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
- 格式:pptx
- 大小:132.43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电灯、火把、烛光等:人为制造的光源人造光源斧头鱼、灯笼鱼等太阳、萤火虫、水母、:自然界存在的光源自然光源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3、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激光准直、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手影、皮影戏等。
三、光速 1、光能在真空和透明物质中传播。
2、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 s m c /1038⨯=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通常也取C=3×108m/s 。
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光速约为c 43,在玻璃中的光速约为c 32。
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物质的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规律1、 光的反射规律:(1)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三线共面);(2)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可逆)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平滑物体表面,反射光平行射出,这样的反射叫镜面反射;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不再是平行的,而是杂乱地射向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叫做漫反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要遵守光的反射规律;4、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属于镜面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1、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
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等都可看做平面镜。
2、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二、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具体特点为:(1)像的大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 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稀薄,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习题】1.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影子小孔成像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回顾1、⎧⎨⎩天然光源:水母、太阳等光源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等(注意: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注意: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光线:表示光传播轨迹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光线是一物理模型,并不存在)4. 光沿直线传播实例:4310第二节光的反射知识点回顾1、反射:当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中的现象。
1、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路图(要求会作)(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光污染也是镜面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回顾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正立的虚像,②像和物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④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距离相等;⑤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球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手电筒的反光罩)第四节光的折射知识点回顾1、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海市蜃楼)2、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3、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那鱼看人呢?);(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6)海市蜃楼。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人造光源,如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1影子的形成:○2日食月食的形成:○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第二节、光的反射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2、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3、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4、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第四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可逆的。
专题04 第4章光现象清单01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以及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是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月亮(选填“是”或“不是”)不是光源。
(2)光源的分类①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②光源: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荧光棒、LED灯等。
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和(如下图所示),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注意: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只是用来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情况,它实际是的。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物理模型法。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的形成①原理:;②成因: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说的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①原理:;②成因:日食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图甲)。
月食是地球上的人看月球,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图乙)。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
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的像。
如下图所示。
结论:①小孔成像原理:。
②成像性质:倒立的大小不确定的实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与物体到小孔的以及光屏到小孔的有关。
④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形状。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③站队列成直线;④“一叶障目”;⑤“坐井观天”。
5.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c表示,c=2.99792×108m/s。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基本概念、规律等知识点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巨大的自然光源是太阳,萤火虫,磷火等。
人造光源:各种灯泡等。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用激光器发出激光,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保证掘进方向不变;检查队列是否排直,路旁电杆是否直,打靶瞄准时要“三点一直线”等。
5.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光现象:A.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子。
B.日食、月食的成因6.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米/秒。
7.光的反射: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
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相关名词: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表面上,被反射后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10.平面镜: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表面都是平的,叫平面镜。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连线与镜面垂直。
12.平面镜的应用:如照镜子,商店里墙上的平面镜;练功房中的大平面镜;如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平面镜阵列,人防工程路口的平面镜;牙科医生用的小平面镜;潜望镜。
13. 球面镜: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做球面镜。
凸面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凸面镜。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清单)第1节光的反射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1)概念:把那些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分类(按形成原因可分为)①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②人造光源,如火把、蜡烛、电灯等。
(3)理解①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比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②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反射太阳光或者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看起来它们好像也在发光一样,这些物体就不是光源,比如月亮、行星等。
2. 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观察事例:有雾天气里,透过树丛的光束;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束;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
结论:大量的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水、玻璃中的传播实验图示:现象与结论:在均匀、透明的水或玻璃中,激光的传播径迹是一条直线。
(3)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光线与平行光(1)光线:为了便于描述光传播的路径,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理想模型。
(2)平行光:光线互相平行的光称为平行光。
因为太阳离地球非常远,所以照射在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
4.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影子: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一个阴暗的区域,就是影子。
(2)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烛焰上部发出的光射到了光屏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射到了光屏上部,在光屏上形成了相对于烛焰倒立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理解小孔成像①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选填“有”或“没有”)。
③成像的大小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小孔成像(3)日食与月食:①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这三个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阻挡,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形成日食。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必背知识点一、光源1. 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分类: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油灯等。
需要注意的是,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3. 光源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热光源与冷光源、点光源与平行光源等。
其中,太阳光属于平行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1. 基本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现象与应用: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应用:激光准直、射击时的三点一线、学生排队等。
3.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接近此值。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三、光的反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三线同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居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3. 分类:镜面反射:射到平滑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应用如平静的水面、黑板反光等。
漫反射:射到凹凸不平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应用如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四、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即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成的是虚像。
2.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3. 应用:成像(如镜子)、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五、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折射规律: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不等 (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具体取决于光从哪种介质射入哪种介质),光路可逆。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有好多种按形成原因分,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发光原理分,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汞灯、氖灯等。
热光源:太阳、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
冷光源: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二、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注意】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三、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常见的均匀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
【注意】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如不均匀的空气、不同介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常见的现象:1.激光准直。
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