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的基本概念(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8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十六讲反馈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负反馈的四种基本组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教学目的]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判断放大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反馈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2、理解多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会根据实际要求在电路中引入适当的反馈3、掌握负反馈的一般表达式,会计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4、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会在放大电路中接入校正环节以消除振荡。
[教学重点和难点]1、负反馈组态的判断2、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3、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判断及消除[教学内容]第一节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一、反馈的基本概念二、反馈的判断第二节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要点二、四种负反馈组态三、反馈组态的判断第三节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表示法二、四种组态的方框图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第四节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倍数的分析第五节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一、稳定放大倍数二、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三、展宽频带四、减小非线性失真五、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第六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一、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分析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的判断四、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本章讨论的问题:1.什么是反馈什么是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什么是正 反馈和负反馈为什么要引入反馈2.如何判断电路中有无引入反馈引入的是直流反馈还 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3.交流负反馈有哪四种组态如何判断4.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馈后,将对性能分别 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什么是深度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下,如何估算反馈 系数和放大倍数7.为什么放大电路以三级为最常见8.负反馈愈深愈好吗什么是自激振荡什么样的负 反馈容易产生自激振荡如何消除自激振荡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6.1.1 反馈的基本概念在放大电路中,信号的传输是从输入端到输出端,这个方向称为正向传输。
反馈的基本概念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了解反馈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反馈的基本类型和作用1.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馈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定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反馈概念的理解1.3 教学内容反馈的定义反馈的重要性反馈的基本类型反馈的作用1.4 教学活动引入反馈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反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反馈的重要性讲解反馈的基本类型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第二章:正反馈2.1 课程目标了解正反馈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正反馈的应用和作用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反馈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正反馈的理解2.3 教学内容正反馈的定义和特点正反馈的应用和作用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反馈概念讲解正反馈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正反馈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正反馈的应用和作用第三章:负反馈3.1 课程目标了解负反馈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负反馈的应用和作用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负反馈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负反馈的理解3.3 教学内容负反馈的定义和特点负反馈的应用和作用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正反馈概念讲解负反馈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负反馈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负反馈的应用和作用第四章:反馈环路4.1 课程目标了解反馈环路的定义和类型掌握反馈环路的原理和作用4.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馈环路的定义和类型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反馈环路的理解4.3 教学内容反馈环路的定义和类型反馈环路的原理和作用4.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负反馈概念讲解反馈环路的定义和类型,让学生理解反馈环路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反馈环路的原理和作用第五章:反馈控制系统5.1 课程目标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5.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反馈控制系统的理解5.3 教学内容反馈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5.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反馈环路概念讲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让学生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反馈的测量与评估6.1 课程目标理解反馈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6.2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反馈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6.3 教学内容反馈的测量方法反馈的评估标准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的有效策略6.4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顾反馈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反馈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反馈收集和分析的案例第七章:正向反馈的运用7.1 课程目标理解正向反馈在个人和团队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如何有效地给予和接受正向反馈7.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向反馈的概念和作用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景,练习给予和接受正向反馈7.3 教学内容正向反馈的概念和作用有效给予和接受正向反馈的技巧7.4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顾正向反馈的定义和特点讲解正向反馈在个人和团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实践给予和接受正向反馈第八章:负向反馈的运用8.1 课程目标理解负向反馈的必要性及其在改进中的作用学会如何constructively 给予负向反馈8.2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负向反馈的概念和重要性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景,练习constructively 给予负向反馈8.3 教学内容负向反馈的概念和重要性Constructively 给予负向反馈的技巧8.4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顾负向反馈的定义和特点讲解负向反馈在改进中的作用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实践constructively 给予负向反馈第九章:反馈文化的重要性9.1 课程目标理解反馈文化在组织中的作用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积极的反馈文化9.2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反馈文化的重要性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建立和维护积极反馈文化的策略9.3 教学内容反馈文化的重要性建立和维护积极反馈文化的策略9.4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顾反馈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反馈文化在组织中的作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建立和维护积极反馈文化的计划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目标总结反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展望反馈在个人和组织发展中的未来趋势10.2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反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反馈的未来趋势10.3 教学内容反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反馈在个人和组织发展中的未来趋势10.4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反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反馈未来趋势的设想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反馈的定义和作用反馈的定义: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反送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叠加后影响系统性能的过程。
课题:反馈元件和极性的判断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林如军【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与要求:理解和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
理解电路中正负反馈的原理。
技能目标:使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判断反馈元件和极性的方法。
情感目标:应用愉悦教学原理,尝试成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德育目标:从教师创设的成功学习所带来的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乐于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反馈元件和极性的判断。
难点:如何正确而迅速地找到反馈元件。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启发式、直观形象法、成功教学法【教学分析】:1、教学设计思想:人说:逆境能够磨炼人,顺境能够造就人,可以设想,在平时的学习中,一个能不断战胜学习困难的人的学习兴趣是否肯定要浓于被学习困难所绊住的人?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这一节课的设计思想就是让学生体现学习成功的乐趣,称之为:成功学习法。
本节课笔者设计的理念是既要体现这门学科的特点,而且还须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哲学家迪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授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
2、教法分析:根据本章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职业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角度出发确定课堂教学形式为直观形象法教学,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既有严谨的科学推理启发,又有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点拔,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既能“学会”教师传授知识之外,还能“会学”未知的知识,即学会学习。
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标。
3、学法指导: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
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教师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形象归纳的学习环境,给他们一个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于是直观形象法应运而生。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表达式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指把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某个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反馈网络)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并同输入信号一起参与控制作用,以使放大电路某些性能获得改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用图Z0301 所示方框图来表示。
引入反馈后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实际上,反馈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讨论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时已经运用过了。
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中,通过射极电阻Re,将输出回路中的直流电流IE以UE = IERe的形式回送到了输入回路,使三极管发射结两端的电压UBE = UB - IERe ,受到输出电流的影响,从而使输出电流趋于稳定。
这种输出电量影响输入电量的方式就是反馈。
不过这里的反馈仅仅是直流电量的反馈(交流量被Ce旁路),称为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
如果将Ce去掉,这时输出回路中的交流信号也将反馈到输入回路,并使放大电路的性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种交流信号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实际放大电路中,一般同时存在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本单元主要讨论交流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反馈的极性 按照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效果,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极性。
凡引人反馈后,反馈到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用表示)与外加激励信号(用表示)比较的结果、使得放大电路的有效输入信号(也称净输入信号,用表示)削弱,即<,从而使放大倍数降低,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凡引入反馈后,比较结果使>,从而使放大倍数提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虽能提高放大倍数,但同时也加剧了放大电路性能的不稳定性,主要用于振荡电路(将在08知识单元中讨论);负反馈虽降低了放大倍数,但却换来了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是本单元讨论的重点。
不同极性的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截然不同,因此,在分析具体反馈电路时,首先必需正确地判断出电路中反馈的极性。
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分类、判断知识分析!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反馈?
反馈,就是把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又引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去,以影响电路的输入信号作用的过程。
1.2 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作用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其放大倍数不稳定,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采用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直流电流负反馈。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可采用射极输出器,在射极输出器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反馈的分类、判断
2.1 反馈的分类
(1)正反馈与负反馈
根据反馈的极性分类,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提高放大倍数,但会使电路工作变得不稳定。
实际工作中正反馈常用于产生正弦波振荡。
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但是能够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交直流性质,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直流成分,则称为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交流成分,则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负反馈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动态性能。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根据反馈的极性,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表达式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指把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某个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反馈网络)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并同输入信号一起参与控制作用,以使放大电路某些性能获得改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用图Z0301 所示方框图来表示。
引入反馈后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实际上,反馈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讨论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时已经运用过了。
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中,通过射极电阻Re,将输出回路中的直流电流IE以UE = IERe的形式回送到了输入回路,使三极管发射结两端的电压UBE = UB - IERe ,受到输出电流的影响,从而使输出电流趋于稳定。
这种输出电量影响输入电量的方式就是反馈。
不过这里的反馈仅仅是直流电量的反馈(交流量被Ce旁路),称为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
如果将Ce去掉,这时输出回路中的交流信号也将反馈到输入回路,并使放大电路的性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种交流信号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实际放大电路中,一般同时存在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本单元主要讨论交流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反馈教师的教学反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教学反馈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策略的依据,进而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的教学反馈的重要性、教学反馈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反馈进行教学改进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师的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的教学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困难,进而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的教学反馈能够反映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助于教师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的教学反馈也是学生学习情绪和动机的重要来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教学反馈的方法和策略1. 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听讲情况、思考表达能力、课堂互动状况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表现,例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积极参与讨论的程度等,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2. 学生评价法学生评价法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征集学生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材料的选取、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标准等方面,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主观认知和期望,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3. 教学记录法教学记录法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记录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
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记录的差异,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反馈的基本概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各种领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并运用反馈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反馈在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方面作用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反馈的定义与分类1.1 什么是反馈?1.2 反馈的分类:正反馈与负反馈2. 反馈的作用与意义2.1 反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2 反馈对提高质量与效率的作用3. 反馈的获取与运用3.1 如何获取有效的反馈?3.2 如何运用反馈改进工作、学习和生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反馈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反馈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反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反馈的作用与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获取有效的反馈以及如何运用反馈改进工作、学习和生活。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程度与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各个领域的反馈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与讨论。
2.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足够的小组讨论模板与记录工具,方便学生进行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反馈实例,让学生了解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区别和应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反馈在个人成长、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3.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反馈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反馈能力。
七、教学策略1. 讲授法:讲解反馈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反馈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反馈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反馈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