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则徐名言名句大全林则徐简介资料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林则徐说过的爱国名言
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2. "凡立志做大事者,中国之未来必属于你们。
"
3. "国家之兴旺,非一人之功。
"
4. "爱国者无返顾,胸怀大志,勇往直前。
"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始于教育。
"
6. "国家疆土从来就是人民的疆土,人民的利益为重。
7.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8. "社会上的一切问题,都由于缺乏教育。
"
9. "不曾费过一片汗而受过一些苦,就不能理解真正的国家,不能知道真正的富贵福祉。
10. "之心春风好,平生恨未停。
爱国情心重,举得羽毛轻。
"。
林则徐名言名句大全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思熟虑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思想境界,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
下面是一些林则徐的名言名句大全。
1.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这句话是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中写下的,是他对个人责任和使命的深刻认识。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命运负起责任,而不仅仅是依赖于领导者或者国家机构。
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这句话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中,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教导别人,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困难。
这也表明了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持续学习的强调。
3.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 这句话是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中写下的,他认为追求知识的人应该像饥饿一样渴望学习,同时也应该保持谦逊和虚心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这句话是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情感的执着。
他认为即使身处异乡,只要有知己相伴,就能感受到亲如家人的温暖和情感的支持。
5. '立身以立德,兴家以兴学。
' 这句话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中,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家庭的教育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 这句话体现了林则徐对于学习态度和个人精神的重视。
他认为虽然学问可以通过不断积累来提高,但是缺乏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目标是无法取得真正成就的。
这些林则徐的名言名句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写照,也是他对于国家、社会和教育的深刻见解。
这些名言名句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弘扬正义、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名言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
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5、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6、状开元景三阳态,探得花香一树春。
7、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
8、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9、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
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
我们通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条件的。
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点评:儒家把“人”等同于“仁”,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为仁。
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气,人心仁善,这是亘古不变的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万有引力定律”。
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
“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
所谓心存不善,无好后果。
若因一己之不善,害祖宗声誉,殃及子孙,岂不是罪加一等,十恶不赦!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点评:人生于世有三种最伟大的“爱”。
林则徐爱国名言名句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是先为国家的
忧虑而忧虑,后为国家的乐观而乐观。
)
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表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人类赋予生命、继
承前人的学问、创造永久的太平时代。
)
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表示宁愿做一个正直的
人并不足够,也不能做一个邪恶的人但有余裕。
)
4. "盖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表示防备人民的不满比防备
洪水更加重要。
)
5. "惟时无我,为尧治世;我有时,明求是非。
"(意思是在安
定时期,应该随波逐流,为国家的安宁而奉献;但若遇到时局混乱,自己应该挺身而出,明辨是非。
)
这些都是林则徐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的代表性名言。
无中止之理。
15、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
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6、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
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17、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0、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21、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22、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2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4、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25、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26、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
交友无益;性质不断,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是云不同,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27、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
28、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林则徐名言大全导读:本文林则徐名言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林则徐名言大全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名言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
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5、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6、状开元景三阳态,探得花香一树春。
7、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
8、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9、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
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
我们通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条件的。
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点评:儒家把“人”等同于“仁”,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为仁。
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气,人心仁善,这是亘古不变的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万有引力定律”。
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
“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
林则徐的名言有哪些(精选合集2篇)林则徐的名言有哪些(篇一)摘要:林则徐,字鼎臣,浙江绍兴人,清代政治家、教育家,曾任兵部尚书、福建巡抚等职。
他以勇于改革、提倡维新而闻名于世。
林则徐的名言博大精深,深受后人推崇。
本文将从林则徐的政治、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来介绍他的名言,以探究其思想与哲学。
正文:1.(独善其身,而后教人)——强调先修身养性,然后才有资格教导他人。
2.(功名利禄,只是身外之物)——强调追求的不应该只是外在的功名和利益。
3.(道不虚行,言不虚传)——强调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证明自己的道义和言论。
4.(竭尽心力,推动国家繁荣)——倡导为国家的发展而全力以赴。
5.(知识改变命运)——强调通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6.(学无止境,终身追求)——强调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追求,永不停息。
7.(裨益于国家,山川万里皆知)——强调为国家做出贡献,追求广泛的影响力。
8.(前进,不怕困难)——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和挑战。
9.(不强求,自有天命)——强调不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顺其自然。
10.(修心养性,立身行道)——倡导人们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行为。
11.(知行合一,实践为本)——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12.(慎言慎行,光明磊落)——鼓励人们言行一致,诚实正直。
13.(忍辱负重,志在高远)——倡导人们能够忍受困苦和委屈,心怀远大志向。
14.(爱国敬业,报效家乡)——强调爱国主义和对家乡的贡献精神。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强调精诚所至,必定能够打破一切难关。
16.(尽善尽美,不求回报)——强调做好事应该无私奉献,不图回报。
17.(学以致用,成就卓越)——强调学以致用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18.(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强调事情发生往往有其原因,不可轻信空传之言。
19.(道义为先,利益为后)——强调道义应该放在首位,利益次之。
20.(心存正义,行事公平)——鼓励人们心怀正义,公正对待他人。
林则徐家风家训名言1.林则徐的家训是什么林则徐的10条家训:1、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心地不好,讲究风水也无益)2、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不孝顺父母,求神拜佛也无益)3、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兄弟都不和,交友再多也无益)4、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言行举止不好,读书再多也无益)5、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心高气傲,学问再多也无益)6、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为人偏执,做事不讲情理,再聪明也无益)7、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时机未到,怎么强求也无用,顺其自然好。
)8、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巧取豪夺他人钱物,施舍再多也无益)9、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熬夜与纵欲等都大伤元气,长时间打麻将也大伤元气,如不戒,医药也无益)10、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扩展资料:1839年9月,林公巡视澳门,在前山写了《十无益格言》,现立碑于珠江边海印桥脚。
这是林公的修身做人准则,也是他以德存世的范本。
望子成龙是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期望,林则徐夫妇也不例外。
但是,林则徐并不一味追求儿孙做高官,成大名,而是教育他们首先做个好人,“成一拘谨笃实子弟”。
林则徐长子林汝舟聪明好学,24岁即中进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是清朝储才之地,进了翰林院,就意味着有很好的升迁前景,但林汝舟几年未获升迁,林则徐并没有动用自己的关系请托帮忙,而是认为他年纪轻轻就做了官,不过是侥幸成名。
因而命其辞官回家,一边侍奉母亲,管理家务,一边继续读书,要他“多读圣贤书”,是为了培养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增长才干,一旦有机会,能够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优秀官员。
次子林聪彝在三子中“资质最钝”,林则徐为他的教育也颇费心思。
林则徐辗转各地任职,聪彝留在家乡读书,他到广东任职时,聪彝15岁,不久他写信给聪彝,让聪彝从福州老家到广州他的任所,以广见闻,借资历练。
聪彝缺乏读书的天赋,自然难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林则徐对他说:“余固不望尔成名,但望尔成一拘谨笃实子弟。
林则徐的名人名言大全林则徐是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思想家和诗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林则徐的名人名言大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林则徐的名人名言大全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
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5、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6、状开元景三阳态,探得花香一树春。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
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
9、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0、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
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1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2、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
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14、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林则徐的名人名言大全1、状开元景三阳态,探得花香一树春。
2、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6、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9、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
林则徐名言名句
林则徐名言名句1、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2、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3、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
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4、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
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
5、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林则徐名言名句大全,林则徐简介资料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3、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4、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5、状开元景三阳态,探得花香一树春。
6、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
7、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
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9、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摘自:名言()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
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
情,很可能没有益处。
我们通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条件的。
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点评:儒家把“人”等同于“仁”,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为仁。
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气,人心仁善,这是亘古不变的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万有引力定律”。
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
“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
所谓心存不善,无好后果。
若因一己之不善,害祖宗声誉,殃及子孙,岂不是罪加一等,十恶不赦!
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点评:人生于世有三种最伟大的“爱”。
一为“亲人之爱”,一为“爱人之爱”,一为“朋友之爱”,或者简言之,亲情、爱情、友情。
亲情温馨,爱情缠绵,友情z真挚,而如果要辨明三者之间哪一种最为无私,莫过于亲人之爱——父母之爱!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比山高比海还深,父母对于我们的恩,我们三生也报答不了!百行孝当先。
一个人无论你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头上戴了多少光环,但是如果对父母不孝,所有的荣誉都将黯然失色。
“奉神无益”,如果对父母不孝,无论你对神是多么虔诚,多么的敬仰,一切都是假的。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父母之圣,神明犹所不及。
如要敬神,何必舍近求远!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点评:兄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包括堂兄弟姐妹在内的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
许多人(包括我)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于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于内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令人惋惜。
如今提倡优生优育,许多人少了兄弟姐妹,若有幸能有一二兄弟或姐妹,岂可不好好珍惜?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点评:孔圣人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
意思说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天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别人。
为人若何?为父母、为市场、为金钱名利、为工作职业,读书成为一种工具,读书沦为达到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
现在我们要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读书是为自己而读!为己若何?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
用现代人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但依然“行止不端”,学识上是大学生,品行上却是小学生,可谓读书无益,枉读诗书了。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点评:“作事乖张”乃谓为人处事不讲情理,偏执、不驯服,处处与众迥异。
有句话说,人不怕你聪明绝顶,就怕你不讲道理。
如果为人不善,居心不良,“聪明”就会为虎作伥,成为作恶的工具。
雄狮百万能伏,国贼一个可畏。
难怪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敬,谨慎而亲仁,泛爱众,学友余力,则志于文”,学做人在求智慧之先,圣人一片苦心,可见一斑。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