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
- 格式:ppt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3
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2017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全部内容首发!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速,养老已成为社会持续热点话题,养老市场的规模正逐步扩大。
大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相结合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银色市场。
研究老年人的消费行为,了解和掌握老年人消费心理,有助于打开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这是我们首次发布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
我们试图通过各种宏观、微观的数据,分析老年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挖掘未来老龄产业新机会、新趋势。
同时,我们聚焦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从他们的视角揭示中国消费升级的全景图像。
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新老年快速崛起;品质付费意愿日益提高;健康消费方兴未艾;精神文化消费持续升温;享受型消费渐成潮流。
同时,我们通过分析老年消费市场和老年群体消费行为,概括老年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老年群体消费行为与习惯。
《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是我们对老年消费市场、老年消费行为的全方位解读,我们希望大家能从此份白皮书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祝您阅读愉快!2017年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核心发现(一)新老年崛起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与消费水平的提升,新老年快速崛起。
他们虽然身处61岁至76岁这一年龄层,但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看都不能算作老年人,新老年正在改变老龄化的含义。
他们拥有更多财富和更开放的心态,试图显得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打破人们对“中老年人”这一标签的刻板印象。
他们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退而不休已成常态。
他们崇尚自由、追求舒适,对旅游、休闲娱乐、兴趣爱好保持热情。
随着老龄化一起带来的焦虑感,他们时尚前沿的选择极为敏感,乐于接受技术的发展。
美容、约会、健身、时尚、美食、创业和旅游不再是年轻人专属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崛起,对传统的老年消费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
(二)现在,进入品质消费时代研究显示,88%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险,稳定的收入让他们生活不再拮据。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作者: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20年第25期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情况,梳理了国内产业创新发展情况,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措施建议,期望进一步统一产业发展共识,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概况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特点联合国定义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达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2.6%,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增加,对养老健康保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
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智慧健康养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
我国已进入智慧健康养老新时代,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呈现以下四个发展特点。
新生消费领域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近年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方面,产品、企业、机构不断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产品日渐丰富,健康养老产品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等企业快速成长,高端养老社区、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新生消费领域快速成长,包括智慧养老、健康养老、大健康、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近几年热点领域,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扩大提供新动能。
2019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约3.2万亿元,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预计2020年,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信息技术赋能产品创新提升智慧健康养老保障能力。
随着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健康、养老产业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智能化新产品服务显著提高诊断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大健康产业策划两篇篇一:大健康产业定位策划第一节:中国健康及医疗产业背景一、触目惊心的中国健康及医疗大数据将近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有研究数据显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患糖尿病,每30秒至少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二、势不可挡的中国健康医疗大趋势(一)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德勒最新发布的《20XX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国得老龄化趋势严重,预计到20XX年,我国将正式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在发达国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健康医疗支持占总支出的77%,相比中国,从20XX年开始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在1000美元,健康医疗支出占总支出23%,预计到20XX年,健康医疗支出占总支出上升到32%(二)疾病年轻化根据统计数据:20XX—20XX年间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累计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经费高达3000亿人民币,中国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20XX年到20XX年,35—46岁死于心脑血管的人,中国占22%,美国占12%青少年健康数据: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高达38%;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小学生近视率32.5%,初中生59.4%,高中生77.3%,大学生80%;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显示: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质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三)新生儿生命“先天缺陷”每年9月12日是我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检测显示,每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相当于每小时30个,每天720个。
导致出生缺陷因素非常多,最常见得就是遗传有关,此外还有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
遗传代谢病是导致儿童夭折或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每年约2000万出生人口中,有40-50万名儿童患有遗传代谢病,每个普通家庭出现患有“先天缺陷”的新生儿,这个家庭将永远被压在健康大山之下。
挖掘健康消费市场潜力的思路建议作者:王哲李璐刘玄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6期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与大宗商品和耐用品消费不同,健康消费具有高频次、高意愿的特点,不仅有助于稳增长、扩内需,更是保健康、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随着疫后居民健康观念转变、生活品质稳定提升、数字技术普及迭代,我国健康消费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健康消费市场更加成熟细分,健康产业前景更为广阔。
建议提升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的精准性,深入挖掘新增长点,进一步释放潜力人群、下沉市场、隐形场景消费活力。
一、我国健康消费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一)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助推健康消费新需求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健康教育大课,加速民众健康素养提升和健康观念转变。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9.2%升至29.7%,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人群比例明显上升。
居民健康管理行为已从传统的被动性、应对性、事后性的就医诊疗逐渐转向主动性、常态性、事前性的预防保健,健康理念逐渐融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根据丁香医生发布的《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家庭健康篇》,疫情后体检、购买健康险、服用营养补充剂、定期储备药品、参与健康课程讲座的比例分别上升了10%—35%。
很多90后、00后也加入所谓“青年养生大军”,保健品、运动器材、泡脚桶、按摩仪等在市场上持续热销。
(二)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支撑健康消费新升级202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27万美元,已逼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居民“为健康付费”的需求和能力持续提高,多层次、品质化的健康消费空间进一步打开。
2013—2023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912元增至2460元,年均增速达10.4%,增速明显快于其他7大消费品类,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从2013年的6.9%提高至2023年的9.2%。
2016年大健康行业分析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
二、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3)
1、政策东风助力健康产业升级 (3)
2、消费升级促多元化健康需求 (4)
3、老龄化加重趋势不可逆转 (5)
4、亚健康刺激健康消费前移 (6)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健康支出来看,2013 年我国卫生费用支出占GDP 的5.57%,而美国的这一比重已超过15%;我国每年的人均支出为2582 元,不足美国的5%,仅是全球水平的20%左右,存在较大差距。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保健养生等),健康服务总规模达到8 万亿,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8%,我国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按照消费者的不同健康需求,将大健康产业分为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三个层次,覆盖的消费群体范围依次扩大,医疗服务仅为大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
医疗服务: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健康需求。
医疗服务包括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医院,以及医疗器械、药品、器具等产品。
健康管理:满足消费者长期健康管理的需求,既包括老人、慢性病患者、大病康复者等存在疾病隐患的人,又包括健康的普通人,可提供养老和健康咨询等服务。
预防保健:满足所有关注健康人群的消费需求,可提供保健。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出炉透过报告看95后的营养消费观念为响应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践行“大食物观”,由新华网主办、汤臣倍健协办、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全民营养周专业指导的首届“518中国营养节”正式启动。
该活动以“科学营养,营养中国”为主题,面向全社会倡议科学营养观,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普及科学营养知识,鼓励更多人去实践“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促进营养均衡,共同助力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一直以来,中老年人都被认为是最关注健康的群体,他们愿意为家人健康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健康知识,并乐于分享、交流。
近年来,随着朋克养生现象出现,年轻人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年轻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现状,首届518中国营养节期间,新华网联合汤臣倍健、京东健康联合发布了《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
报告基于2022年5月份新华网推出的“营养食品消费趋势调查”、公开资料以及京东大健康数据。
该报告有助于行业了解公众真实消费需求,探寻行业发展痛点,推动产业发展,发挥具有实践意义的引导作用。
势不可挡Z世代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中国保健食品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且消费者收入提高、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带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健康消费观念提升,养生需求从“银发一族”逐渐往“年轻一代”扩散,尤其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今天,年轻人对健康领域的关注呈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营养品市场终端有超过2600 亿元市场规模,膳食补充剂及维生素占七成,运动营养增速最快,预测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3200 亿元。
其中,年轻人正身体力行地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报告显示,Z世代对自己目前身体营养状态很满意占比并不高,但他们乐意为健康投入。
在为自己购买的营养食品中最看重的功能分别为维生素/矿物质、增强免疫、改善睡眠。
2021女性健康2021-2022年中国女性健康白皮书线上主要消费品类中女性消费占比超过60%MAT2021线上主要消费品类分性别消费占比男性女性女性在家庭消费决策上拥有更多主动权线上女性在大家电的消费占比提升,和男性差距缩小MAT2019MAT2021MAT2019-2021年线上大家电消费分性别占比变化男性女性我们眼中新时代女性的特点NO.1独立86%NO.2自信75%NO.3精致39%NO.4善良24%NO.5豁达21%2020年2021年2020-2021年月收入分性别对比男性女性中国职场女性整体月收入与男性差距同比缩小5%让我们一起见证新时代女子力的进化升级回归到女性本身从外在的身体养护到自我意识的觉醒再到社会角色的转换新时代的女性力量又该如何体现身体层面的养护: 自我呵护新升级自我意识的觉醒:悦人先悦己社会角色的转换: 成为妈妈的自我平衡CHAPTER身体层面的养护: 自我呵护新升级60.9%55.2%48.5%23.5%18.2%12.0%8.2%5.4%3.5%3.5%痛经经血流量经血颜色避孕措施经血性状体重身体疼痛情绪皮肤状态私处不适女性用户记录的生理症状Top10近年来线上女性健康消费增长明显,女性对于健康的关注已涵盖生理、医疗、养生保健等方方面面,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在女性日常生理健康问题中,痛经是女性用户最受困扰的生理症状。
MAT2019MAT2020MAT2021MAT2019-2021线上女性健康消费趋势MAT2019MAT2020MAT2021女性用户主要关注的健康问题生理健康养生保健女性健康养生保健孕产健康医疗健康两性健康生理健康57%33%10%MAT2021记录痛经症状的女性痛经程度占比轻度痛经中度痛经重度痛经MAT2021记录痛经症状的女性占比轻度痛经占比近六成,但是仍有33%的女性记录过中度痛经、甚至10%的女性记录过重度痛经症状。
记录过痛经症状生理健康养生保健88.90%10.0%0.9%0.2%1天2天3天4天及以上MAT2021月经周期内记录痛经症状的持续天数MAT2021记录痛经女性主要记录的症状超八成女性的痛经在一天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