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914德国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66
简单介绍德国历史
德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境内最早居住着日耳曼人。
公元2-3世纪,这些部落逐渐形成。
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到了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东法兰克逐渐演变为德意志王国。
962年,形成了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神圣罗马帝国。
然而,在经历了大空位时期后,走向了封建割据。
进入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
1806年,拿破仑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
根据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奥地利建立了德意志邦联。
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德意志邦联解散。
次年普鲁士建立北德意志联邦。
最终在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各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意志历史时间轴中世纪(西元843年-1500年)843年:《凡尔登条约》签署,划分了查理曼帝国。
962年:奥托一世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
1180年:腓特烈一世在《苏瓦巴地问题》中夺取了苏瓦巴地。
1241年:腓特烈二世颁布《罗马法典》,对日后形成的欧洲大陆法系产生重要影响。
1348年:黑死病(鼠疫)大流行,导致德意志人口锐减。
1455年-1487年:洪堡家族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并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现代(西元1500年-1918年)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先河。
1618年-164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并结束,导致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削弱。
1701年:普鲁士王国建立,腓特烈一世成为首任国王。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拿破仑一世将其废除。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威廉一世成为首任德皇。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帝国终结。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1919年:魏玛宪法生效,德国成为共和国。
1923年:德国发生大规模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危机。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全球经济大萧条,德国经济更加衰退。
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纳粹党成为德国的统治党。
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投降,纳粹统治结束。
二战后(1945年-1990年)1945年: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被盟军占领。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分别成立。
1961年:柏林墙建立,分隔东西柏林以及东西德。
199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重新统一,柏林墙倒塌。
德国统一后(1990年至今)1990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正式统一。
1999年:德国引入欧元,成为欧元区成员国。
德意志帝国是怎样分裂成两个德国的?德国经过数百年的封建割据,于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时,首次实现统一,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此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很快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至二十世纪初,德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个工业强国。
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以失败告终。
1939年德国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希特勒无条件投降。
根据《克里米亚声明》和《波茨坦协定》规定,战败的德国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独立、爱好和平与民主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没有出现以前,德国暂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分区占领,首都柏林也由四国分区管制。
由于东西方盟国的立场、目的和利益不同,对各项协议都作了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就德国的统一和柏林问题等,四国及其占领区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激烈复杂的斗争。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并于1949年5月23日单独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纳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自此,统一的德意志国家一分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时出现两个德国。
两个德国均是主权国家,都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1973年又同时被接纳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双方又都参加了不同性质的军事、政治、经济集团。
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签订了《关系基础条约》,各自承认对方为主权国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两国领导人进行互访,就两国关系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两个德国要不要统一,在什么基础上实现统一,应由两国人民自己决定。
“西柏林问题”是怎么回事?柏林原称“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的首都。
战后,根据有关国际协定,柏林同整个德国一样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初期还设有统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
1948年,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了“三联占区”;同年,苏联占领的东部地区成立了大柏林临时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国又在西部搞市议会选举,组成西柏林市政府。
公元前 2000 年米诺斯文化时期的克里特岛:青铜时代公元前 1250 年多利安人开始迁徙公元前 1100 年迈锡尼城邦鼎盛时期公元前 1050 年特洛伊城被毁,铁器时代开始公元前 776 年首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 753 年罗马城建立公元前 800 ~前 300 年伊鲁特立亚人到达意大利,凯尔特人到达欧洲中部公元前 750 ~前 600 年希腊向地中海地区殖民公元前 700 年吕底亚人铸造钱币公元前 594 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 560 ~前 527 年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公元前 509 年塔克文王政权覆灭。
共和国建立公元前 490 ~前 480 年米提亚战争,马拉松战争、萨拉米湾战役公元前 495 ~前 429 年伯里克利公元前 431 ~前 404 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 338 年马其顿王国腓力成为希腊的主人公元前 356 ~前 323 年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 218 ~前 202 年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146 年希腊成为罗马的行省公元前 81 ~前 79 年苏拉的独裁公元前 44 年凯撒被刺公元前 31 年屋大维在阿克兴海角战胜安东尼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被元老院任命为奥古斯都,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元年9 年阿尔米乌斯率领日耳曼人歼灭瓦鲁斯的军团14 年奥古斯都去世43 年罗马军团开始征服不列颠(现英格兰)98 ~ 117 年图拉真统治时期235 ~ 284 年军事混乱时期284 ~ 305 年戴克里先:四帝共治312 ~ 337 年君士坦丁在位313 年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米兰敕令)330 年建立君士坦丁堡新都,“两个罗马”364 年哥特人开始入侵帝国395 年狄奥多西死,帝国分裂为两部分410 年阿拉里克占领并洗劫罗马430 ~ 460 年圣帕德里克使爱尔兰皈依基督教449 ~ 452 年阿提拉和匈奴人攻入西欧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98 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受洗529 年雅典关闭新柏拉图学派学校,圣本笃创办卡西诺山隐修院527 ~ 565 年查士丁尼统治时期528 ~ 529 年《查士丁尼法典》532 年尼卡暴动622 年阿拉伯人的首次迁徙,希吉来,伊斯兰教历元年626 年阿拉伯人与拜占庭人的首次较量681 年保加利亚人在下麦西亚定居711 年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717 ~ 718 年阿拉伯人围攻君士坦丁堡732 年铁锤查理在普瓦提埃战胜阿拉伯人751 年建立教皇国768 ~ 814 年查理曼统治时期842 年斯特拉斯堡誓约843 年凡尔登分割,查理曼帝国分裂843 年关于使用圣像的争执结束863 年斯拉夫人基督教化863 年佛提乌分裂911 年法国国王天真汉查理三世承认维京人首领罗洛为诺曼底公爵936 ~ 973 年奥托大帝一世统治时期955 年莱希战役。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配人教版)(注:红色字体是非重点内容,绿色字体是重中之重,黑色字体是必记内容。
)公元前3百万-4百万年:“露西”少女生活在东非大列谷一带,世界古代史开始。
公元前约170万年:印尼爪哇人生活在爪哇岛一带。
公元前约10万年:德国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波德平原一带。
公元前约3万年:法国克罗马农人生活在西欧平原一带。
公元前约3500年: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建立在尼罗河两岸,苏美尔人在两河平原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世界进入奴隶制社会。
公元前约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平原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约3000年:古埃及统一国家建立,定都孟斐斯,并创建象形文字,苏美尔人创建楔形文字。
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王国建立,定都华氏城。
公元前2000年: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统一的巴比伦王国,定都巴比伦。
公元前16世纪左右: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公元前8世纪:雅典、斯巴达、罗马城邦建立。
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雅典奴隶制共和国建立。
波斯帝国建立,定都巴比伦。
公元前500年:波斯帝国镇压了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起义。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5世纪早期:希波战争爆发。
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战胜波斯帝国。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奴隶制共和国,雅典奴隶制共和国达到全盛。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公元前300年:马其顿国强大起来。
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继任马其顿国国王,开始东征,史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随后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200年:布匿战争开始,迦太基以少胜多战胜罗马。
阿育王即位,佛教有了很大发展。
公元前100年:罗马共和国反败为胜,灭亡迦太基,称霸地中海。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公元前49年:凯撒帝夺取政权,随后被刺杀。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元年: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
时间(先秦)距今七八千年原始社会晚期尧舜禹时期公元前2070年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6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晚期公元前770年春秋末期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时间(秦汉)公元前221年西汉(前202-9年)东汉(25-220年)时间(魏晋南北朝)(220-589年)三国西晋(266-316年)东晋(317-420年)南朝(420-589年)北朝(439-581年)北魏(386年~557年)①隋唐时期(581-907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隋炀帝时期唐朝中期②隋唐③隋朝唐朝时间(五代 辽宋金夏元)①北宋初年元朝②宋朝③北宋南宋元代时间(明 清前期)①1376年1380明成祖时清雍正帝1839年6月②明朝明朝中后期明清时期清初清朝时间(清后期1840-1912)1840-18421842年鸦片战争1842鸦片战后1851-1864年1856-186019世纪60-9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80年代初1894-1895年19世纪90年代初1900年1901年1905年1905年1909年1911年时间(中华民国1912-1949)1912年1915年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7月1924-1927年1924年1925年1927年4月1927年7月1927-1937年1927年8月1927年9月1927年10月1934-1936年1935年1月1937-1945年1937年8-11月1937年12月1940年下半年1945年1946年1948年秋开始1949年1月1949年4月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9月1949年10月1日1950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64年1965年1966-19761970年1971年1972年2月1972年秋1973年1977年1978年1979年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7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30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中国中国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实行禅让制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青铜器锻造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商朝建立,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历史第二次作业反馈I.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II.所有解答均须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
材料主要表明俄国A.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的残余2.“从法拉第发现电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
19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
材料旨在说明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变长 B.电力技术发展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生产的直接推动3.《全球通史》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科学理论指导技术革新B.集体智慧取代个体研究C.发明集中于重工业领域D.生产组织出现重大变革4.《全球通史》指出:“19世纪后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
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列强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须的;还有人争辩说,各土著民族弱小、低劣,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说明达尔文理论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产生 B.此表述是在异化达尔文学说C.此表述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D.此表述在为列强对外扩张寻求合法性5.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列组合中正确的项是A.牛顿——世界现代科学之父——《人间喜剧》B.达尔文——生物科学革命的探索者——《物种起源》C.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高老头》D.贝多芬——用音乐讴歌革命的德国作曲家——《国际歌》6.17.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
世界古代史大事年表奴隶社会前8—6世纪希腊出现城邦。
孕育希腊文明的摇篮前6世纪初(前594)梭伦改革,奠定希腊民主政治基础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希腊民主政治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前5世纪出现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欧洲人文主义萌芽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诞生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前4世纪末希腊被马其顿帝国灭亡,希腊民主政治结束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3世纪万民法适用罗马帝国(自由民)封建社会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教会神学钳制人们思想6世纪《民法大全》(查理斯丁尼法典),罗马法体系完成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843年查理曼帝国分法、德、意三国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萌芽12—13世纪教皇权力到达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国王,罗马教廷成为一切宗教最高裁判机构)14世纪初法国出现三级会议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500年欧洲开始进入近代14—15世纪意大利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4—16世纪文艺复兴意大利兴起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 16世纪后传欧洲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1487年葡迪亚斯到达非洲最南端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497年葡达·伽马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欧洲贸易中心西移,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圈地运动(16—19世纪中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发展西葡等国家殖民扩张、掠夺、贸易,贩卖黑奴(15—19世纪),世界市场拓展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1517年马丁·路德改革《九十五条论纲》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哥白尼、伽利略等)1581年荷兰独立,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权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积极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成立东印度公司,参与殖民,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航海条例》,引起三次英荷战争,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逐渐形成,沃尔波尔第一位首相,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逐渐形成和发展17世纪—18世纪启蒙运动(英国出现,18世纪中期法国高潮)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德国:康德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最终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1765—1840 英国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工厂使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共和制1789年华盛顿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出现新古典主义美术大卫安格尔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浪漫主义文学雨果雪莱海涅拜伦19世纪初法国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论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工厂”),美法等取得较大进展1815年后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贝多芬斯特劳斯欧洲歌剧威尔第比才19世纪中后期俄国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工人运动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列宾米勒梵高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安徒生马克·吐温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美术米勒列宾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贝多芬约翰·斯特劳斯歌剧威尔第《茶花女》比才《卡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19世纪中期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对峙局面最终形成(驴象之争)1860年美国共和党林肯开始执政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1867年德国西门子研制发动机1869年英国伦敦到印度的电缆铺设完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0年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体制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共和政体确立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电器产品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1885年德国本茨发明汽车1895年电影诞生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默片”)1900年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丹麦波尔原子量子理论,量子力学建立)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19世纪中后期俄国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天鹅湖》19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画家莫奈(《日出·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梵高《向日葵》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罗丹雕塑《思想者》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萧伯纳罗曼·罗兰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一战后美国爵士乐空前受欢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瓜分世界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彼得格勒起义,占领东宫)《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成立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1918—1912年苏俄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巴黎和会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20年代出现电视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有声电影1929年英国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1928—1937年苏联二个五年计划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1933年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整顿金融、《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社会福利、以工代赈、《全国劳工关系法》等)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海明威贝克特(《等待多戈》荒诞派)苏联文学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1936年斯大林模式形成1937年苏联工业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实现工业化农业90%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德国历史故事5篇精选荟萃从宗教改⾰到现代主义,从1914年的军国主义到纳粹恐怖,从战后的分裂到持续寻求和平的努⼒。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德国历史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家参考。
德国历史故事5篇精选荟萃1德国⼈的百年坚守前不久,我去参观位于⼭东济宁戴庄医院内的⼀个德国天主教堂。
⽬前管理这个教堂的天主教会的周会长引领我参观⼏栋教堂建筑。
教堂建筑已经超过百年,但是,我看到,整个教堂建筑依然庄严肃穆,依然完好⽆损,特别是内壁墙上的各种雕刻塑像依然栩栩如⽣。
周会长告诉我,天主教会最近收到了德国⼀个建筑设计院的公函,公函中说,这座教堂的建筑年限已经超过100年,教堂是100年之前他们这所设计院的前⾝设计院设计的,设计使⽤年限是100年,从今年开始,他们将不再定时跟踪教堂的建筑安全状况,如果教堂继续使⽤,他们将不再承担建筑安全责任。
公函还⽤很长的篇幅向天主教会详细介绍了当年他们设计建造时的很多细节,告诫他们应该注意的⼀些安全事项,⼜详细推荐了很多个如果遇到安全问题需要修缮的改造⽅案。
公函说,虽然教堂的使⽤年限已经超过了他们当初设计建造的保证年限,但是,他们这所设计院还会为⾃⼰的作品负责,还会经常向教会提供帮助。
他们并在最后附上了负责⼈的姓名和三种联系⽅式。
我看得出,天主教会的周会长在向我介绍这份公函内容的时候,眼神中和⾔语中始终有⼀种钦佩和庄严的情绪,⼀种发⾃内⼼的赞赏的情绪。
我也是,陪同我参观的所有朋友也都是。
⼤家都在想,我们的国家之⼤,有多少建筑历经百年依然完好⽆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哪⼀所设计院始终如⼀地负责跟踪着⾃⼰的作品?不要说是历经百年的作品,即使是最近⼏⼗年或者⼏年的作品?其实,听着周会长介绍公函内容期间,我们所有在场的⼈就都开始议论纷纷了。
如果建造教堂今年已经超过100年了,那么,也就是说,教堂建造于第⼀次世界⼤战开始的1914年之前,其间,德国不仅仅是第⼀次世界⼤战的主战场,更是经过了1939年开始的第⼆次世界⼤战的灭顶之灾。
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分支)编辑讨论上传视频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中文名世界近代史外文名Modern World History起始时间16世纪截至时间1914年7月28日含义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目录1.1 经济发展2.▪手工工场时代3.▪蒸汽时代4.▪电气时代5.2 政治演变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19世纪20~70年代的改革与革命2.▪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3.3 曲折发展4.▪民族解放运动5.▪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6.4 国际关系1.▪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2.▪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地位的巩固3.▪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4.5 大事记1.6 开端争议2.▪1453年说3.▪1648年说4.▪尼德兰革命说5.▪19世纪说6.▪1500年说经济发展编辑手工工场时代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原工业化阶段)(16~18世纪):(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
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
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
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