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79.00 KB
- 文档页数:14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1、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是()A. 宗教祭司B. 武士C. 商人D. 土著居民3、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4、“人死后能转生来世。
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仰,来世后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个教义来自于()A. 道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基督教5、《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 古巴比伦B. 古代埃及C. 古代印度D. 古中国6、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这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C.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7、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世间的变迁。
金字塔的建造者是()A. 苏美尔人B. 雅利安人C. 古埃及人D. 古罗马人8、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9、小瑜在一篇论文中罗列了如下关键词:“穆罕默德,乔达摩·悉达多,孔子”,他论文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伟大的思想家B.人类的艺术宝库C.战争——人类梦魇D.科技让生活更美好10、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甲骨文2.该卡片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名称D.文明类型3.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A.古代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D.蒙古人4.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A.楔形文字 B.佛教 C.金字塔D.汉漠拉比法典5.古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留下千年未解之谜,金字塔之谜从本质上反映了A.当代学者对金字塔的研究严重滞后B.当今科学界缺乏对金字塔应有的重视C.古埃及人民高超的技术和智慧D.当代科学技术落后6.“面对雅利安人的等级制度,它以‘众生平等’相抗,反对婆罗门特权。
并在之后传到亚洲其他地区。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金字塔修建B.种姓制传播C.佛教的发展D.基督教诞生7.某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其中一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8.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胡夫金字塔 B.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9.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下列和谚语有关的是A.该古国使用楔形文字 B.该古国发源于尼罗河流域C.该古国盛行种姓制度 D.该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10.某考古学家要想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奥秘,结合下图判断,他首先应该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希腊字母D.拉丁字母1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标志是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12.下图石碑刻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④保护女性的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3.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A.印度B.中国C.巴勒斯坦地区D.阿拉伯半岛5.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古希腊——《荷马史诗》C.古罗马——《十二铜表法》D.古巴比伦——《天方夜谭》6.《汉读拉比法典》距今(2019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A.商品经济发达B.成为两河流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遭受外族入侵D.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7.“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材料中的“他”是A.秦始皇B.汉谟拉比C.胡夫D.汉武帝8.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诞生时间晚于另外两大宗教B.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巴勒斯坦C.公元前1世纪陆路传入中国D.创造沿用至今的公元纪年法9.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是A.古代希腊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苏美尔人10.小伟一家计划到某国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国度,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关键词。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C.出现了文字 D.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社会)2.古巴比伦王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汉漠拉比法典》将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其中不包括A.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B.无公民权的自由民C.拥有公民权的奴隶 D.奴隶3.《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A.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B.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C.奴隶制文明的重要体现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4.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
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C.《民法典》 D.《1787年宪法》5.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C.这部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6.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的职责是A.掌管祭祀 B.掌管军事、行政权力C.从事农业 D.从事手工业第1 页共7 页7.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法》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8.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弱。
”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民法大全》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9.《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
这表明法典A.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维护居全体住者利益10.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被世人称为“律法之源”的文明诞生于A. B.C. D.11.《汉谟拉比法典》被称作世界上最具“分量”的法律,对其合理的理解是()A.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为维护奴隶利益而制定C.为摧毁奴隶主利益提供法律保障D.充分体现了古代的民主政治12.“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该选项。
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圣经》把两河流城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巴比伦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文明的是()A.金字塔B.长城C.佛教D.《汉谟拉比法典》3.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黄河流域B.恒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4.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万神殿B.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C.空中花园D.罗马广场5.历史古迹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下列历史古迹属于埃及的是()A B C D6.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7.古代希腊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农业文明的主要区别有()①所处地区地形崎岖②商品经济发达③海外贸易频繁④进行殖民掠夺活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他们(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B.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9.在古代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 ) A.全体居民 B.雅典的成年男性 C.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人和奴隶10.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1.“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 骆驼穿针眼还难’。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总分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其中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的是A、古代中国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巴比伦文明2、下列国家中,入侵古埃及,导致古埃及3000多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的不包括A、古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3、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古国之一,当时他们使用的文字是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拉丁文4、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
它是A、象形文字B、金字塔C、《汉莫拉比法典》D、种姓制度5、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无限权力的象征,在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A、国王权力越来越大B、国王权力越来越小C、古埃及经济发展衰落D、都不是6、下列有关古埃及文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B、在新王国时代埃及成为最强大的军事帝国C、古埃及文明的衰落源于外族入侵D、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7、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河?()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黄河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8、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9、书写《汉谟拉比法典》的文字是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拉丁文10、古巴比伦的社会等级中不包括A、有公民权权的自由民B、无公民权权的自由民C、奴隶D、农民11、下列有关古巴比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B、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方面了楔形文字C、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D、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2、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的依据的是A、战俘是奴隶的重要来源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绝对的处置权D、《汉谟拉比法典》明确保护奴隶的利益13、对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有入侵行为,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A、古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14、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1.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2.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古代的亚非地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便利,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B.国家、城市兴起较早C.大河流经,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D.频繁地对外侵略扩张3.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4.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
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C.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5.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首先应当掌握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甲骨文6.古代亚洲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古代印度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C.金字塔——古巴比伦D.《十二铜表法》——古代日本7.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材料中的“深厚文明”不包括()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8.某班级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应该采用的台词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9.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发源于尼罗河流域B. 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国家C. 法老是最高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D.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狮身人面像D. 司母戊鼎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此规定反映的是()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4.如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金字塔C. 佛教D. 阿拉伯数字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吠舍等级所包含的社会阶层是()①武士②农民③被征服者④商人⑤牧民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③④6.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它曾经孕育过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
这个国度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中国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7.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A. 第一等级婆罗门B. 第二等级刹帝利C. 第三等级吠舍D. 第四等级首陀罗8.下图这一高大宏伟的建筑位于()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二、材料解析题:11.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2)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 D2. B3. C4. A5. C6. A7. B8. B9. C10. A11.(1)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2)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3)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4)《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A.万神庙 B.金字塔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斗兽场2.如图,仔细观察下图,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A.A B.B C.C D.D3.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法国卢浮宫里,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石柱说:“这上面刻写的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诞生在( ) A. B. C. D.5.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②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③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7.观察下面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
判断以下文明成果与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象形文字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
它是()①清真寺②金字塔③圣索菲亚大教堂④赵州桥A.①B.②C.③D.④9.《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罗马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1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佛教文化,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沿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万神殿、斗兽场,感叹伊斯兰文明的魅力12.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楔形文字③《天方夜谭》④《荷马史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2.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首先应当掌握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甲骨文3.下图是上古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C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佛教D.甲骨文、青铜器4.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
这说明古埃及()A.文明走向衰落B.成为强大封建帝国C.外族入侵严重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5.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多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
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A.环境的优越B.城市的兴盛C.王权的强大D.战争的频繁6.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中记载,修建古埃及金字塔的是奴隶。
埃及史学家哈瓦斯考古发现在吉萨金字塔旁边的建造人员的坟墓,他认为奴隶的坟墓不可能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建造金字塔的是平民。
据此可知()A.历史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C.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D.考古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的不足A.重视发展农业B.法律体系严密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商品经济活跃8.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________,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A.《汉谟拉比法典》B.《民法典》C.《刑法典》D.《商法典》9.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
章节测试题1.【答题】古代埃及人创造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文字【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务,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C项是中国的商朝人创造的文字;D项是腓尼基人创造的古代文字。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选B。
2.【答题】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答案】B【分析】本题是对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是一片位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亦称两河流域,现伊拉克境内。
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B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选B。
3.【答题】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A.长江B.尼罗河C.两河流域D.亚马逊河【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为“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的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后,苏美尔人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城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B项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D项不是古代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选C。
4.【答题】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布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布被割掉了耳朵。
阿布被判的法律依据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知识考查。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及答案一、选择题1.“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
”“他”是指 ( )A.尼罗河 B.埃及法老 C.金字塔 D.狮身人面像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他的意思是( ) 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3.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C.中王国时代 D.新王国时代4.埃及人在一切神或王的名字四周都装饰有特别的图案。
右图文字就出现在装饰图案中,是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
该文字应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甲骨文 D.拉丁文字5.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 D.故宫6.下图为法老雕像。
下列对于法老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②权力至高无上③被认为是“神之子”④服务于国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A.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8. 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A.公元前2000年B. 公元前2200年C.公元前2400年D.公元前3500年9.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 B.《汉谟拉比法典》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10. 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选择题1.法老死后安葬在( )A. 金字塔B. 克尔白神庙C. 圣索菲亚大教堂D. 巴黎圣母院2.下列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①象形文字②楔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④《荷马史诗》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A. 道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佛教4.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在大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是:()A. 长江B. 尼罗河C. 两河流域D. 亚马逊河5.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
这位著名的帝王是()A. 胡夫B. 美尼斯C. 阿育王D. 汉谟拉比6.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A. B.C. D.7. 从古至今,史料都承载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
将下列图片中的史料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abcB. cbaC. bacD. cab8.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9. 右图文化成就的发明创造者是古代()A. 中国人B. 印度人C. 波斯人D. 阿拉伯人10.在一次虚拟的世界文化之旅中,下列文明古国境内,一座外形近似“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它位于()A. B.C. D.11.下边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
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A.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B.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C. 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D. 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12.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材料: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印度的种姓制度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基督教的来由D.《圣经》2.“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意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它来源于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拿破仑法典》D.《天方夜谭》3.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的一部历法是()A.夏历B.农历C.太阳历D.佛历4.古代印度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指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贱民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
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A.金字塔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D.阿拉伯数字6.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其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该城市是()A.底比斯B.孟斐斯C.华氏城D.阿卡德7.古埃及有众多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有①木乃伊①象形文字①金字塔①太阳历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8.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试卷第1页,共4页试卷第2页,共4页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对该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A .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B .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C .是图特摩斯三世颁布的D .上面有楔形文字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佛教,创立于公元6世纪B .它的经典是《圣经》C .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创始人是耶稣D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11.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等四大上古文明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 .交通便利,适宜商业发展B .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C .适宜军事远征D .城市国家兴起较早12.下图中的文字是( )A .象形文字B .楔形文字C .梵文D .拉丁字母13.某同学研究历史,搜集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该同学在研究哪一宗教?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14.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初三历史部编版九年级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知识网络】【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 光明学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A. 古代希腊B. 古代埃及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王国【答案】A【解析】古代东亚的黄河流域是中国的发源地。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发源地。
古代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印度的发源地。
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是以海洋为中心的文明,所以答案是A。
2.世界上最早建立统一奴隶制国家的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中国C. 古代印度D. 古代巴比伦【答案】A【解析】建立奴隶制国家的顺序,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依次是约前3100年、约前2070年、前23世纪、前24世纪,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埃及的是A. 种姓制度B.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C. 甲骨文D. 《汉谟拉比法典》【答案】B【解析】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故B符合题意。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甲骨文是古中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两河流域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从最初的用途来看,与埃及金字塔功能基本相同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址是A. 长城B. 秦始皇陵C. 大雁塔D. 圆明园【答案】B【解析】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秦始皇陵是秦始皇的陵墓,故B符合题意。
长城最初是军事工程。
大雁塔,是唐朝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修建了大雁塔。
圆明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法国大作家雨果在《文明与野蛮》中写道:“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埃及的金字塔是A. 宗教神庙B. 宫殿C. 法老陵墓D. 自然景观【答案】C【解析】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气势宏伟,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观点符合史实的是()A.尼罗河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使得古埃及的畜牧业发达。
B.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阴历。
C.计算尼罗河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D.古埃及人用生长在尼罗河两岸的芦苇削成尖头的芦秆做笔写字。
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强调的是________因素对埃及文明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A.友情 B.地理 C.人种 D.宗教3.人类文明最早诞生于大河流域。
下图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4.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
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5.“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此法律条文出自()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汉谟拉比法典》6.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古中国——佛教、梵文B.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C.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青铜器、甲骨文7.下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B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1 / 7A.象形文字、金字塔 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佛教 D.甲骨文、青铜器8.两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早在公元前3500-前3100年就在这里建立了20多个国家,这些居民是()A.雅利安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法兰克人9.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45分。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1.如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2.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4.法老们不想让死亡成为权力的终结,所以在死后让人用香料等药物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将尸体(木乃伊)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中。
这些巨大的陵墓矗立于()A.B.C. D.5.他们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要在冥世,即另一个世界中生活,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肉体万世长存。
为此,他们利用多种材料,把尸体制成“木乃伊”。
这里的“他们”是指()A.古代犹太人B.古代以色列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埃及人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圣经》C.《天方夜谭》D.《金刚经》7.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8.许多地区的人民把当地河流比喻为母亲,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于()A.长江流域B.尼罗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两河流域9.2017年初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伊拉克有超过6800名平民成为大屠杀的牺牲者,还有约1.23万人受伤。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
“他们”指的是()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2.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黄河文明3.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4.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5.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6.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B.《摩奴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7.“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这段话涉及的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
下列关于这一宗教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公元1世纪B.信徒称为穆斯林C.经典是《古兰经》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9.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10.如图所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一种制度()A.雅典民主政治B.西周分封制C.西欧封君封臣制D.印度种姓制度二.多选题(共2小题)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错误的有()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楔形文字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12.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三.填空题(共5小题)1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
古埃及的国王称,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1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15.《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判断对错)16.《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阶级的利益。
17.佛教诞生于印度,其创始人是耶稣(判断对错)。
四.辨析题(共2小题)18.古埃及作为权力象征的法老陵墓是狮身面像人错误:订正:。
19.古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改正:。
五.材料题(共2小题)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材料三: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它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古国的文明成果?(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这是古代哪一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从法典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法典中体现了该国王的一大特征是什么?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制定的这一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二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国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2)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3)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商人属于哪个等级?六.解答题(共1小题)22.(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金字塔所在处B.佛教发源地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
“他们”指的是()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
识记有关知识。
【解答】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这里的“他们”是指古代埃及人。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
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因文化原因,把国王或大臣的尸体制成干尸即木乃伊保存下来。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掌握古埃及的文明。
2.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黄河文明【分析】本题以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这里每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古埃及文明的有关内容。
3.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分析】本题以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的相关知识点。
4.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据“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5.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
6.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B.《摩奴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
识记相关内容。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的掌握。
识记有关法典的知识。
7.“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这段话涉及的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佛教。
识记掌握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史实。
【解答】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
下列关于这一宗教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公元1世纪B.信徒称为穆斯林C.经典是《古兰经》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的掌握。
识记世界三大宗教并加以区分。
【解答】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基督教创立于1世纪,所以A项错误;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所以B项错误;伊斯兰教奉《古兰经》为经典,所以C项错误;公元前6世纪,佛教起源于古代的印度,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佛教的掌握。
需识记并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并且加以区分。
9.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