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阅读:小说标题
- 格式:ppt
- 大小:643.50 KB
- 文档页数:16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小说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考点梳理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明灯,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理解小说标题,高考命题者往往从两个角度设题: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寓意,意蕴),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关注两点: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
意思就是说,既要关注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又要思考:标题与环境(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标题与情节(是否是小说的线索;是否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呼应细节);标题与人物(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标题与主题(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感情,深化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某意义;是否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与读者(是否运用艺术手法,生动形象;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记叙文常见的命题方法:1.以人名或称谓命题2.以人物的身份命3.以人物和“我”的关系命题4.以人物的品格命题5.以我的感受命题6.以场景命题7.以中心事件命题8.以线索物命题9.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命题10.以事件发生的环境气氛命题11.以事件发生的地点命题12.把人物和事件结合起来命题。
13.写物寄意的记叙文,则常常以“物”(描写对象)命题,如《井岗翠竹》、《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
14.引用诗句为题归纳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对点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红衣姐”李春雷①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
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
②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
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
③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是一个财富的世界。
考点29 小说标题的作用和意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标题有时就是作者写作意图的精要概括;小说的主旨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创作的意图所在。
因此标题成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核重点,近几年多在选择题中出现,主要从标题的含义、作用、选用等角度命题,指向于语言的建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考向一小说标题的意蕴【典例引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丁玲①“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
”这孩子大约十三岁,迟疑地望着老太婆。
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②“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③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
“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
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
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④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
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
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
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
洞口塌了。
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
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⑤有人送来苞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
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
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⑥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
他暂时忘却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⑦看着人们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
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类导练:小说标题题(考情分析+设问形式+设误类型+解题步骤+典题解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知识概说】一、小说标题为何会成为高频题如果从作者(小说家)的角度思考,对于一篇小说或一部作品,他至少有两点是要动些脑筋的,那就是“标题”和“结尾”,这两样是技术活,见真功,艺术含量高。
如果从命题人的角度思考,小说的标题和结尾因为艺术性强,所以命题人也就偏好从“标题”“结尾”角度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标题”和“结尾”也就成为小说阅读理解的高频题。
二、标题类题目解题的本质是什么要回归到文体,扣文体特点。
文无定法,题无定样。
从小说文体特点来看,其标题的存在是为小说的内容服务的。
所以从文体特点来看,小说的拟题还是有一定章法的。
小说的标题与文章的情节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结构安排、艺术表达、语言特色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小说标题设题方式有哪些三大类:标题的作用,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拟写标题也是一种类型,但不常见。
四、小说标题作用解题攻略(一)标题作用思路命题形式1.为什么以此为题?2.谈谈你对此题目的理解。
3.试分析此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二)标题作用真题展示1.小说《祝福》为什么以“祝福”为题?2.本文以“套不住的手”为标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礼物”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三)标题作用答题思路1.人物层面: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2.情节层面:概括了主要情节、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等。
3.环境层面: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等。
4.主题层面:紧扣、(体现、揭示、暗示)了主题;使用了某种手法,生动新颖,或含有象征意味、寓意等。
5.思路结构层面:贯穿全文的线索、抑扬、呼应等。
6.读者感受层面:以某种艺术用法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深思、新颖生动等。
01【引言】《静静的顿河》《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的名著标题给人以浪漫的感觉,吸引着读者阅读的兴趣。
好的标题往往涵盖了整部作品的核心内容。
我们读小说的时候更关注故事情节,却往往忽略了标题的含义。
02【知识构建】一、标题的类型1. 以主人公的名字来拟题:《甄嬛传》《叛逆者》2. 以时间或地点作为标题:《夜幕下的哈尔滨》《小城三月》3. 以故事情节作为标题:《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4. 以贯穿全文的物体作为标题:《千纸鹤》《药》《琅琊榜》5. 以问句作为标题:《丧钟为谁而鸣》6. 以人物特点作为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使徒行者》《中国机长》7. 以主题作为标题:《人间正道是沧桑》《归来》《地久天长》8. 以内容作为标题:《如果你活着,请来看这棵树》二、标题的作用小说答题基本都是围绕六个维度来解答: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主题、艺术效果、语言。
1.塑造人物形象。
2.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严谨。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4.介绍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
5.凸显主题。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7.运用双关、象征、比喻、反语的修辞手法。
双关:一语双关。
有表层含义,同时也有深层含义。
象征:《春云出岫》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商人为了保护堪称奇石景观的“春云出岫”免遭掠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
文中的“春云出岫”虽然是石头,但象征了中华民族高雅珍贵的传统文化。
比喻:《青龙偃月刀》这篇小说是把何爹的剃头刀比喻成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个是夸赞何爹的技艺高超,另一个是说何爹这个人物形象像关羽一样重情重义。
8. 概括故事情节。
03【典型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如果你活着,请来看这棵树罗迪克是一个英国战俘。
他在夏季攻势时,不幸被俘。
和许多战俘一样,他被押上火车,送到了一座集中营。
集中营在海这边,不小,大约有近千名战俘,一色是英国战俘。
战俘涉及的兵种有许多,其中不乏技术人员。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指导小说阅读之标题的含义与作用(附练习及答案解析)小说标题的含义【题目设定方式】1、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2、题目中“……”包含着哪几层含义。
3、联系全文概括题目的含义。
【解题思路展示】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答题模板】原则:浅层含义+深层含义模板:1、解释字面义2、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分析其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小说标题的作用【题目设定方式】1、结合全文,概括标题的作用2、作者借标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思考,结合文章做简要概括。
3、小说为什么以“……”为题?4、从全文看,本文以“……”为题,有什么好处?【解题思路展示】理解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题目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题:1、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2、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3、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4、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5、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6、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题模板】(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
突出小说主题。
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
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义。
(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