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织物风格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455.00 KB
- 文档页数:1
丝织物的风格特征
丝绸是一种高贵的天然纤维,其丝绸织物因其独特的手感、光泽、质感等特征备受喜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丝织物的风格特征。
1. 轻盈垂感:由于丝绸纤维的柔软和透气性,使得丝绸织物具有轻盈垂感,穿着舒适,透气性好。
2. 光泽感:丝绸织物具有独特的光泽感,使得衣物更具有质感和华丽感。
3. 色彩鲜艳:丝绸织物因其吸染性强,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 高贵华丽:丝绸织物因其质地柔软细腻、光泽柔和、手感舒适,而显得高贵华丽,适合用于定制高档礼服、宴会服、婚纱等。
5. 适合绣花:丝绸纤维细腻,柔软度高,适合绣花,且绣制出来的图案色泽饱满,富有立体感。
总之,丝绸织物因其独特的手感、光泽、质感、色彩和适合绣花等特点,在时尚界一直备受追捧,是高档服装、家纺、手工艺品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
- 1 -。
织物风格与评价XXX 10902XXXXX纺织服装学院, 江南大学, 无锡214122摘要:织物的风格是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纺织品品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它与织物的外观特征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穿着舒适性,良好的织物风格也是纺织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织物风格的分类以及各种主观及客观评价方法。
关键词:织物风格客观评价主观评价中图分类号TS 102.5文献标志码 AThe fabric style and evaluationChen YuanhuiCollege of Textile & Cloth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Abstract Fabric style is textile qualit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s also, of course, the textile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bric with the appearance of object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earing comfort and good fabric style is also the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fabric style and all kind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Key words Fabric style Objective evaluation Subjective evaluation1.前言织物风格是织物所固有的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效应,它表示了织物的某些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
第25卷第3期2004年6月纺织学报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Vol.25,No.3Jun.,2004试论毛织物的风格吴清萍林子务(武汉科技学院,武汉,430073)摘要:对毛织物的风格内容、风格特征的评价及影响风格的相关因素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毛织物风格特征评价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S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9721(2004)03-0080-03在众多的服装面料中,精纺毛织物是高档衣料。
身着高支纱毛料西服的男子,给人以成熟干练、潇洒的高级白领形象;身着中厚华达呢制服的老人,给人一种庄重、渊博的老者印象;身着毛薄纱长裙的少女,给人以青春活泼、流动跳跃之美感;身穿军绿色的马裤呢警装、手握钢枪的士兵,显得格外威武、雄壮,表现出钢铁长城般的坚毅、勇敢;而身着高贵毛料服装的节目主持人,又给人一种端庄、亲切、温馨的感觉。
1毛织物的风格1.1风格的解释从字义上讲,/风0表示风味、风度,/格0者表示品格、性格、性状。
织物的风格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对织物作出的综合评价的特征。
它表示了织物的某些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
如毛花呢有/滑、挺、糯0的风格。
人们对不同织物的风格有不同的要求,对毛织物风格的要求是手感活络、挺括、富有弹性、身骨良好、丰满滑糯、不板不烂、纹路清晰、呢面匀净、花型大方、色鲜悦目、光泽柔和而有膘光、布边平直、边字清晰等。
风格具有物质和社会的二重属性)))自然社会中客观的物质属性和人群意识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风格是个综合的概念,由自然物质的特征而演化为人们意识上的认同。
很明显,织物广义风格的评定是相当抽象和困难的,包含个人爱好、心理美学、风俗习惯和流行状况等诸多的因素。
因此,织物的风格应包括外观质量、机械特性和色彩效应等3方面。
外观质量可以用匀整性、纹路清晰度、光滑和滑爽性、厚实与紧密性来反映;机械特性是反映织物风格的活络、弹性、刚柔性、丰满和蓬松,色彩效应反映的是坯呢终端加工后整体的颜色、花型,包括各种色彩混合的立体效果。
服装材料学试题库一、填空类1、用于服装的天然纤维有;用于服装的人造纤维素纤维有;用于服装的合成纤维有。
2、纤维的结构、结构、结构会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纤维是纤维;弹性最好的纤维是;耐日晒性最好的纤维是;耐磨性最好的纤维是;延伸性最好的纤维是;最不耐湿热的纤维是;最不耐干热的纤维是;最轻的纤维是;阻燃性最好的纤维是。
4、比较纤维强度大小时常用强度来表示。
5、极限氧指数表示纤维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极限氧指数越高说明该纤维阻燃性。
6、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保存不当易出现现象。
7、鉴别纤维的方法有。
8、衡量纤维细度的指标有。
9、写出5中花饰线。
10、花饰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
11、梭织物的组织参数为。
12、梭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3、写出10种精纺毛织物。
14、写出10种桑丝织物。
15、写出5个描述织物舒适性的名词。
16、写出5个描述织物外观风格的名词。
17、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是。
18、织物的服用性能包括;那麽抗皱性、刚柔性、悬垂性属于上述性能。
19、织物拉伸断裂后能够得到的指标有。
20、国际上衡量织物耐用性时常使用织物。
21、织物的形态稳定性是评价服装保形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具体衡量织物形态稳定性要测试织物的。
22、棉织物中斜纹组织植物有。
23、写出10种新型服装材料。
24、动物毛被由、、三种体毛组成。
25、毛皮的鞣制过程大体经过、、。
25、动物毛皮按照、及,可以分为、、和等四类。
26、用于衣着的皮革主要是和,服装各有和。
27、服装皮革的主要品种是。
28、服装辅料主要有。
29、写出10种服装用衬。
30、粘合衬压烫的工艺参数是。
31、衬料的品种多样,性能各异,选用衬料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
32、写出5种用于服装的絮填材料。
33、测试缝纫线可缝性的方法有。
34、织锦锻和古香缎是经面缎纹提花丝织物,其中织锦锻所提花型特点是以为主,古香缎则以为主。
常见棉织物的风格特征及分类2006-10-13 13:17分类:关于纺织字号:大中小1.平纹类织物(1)平布:平布是我国棉织生产中的主要产品。
这类产品时平纹织物,其经纬纱的特数及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均比较接近,因此其经纬向紧度比约为1:1,且平布织物的经纬向紧度均为50%左右。
平布织物具有组织结构简单,质地坚固的特点。
根据纱线特数的不同,平布织物可分为细平布、中平布和粗平布。
细平布的经纬纱特数为20tex以下(英制29支以上),中平布为21-32tex(英制28-19支),粗平布为32tex以上(英制18支以下)。
平布织物的外观,要求布面平整光洁,均匀丰满。
其中细平布的布身轻薄,平滑细洁,手感柔韧,富有棉纤维的天然光泽,布面的杂质亦较少。
粗平布则不然,其质地一般比较粗糙,它的优点是布身厚实,坚牢耐穿。
中平布的质地及外观等,介于粗平布和细平布之间。
(2)府绸:府绸哦是一种高支、高密的平纹或小提花织物。
其经向紧度大,为65-80%;纬向紧度则稍低于平布,经纬向紧度的比约为5:3左右。
府绸织物应具有的风格特征是:织物外观细密,经纬纱排列整齐,纱线条干均匀,布面光洁匀整,颗粒清晰丰满,手感柔软挺滑,具有丝绸感。
另外由于府绸的经密比纬密大的多,故在织物中纬纱较平直、经纱屈曲较大,即织物表面有经纱突起部分形成的菱形颗粒,而菱形颗粒丰满是府绸织物具有良好外观的重要条件之一。
府绸织物根据它的纱线结构性质,可分为纱府绸、半线府绸和全线府绸三种。
根据它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平素府绸、条府绸和提花府绸三种。
根据纺纱工艺,可分为普通府绸、半精梳府绸、全精梳府绸三种。
根据加工方式,又可分为漂白府绸、什色府绸和印花府绸等。
2.斜纹类织物斜纹类织物的外观特征,是在织物表面具有明显的斜纹线条(俗称纹路)。
织物风格研究综述前言织物风格是一种感觉效果,它是人受到外界某个物体刺激而对该物体产生的一种综合的主观感觉。
织物的风格是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几何形态作用于人的感官系统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织物的风格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风格仅指织物的手感,广义的风格是指织物在各个方面(如视觉、触觉等) 对人们刺激而构成的人对该织物的一个综合性的主观感觉。
织物的风格是客观实体一织物与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视觉风格和听觉风格。
自1926年英国人B i nns1首次提出织物风格研究问题以来,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
Peri ce在1930年提出的用悬臂梁方法测量织物的弯曲长度与弯曲刚度,从此拉开了织物力学性能与风格关系研究的序幕。
进入到40~50年代,美国材料测试学会(A STM ) 给出了决定织物风格的8个要素,列举了l3项织物风格物理因素。
1972年,以川端为首的的日本织物风格测量与标准化委员会( HE SC) 成立,进一步全面推动和发展了织物风格的研究工作。
80年代后,织物风格研究逐渐国际化起来,日本与澳大利亚曾几次联合召开织物风格客观评价科学讨论会。
川端与Post l e多次组织有日、美、澳、印等国参加的国际感官评价试验与对比研究。
Post l e等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开发的FA ST (Fabric A ssurance by Si m pl e Test i ng) 测试系统,可用于织物外观、手感和机械性能的简便测试号决速评价。
国内同时也开始对织物风格的研究工作,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开发成功的YG 821型织物风格仪,严灏景等人的研究使国内的织物风格研究达到一个高峰。
胡金莲用多重回归推导出预测硬挺度、光滑度、柔软度和丰满度的公式,并给出了心理物理学的说明。
此后对于织物风格的研究才走上了系统化、客观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