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总体设计及选线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44.35 KB
- 文档页数:3
2021.05科学技术创新长风港区铁路专用线综合选线设计贾浩波(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1概述铁路选线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一件关系到全局的总体性工作,综合性强,牵涉面广[1]。
潘国强[2]提出,选线方案要从环境的适应性、工程的可靠性、投资的合理性、兼顾多方利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考虑,乐重[3]结合工程案例分析探讨了综合选线原则,即规划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安全选线、处理好线路与重大地面与地下建筑物及特殊场地间的关系、综合开发选线等,李立军[4]分析研究了田德铁路岩溶地区选线原则,薛兴才等[5]结合安九铁路总结了高铁综合选线工作。
随着国家“公转铁”政策的实施,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正在大规模持续推进,相较于干线铁路,专用线设计具有不同的特点。
余浩伟等[6]从总体设计角度,对主要技术标准、与各利益方的关系、工程措施方案等内容进行研究;魏文海[7]提出铁路专用线在选线时应充分考虑“路内”和“路外”控制因素,充分征求地方政府和所属路局的意见,比选出最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本文以长风港区铁路专用线选线设计为例,谈谈综合选线的一些个人体会和认识,对类似铁路专用线的设计工作能够提供借鉴作用。
2项目概况安庆港长风港区铁路专用线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宜秀区、大观区、迎江区境内,接轨合九铁路安庆线,线路全长33.533km。
本专用线响应长江经济带发展,响应国家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对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联通以及打通安庆港长风港区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提高铁路集疏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路网中,本专用线是合九铁路安庆线的集散设施,建设后可形成长风港区铁水、公铁多式联运系统,拓展铁路覆盖范围、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优化路网布局;亦可扩大合九铁路服务范围,为合九铁路货运提升提供保障,从而提高皖南地区货运铁路的整体运输效益。
3长风港区铁路专用线控制因素分析及设计思路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长江经济带南京至武汉之间长江北岸唯一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就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来看,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设置桥梁比涵洞好,隧道比深路堑好。
B.设置桥梁比涵洞好,深路堑比隧道好。
C.设置涵洞比桥梁好,隧道比深路堑好。
D.设置涵洞比桥梁好,深路堑比隧道好。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2.在服务运输的选线原则中,下列与旅行时分的要求关系最密切的设计参数是()。
A.限制坡度B.车站分布C.最小曲线半径D.牵引种类用户答案:[C] 得分:10.003.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投资为()。
A.匡算B.估算C.概算D.预算用户答案:[B] 得分:10.004.下列不属于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是()。
A.铁路等级B.到发线数目C.最小曲线半径D.牵引种类用户答案:[B] 得分:10.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关于岩溶地区铁路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线路应尽量绕避岩溶地区。
B.应尽量将线路选择在较难溶解的岩层通过。
C.应尽量避开可溶岩层与非可溶岩层、不透水层的接触带。
D.要坚持“避洼地、靠河边、抬标高、短隧道”的选线原则。
E.在岩溶地区选线,应多设地下工程,少设明线工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2.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主要有()。
A.沙埋B.风蚀C.磨蚀D.堵塞桥涵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1.多年冻土地区为了避免冻土融化产生病害线路应尽量选在背阴的山坡。
()Y.对N.错用户答案:[N] 得分:10.002.环境保护要求对线路方案有“一票否决权”。
()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铁路选线设计(总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铁路选线设计第四章铁路定线第一节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二、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
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
1.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3.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走向选择2.带状范围选线3.详细定线第二节走向选择一、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1.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3.自然条件4.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二、线路走向选择要点1.经济定线的影响2.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3.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4.交通走廊选择5.中间站站址的影响6.长大复杂桥址选定7.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8.地质条件的影响第三节接轨方案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1.路网规划2.线路走向3.主要客货流方向4.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接轨方向的选择:1)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2)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
第四节车站分布与选址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铁路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提出质量可靠的设计文件,以保证铁路投资的经济效益。
它的基本任务是:(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
(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并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
(3)与其他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铁路基本建设程序: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
验交投产。
后评估。
铁路运量货运量C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由下式计算:C =∑Ci (104t /a ) (2—1) 式中 Ci ——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
运输周转量货物周转量C HZ 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Ci (104t /a)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i (km)按下式计算: C HZ =∑(Ci ×Li ) (104t·km /a ) (2—2) 货运密度货运密度C M 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 的平均货物周转量:式中 L ——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流比λQZ 是轻车方向货运量CQ 与重车方向货运量CZ 的比值,即3铁路的设计年度划分和作用:应分为近期、远两期。
近期、远期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10年和第20年。
近、远期运量均采用预测运量。
铁路线下基础设施和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宜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考虑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概况近几年来,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和谐铁路战略的实施,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铁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以铁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占据着醒目位置。
在第12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提出,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纲要草案在提到完善区际交通网络时指出,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建设,发展高速铁路,形成快速客运网,完善重载货运网。
与实施建设和谐题录发展战略相适应,近几年铁路规划与选线设计的理念方法及相应规范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铁路选线设计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线路意义铁路修建的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意义,以及在铁路网中所起的作用;技术标准铁路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主要有机车牵引种类,以及线路的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等标准。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
铁路选线应尽可能“适应自然”,即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铁路修建工程量,并便于维修养护二设计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采用的方法铁路是一条三维空间带状实体。
线路在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
设计主要根据所给设计的资料包括铁路等级:Ⅱ级;正线数目:双线;轨道类型:次重型;限制坡度:15‰;最小曲线半径:800m;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地质条件:砂加卵石(中密卵石土),容重为γ=19.63/m kN ;最大行车速度V=120Km/h ,道床采用普通碎石道床;地形图:见所附材料。
等资料设计线路平纵、横断面并绘图,绘制路基土石方计算表和土石方调配方案线路技术经济资料表。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选线作为铁路建设的先行和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以铁路选线为主题,对相关论文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铁路选线设计水平,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铁路选线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性:铁路选线应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充分考虑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降低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影响。
2. 经济性:铁路选线应尽量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适应性:铁路选线应适应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城市布局和交通运输需求,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4. 环保性:铁路选线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二、铁路选线的关键技术1. 地质选线: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尤为重要。
论文[1]中提到,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如断层、滑坡、泥石流等,确保铁路安全。
2. 环境选线:铁路选线应关注生态环境,降低对植被、水文、地形等的影响。
论文[2]指出,高速铁路选线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降低对植被、地质、水文的影响。
3. 工程选线: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等因素,优化线路布局。
论文[3]强调,数字选线技术是实现铁路选线优化的关键手段。
4. 总体设计:铁路选线应注重总体设计,包括线路走向、车站设置、桥梁隧道等。
论文[5]以兰州交通大学南环铁路改建为例,详细阐述了铁路选线的总体设计。
三、铁路选线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选线技术逐渐成为铁路选线的重要手段。
论文[3]指出,数字选线技术可以提高线路设计质量和效率。
2. 绿色化: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现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3.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铁路选线的智能化,提高选线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铁路选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铁路选线设计水平,为我国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试卷总题量: 8,总分: 100.00分】 用户得分:82.0分,用时25秒,通过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4道题】1.关于风害地区铁路选线,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线路应尽量绕避大风风口地带,选择在风力较小地段通过。
B .山地丘陵的背风侧比迎风侧风力小,线路最好在背风侧通过。
C.线路方向应尽量与风向平行。
D .车站采用平坡或与主导风向相同的下坡。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2.下列不属于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是( )。
A .铁路等级B .到发线数目C .最小曲线半径D .牵引种类用户答案:[B]得分:10.003.就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来看,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设置桥梁比涵洞好,隧道比深路堑好。
B .设置桥梁比涵洞好,深路堑比隧道好。
C .设置涵洞比桥梁好,隧道比深路堑好。
D .设置涵洞比桥梁好,深路堑比隧道好。
用户答案:[C]得分:10.004.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投资为( )。
A .匡算B .估算C .概算D .预算用户答案:[B] 得分:10.00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2道题】1.关于岩溶地区铁路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线路应尽量绕避岩溶地区。
B.应尽量将线路选择在较难溶解的岩层通过。
C.应尽量避开可溶岩层与非可溶岩层、不透水层的接触带。
D.要坚持“避洼地、靠河边、抬标高、短隧道”的选线原则。
E.在岩溶地区选线,应多设地下工程,少设明线工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2.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主要有()。
A.沙埋B.风蚀C.磨蚀D.堵塞桥涵用户答案:[AB] 得分:2.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1.环境保护要求对线路方案有“一票否决权”。
()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10.002.线路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时,应尽量选择湿陷性轻微、地表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段通过。
()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解析沿河铁路线路的选线要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沿河铁路线路的选线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先阐述了线路选线目的和意义,然后根据沿河线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选线措施,主要包括引入现代化技术和软件选线、促进铁路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确保沿河铁路线路的选线工作顺利的实施,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沿河铁路线路;选线要点引言:对于铁路选线这项工作而言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还非常的复杂,同时,不管是货物运输的需要,还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能够给予充分的满足,铁路必然会通过具有一定地质条件的地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给铁路选线这项工作带来了难度,尤其是沿河地区选线工作。
对于沿河地区而言,具有特别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这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按照铁路选线的相关要求做好铁路选线这项工作。
一、线路选线目的和意义铁路建设这项工程不仅会涉及到各个方面,还很有可能受相关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较高技术层次,是一项以线路为纽带包括多个专业的系统工程,如隧道、桥梁、路基以及站场等专业,还涉及多门的学科,尤其是电力和施工组织以及概预算等学科,多专业综合运行联合起来实施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
应实现铁路建设总体设计,从实质上来讲这主要围绕的是铁路建设的系统规划设计,同时,有了系统规划这一重要的指导,就是有效的协调铁路整个设计的过程,以提升设计的水平。
而且铁路选线设计在铁路总体设计中非常的重要。
二、沿河线的特点河流两岸地质地形条件非常的复杂,通过地区的人文因素非常的多,所以,要想做好选线这项工作的工作,应对工程的条件给予充分的了解,并做到熟练的掌握。
基于此,在选线前期,应加大分析力度,对沿河线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分析。
首先,河流两岸受动力水压力这一重要的影响,地质条件不是很好,很有可能发生灾害的现象,也难以提升行车的安全性,通常来讲不良地质条件非常的隐蔽,要想更好地判定,应来到现场进行踏勘、调查以及地质勘探等。
当没有详细确定不良地质的范围,以及对不良地质地段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想而知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就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来看,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A.设置桥梁比涵洞好,隧道比深路堑好。
B.设置桥梁比涵洞好,深路堑比隧道好。
C.设置涵洞比桥梁好,隧道比深路堑好。
D.设置涵洞比桥梁好,深路堑比隧道好。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2.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投资为()。
A.匡算
B.估算
C.概算
D.预算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3.关于风害地区铁路选线,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线路应尽量绕避大风风口地带,选择在风力较小地段通过。
B.山地丘陵的背风侧比迎风侧风力小,线路最好在背风侧通过。
C.线路方向应尽量与风向平行。
D.车站采用平坡或与主导风向相同的下坡。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4.下列不属于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是()。
A.铁路等级
B.到发线数目
C.最小曲线半径
D.牵引种类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关于软土和沼泽地区铁路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线路应尽量绕避软土和沼泽地区。
B.线路必须通过软土、沼泽地区时,应尽量选择在软土、沼泽范围最窄,地势较高的地段通过。
C.软土、沼泽地区路基填土高度应大于“极限高度”。
D.河谷软土地带或古盆地,线路宜选择在边缘地区通过。
E.软土和沼泽地区线路位置宜尽量远离河流、湖塘或人工渠道。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0
2.关于岩溶地区铁路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线路应尽量绕避岩溶地区。
B.应尽量将线路选择在较难溶解的岩层通过。
C.应尽量避开可溶岩层与非可溶岩层、不透水层的接触带。
D.要坚持“避洼地、靠河边、抬标高、短隧道”的选线原则。
E.在岩溶地区选线,应多设地下工程,少设明线工程。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初步设计阶段要对项目进行详细深入的经济评价。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2.多年冻土地区为了避免冻土融化产生病害线路应尽量选在背阴的山坡。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