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高二物理会考复习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337.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汇总16篇)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1)一、传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1、有一些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2、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电阻变化的原因:有些物质,例如硫化镉,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无光照时,载流子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变好.光照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阻值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金属热电阻与热敏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2)1、图象: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x—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线斜率的意义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相遇和追及问题: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要注意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通常有两种情况:(1)物体A追上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则A追上B时必有,且(2)物体A追赶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要使A与B不相撞,则有易错现象: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3)1.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一个热力学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某一过程达到另一状态。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一】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3)磁感线不相交(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1)条形磁铁(2)通电直导线a.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五、磁感应强度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
2.定义式:3.单位:特斯拉(T),1T=1N/A.m4.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处磁场方向。
5.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本身力学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通电直导线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等因素无关。
6.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规定: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m2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跟那里的磁感应强度一致。
7.匀强磁场(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等的磁场叫匀强磁场(2)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均匀且平行的一组直线。
六、磁通量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2.定义式:φ=BS(B与S垂直)φ=BScosθ(θ为B与S之间的夹角)3.单位:韦伯(Wb)4.物理意义:表示穿过磁场中某个面的磁感线条数。
5.B=φ/S,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磁通密度。
【二】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2〕}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4〕}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图【第一章:力学】1. 运动学1.1 一维直线运动- 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等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1.2 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 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方程2. 动力学2.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导致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的作用原理2.2 动量定律- 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动量定律的应用2.3 力学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 静力学3.1 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 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平衡杆和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3.2 弹力和摩擦力- 弹簧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摩擦力的分类和计算方法【第二章:热学】1. 热学基础1.1 热量和温度- 热量和温度的概念- 温度计的分类和原理1.2 内能和热容- 内能和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热传递2.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导热、对流和辐射的特点和计算- 热传递的实际应用3. 热力学第一定律3.1 热力学系统和环境- 热力学系统和环境的概念-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的区别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内能变化的计算方法【第三章:光学】1. 光的传播1.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1.2 光的波动性质- 光的干涉和衍射- 束缚波和球面波的概念2. 光的成像2.1 薄透镜成像- 透镜的焦距和成像规律- 透镜成像的应用2.2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和成像规律- 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3. 光的色散3.1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3.2 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分光和光谱的概念- 双色光的色散和衍射的应用【第四章:电学】1. 电荷和电场1.1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的带电性和数量-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1.2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电场强度- 电场线和等势线的特点2. 静电场和电势2.1 静电场的性质和库仑定律- 静电场的力和静电力的计算- 库仑定律的应用2.2 电势能和电势差- 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势差的作用和电场中的能量转化3. 电流和电阻3.1 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强度的计算- 电阻的定义和电阻值的计算3.2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和电灯的使用原则【第五章:电磁学】1.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1.1 磁场的概念和磁场线的性质- 磁场的产生和磁场线的规律- 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1.2 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 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线的定义- 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和磁感应线的分布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1 引入感应电流的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流的产生和方向确定-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2.2 自感和相互感应- 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互感的应用和变压器的原理3. 电磁震荡和电磁波3.1 电磁震荡的产生和简谐振动- 电磁震荡的条件和简谐振动的特点- 阻尼、共振和受迫震荡的概念3.2 电磁波的产生和特性-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电磁波的速度和频率的关系。
会考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2024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和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
-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 = 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方向竖直向下)。
- 基本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物理高二会考必背知识点1. 运动学1.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或变速运动。
其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用位移-时间曲线表示。
1.2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轨迹上做运动。
其中,圆周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有着特殊的运动规律,如轨迹半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力学2.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保持不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2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其合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求解。
合力的方向由其组成力的方向决定,强度由力的矢量代数和来计算。
2.3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被分解成几个力的合力,这些力称为分力。
分解力的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3. 能量与功3.1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作用,用来量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之积。
3.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可以表示为K=1/2 mv²,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3.3 势能势能是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形状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4. 电学4.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由电荷产生。
4.2 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受到的阻碍,用欧姆定律表示为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第一章:力★基本知识梳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的相互作用2、力的基本特征(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而独立存在.(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不接触(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 ,又有 .3、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即性质力与效果力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或使物体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二、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3.重力的方向:总是的.4.重力的大小:G= ,其中g随高度的增加而 ,随纬度的增加而 .5.重心:重力的作..称为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和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用点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 .(1)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2)薄板型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法测定.三、弹力1.概念:发生的物体,由于要 ,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1) ,(2)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下是几种情况下弹力的方向.(1)轻绳上的弹力:沿绳并指向绳的方向.(2)支撑面上的弹力: 于支撑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3)弹簧的弹力:沿中心轴线并指向弹簧的方向.4.弹力的大小(1)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弹簧的弹力遵从胡克定律,F= ,k为 ,x是 .四、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表面有或时受到的阻碍的力叫摩擦力,前者是力,后者是力.2. 产生条件:(1) ,(2) .它与弹力的关系是:有弹力 ,有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 .4. 摩擦力的大小(1)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 = ,其中μ叫 ,只与和 有关,与接触面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 静摩擦力大小在0~F m ax(最大静摩擦力)之间,与正压力无关......常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五、 物体的受力分析1.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2. 受力分析的方法(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研究对象),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力. (2)受力分析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 六、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力的合成. 1. 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 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 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 力的合成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 、F 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 1、F 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们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 和 . 3. 两个共点力合力的大小(1)合力的大小随它们之间夹角的增大而... . (2)合力的范围: .(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可能..比分力 ,也可能.. ,还可能.. . (4)公式法求合力的几种特殊情况: a.当θ=00时,F = ; b.当θ当θ=1800时F = ; c.当θ=900时F = ; d.当θ=1200且2F F时,F= ;七、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 叫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定则:力的分解是 的逆运算,同样遵守 . 2. 力的分解的几种情况(1) 如无限制,一个力可有 组分力.(2) 如果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有 组分力. 3. 正交分解法:把力沿相互 的方向分解.4.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为 ,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 .并在上图中做出重力分解图.★重点精练1.在下述物理量中,哪些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时间E .位移F .路程 2.在下述物理量中,哪些是矢量?A .热力学温度B .电流C .电场强度D .磁场强度E .能F .功33N ,分别画成如图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4.标出物体A 所受的力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物重为200N ,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100N 的作用,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高二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汇编1. 电学知识点1.1 电场与电势电场:描述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力场。
正电荷向外产生电场,负电荷向内产生电场。
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
1.2 电流与电阻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1.3 静电与电荷守恒静电:电荷停留在导体表面,不进行运动。
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 光学知识点2.1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传播:光在真空和均匀介质中以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镜或光滑表面时,按照法线的角度发生反射。
2.2 光的折射与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改变传播方向。
光的色散: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产生折射角度的差异。
2.3 光的成像与透镜光的成像: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将光线聚焦或发散形成图像。
透镜的类型: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3. 力学知识点3.1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外力为零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3.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通过向量法则求得合力。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3.3 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物体表面之间存在的阻碍滑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取决于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
4. 热学知识点4.1 内能与热量内能:物体分子微观运动的总和。
热量:热能传递的方式。
4.2 热传导与热辐射热传导:热量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子间碰撞传递。
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4.3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通过机械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完成一系列工作。
热机效率:输出功与输入热量之间的比值。
5. 声学知识点5.1 声的传播与声音的特性声的传播:声波通过介质的振动传递。
物理高二会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电场》①基本定义:电场就是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
你就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种看不见的“力的场子”,电荷在这个场子里面会受到力的作用,就像小铁球在磁场里会受力一样。
②重要程度:在高二物理中,电场这个概念超级重要呢,是电磁学的基础,很多的电磁现象都跟电场有关系。
像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都是建立在电场这个大基础之上的,如果电场这个概念没掌握好,后面的知识就像没打好地基的房子,摇摇欲坠。
③前置知识:在学习电场前,得把基本的力学知识,比如力的分析、牛顿定律,还有电荷的相关知识,如电荷的正负、电荷量等内容掌握好。
比如说,你要知道力是怎么回事儿,才能去分析电场力。
就像你得先知道水怎么流,才能分析水坝怎么挡水一个道理。
④应用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跟电场有关系。
咱们用的电容式触摸屏就是利用了电场的原理。
当手指靠近屏幕时,会改变电场分布,从而被设备检测到触摸位置。
还有静电除尘也是,工厂里让含尘气体通过电场,灰尘因为带电被吸附,空气就被净化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电场在整个高中物理电磁学板块处于基石地位。
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它上面能搭建起像电容器、带电粒子运动等诸多知识大厦。
②关联知识:和电场力、电势这些知识点联系超紧密。
比如电场和电场力的关联,电荷在电场中就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强度一改变,电场力也跟着变。
就好像推箱子,你给箱子的力(电场力)取决于你这个力场(电场)有多强一样。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电场这部分概念比较抽象,理解电场强度、电势这些概念有点难。
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总是对电势这个概念犯迷糊,老感觉它虚无缥缈的。
- 关键点:能够准确地运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超级重要,这部分知识经常在选择题、计算题等题型中考到。
像电磁感应这一章的题,很多时候都要用到电场的概念。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一)力1.(95A)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2.(93A)如图1-1所示,O 点受到F 1和F 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力F 1沿OC 方向,力F 2沿OD 方向。
已知这两个力的合力F =5.0N ,试用作图法求出F 1和F 2,并把F 1和F 2的大小填在方括号内。
(要求按给定的标度作图,F 1和F 2的大小要求两位有效数字) F 1的大小是____________;F 2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3.(94B)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4.(96A)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力的大小是20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0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N 。
5.(96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大小分别是30N 和40N ,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A.10N B.35N C.50N D.70N 6.(97)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7.(9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8.(9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9.(98)大小分别为15N 和20N 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 大小的估计,正确的说法是( ) A.15N ≤F ≤20N B.5N ≤F ≤35N C.0N ≤F ≤35N D.15N ≤F ≤35N 10. F 1、F 2的合力为F ,已知F 1=20N ,F =28N ,那么F 2的取值可能是( ) OC D 1.0N 图1-1 A.40N B.70N C.100N D.6N 11.(95B)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 ,分别画成如图1-2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 ) 12.(93A)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 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 的作用。
最全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整理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整理如下:
力学部分:
1.力的概念和力的性质
2.牛顿运动定律
3.无摩擦斜面上物体的运动
4.物体在弹簧力作用下的振动
5.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6.碰撞和守恒定律
7.质点和刚体的平衡
8.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
9.相对运动和相对论
热学部分:
1.温度和温标
2.热平衡和热传导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比热容和相变
5.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6.热机和热量转化
电学部分:
1.电荷和电场
2.静电场和电势
3.电流和电路
4.电阻和欧姆定律
5.电功和电能
6.磁场和磁感线
7.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
8.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9.光和光的传播
10.光的折射和反射
11.光的干涉和衍射
原子物理部分:
1.量子物理和光的粒子性
2.原子结构和玻尔理论
3.布洛赫定理和能带理论
4.核的结构和衰变
5.量子力学和波函数
以上是高中物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需要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和习题集进行系统学习,并进行常规的练习和模拟考试,以全面掌握物理知识。
同时,注意培养解题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物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一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2.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3磁感线不相交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1条形磁铁2通电直导线a.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五、磁感应强度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2.定义式:3.单位:特斯拉T;1T=1N/A.m4.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处磁场方向..5.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本身力学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通电直导线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等因素无关..6.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规定: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m2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跟那里的磁感应强度一致..7.匀强磁场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等的磁场叫匀强磁场2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均匀且平行的一组直线..六、磁通量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2.定义式:φ=BSB与S垂直φ=BScosθθ为B与S之间的夹角3.单位:韦伯Wb4.物理意义:表示穿过磁场中某个面的磁感线条数..5.B=φ/S;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磁通密度..二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2〕}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74〕}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1.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篇一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方法(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2.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篇二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3.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篇三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4.高二会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整理篇四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会考。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我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力学部分1. 运动学:复习运动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解题来加深理解,尤其是在计算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过程中。
2. 力和牛顿定律:掌握力的概念和单位,了解牛顿定律的三个基本原理。
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加深对力的理解。
3. 动量和能量:理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
可以通过解题来熟悉动量和能量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温度、热量和热容的概念及其单位。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及热力学过程的特点。
2. 热传导和热辐射:掌握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现象。
3. 热力学循环:了解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循环的计算方法。
三、电学部分1. 电荷和电场:理解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电场的现象。
2. 电流和电阻: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欧姆定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电流和电阻的现象。
3.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了解电磁感应的应用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四、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和折射: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2. 光的干涉和衍射: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掌握干涉和衍射的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现象。
3. 光的波粒性:了解光的波粒性的基本概念,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掌握光的波粒性的实验方法和应用。
以上是一些高中物理会考复习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
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1(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四)匀速圆周运动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五)平抛运动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一、曲线运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线运动的特点:4、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5、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6、力的作用:(1)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2)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3)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的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2、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具有等时性;3、求解方法:分别研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二分运动,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和运动;四、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3、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1)v=2πr/T; (2) ω=2π/T; (3)V=ωr; (4)、f=1/T;4、向心力:(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复习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有时候也叫考点。
高二物理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本文档将详细总结高二物理会考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1. 运动和力学
-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方法
-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牛顿三定律
- 动量和动量守恒
- 质量、重力和摩擦力
2. 力和能量
- 力的作用和性质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单位和测量
- 力的图示与力的分析
-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 动能和动能守恒
- 弹性势能和势能守恒
- 功和功率
3. 波动
- 机械波的传播
- 波的特性:振幅、波长、频率和周期- 波的相位和相速度
- 波的叠加和干涉
- 光波和声波
- 长波和短波
- 驻波和多普勒效应
4. 电学
- 静电场和电荷
- 电场力和电场强度
- 电势能和电势差
- 电容和电
- 电路和电流
- 电阻和电阻器
- 欧姆定律和功率
5. 热学
- 热能和温度
- 布朗运动和分子动能
- 热传导和热对流
- 热辐射和黑体辐射
- 温度和热量
- 热量和热容
-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功和功率
6. 光学
- 光的传播和光程差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
- 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
- 镜和透镜
- 栅和光栅
- 光的波粒二象性
以上是高二物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