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副本(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必修2“梳理探究”检测试题——成语·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满分100分)重点提示1.梳理汉语成语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复习修辞的相关知识,学会修饰文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3.通过姓氏、民族探源,引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思考与探究。
强化基础一、(36分)1.下面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沽名.钓誉一文不名.不可名.状师出无名.B.韦编三绝.美妙绝.伦拍案叫绝.不绝.如缕C.因.材施教因.噎废食因.人成事因.利乘便D.按兵不动.轻举妄动.动.人心弦不动.声色2.下面成语中加点字词的用法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耻.下问(意动用法)兴师动.众(意动用法)持之以恒..(状语后置)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为动词)B.草菅.人命(意动用法)抱头鼠.窜(名词作状语)轻于鸿毛...(状语后置)清.心寡欲(使动用法)C.祸.国殃民(使动用法)衣锦..还乡(名词活用为动词)马首..是瞻(定语前置)狼.吞虎咽(名词作状语)D.来.之不易(使动用法)激浊.扬清(意动用法)兵不血.刃(使动用法)鳞.次栉比(名词作状语)3.下面成语的结构类型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憨态可掬炉火纯青不见经传无动于衷B.力透纸背冷嘲热讽防微杜渐娓娓而谈C.眉飞色舞情景交融井底之蛙流芳百世D.官样文章庞然大物蛊惑人心江郎才尽4.下面成语中全都含有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挥金如土胆大包天巾帼英雄胸有成竹B.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守口如瓶浩如烟海C.如法炮制门庭若市铁证如山如雷贯耳D.骨瘦如柴呆若木鸡巧舌如簧如椽大笔5.下面成语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神采奕奕肝胆相照炙手可热两袖清风B.耳提面命含英咀华高风亮节力挽狂澜C.古道热肠飞扬跋扈高瞻远瞩和衷共济D.毁家纾难含沙射影经天纬地披荆斩棘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7.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8.对下面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修辞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修辞在文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修辞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5. 创意表达与修辞手法的结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修辞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2. 难点: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创意表达与修辞的结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修辞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经验。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修辞的定义与分类2. 第二课时: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第三课时:修辞在文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第四课时:修辞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5. 第五课时:创意表达与修辞手法的结合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修辞手法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修辞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章段落,让学生识别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练习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表达,相互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修辞的运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修辞作用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创意表达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4. 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动中的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八、课后作业1. 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2学案博苑2011-12-11 12455d56b7b40102dth7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2学习目标1、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2、学会积累、梳理知识的方法,提高修饰文句的能力。
3、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学习准备1、自读《修辞无处不在》,完成学案要求;2、收集书本上、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体会其修辞效果。
3、分成六个小组活动(一、二小组语音修辞;三、四小组词语修辞;五、六小组语句修辞)。
二、梳理积累1、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的过程,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
广义地说,修辞分语音修辞、和。
2、语音修辞要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富有整齐美;二是,不呆板。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顶真、等主要是从语音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的,具体说来,调整语音的主要手段有(如对偶、连绵词、叠音词的运用)、平仄声调的变化、等。
3、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
而比喻、、、、、通感、仿词、婉曲等,则是从的角度进行修饰的。
4、句子修辞,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如果你的选择适合语境,就会造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实力检测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我举杯,饮尽了风雪()B、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C、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D、新手汽车后别吻我,我怕“修”(羞)。
()2、朗读下列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广告)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修辞无处不在”主题活动案例一、研究背景修辞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在书面文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领导人讲话、广告媒体,小到日常谈话、演讲报告,修辞可谓无处不在。
可是许多学生却视而不见,大呼修辞很难学。
二、研究目的修辞和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修辞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 学会正确、灵活地使用修辞,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常发现,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新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掌握了语言这把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
二)谜语中的修辞请大家猜猜谜语:A、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
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
(猜一动物)答案:鹅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B、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
(打一植物)答案:荷花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拟人C、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
(打一日常工具)答案:秤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和比喻三)歌词中的修辞1.“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红旗飘飘》)答案:借代2.“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同桌的你》)答案:排比3.四)诗歌之中赏修辞朗读下面诗句并说出它们分别运用什么修辞手法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张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对偶⑶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问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设问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6)举酒欲饮无管弦。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1、教学目标:(1)明确修辞的内容,能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词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对三种修辞的引导和学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修辞的内容,掌握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
难点:能够从语音、词语、语句三个方面对一段文字进行修辞分析。
5、教学过程:一、导入: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冬眠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二、早梅初识春风面——了解修辞(梳理)定义: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修辞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确定今日主要讲广义上的修辞)1、语音修辞(1)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①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②名篇佳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
(顶针)(2)找找,以上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富于节奏语音和谐语音修辞的定义:一切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的修辞方法。
通过对语音的调配,使语音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特征:修辞格如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3)课堂练兵:运用所学的语音修辞知识,写一段文字(20—-30字左右)2、词语修辞(1)走近词语修辞①定义: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②特征:类似于古人的“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2)练习:说说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1、短信一:送你一件外套,前襟是平安,后襟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天。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字词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字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教学设想】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修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修辞活动为主线,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比如;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教学建议】1.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主要从文章、歌词、广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中搜集(体会其修辞效果)。
2.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以下用幻灯片展示)一、导入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中的几段文字,悉心领悟、体味它的妙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这首散文诗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学案博苑12-11 1232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知识专题《修辞无处不在》学案【三维目标】1、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从语言的三个层面(语音、词语、句子)分别设计活动,把众多的修辞格和修辞手段串联起来,达到知识系统。
3、为作文增添文采创造条件。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调整语音的手段,锤炼词语的妙处,学会更恰当地选用句子。
【教学难点】把修辞知识迁移到实际运用中。
【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迁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导入由一个民间传说引入。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他的一个穷苦朋友求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城,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出这是在说他从前不光彩的事,就封了穷朋友一个官。
另一个穷朋友听说了,也来讨封。
“从前你我都给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没熟大家就乱抢,把罐子打破了,豆子撒了,汤泼了一地。
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把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
叶子卡在你喉咙里,我叫你把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话未说完,就被朱元璋砍头了。
两人的话其实是一样的,但为什么结果大不相同?其实,这牵涉的就是语言表达与修辞的问题。
二、修辞概念狭义:就是修辞格。
比如:比喻、排比等。
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知识链接】一、“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古典诗词,体会其中的音乐美。
二、“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炼字”应属于比较典型的消极修辞。
修辞无处不在整理归纳:刘春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学生讨论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1、建立“大修辞”观念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教学方法】点拨讨论【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修辞与修辞格1、修辞格和修辞的概念有何区别?教材如何给修辞下定义的?预设学生答案: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修辞格是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修辞概念狭义:就是修辞格。
比如:比喻、排比等。
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2、问:修辞分哪几类?预设答案:即文章中的黑体字。
修辞可分三大类: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
二、第一纲:语音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音修辞?提示:寻找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预设答案: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2)学生梳理:语音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提示:寻找文章中的并列性句子或段落。
预设答案:①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词、叠音词等;②平仄变化;③押韵;④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举例:①双声或叠韵的词叫做联绵词。
a.双声:犹豫流离流连玲珑伶俐彷佛含糊嘹亮踊跃澎湃忐忑滑稽踌躇恍惚崎岖参差坎坷璀璨慷慨蹊跷△名词:鸳鸯秋千辘轳蜘蛛枇杷b.迭韵:窈窕逍遥荒唐徘徊朦胧啰嗦肮脏盘桓彷徨匍匐优柔胡涂缥缈灿烂锒铛伶丁萧条蹉跎蜿蜒腼腆叆叇佝偻婆娑蹁櫏龌龊踉跄温吞△名词:蜻蜓玫瑰橄榄螳螂葫芦番石榴c.非双声迭韵:多为名词玻璃芙蓉蔷薇鹧鸪蝴蝶蚯蚓蚱蜢蟋蟀窟窿胡同鹦鹉凤凰偶而牡丹囹圄扶摇d.双声兼迭韵:玲珑依依关关翩翩*谐音、迭字也是一种修辞。
修辞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欣赏下列一则短信,说说其中的妙处: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老牛烧炭取暖了,小白兔穿羽绒服了,蚂蚁买暖水袋了。
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运用了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放眼生活--修辞无处不在
二、梳理与探究.
1、修辞格和修辞的概念有何区别?教材如何给修辞下定义的?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
动。
修辞格是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2、修辞分哪几类?
文章中的黑体字。
修辞可分三大类: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
3、请看第一纲:语音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音修辞?
提示:寻找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预设答案: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2)学生梳理:语音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提示:寻找文章中的并列性句子或段落。
预设答案:①调整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词、叠音词等;②平仄声调的变化;③押韵;④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3)品味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语言的韵味: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 (雪碧饮料广告)
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问:以上语言,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
答案:①叠音词"轻轻的"三次反复使用,感觉到作者那种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康桥的心理;押韵:来和彩,读来流畅上口;节奏整齐中有变化。
指名朗读这几句诗。
②叠音词,押韵,平仄变化:--| , |--。
③联绵词:补充解释,双声或叠韵的词叫做联绵词。
有种音乐的美感。
④俗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歌曲: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押韵)
⑤.名篇佳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叠词)
⑥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
(顶真)
语音修辞常用的手法有:押韵、对偶、顶真、排比、回环、反复等
语音修辞的效果:⑴.匀称协调,富有节奏感⑵.有变化,不呆板
4、请看第二纲:词语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词语修辞? ((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
⑵)学生梳理:词语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①炼字;②词语超常搭配;③比喻、借代、比拟、夸张、通感、双关、仿词、婉曲等修辞格⑶仔细推敲,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①春风又绿(过、到、满)江南岸 --王安石o《泊船瓜洲》
绿:既有动态又有静态之美,把春风吹拂的无形感觉化为视觉形象,使人感受到勃勃生机。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浓、深) --宋祁 o《玉楼春》
闹:运用通感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沟通,眼前仿佛蜂飞蝶舞,满眼春意
一字炼就,境界全出
③一壶漂泊浪跡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方文山 o《东风破》
以瘦形写瘦情,无限思念活化为消瘦身影。
(4)词语修辞的探究:
①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
--周华健《风雨无阻》
②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鲁迅)
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答案:①"提着""千辛万苦",词语的超常组合,也是炼字。
千辛万苦而用提,不用背,不用负,也不用拖,可见一种举重若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后句的"换"字用得好,有付出才有回报,幸福的前提是付出千辛万苦。
这种人生态度比"我拿青春赌明天"就要积极的多。
②仿词。
何谓仿词?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
如:如今一些搞家教的人,往往因财施教。
又:忆当年中央杀刘张二犯,令人谈腐色变,杀一儆万,真是大快人心!③婉曲。
和病酒无关,又和悲秋无关,那和什么有关呢?联系前面的词句可知,原来和离别相思有关。
把真实意图遮盖起来,欲说还休,使表达的意境别开生面,饶有意趣。
从词语选择角度出发的修辞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通感、双关、婉曲、仿词等。
词语修辞需要注意:准确简洁生动形象
5、请看第三纲:语句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句修辞? 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2)学生梳理:语句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句序调整(倒装等);句子组合(整散句、长短句等);句式选择(反问句、设问句等)。
语言表达中采用不同的句式,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3)语句修辞的探究:
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国歌》)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秦观《踏莎行》
答案:①倒装句。
主谓倒装,强调对人民的一种唤醒,号召大家起来反抗。
②整句。
既有语音上面的美感,也有情感上面的强化,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更加深刻。
③设问句。
无疑而问,实则别有怀抱。
作者面对得到难道只是一条郴江?应该还是一位作者情感倾诉的对象。
这一句式的选择可谓神来之笔,看似荒唐,实则有情!难怪得到了苏轼的由衷赞赏呢!
三、通过学案联系学生对修辞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