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及其治理的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20
水的污染及其治理策略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必须的资源。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这给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水的污染类型水的污染类型非常多样化,其中包括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主要是指水体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农药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累积在生物体内,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
生物污染是指水中存在的病原体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线虫等。
这些生物会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甚至会引发重大疾病。
二、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活和生产废水排放生活和生产废水排放是造成水污染最主要的因素。
在生活中,厨房、洗浴和洗衣等废水排放,以及化学品、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工业生产中的有害废水排放,都会致使水体污染。
2.农业污染农业是水源污染的重要渠道之一。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养殖中排放的畜禽粪便等,都会造成水源污染。
3.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些有害化学品,如酸、碱等,都会致使水体污染。
4.城市化和人口增加随着城市化和人口的增加,生活、生产和交通等活动日益频繁,废水和污水也增多,导致水源污染。
三、治理水污染的策略水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从源头和终点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治理、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公众参与等多种策略,具体如下:1.从源头控制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强制实施废水处理和排污许可制度,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排放,减少水污染源。
2.综合治理采用综合治理方式,包括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管理等。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湿地恢复、绿化环保等,而水环境管理包括水质监测、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等。
3.科技创新为了治理水污染,科技创新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
首先,需要加强污染检测和监测,开发出高效、低耗、环保的废水处理设备和技术。
4.政策引导政府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引导。
水体污染的防治与整治一、前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是生命之源。
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过度使用,导致水资源变得匮乏,而水体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水体污染可导致环境恶化、生物损失和人员感染,危害极大。
因此,防治水体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二、聚焦水体污染1. 水体污染的概念水体污染是指外界因素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其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物等。
生活污水中含有排泄物、化学品、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质,工业废水中含有石油、氯气等有害物质,农业排放物中含有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这些污染物质直接作用于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的种类水体污染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
化学污染是指水体中化学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一种污染形式,其中重金属离子污染、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和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是化学污染常见的表现。
生物污染是指水体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体所导致的污染,致病的微生物可造成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病。
物理污染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毛发、石屑、沙、泥沙等物体所导致的污染,会导致水体浑浊、光透性变差等问题。
三、水体污染的防治为了遏制和消除水体污染,必须从源头开始,打好防治水体污染的攻坚战。
1.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水体污染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
并加强对环境恶化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力度,保障水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2. 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对各种污染源头的监管,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污染源减排力度。
同时加大对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污染源头的治理力度,切实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确保处理水质达标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水体污染,从而快速采取针对污染状况的监管和治理措施,保障水体环境安全。
4. 推广科技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保护的技术能力,提高污染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有效性。
如何防治水污染水污染通常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即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因而引起水质恶化,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对水生生物及人类生活与生产用水的不良影响。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下水流动把地层中某些矿物溶解,使某些地区水体盐分、微量元素浓度偏高或因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毒物而影响了当地的水质。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
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镇的增加和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大量排入水体而造成污染,人类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经过降水和径流过程,污染物最终也进入水体,此外还包括石油和其他工业废水进入海洋而造成的水污染。
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对污染物质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称为环境容量。
水体能够在环境容量的范围之内,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依靠环境自身的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自然降低或消除的过程即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体的自净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还与污染物的性质、浓度(或数量)以及排放方式等有关。
按照作用机理,这种自净作用又可分为物理自净、物理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种。
1.物理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水的流动、使污染物得到扩散、混合、稀释、挥发,改变污染物的物理性状和空间位置,使其在水体中降低浓度以至消除。
2.物理化学自净:污染物在水体中通过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化合分解等物理化学变化,使污染物发生化学性质、形态、价态上的变化,从而改变污染物在水体的迁移能力和毒性大小。
3.生物自净:指悬浮和溶解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使其降低浓度、转化为简单、无害的无机物以至从水体中消除的过程。
它还可以包括生物转化和生物富集等过程。
在水体自净中,生物自净占有主要的地位。
水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危害性可分为:无毒污染物、有毒污染物两大类。
水体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本文将探讨水体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常见的治理方法。
水体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工业排放。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被排入水体,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
这些物质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严重影响生态平衡。
其次是农业污染。
农业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被雨水冲刷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及化学物质超标。
第三是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污水和垃圾产生,这些废弃物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给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最后是生活污水。
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如洗涤用水和厕所排泄物,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同样会引起水体污染。
面对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加强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排污行为的监管,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惩罚。
其次,加强水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水体污染源。
第三,推广节水技术和意识。
提高人们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减少无谓的浪费。
同时,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四,大力发展水处理技术。
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降解技术、固态吸附技术和高效滤池技术等,实现水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水体环境污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水体污染的合力。
除了上述治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创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治理水体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发展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降解。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膜反应器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湿地修复技术,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来净化水体。
这些创新技术和方法为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水体污染与防治水是生物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占人体重量的65%,由此可见水对人类是多么重要。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地球上所的有水中,其中淡水仅占2.7%。
水资源尽管可以更新和通过水的循环得到补充长期利用,但是,由于不断遭到污染以及过度开采,以致可供使用的水资源日益枯竭。
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防止水体污染和合理开采使用水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限巨的任务。
一、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的概念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积体。
在环境学中,水体不仅包括水本身,还包括了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底质(泥)和水生物等。
应把它看作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按其类型不同可以分成陆地水体和海洋水体以及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
一个沼泽、一条河流、甚至一滴水我们都可称之为水体。
如黄河,我们可以称之为黄河水体;长江,我们可以称之为长江水体等等。
水体所处环境不同使得水体中出现多种多样的生物群。
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它对其中各种物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经过体系内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相互作用,又会建立起新的平衡。
水体也有这种在一定程度下能自身调节和降低污染的能力,通常称之为水体的自净能力。
但是,当进入水体的外来杂质含量超过了这种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水质恶化,对人类环境和水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水的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
2.水体污染源在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过程中,根据人类活动的不同形式,可以将水体污染源分成下面几种类型。
(1)工业污染源各种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排入水体就造成了工业污染源。
什么叫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水污染指的是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对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水污染的概念、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等,以及这些物质对水生态环境和生物造成的危害。
水污染不仅仅是指水中有异味、浑浊,更重要的是指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健康造成威胁。
二、水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就会导致水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通过农田排入水中,污染水质。
此外,农民可能将养殖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也会引发水污染问题。
3. 生活污水: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肥料、药物残留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水污染。
4. 地下水污染:由于地下水的流动缓慢,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地下水污染对于饮用水安全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养殖污水、化肥和农药渗漏、垃圾填埋等。
三、水污染的影响1. 生态环境破坏:水污染会导致水中的氧气减少,使水生物无法正常呼吸,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某些有害物质还可以通过水生态链进一步影响其他生物。
2. 健康问题: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胃肠道问题、皮肤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
3. 经济影响:受到水污染影响的地区,饮用水受限,农作物产量减少,渔业受到破坏,造成经济损失。
四、水污染的防治1. 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的排放标准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2. 推广环保技术:鼓励工业和农业使用清洁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环境保护法中的水污染与治理在环境保护法中,水污染和治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进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水污染治理措施以及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水污染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
首先,国家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水污染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力的划分,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和控制。
其次,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水污染特点,制定相应的行业排污标准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还应加强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鼓励创新,提高水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应注重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
首先,要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上减少污水排放。
其次,注重水环境的整体治理,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整治,提高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此外,还应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调控和配置,有效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除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污染治理的措施外,还应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对水污染与治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环保活动、开展水污染治理知识普及,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参与到水污染治理中来。
同时,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会舆论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法中的水污染与治理是一个重要议题。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和控制,注重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才能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保护水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水污染治理,为创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水污染及其治理措施.》中国水污染及其治理措施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存发展之本,遏制水污染,保障水安全,是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中国的水污染程度日益加深,已危害到了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经济,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水污染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位地球人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水污染概念做了大概的解释,呈现了水质的分类标准,概括性的描述了我国的七大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并对这些水污染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分类水污染现状治理方法建议措施目录一、水污染概念及分类................................................................................................................. ..1(一)水污染................................................................................................................. . (1)(二)我国水质等级标准的划分 (2)二、中国水污染现状................................................................................................................. (2)(一)中国七大流域水污染现状 (3)(二)湖泊水污染现状 (4)(三)海洋水污染现状 (6)(四)地下水水污染现状 (7)三、水污染治理及措施................................................................................................................. ..8(一)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方法 (8)(二)水污染对策................................................................................................................. ..8中国水污染及其治理措施引言我国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的国家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状态,虽然我国总体水资源不少,但人口数量多,基数大,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环境工程中的水污染与环境治理水污染是环境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环境治理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水污染的来源。
水污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种类型。
点源污染是指来自特定点的污染物排放,比如工厂废水排放口。
非点源污染则是指来自广泛区域的污染物输入,比如农田的农药和肥料流失到水体中。
这些污染物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化学物质等,它们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污染的水体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物,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饮用污染的水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和癌症。
其次,水污染还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水体中的污染物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甚至导致物种灭绝。
为了减少水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工业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除了污水处理,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农业污染。
农田的农药和肥料流失是水体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推广有机农业和精细农业技术。
有机农业减少了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精细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农药和肥料的流失。
此外,我们还可以建立农田的沟渠和水利设施,以减少农田中的水流速度,降低农药和肥料的流失。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湿地保护和河流重建来减少水污染。
湿地是天然的净化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同时,河流重建也可以帮助改善水质。
通过修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可以减少污染物的输入,改善水质。
最后,我们还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不仅削弱了人们生存的健康和质量,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因此,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的定义1. 水污染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的某些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有害菌类等对水体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过程。
2. 水环境保护的定义水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维护水体环境生态平衡,保证水质安全,保障人类社会和生物系统能够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行动。
三、水污染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1. 水污染的来源(1)工业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有害物质被排放到水体中,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这些物质对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很强。
(2)生活污水的排放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对水体污染也有较大的影响。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各种病原微生物,长期排放会污染水体,造成水质恶化。
(3)农药、化肥的使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降雨和地下水渗漏进入水体中,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对水体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2. 水污染的影响(1)水质恶化水污染会导致水质恶化,使水体中含有各种危害物质,影响水体中生物的活动和生存环境,严重的会导致生物灭绝。
(2)破坏水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决定着水生物种类的构成和数量、代谢作用的稳定性和水生态系统的能力。
水污染会破坏水生态环境,使水生物遭受危害,引发生态系统失衡。
(3)影响人类健康长期饮用和使用污染水体的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污染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有毒物质,多次接触会对人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四、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措施1. 水污染治理的措施(1)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强污水收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促进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
对水污染的认识和治理第一篇:对水污染的认识和治理对水污染的认识和治理摘要: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淡水资源正面临的两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用水量急剧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
我国污水处理设施落后,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快地改善我国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在学习国外成功和先进经验的同时,应汲取国内外的失败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要研究、开发和应用基建费低、能耗低和运行费低的革新技术。
因地制宜,采用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措施,利用生态处理系统,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技术策略;可持续利用;众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是生命的起源,远古时期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古老的海洋里,即使实现登陆,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条件。
即使在当今代表了最尖端科技的航天领域,对外太空生命的探索仍然以水作为第一判断条件,可以说:没有水,一切生命创造的精彩都将不复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我们对于水需求更大,然而我们却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水危机。
全世界196个国家中,有超过100个国家缺水,其中2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可见我们面临的形势有多么危急。
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超过20亿的人口缺水,21世纪将是一个水比油更宝贵的世纪,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我国水形势亦不容乐观: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
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是指针对城市中存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治理的工作。
城市水环境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为工业活动会产生大量废水,并且这些废水中还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生活污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的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也不能忽视。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指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在雨水冲刷下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而产生的污染。
因此,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和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建立合适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城市中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2. 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工业和生活排污单位的监管,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废水处理,避免乱排乱放。
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产生,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农田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减少面源污染。
5.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水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技术中的水污染治理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如今的日子里,水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愈益严重的问题。
在中国,水污染不单单是一个浅层问题,它关联到了许多行业和领域,涉及到了亿万生命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环境保护技术中的水污染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水污染是一种环境污染,污染源头可以是自然的或人类活动引致的。
水污染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种。
点源污染是指有明显单一来源的污染,例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等;而非点源污染是指分散在一个区域内,来源不确定的污染,例如农业区域的残肥料和农药,城市雨水和排水等。
相较于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能够更容易的被控制和治理,因为它源头比较明确。
环保技术中的水污染治理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来处理。
物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离心等。
化学方法包括沉淀、氧化-reductio(氧化还原)、吸附、电化学和化学沉淀等。
生物方法就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例如生物处理和植物处理。
物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例如用滤器或沉淀槽除掉漂浮在水中的杂质,或者通过氧气、臭氧等氧化物将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但是,物理方法存在处理效率低、运营成本高,以及废水出口仍存在污染物等问题。
化学方法可以移除高浓度、难降解的污染物,例如铬、镉、铊等重金属离子;和高浓度有机物污染物。
它同时也易于操作,处理效率较高,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污染物处理。
但是,化学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例如化学废物;此外,化学药品也会对水生态环境、养殖业和人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生物方法能够处理废水、污水、垃圾堆肥等有机污染物,而这些物质最难采用化学方式除去。
它还能够较好的移除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污染物。
生物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不用化学物品,所以也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
但是,生物处理过程对操作员员技术要求较高,并且操作温度、pH值、氧气和氮氧比等因素均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