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第9单元 发布与评价多媒体作品(第4节 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摸索:其中,原有文件或网页、本文档中的位置、新建文档、电子邮件地址四者各自的使用范畴,应如何选择。
2、设置对象动画成效
3、实践操作:
认真扫瞄样例,参照拙政园页面的设置方法,为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页面的各个对象设置合适的动画成效。
4、公布多媒体作品
(1)公布到网站
(2)打包成CD
(3)储存为放映片
储存为放映片以后,只要机器上安装了PowerPoint,就能够直截了当播放,然而不能够修改里面的内容了。
5、评判多媒体作品
观看3个多媒体作品,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评判,填写评判表。
作业
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9月多媒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9月多媒体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多媒体与生活》的第二节“生活中的多媒体”。
详细内容包括: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认识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多媒体信息的辨别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教学重点: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2. 学具:学生自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多媒体应用场景,如购物、娱乐、学习等,引导学生感受多媒体技术的便捷。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购物为例,讲解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商品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享。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多媒体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实践操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多媒体基本概念2. 多媒体技术应用3. 多媒体信息获取与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3个你生活中常用的多媒体应用。
(2)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获取一个商品信息,并进行简单处理。
2. 答案:(1)示例:购物、学习、娱乐。
(2)示例:拍摄商品照片,添加文字描述,分享到朋友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如制作微视频、动画等,提高他们的多媒体应用能力。
2024年中班9月多媒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材第四章第三、四节,主要内容为多媒体的基本操作和简单动画制作。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多媒体软件界面,学习如何插入图片、文本框,掌握简单动画的制作与播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基本功能,能够独立进行基本操作。
2. 学会插入图片、文本框,并能够进行简单排版。
3. 掌握简单动画的制作与播放方法,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插入图片、文本框,简单动画制作。
难点:简单动画的制作与播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
2. 学具:电脑、鼠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动画中的元素。
2. 讲解基本操作(15分钟)(1)介绍多媒体软件界面,讲解各功能区的用途。
(2)示范如何插入图片、文本框,并进行简单排版。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生日贺卡为例,讲解如何插入图片、文本框,以及制作简单动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
(1)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媒体基本操作与简单动画制作2. 板书内容:(1)多媒体软件界面认识(2)插入图片、文本框(3)简单动画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关于秋天的简单动画。
2. 答案:动画中包含落叶、果实等元素,表现秋天的景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操作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多媒体软件,发挥创意,制作更多有趣的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附任务单自评表)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讨论法:分组讨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1.4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任务单:记录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的讨论结果。
1.5 教学步骤1. 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其发展速度和趋势。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记录在任务单上。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成小论文。
第二章:多媒体硬件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学会使用多媒体硬件设备。
2.2 教学内容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多媒体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并讲解多媒体硬件设备。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硬件设备。
2.4 教学资源多媒体硬件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操作手册:介绍多媒体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2.5 教学步骤1. 展示并讲解多媒体硬件设备,让学生了解其功能。
2. 分组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硬件设备。
3. 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操作手册,学会自行解决问题。
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2.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操作多媒体硬件设备的经验,写成操作心得。
第三章:多媒体软件应用3.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学会使用多媒体软件。
3.2 教学内容多媒体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并讲解多媒体软件。
信息技术五年级教案第一单元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对已掌握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加以规范和提升;为在多媒体作品中的应用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判断、采集、处理、提取的综合能力..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2、技能目标: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运用熟悉的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相关素材的操作..3、情感目标: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重点难点1、重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2、难点:灵活运用多媒体素材为自己的设计服务..四、教学方法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第一课图片的采集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图片素材的多种采集途径和处理加工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搜集图片素材;能够在需要时利用“画图”等熟悉的工具软件;对采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加工处理..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2、根据主题信息采集相关的素材..二难点:根据主题把已有的素材和采集的素材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设计、搭配..三、知识点1、图片素材的采集途径..2、利用网络搜集图片的方法..3、利用常见的图片处理工具;即用“画图”工具处理图片的方法..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五、教后反思:第2课声音、视频的采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声音、视频素材的采集途径和处理加工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利用“录音机”、“超级解霸”等熟悉的工具软件;自己制作或截取需要的声音、视频素材..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的意识..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二难点:学生在采集、处理素材中思维方式的培养..三、知识点1、用“录音机”录制配音制作成音频文件..2、用“超级解霸”处理视频文件;截取需要的视频片断;制成视频文件..3、将制作的声音、视频文件作品中插入到作品中..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五、教后反思:第二单元有声有色话家乡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多媒体作品演示文稿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演示文稿;学会利用多媒体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形成对多媒体作品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能够独立规划设计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解决问题..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运用“插入”菜单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并能对其进行修饰编辑;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和背景的操作;能熟练地建立超级链接;能进行演示文稿的打包操作..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中的主题和素材的搜集、整理、制作;渗透品德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介绍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三、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演示文稿解决问题..四、教学方法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第三课感受电子幻灯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文稿;感知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作品..2、技能目标:掌握演示文稿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能自己规划设计演示文稿..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演示文稿制作的学习欲望..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走进山东”演示文稿实例的展示与分析..2、动手设计自己的演示文稿..二难点:规划设计演示文稿..三、知识点1、启动PowerPoint..2、幻灯片版式的选择..3、标题幻灯片的制作..4、演示文稿和幻灯片区别..5、模板的概念、应用和特点..6、演示文稿的规划设计步骤..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五、教后反思:第四课走进山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插入”菜单的功能;学会向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添加文字和图片;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对插入的图片和文字进行处理;了解PowerPoint的视图方式..2、技能目标: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一些简单操作;能制作出简单的演示文稿..3、情感目标:了解山东深厚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插入新幻灯片..2、向幻灯片中添加文字和图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饰..二难点:对插入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必要的修饰..三、知识点1、添加新幻灯片..2、添加文字..3、添加图片重点是插入图片文件..4、对幻灯片中插入的对象的修饰..5. 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五、教后反思:第五课家乡的景观名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声音的方法;学会调整幻灯片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熟练地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掌握幻灯片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山东的景观名胜;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2、难点: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和声音的方法..三、知识点1、向幻灯片中添加视频..2、向幻灯片中添加声音..3、幻灯片的移动、复制和删除..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六课家乡的历史名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背景对美化幻灯片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种背景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设计为主题服务的意识..2、技能目标:能够设置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3、情感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的思想、事迹和影响;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设置幻灯片的背景..2、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二难点:设置可选对象图片、文字的动画效果..三、知识点1、背景的颜色设置和填充效果设置..2、背景设置对话框中应用和全部应用的区别..3、对幻灯片中插入的对象的动画效果设置..4、幻灯片的放映..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七课家乡的地域特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超级链接在幻灯片中的作用;感受幻灯片切换在放映中的动画效果..2、技能目标:学会利用设置超级链接来灵活组织幻灯片;增强多媒体作品的感染力..3、情感目标:渗透地理文化教育及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二难点:演示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的设置..三、知识点1、在文稿中各幻灯片之间建立超级链接..2、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及设置中应用和全部应用的区别..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八课作品的发布与评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对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成品处理;学会评价作品..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客观、准确地评价多媒体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对制作好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进行成品处理..2、作品的综合评价能力的培养..二难点:如何评价作品..三、知识点1、作品的打包与释放..2、作品的评价角度..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三单元建设网上家园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PowerPoint工具软件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对网络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创作一个可以发布到因特网上的多媒体集成作品..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建设网站的方法;能够独立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个人网站;引导学生注重网站的内容;学会从整体上设计、布局网页..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进行建立站点;规划网站;布局网页的操作;能在网页中插入各种对象、素材;熟练进行各种超级链接的建立;能进行网站的上传操作..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美育及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分析能力;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中国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的热情..三、重点难点1、重点:规划、建设网站..2、难点:网页布局、网站的发布..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与知识迁移、作品交流等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第九课我的家园我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网站;理解网站、网页、超级链接的概念;了解网页的组成元素..2、技能目标:能对网站进行剖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管理素材和规划设计网站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利用FrontPage工具建设网站的学习兴趣..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剖析学习”和“规划设计自己的网站”..2、难点:规划设计自己的网站 ..三、知识点1、网站、网页、超级链接的概念..2、网页的组成元素..3、剖析学习网站的的结构..4、网站的设计规划思路和步骤..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十课我为家园建框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FrontPage窗口界面的组成;学会建立站点、向空站点添加网页;学会利用表格对网页进行合理的布局;能将文字素材添加到网页中..2、技能目标:能够搭建出一个简单的网站..3、情感目标:通过主题任务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中国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的热情..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建立站点、在站点中添加网页..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二难点:利用表格布局网页..三、知识点1、FrontPage窗口界面的组成..2、站点的建立;保存和网页文件的命名原则..3、表格的插入与表格属性的设置..4、表格中文本素材的添加与修饰..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十一课让网页“靓”起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如何打开站点与网页;掌握在网页中插入与编辑图片、设置背景图片的方法;掌握将插入图片后的网页进行保存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插入图片和设置背景很好的美化网页..3、情感目标:通过美化网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图片的插入与编辑..2、设置背景图片..二难点:将插入图片后的网页进行保存的方法..三、知识点1、站点、网页的打开..2、图片的插入与编辑..3、利用图片做网页背景..4、插入图片后网页的保存方法..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十二课让网页“动”起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在网页中插入动态元素的方法;了解评价网站的标准;使学生学会如何展开作品评价..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在网页中插入背景音乐、滚动字幕、视频等动3、情感目标:通过任务中的选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在网页中插入背景音乐、滚动字幕、视频..2、难点:滚动字幕的插入..三、知识点1、背景音乐的插入及带有背景音乐的网页的保存..2、滚动字幕的插入..3、视频的插入及带有视频的网页的保存..4、站点中文件的分类存放..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十三课把网页“链”起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超级链接的含义及其在网站中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在网页中建立各种超级链接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熟练地利用文字、图片与站内的网页建立超级链接;能够与外部网站、电子邮件地址建立超级链接..3、情感目标:通过任务中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渗透德育及情感教育..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各种链接的建立方法..2、难点:与电子邮件地址和外部网站建立链接..1、利用网页中的可选对象文字、图片建立超级链接..2、与电子邮件地址建立链接..3、与外部网站建立链接..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第十四课网站的发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网站上传前应做好的工作;学会发布网站..2、技能目标:掌握在因特网上申请一个免费的个人空间的操作;掌握网站上传的操作..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申请网站空间..2、将网站上传到因特网上..二难点1、申请网站空间..2、将网站上传到因特网上..三、知识点1、网站上传前的检查..2、申请网站空间..3、将网站传送到因特网上..四、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附任务单自评表)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1.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定义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步骤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1.5 教学评价任务单自评表第二章:多媒体硬件与软件2.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及其应用。
2.2 教学内容多媒体硬件设备多媒体软件的分类与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步骤介绍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多媒体软件的分类及其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多媒体硬件与软件的相互关系。
2.5 教学评价任务单自评表第三章:多媒体设计与制作3.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掌握多媒体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技巧。
3.2 教学内容多媒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多媒体制作工具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步骤讲解多媒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多媒体制作的基本工具与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多媒体设计经验。
3.5 教学评价任务单自评表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4.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步骤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优势与挑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8《作品的发布于评价》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泰山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自己创作的数字作品发布到互联网上,并学会如何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
教材内容可能包括作品发布的平台选择、发布流程、网络礼仪、作品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等。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基本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网络发布和评价的经验。
他们可能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但对网络安全和网络礼仪的认识不足。
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网络作品发布流程,了解网络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品的上传和发布,并能够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网络作品发布的责任感,以及对他人作品的尊重和客观评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作品的网络发布流程和评价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理解网络礼仪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网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讨论学生对网络作品发布和评价的看法和经验。
2. 新课讲解:讲解网络作品发布的平台选择和步骤。
演示如何上传作品到指定平台。
讲解网络评价的意义、标准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选择自己的作品进行上传和发布。
学生对已发布的同学作品进行评价,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
4. 评价与反馈:讨论发布和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强调网络礼仪和安全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总结作品发布和评价的关键点。
强调网络作品发布和评价的正面影响。
板书设计:《作品的发布与评价》1. 发布流程:选择平台注册账号上传作品填写信息发布作品2. 评价方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根据标准评价3. 网络礼仪:尊重他人客观公正注意安全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反思以下几点: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作品发布和评价的流程?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客观和尊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网络礼仪?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8《作品的发布于评价》教案(二)一、教材分析本部分教学内容出自泰山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旨在让学生掌握作品发布与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九课作品的完善和评价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创建超链接,发布作品,进行作品评价。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有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在会做word作品的基础上,也能探究评价作品的方法,客观正确的评价作品,并对有缺陷的作品进行改进。
因此本课既是开放性的评价课,也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课。
本课用故事性的情节创设情境,采用了评价-改进-再评价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探究中掌握评价的方法,体验改进作品的成就感。
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二、教学目标认知:能了解评价word作品的基本方法技能:能正确客观的评价word作品。
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的改进作品。
情感:通过分组讨论评价作品,能体验合作的乐趣,通过评价作品,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通过对比评价改进前与改进后的作品,能体验改进作品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正确客观的评价作品,合理的改进作品教学难点:多方面的辩证的评价作品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的对象为初一的学生,初一的学生好奇心重,形象思维成熟,而本课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呈现5个学生较为感兴趣的word小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教师的引导,总结抽象的评价方法。
如今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本课教学中,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节贯穿其中,将学生的好奇心转换为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快乐中获取真知。
本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因此,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改进应当较为容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选择:讲授法、讨论法学法引导:自主学习:通过学习网站预习练习进行合理预习。
练习法:实践演练,在做中学。
协作法:学习他人优点,小组合作,促进自我改进。
课堂组织形式: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共同探究、网站学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学资源】1.教育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2.自主建立的教学网站,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评价的工具3.制作讲课的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的多媒体课件4.作业收集程序、本节课程练习、教学评价表六、学习时间:1课时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