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524.34 KB
- 文档页数:5
俄罗斯产业经济概况钢铁工业由于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俄罗斯在世界钢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原苏联1991年生产铁9094.8万吨,产钢13992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而俄罗斯的钢铁产量占原苏联的50%。
原苏联有四大钢铁工业密集区,其中三个区在俄罗斯(乌拉尔、西西伯利亚和中央区)。
乌拉尔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密集区,以产特殊钢和优质钢而著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严重衰退,对钢铁的需求骤减,导致钢产量大幅下降。
有色金属冶炼以镍、铝、铜以及铅、锌、黄金为主。
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俄罗斯工业的核心和科技进步的集中表现。
其部门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个,产品已经超过13万种。
主要部门有:动力机械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农机制造业、机床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航天机械制造业、原子能电力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等。
原苏联在动力设备、冶金设备、拖拉机、农业联合收割机、内燃机车、电气机车、铁路车厢、公共汽车、挖掘机、推土机的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及其以西地区。
化学工业俄罗斯的化学工业能生产9万余种产品,其中10%的产品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一流的。
俄罗斯的硫酸、化肥、焙烧苏打的产量位于世界前列。
俄罗斯的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区、西北区、伏尔加、乌拉尔、东部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料工业萎缩,化学工业的产量也急剧下降。
森林工业俄罗斯是世界森林大国,这首先是由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决定的。
现在,俄罗斯的森林覆盖面积近8亿公顷,占世界的20%。
木材蓄积量800多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5%。
苏联解体后,由于采伐机械大量磨损、道路建设缓慢、贷款资金不到位,俄罗斯的森林工业急剧滑坡。
建材工业俄罗斯作为世界钢铁、水泥生产大国,拥有一个比较发达的建材工业体系,其主要部门为混凝土预制工业和玻璃制品工业。
俄罗斯经济跌入低谷后,建材工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食品工业俄罗斯的食品工业由于投资不足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一直发展缓慢。
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分及其分布【知识点的认识】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
2004 年工业产值为 112090 亿卢布,同比增长 6.1%.工业从业人口 2055.4 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 万)的 30.5%.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
俄工业结构不合理,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
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莫斯科工业区。
【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分及其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读俄罗斯图,完成:(1)A 工业区内最大的工业中心是圣彼得堡;这里的石化、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工业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2)B 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莫斯科为中心,附近有库尔斯克铁矿。
(3)D 工业区附近有著名的库兹巴斯煤矿,位于亚洲(大洲)部分。
分析: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和航空航天等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十分落后。
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工业基地的分布于原料产地相一致。
尽管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分布在亚洲,但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程度还不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自西向东发展。
解答:(1)从图中看出,A 为圣彼得堡工业区,该工业区内最大的工业中心是圣彼得堡;这里的石化、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工业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2)从图中看出,B 工业区是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该工业区的中心城市是莫斯科,附近有库尔斯克铁矿;(3)从图中看出,D 工业区是西伯利亚工业区,该工业区附近有著名的库兹巴斯煤矿,位于亚洲部分。
俄罗斯能源效率与节能现状分析摘要俄罗斯作为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国家,已开始重视提高能源效率及节能,关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研发与利用。
本文主要就俄罗斯能源效率与节能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未来俄罗斯能源效率与节能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俄罗斯;能源效率;节能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032-02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主要能源的过渡消耗及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提高能源效率及节能,关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研发与利用。
俄罗斯作为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国家,也已将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1 俄罗斯能源效率与节能现状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发展主要以能源工业为主,这就使得俄罗斯生产成本较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为严峻。
目前,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5倍,比发达国家高2.5~3.5倍。
据俄罗斯联邦2005~2009年能源平衡表显示,2005~2009年俄罗斯各领域天然燃料使用情况:工业生产领域占33.4%~36.9%、交通及通信领域占22.3%~27.2%、居民生活占32.3%~35.2%、其他领域占4.5%~5.5%。
此外,2005~2009年俄罗斯能源损耗十分严重。
为减少能源损耗情况,2009年俄罗斯政府用于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的科研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2.7%提高至4%。
目前,俄罗斯能源的有效利用还受到制度、法规、财政、科技、信息、市场等方面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执行节能政策的国家部门未尽其责,能源价格的制定并未以市场行情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节能标准制定和推广存在局限性、现行节能规范的调整不及时、能源消耗预算及监督部门工作不到位;国家资金投入不足、银行贷款利率过高;节能领域科研活动较少、研究成果不足、研究成果推广未见成效;节能企业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媒体对节能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节能技术及设备市场发展缓慢、市场调研及企业发展规划经验不足、取得突出贡献的企业未能获得相应奖励。
俄罗斯电压等级俄罗斯电压等级是指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标准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是指电力系统中供电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
俄罗斯的电力系统采用了一套独特的标准,其电压等级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独特发展。
俄罗斯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低压供应系统,分别是220伏、230伏和240伏。
这些低压供应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商业建筑中,为用户提供正常使用所需的能量。
在高压和超高压方面,俄罗斯采用了一套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标准。
其高压等级分为110千伏、220千伏和330千伏三个等级。
这些高压线路主要用于输送大量能源到工业设施、城市和农村地区。
超高压线路是俄罗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且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超高压试验线路主要有500千伏和750千伏两个等级。
这些线路通常用于远距离输电,将电力从发电站输送到远离城市的地方。
这些线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在俄罗斯的电力系统中并不常见。
俄罗斯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等级不仅仅是基于技术和经济因素,还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变,这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俄罗斯采用了一套灵活且适应性强的电压等级标准。
此外,俄罗斯还在不断努力提升其电压等级标准。
随着科技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俄罗斯需要更高效、更可靠、更安全的能源供应系统。
因此,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可以预见到俄罗斯将进一步发展其高压和超高压线路,并采用更先进、更可持续的能源技术。
总之,在俄罗斯国内外需求不断增长、能源供应安全性得到重视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下,在未来几年内,俄罗斯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这将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基础。
同时,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以便在自己的能源系统中采用适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求的电压等级标准。
俄罗斯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俄罗斯的电力改革和发展历经磨难、艰难曲折,一直倍受世界各国关注。
俄总统普京今年4月26日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国家的电力能源建设,计划到2020年电力生产要增加2/3,需要国家和私营企业投资12万亿卢布(约4670亿美元),建设新的电站和改扩建电网基础设施。
6月10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宣称,俄电力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欢迎外国投资者参与俄电力建设。
6月26日,俄“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总裁丘拜斯在被称为最后一次的公司股东大会上宣称,随着俄旷日持久的电力改革任务的终结,俄“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也计划在明年注销,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看来,俄电力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推进,与此同时,俄国家杜马目前正在审议《国家电力监管法》,俄新型的电力发展和管理体系也正在形成。
一、俄罗斯电力工业概况1991年2月前苏联成立了燃料动力部,同年12月前苏联解体后,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股份化改造高潮中,于1992年8月在燃料动力部基础上组建了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
该公司拥有72个地方电力公司,37个州电力厂,供电服务遍及俄罗斯全部11个时区。
俄统一电力系统由大区联合电网组成。
西北电网装机1950万千瓦,中部电网装机5270万千瓦,北高加索电网装机1090万千瓦,中伏尔加电网装机2 390万千瓦,乌拉尔电网装机4110万千瓦,西伯利亚电网装机4550万千瓦,远东尚未与全国联网,装机为1150万千瓦。
但地区联合电网之间的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很薄弱,如西北电网与中部电网的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只有180万千瓦,中部电网与北高加索之间的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只有190万千瓦。
"统一电力系统公司"现有职工约58万名、440座发电厂和200万英里的输电线路,这个庞大的"电力帝国",生产了俄罗斯所需电力的70%以上。
俄罗斯电力分布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欧洲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
俄罗斯工业用电电费标准俄罗斯工业用电电费标准导言: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庞大工业体系的国家,工业用电需求巨大。
合理的电费标准对于俄罗斯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俄罗斯工业用电的电费标准,并提出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和探讨。
一、俄罗斯工业用电概况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工业体系。
工业生产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重要,它涵盖了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些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非常巨大,因而工业用电费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工业发展、保障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二、俄罗斯工业用电电费的重要因素1. 电力成本:俄罗斯作为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其电力成本由能源产量、销售价格等多个因素决定。
能源价格的稳定性及其对工业用电成本的影响非常关键。
因此,建立合理的电力成本标准是制定工业用电电费标准的基础。
2. 用电量和负荷曲线:工业企业的用电量与负荷曲线是制定电费标准的重要考虑因素。
用电量的多少和负荷峰谷情况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于企业的用电量和负荷曲线制定合理的电费标准,既可以保障企业用电需求,又可以避免电力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3. 用电效率:现代工业发展追求高效节能,减少能源消耗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俄罗斯应当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以提高用电效率。
设置电费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进行能源管理改进,既可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又可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俄罗斯工业用电电费标准的建议1. 建立差别化电费标准:考虑到工业企业的不同规模和行业特点,可以根据其生产规模和能源消耗情况制定差别化的电费标准。
大型工业企业可以享受更低的电费,并且根据用电效率和排放水平,设置梯度式电费标准,奖励能源消耗低、环保的企业。
2. 引入能源市场机制:俄罗斯可以引入能源市场机制,推动电力市场的竞争与开放,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进入发电领域,增加电网容量。
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时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进步。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指俄罗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布局及生产情况,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最重要的是燃料动力工业(占GDP25%)、机器制造工业(占GDP的21.1%)、冶金工业(占18.8%)、食品工业(占GDP15.6%)等。
俄罗斯联邦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里集中了全球1/5的原煤、1/3的天然气和12%的石油。
俄罗斯的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最重要部门,经过70余年的建设,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实力较为雄厚的完整工业体系。
资料统计,2003年俄罗斯的多项工业指标居世界前列:天然气(1)、石油(2)、生铁(3)、电力、钢材(4)、铁矿石(5)、有烟煤(6)、纸浆(7)、水泥(8)、袜类(9)、植物油(10)。
俄罗斯的工业部门包括燃料动力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燃料动力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俄罗斯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七位,产量居世界前两位。
主要石油基地有:西西伯利亚油气区、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巴伦支-伯朝拉油气区、北高加索油气区。
大型油田有位于秋明州的萨莫特洛尔油田、苏尔古特油田,位于科米共和国的季曼-伯朝拉油田,另外乌拉尔地区的鞑靼斯坦、乌德穆尔特、巴什基尔,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格罗兹尼、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等地石油资源丰富。
石油工业是俄罗斯出口创汇最重要的部门,每年生产的石油超过50%都用于出口。
但炼油企业较为落后,深加工不足。
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的1/3强。
天然气的产地主要集中在石油开采区,在已探明产地中,西西伯利亚的产量占全国的80%,生产中心和石油一样在秋明州。
大型气田:西西伯利亚气田和奥伦堡气田。
其中西西伯利亚气田由乌连伊戈、扬堡、麦德维杰等大气田组成。
另外伏尔加河上的阿斯特拉罕、科米共和国的武克德尔和沃依沃热、北高加索的斯塔夫罗波尔、雅库特的乌斯季维留依斯基、伊尔库茨克州和萨哈林群岛的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一带一路下我国电力设备出口俄罗斯市场的分析与展望[摘要]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我国经贸合作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其国内新一轮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给我国电力设备出口俄罗斯市场创造了绝佳的契机。
文章了俄罗斯电力市场的设备供应情况以及中国电力设备对俄出口的优势,分析了中俄电力设备贸易的关税壁垒、认证壁垒、技术鉴定壁垒、本地化壁垒等,并从开拓市场空间、突破产品技术、跨越认证门槛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市场展望,为中国电力企业面向俄罗斯进行电力设备出口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俄罗斯;电力设备;贸易壁垒1背景与意义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电力产业十分发达。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复苏,俄罗斯正在开始着手新一轮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具有巨大的采购能力,给我国电力设备出口俄罗斯市场创造了绝佳的契机。
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我国经贸合作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响应者和参与者。
据统计,自2022年起,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在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中,电力产品份额大幅增加,表明我国电力能源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有着较大潜力与发展前景。
2俄电力市场情况由于技术设备的无形老化,俄罗斯电力设备亟须更新换代。
据统计,发电设备中165%的水轮机须立即更换,438%的水轮机须现代化更新或逐步更换。
与此同时,俄罗斯发电公司热衷于购买国外电力设备,而不在国内购买,导致电力企业中进口电力设备所占比重约达70%。
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电力机械制造业的产能非常有限。
俄本地主要设备生产商有动力机械股份公司、核能机械股份公司、电气设备工厂股份公司等。
据生产商声明,限制产能在5千兆瓦特~6千兆瓦特,而俄本地现代化产能最高的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不超过2千兆瓦特,这些额外的需求导致进口电力设备市场的崛起。
在俄罗斯,外国设备生产商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其中GE有限公司、西门子责任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分别占俄进口设备额约29%、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