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6.50 KB
- 文档页数:12
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A项,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项,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水凝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 N2C. CO2D.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答案:A解析: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火力发电中使用的煤是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答案:B解析: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
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 答案:A解析:A 项,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作为反应的催化剂;B 项,二者都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C 项,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项,实验室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成都市二○一五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第一卷(选择题,共42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融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N2C、CO2D、稀有气体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8、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的一个分子有桑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0、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12、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20 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13、按右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 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14、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8 分)二、本题只有1 个小题,共8 分15.(8 分)(1)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化学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3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融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N2C、CO2D、稀有气体【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各地中考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各地中考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 、澄清石灰水【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评卷人得分【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8.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的一个分子有桑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10.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12.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N2C.CO2D.稀有气体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能电池路灯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8.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与“”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的一个分子有三个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0.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Na和Na+,其中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3CO+Fe2O32Fe+3CO2 B.CH4+2O2CO2+2H2OC.Zn+H2SO4═ZnSO4+H2↑D.Na2CO3+CaCl2═CaCO3↓+2NaCl12.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20 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13.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14.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15.(1)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金刚石的(填“硬度”或“密度”)大②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③面包中淀粉属于(填字母序号).A、糖类B、蛋白质C、油脂④100g该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2)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锰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制造钢质轮圈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这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④在(填“潮湿”或“干燥”)的空气中,自行车的铁质部件更易生锈.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16.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1)硫酸铜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填“放”或“吸”)热(2)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 氧化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17.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溶液A是,仪器C的名称是.(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填②或③).18.(9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X的名称是,试剂A的名称是.(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19.(13分)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关闭弹簧夹,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5)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结论与反思】(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写一条即可)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2.B;3.A;4.B;5.A;6.C;7.A;8.C;9.D;10.B;11.C;12.A;13.D;14.D;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15.硬度;常量;A;20;金属;物理;B;潮湿;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FeSO4+Cu;16.S;放;Fe+CuSO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17.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NaOH+HCl ═NaCl+H2O;蒸发结晶;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③;18.过滤;活性炭;Al(OH)3;有机物;+6;2Al+3H2SO4=Al2(SO4)3+3H2↑;不能;煮沸;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19.CaCO3+2HCl=CaCl2+H2O+CO2↑;K1;K2、K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K1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经排尽;小于;吸收二氧化碳中的HCl气体;偏小;排水法;15.7%;能;升温或加酸或事先制成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等;第11页(共11页)。
2015年四川成都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5年成都市化学中考真题卷适用年级:九年级建议时长:0分钟试卷总分:6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0分)(单选)A. 把湿的衣服晒干B. 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C. 把石蜡加热熔化D. 把棉线织成布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3.0分)(单选)A. O2B. N2C. CO2D. 稀有气体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3.0分)(单选)A.B.C.D.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3.0分)(单选)A. 蔗糖溶液B. 酒精溶液C. 氯化钠溶液D. 澄清石灰水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3.0分)(单选)A. 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 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 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3.0分)(单选)A. AB. BC. CD. 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0分)(单选)A.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 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8.下列关于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3.0分)(单选)A. 尿素()是一种氮肥B.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C.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D. 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与“”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3.0分)(单选)A. 甲中的一个分子有三个原子构成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 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D.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0.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相同的是和,其中相同的是()(3.0分)(单选)A. 电子数B. 质子数C. 电子层数D. 所带电荷数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3.0分)(单选)A. 3CO+Fe2O32Fe+3CO2B. CH4+2O2CO2+2H2OC. Zn+H2SO4═ZnSO4+H2↑D. Na2CO3+CaCl2═CaCO3↓+2NaCl12.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3.0分)(单选)A. 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 20 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 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13.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3.0分)(单选)A. 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 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14.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a(OH)2↓+Na2SO4②(3.0分)(单选)A. ①有蓝色沉淀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二、非选择题(共分)1. 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的____(填“硬度”或“密度”)大(1.0分)(2).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1.0分)(3).面包中淀粉属于 ( ) .(1.0分)(单选)A. 糖类B. 蛋白质C. 油脂(4).100g该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g (1.0分)(5).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锰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制造钢质轮圈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这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④在____(填“潮湿”或“干燥”)的空气中,自行车的铁质部件更易生锈.(4.0分)2.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1).硫酸铜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____(填“放”或“吸”)热(2.0分)(2).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氧化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5.0分)(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 ____(3.0分)。
四川省自贡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1.空气的成分体积计算,大约为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A.B.C.D.3.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B.工业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C.硬水和软水没有区别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沉淀C.过滤D.吸附5.古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6.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I2O5)来测定空气总一氧化碳的含量,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2 C.+3 D.+57.汞使用的历史很悠久,用途很广泛.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汞属于金属元素B.汞原子核外电子数是C.汞原子核内中子数是80 D.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9.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是可分的10.自行车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在普通自行车(如图)的下列构件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车把套B.座包C.链条D.外轮胎11.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食用哪一种()物质番茄葡萄牛奶玉米粥pH ~~~~A.番茄B.葡萄C.牛奶D.玉米粥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量溶液的pH 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13.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四个实验.从所述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是()A.X>Y>Z B.Z>Y>X C.Y>X、Y>Z D.X>Y、Z>Y14.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D.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5分)16.(4分)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氢原子:,(2)蔗糖分子:,(3)氢氧根离子:,(4)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成都市二○一五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第一卷(选择题,共42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融化C、粮食酿酒D、水凝成冰2、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N2C、CO2D、稀有气体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4、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 、澄清石灰水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8、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钾可用作钾肥B、化肥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C、农药施用后,不会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D、农药应根据农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合理施用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的一个分子有桑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0、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11、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12、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20 摄氏度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13、按右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 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14、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8 分)二、本题只有1 个小题,共8 分15.(8 分)(1)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二诊”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肯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进行光合作用 B.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溶于水中 D.制成“干冰”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B.黄铜 C.冰水混合物D.加碘食盐
3.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NO2、N2和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3
C.CO2、O2和SO2
D.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含PM2.5)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做干燥剂B.浓硫酸做干燥剂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盐酸用于除铁锈
5.重铬酸钾(K2Cr2O7)在化学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其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B.+3 C.+6 D.+12
6.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镁的原子序数是12 B.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C.镁是一种金属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7.下列各组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A.冰和干冰 B.火碱和烧碱
C.熟石灰和生石灰D.小苏打和纯碱
8.你认为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1。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2.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B.C.D.3.在干燥洁净的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5.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不填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8.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A.A B.B C.C D.D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CH2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10.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M可能是铝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化肥不会造成任何污染D.PM10和PM2.5都是指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1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3.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可以使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降低温度.可以除去饱和KN0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ClC.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03>MS04>NaClD.50℃时,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1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MgSO4>KNO314.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15.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C.a是NaOH溶液质量,b是稀HCl质量D.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二、(本题1题,共7分)16.如图是水通电发生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组成,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2)反应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通电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增强导电性,其原因是硫酸钠在水中会解离出和(填离子符号);(4)若电解前在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电解过程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水呈红色.这说明a试管中溶液pH 7(填“>”、“<”或“=”).三、(本题1小题,共9分)17.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钢铁属于(填“单质”或“合金”).(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炼铁时在高炉中是利用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填化学式).(3)取lO.Og钢铁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0.22g二氧化碳.求此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四、(本题2小题,共24分)18.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題:(1)仪器b名称.(2)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选择的装置是,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3)某同学在使用A装置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图2中的旋钮.(填“①”“②”或“③”)(4)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图3装置(其中液体药品均足量)可以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首先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19.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去,并测定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工厂实验员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进行实验:根据如图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的名称是,沉淀A化学式是;(2)滤液B中溶质成分有,试剂甲是;(3)实验得到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杂质,为了除去杂质.实验员对流程作出如下改进:在滤液B蒸发结晶之前,先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改进流程中加入的盐酸稍过量也不会在NaCl固体中产生新的杂质,其原因是.(4)实验员提出了两个数据测定方案.测定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一:称量食盐样品的质量和经洗涤、干燥的沉淀A或CaCl2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方案二:称量食盐样品的质量和实验改进后所得NaCl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请你判断:眩述所选称量数据不合理的是方案,理由是.五、(本题1小题.共15分)20.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准备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进行如下探究过程.请根据他们的探究回答问题.【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制取氢氧化钠】步骤①: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步骤②:将所得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步骤③:将冷却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1)过滤操作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过滤必须用到玻璃仪器是.【提出问题、假设痏想】(2)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甲同学认为是:CaC03.乙同学认为是:CaCO3和Ca(OH)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丙同学认为是:NaOH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戊同学认为是:.【验证猜想、实验探究】(3)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交流表达、反思评价】(4)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最终同学们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5)同学们得到的固体A8.7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加热浓缩、蒸发结晶得到ll.lg 固体,则固体A中所含的CaC03的质量是g;(6)同学们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对溶液B的猜想正确,理由是.【拓展延伸、巩固提高】(7)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于是,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化学二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B.C.D.【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解答】解:A、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故本选项正确;B、集气瓶不能用来加热;故本选项错误;C、烧杯需垫石棉网加热;故本选项错误;D、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3.在干燥洁净的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苏打水C.白醋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矿泉水中有水,水中溶解一些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苏打水中有水和苏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白醋中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5.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不同点是质子数不同.【解答】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点评】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解答】解: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用水.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不填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分析】A、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会造成一些伤害进行分析判断.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要谨慎处理.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B、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会造成一些伤害,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天然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D、不填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防止爆炸的措施、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A.A B.B C.C D.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柠檬汁的pH为2~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C、饮用水的pH为7,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D、洁厕灵的pH为1,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CH2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中的微粒模拟图,可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则可进行分析题目.【解答】解:根据图中的微粒模拟图,可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则:A、置换反应特点为“单+化=单+化”,则该反应不符合此特点;B、根据O2、CO2、H2O都无毒,则可推测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CH2O;C、四种物质中,只有CO2、H2O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30:44,而非1:1.故选:B.【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0.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M可能是铝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题意,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再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反应有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B、如果M是铝,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由于硝酸根﹣1价,铝+3价,所以硝酸铝写为:Al(NO3)3,图示中M是+2价,所以M不能是铝,故说法错误;C、由于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说法正确;D、反应前M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了M(NO3)2M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说法正确.答案:B.【点评】金属单质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说明组成单质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化肥不会造成任何污染D.PM10和PM2.5都是指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能源的分类进行分析;B、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C、根据使用化肥要适量,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分析;D、PM10和PM2.5是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解答】解:A、化石能源指的是亿万年前的大量生物经过地壳变化,被埋藏在地下,受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影响,缓慢地形成的可以燃烧的矿物质,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过多,这些酸性氧化物结合水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故B错误;C、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故C错误;D、PM10和PM2.5都是指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这道题考查的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这样的化学知识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1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为了及时散热,需要利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说法正确;C、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该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3.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可以使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降低温度.可以除去饱和KN0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ClC.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03>MS04>NaClD.50℃时,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1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MgSO4>KNO3【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C、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D、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解答】解:A、当温度高于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降温可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正确;C、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N03>MS04>NaCl,正确;D、50℃时,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解度均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NaCl>MgSO4>KNO3,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 >MgSO4>KNO3,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能较好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4.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进行解答.【解答】解: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含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有甲烷或氢气或甲烷和一氧化碳.所以原混合气体可能组成是CH4、CO、CO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气体的组成判断,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物质反应的典型现象入手判断.15.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C.a是NaOH溶液质量,b是稀HCl质量D.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B、B点溶液显碱性,NaOH过量;C、根据横轴的意义分析,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D、A点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解答】解:A、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故A正确;B、B点溶液显碱性,说明NaOH过量,则B点溶液的溶质是NaOH和NaCl.故B错误;C、由图示知,x轴表示NaOH溶液的质量,则a、b都是表示NaOH溶液质量.故C错误;D、A点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则A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和HC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以及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本题1题,共7分)16.如图是水通电发生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2)反应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O2(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3)通电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增强导电性,其原因是硫酸钠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SO42﹣(填离子符号);(4)若电解前在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电解过程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水呈红色.这说明a试管中溶液pH >7(填“>”、“<”或“=”).【考点】电解水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和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硫酸钠在水中能解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解答】解:(1)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2)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反应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是O2,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3)通电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增强导电性,其原因是硫酸钠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SO42﹣;(4)若电解前在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电解过程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水呈红色.这说明a试管中溶液pH>7.故答为:(1)氢元素和氧元素,原子;(2)O2,分解反应;(3)Na+,SO4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解水的实验,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三、(本题1小题,共9分)17.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钢铁属于合金(填“单质”或“合金”).(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时在高炉中是利用CO 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填化学式).(3)取lO.Og钢铁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0.22g二氧化碳.求此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考点】生铁和钢;铁锈的主要成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钢铁的类别、铁锈的成分、炼铁的原理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钢铁是铁的合金,故填:合金;(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炉中是利用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铁,故填:Fe2O3,CO;(3)钢铁样品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全部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0.22g××100%=0.06g,即样品中含碳0.06g,则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0.6%,答: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四、(本题2小题,共24分)18.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題:。
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酒精揮發B.石蠟熔化C.糧食釀酒D.水凝成冰2.空氣的組成成分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
A.O2B.N2C.C O2D.稀有氣體3.不屬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是()
A.
火力發電B.
風力發電
C.
氫燃料客車D.
太陽能電池路燈
4.通常狀況下,下列溶液的溶質為液體的是()
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鈉溶液D.澄清石灰水5.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有關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GAGGAGAGGAFFFFAFAF
A.二氧化錳是反應物
B.與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裝置相同
C.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D.可用帶火星的木炭檢驗氧氣
6.對下列現象或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
B.可燃物溫度達到著火點即可燃燒
C.圖書檔案起火宜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
D.不慎碰倒了酒精燈,酒精在桌面燃燒,用水來滅火
GAGGAGAGGAFFFFAFAF
8.下列有關化肥和農藥的說法錯誤的是()
A.氯化鉀可用作鉀肥
B.化肥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
C.農藥施用后,不會通過農作物轉移到人體
D.農藥應根據農作物、蟲害和農藥的特點合理施用
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與“”代表不同種元素的原子)
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中的一個分子有三個原子構成
B.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C.該反應可能是水的電解
D.該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10、兩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是和,其中相同的是
A、電子數
B、質子數
C、電子層數
D、所帶電荷數
GAGGAGAGGAFFFFAFAF
11.下列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3CO+Fe2O 32Fe+3CO2
B.C H4+2O 2CO2+2H2O
C.Z n+H2SO4═ZnSO4+H2↑
D.N a2CO3+CaCl2═CaCO3↓+2NaCl
12.將60℃的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有晶體析出.有關該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60℃時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鉀飽和溶液
B.20 攝氏度時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
D.硝酸鉀的晶體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得到
13.按如圖進行實驗,有關說法及分析不正確的是()
A.烘干的木炭粉末與CuO粉末須混合均勻
B.網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溫度
C.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GAGGAGAGGAFFFFAFAF
D.產生的氣體一定沒有CO
14.按下表進行實驗,有關說法及分析錯誤的是()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
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
CuSO4溶液
現象①白色沉淀
化學方
程式
CuSO4+2Na(OH)2↓+Na2SO4②
A.①有藍色沉淀
B.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BaCl2=BaSO4↓+CuCl2
C.兩個反應都屬于復分解反應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應就屬于復分解反應
二、本題只有1個小題,共8分
15.(1)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金剛石的(填“硬度”或“密度”)大。
②鈉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GAGGAGAGGAFFFFAFAF
③面包中淀粉屬于(
填字母序號)。
A、糖類
B、蛋白質
C、油脂
④100g該硫酸溶液中溶質質量為g。
(2)自行車是綠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錳屬于(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②制造鋼質輪圈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這屬于(填“物理”或“化學”)性質。
③材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號)。
④在(填“潮濕”或“干燥”)的空氣中,自行車的鐵質部件更易生銹。
三、(本題只有1個小題,共10分)
16.波爾多液是一種農業上常用的殺蟲劑,它由硫酸銅、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銅所含陰離子的符號是。
生石灰加水過程中會(填“放”或“吸”)熱
GAGGAGAGGAFFFFAFAF
(2)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氧化鈣,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需要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
(3)波爾多液不能用鐵質容器來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四、(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7分)
17.用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圖步驟進行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無色溶液A是___________,儀器C的名稱是___________。
(2)實驗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⑤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當出現較多量固體時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步驟②和③兩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滌的是___________(填②或③)。
GAGGAGAGGAFFFFAFAF
18
.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圖:
(1)操作X的名称是,试剂A的名称是。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GAGGAGAGGAFFFFAFAF
19.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AGGAGAGGAFFFFAFAF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________、关闭弹簧夹________,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
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结论与反思】
GAGGAGAGGAFFFFAFAF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能(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GAGGAGAGGAFFFFAFAF
<429842 7492 璒36540 8EBC 躼39665 9AF1 髱25993 6589 斉H?k30289 7651 癑N_) o
GAGGAGAGGAFFFFAF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