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剖骨学与关节学总论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
一、系统解剖学第一章:骨学第一节:总论一、骨的分类成人有206块骨头。
长骨颅骨中轴骨短骨按部位躯干骨按形态扁骨四肢骨不规则骨二、骨的构造(以长骨为例)骨膜:结缔组织膜,含血管、神经、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的结构骨质:骨密质:白色,致密坚硬。
骨的主要组成部分,抗压承受重量等骨松质:红色疏松,呈蜂窝状。
骨髓:黄骨髓:成年人骨髓腔中。
红骨髓:主要在骨松质空隙中,有造血功能。
特点:管状,轻便而坚固,适于运动。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
影响骨的韧性。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
影响骨的强度。
(成年人比例有:无=3:7)四、骨的发生和发育成骨过程膜化骨:软骨化骨第二节:中轴骨一、躯干骨躯干骨包括26块脊柱骨(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
(一)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分别合成骶骨和尾骨)构成。
椎体+椎弓(1)胸椎:特点: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1个椎体、2个椎弓根、7个突起。
(2)颈椎:特点: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第1颈椎寰椎,第2颈椎枢椎,第7颈椎隆椎。
有棘突分叉的一定是颈椎。
(3)腰椎:特点:椎体粗壮。
横断面呈肾形,锥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棘突间隙较宽,临床可做腰椎穿刺术。
(4)骶骨和尾骨:特点:骶椎由5块骶椎长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尾骨由3-4块退化尾椎长合而成。
(二)胸骨:特点: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
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
胸骨角平对第二肋。
(三)肋:特点: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接,为真肋,8-12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为假肋。
P16二、颅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三对听小骨未计入)。
(一)脑颅骨:脑颅由8块骨组成,其中不对称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对称的有颞骨和顶骨。
(二)面颅骨:面颅由15块骨,成对的有上颌骨、颚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对称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运动系统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第一章骨学第一节总论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
正常的体力劳动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良好发育。
掌握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份,分二部:1、骨密质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层。
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密质构成。
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
2、骨松质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如长骨两端(称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
骨小梁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骨膜——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膜,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
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的营养、新生、修复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分红、黄二种:1.红骨髓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松质腔隙内。
2.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
注意在应急时可以转化为红骨髓。
血管、神经长骨的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骺软骨,通过软骨细胞的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停止生长,并被骨化,在干骺结合处形成骺线。
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有机物占骨重量的1/3,它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及韧性;无机物占2/3,使骨挺硬坚实,注意幼儿和老年人骨的特点。
骨的X线象的基本特征: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骺软骨和骺线。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骺软骨2、骺线3、骨膜4、含气骨5、红骨髓二、问答题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第二节中轴骨一、躯干骨掌握躯干骨的组成:躯干骨包括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十二对肋及一块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