全运行。
第二部分条文释义说明:在本释义中,按照新版的《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或《锅规》的条文顺序对规程内容加以逐条释义,并对新版《锅规》条文均加线框。
为阅读方便,将1996年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蒸规》)、1991年颁布1997年修订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水规》)、1993年版《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有机规》)、2000年版《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以下简称《小型规》)对比列出。
第一章总则一、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本章共有9节,由“1.1目的”、“1. 2适用范围”、“1.3不适用范围”、“1. 4锅炉设备级别”、“1.5进出口锅炉制造及使用”、“1. 6特殊情况的处理”、“1. 7监督管理”、“1.8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1.9章节关系说明”组成。
本章的主要变化为:●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划分的内容;●调整了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的处理方式。
二、条款说明与解释原条款:《蒸规》第1条、《水规》第1条、《有机规》第1条、《小型规》第一条.。
《蒸规》第1条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水规》第1条为了保证热水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人身安全,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有机规》第1条为了提高有机热载体锅炉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保证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要求,制定本规程《小型规》第一条为加强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的安全监察和管理,确保安全运行,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和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职能,制订本规定◆条款解释:本条款明确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依据。
本条款对《蒸规》第1条、《水规》第1条、《有机规》第1条、《小型规》第一条规定的修改,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改为“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将“保护人身安全”改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增加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
各种低氮燃烧技术的特点技术01扩散式燃烧这是⼀种最简单的燃烧⽅式,该燃烧⽅式的优点是简单、容易点⽕、不会回⽕、燃烧稳定及燃具结构简单。
缺点是,对于空⽓需求量⼤的⾼热值燃⽓,靠层流扩散达不到完全燃烧,烟⽓中C0含量⽐较⾼,燃具体积⽐较⼤。
强制⿎风扩散燃烧⽅式多⽤于⼯业炉中的⼯业燃烧器。
采⽤这种燃烧⽅式需要合理地组织空⽓与燃⽓混合,避免产⽣⼤量的N0x与C0。
O2含量2%--12%;,相对点⽕容易。
但是,NOX含量⽆法控制。
技术02部分预混式燃烧部分预混式燃烧习惯上⼜称⼤⽓式燃烧。
与扩散式燃烧相⽐,部分预混式燃烧具有燃烧完全、⽕焰短、热强度⼤的优点,但是这种燃烧⽅式可能产⽣回⽕、离焰与脱⽕,在控制好⼀次空⽓的条件下,能具有⼀定范围的不离焰、不回⽕的稳定⽕焰区,在此区内可以调节热负荷。
部分预混式燃烧也有以下缺点:a.需要组织好⼆次空⽓,需要⾜够的⼆次空⽓进⼝⾯积及必要的炉膛⾼度,所以很难减⼩燃烧设备的体积。
b.燃烧产物中N0x含量较⾼,采取措施后,N0x含量降低,⽽C0含量升⾼,很难达到C0与N0x含量都降低的效果。
在有些较⼤功率燃烧器结构中,为了保证点⽕成功率,中⼼形成⽕焰⿊区,采⽤部分预混。
其他与扩散式燃烧相同。
技术03精准控制全预混式燃烧将燃烧所需空⽓精准混⼊燃⽓再进⾏燃烧的全预混式燃烧,其特点是⽕焰短,附着于燃烧表⾯,甚⾄看不到⽕焰,故也称作⽆焰式燃烧。
这种燃烧⽅式的稳定性较差,稳定燃烧的范围较⼩,必须采⽤防⽌离焰与回⽕的稳焰措施。
精准控制全预混式燃烧的优点:燃烧强度⼤,⽕焰短,可以降低炉膛⾼度;不需要⼆次空⽓,省去了⼆次空⽓的⼊⼝⾯积;具有较⼤的⾯积热强度与体积热强度,可缩⼩燃烧设备体积;⽕焰⾯可以靠近热交换器,增⼤传热系数;燃烧产物中C0及N0x含量都⽐较低。
精准控制全预混式燃烧的缺点及特殊的技术要求:当热负荷较⼤时,⽆法利⽤燃⽓⾃⾝压⼒通过引射器吸⼊空⽓,需要有保证燃⽓与空⽓混合⽐例的装置,并且维持此⽐例不受热负荷变化的影响;应有可靠的避免离焰、回⽕的稳焰措施,必要时需要冷却头部,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